第114章
繼妹搶親探花郎,卻不知我也重生了 作者:蒼山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朝堂上。
劉翰林出身劉家,養尊處優的,自然禁不起禁軍的拷打。
不過是一鞭子下去,他就什麽都招了。
其他幾個翰林,清白的也沒幾個,一夜之間,幾份供詞全都呈到了皇帝桌前。
瞧見這一大串的世家名單,皇帝揉了揉眉心,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處置。
他倒是想要將世家全都清理幹淨,怎奈何……這次牽扯的世家太多,若是就這樣全都按照律法處置,那整個朝堂恐怕都要空了。
皇帝久久沒有開口,這讓下麵的人誤以為皇帝是怕了。
劉尚書率先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指責起了謝景寒。
“景王此舉未免太過狂妄!那可都是翰林學士,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怎能這樣草率地將他們關押起來?簡直是有辱斯文!我朝律法中,可從未有過……”
“劉翰林已經招了。”
皇帝好心提醒。
看來謝景寒這小子,將消息瞞得很好,除了今日送來給自己看,滿朝文武,竟無一人知曉。
皇帝滿意的看著劉尚書臉色千變萬化,最終化作了驚懼。
劉尚書不可置信道:“這怎麽可能?他是我們劉家……”
他神情驚慌,又滿是不可置信,倒像是對此事全然不知情。
皇帝收起眼中的戲謔,目光逐漸變得冰冷:“如此說來,劉尚書是對此事毫不知情了。”
“還請陛下明鑒!”劉尚書躬著身子,拱手道,“微臣這麽多年來,兢兢業業,從未有過片刻懈怠,皆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劉家的百年基業!”
“我們劉家雖名不見經傳,卻也出了幾十個進士,又何苦為了這區區薄名,堵上劉家全族的名聲?”他說話時,神情變得格外凝重,“還望陛下徹查此事!還我劉家一個清白!”
“至於昨夜的審訊……”他冷笑了一聲,針對謝景寒尖聲道,“翰林清貴,尚未經過三堂會審,怎可輕率定罪?”
“還望陛下秉公處理此事,再次審問劉翰林!”他擲地有聲,神情嚴肅。
這樣的劉尚書,乍一眼看去,正義凜然。
謝景寒拍了拍手,走到了劉尚書麵前。
“不隻是劉翰林,甘翰林、董翰林也都招了。”謝景寒一句話,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麵上扔下了一塊巨石,驚得朝臣神色各異。
劉家、甘家、董家可都在這裏麵了,景王這是要徹底與他們撕破臉皮了?
不顧這幾家人難看的臉色,謝景寒繼續往下說:“就連你們的計劃,他們也都全部招供了。”
“當然。”謝景寒嘲弄一笑,“像是劉尚書、甘尚書、董尚書這樣的正義之士,自然不在他們招供的行列中。”
“不過……”謝景寒雙手環抱胸前,他生得高大挺拔,注視著劉尚書幾人時,垂眸冷笑,“其他人,可逃不了。”
“在上朝之前。”他朝著皇帝拱手道,“臣弟已經派人將牽扯進此案的一幹人等,全部羈押至大理寺了,如何處置,還望皇兄決策。”
皇帝聞言,隻覺得頭大如鬥。
他沒好氣地看了眼謝景寒,像是這樣的大事,謝景寒應當先來告知他才對,兩人合計後,再在朝堂上唱雙簧。
然而謝景寒一聲不吭,就折騰出了這樣大的動靜,擺明了是不信任他,是想要將這件事的影響擴大到最大。
然而,麵對自己唯一的親弟弟,皇帝也隻能將這口氣往下咽。
“既如此,那就將所有……”
“還望陛下秉公執法!”劉尚書高唿一聲,身後的百官跟著跪下。
“請陛下按照律例,秉公處理!”
按照律例,便是要將此案移交至大理寺,至此,謝景寒不再負責此案。
皇帝有些無奈,他揉著眉頭,淡淡的說了一句:“既如此,那便將此事移交至大理寺,交由大理寺處理。”
正當一些人鬆了一口氣時,皇帝又道:“即日起,景王兼任大理寺少卿。”
聽得這話,幾個皇子臉色難看。
而一些看熱鬧的朝臣,險些噴出水來。
不愧是陛下最疼愛的親弟弟,哪怕是在這樣的處境中,陛下都要一意孤行護他周全。
此次大朝會,不歡而散。
皇帝此舉,擺明了是支持謝景寒。
大理寺少卿隻有四品,謝景寒可是超品親王。
讓他去擔任大理寺少卿,何等荒謬?
劉尚書陰沉著臉離開了太極殿,臨走前,他陰惻惻的看了眼景王府所在的方向。
謝景寒也不是全無弱點。
……
春闈舞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即便是出門,溫舒窈也能聽見百姓議論。
司青與齊嬤嬤兩人跟在她身邊寸步不離,唯恐會因為此事,牽扯上了她。
不過溫舒窈卻覺得,這件事與她並無太大關係。
誰人不知謝景寒冷情冷性?這世上能讓他拋卻原則的人,恐怕也隻有皇帝與皇後兩人了。
然而,謝景寒的好意,她無法拒絕。
於是,便整日帶著司青與林嬤嬤還有一眾護衛,在朱雀街等繁華的街道來迴打轉。
這一世,她想要將生意做起來容易許多,可相應的,若想不辜負謝景寒的信任,她行事自然也要穩妥些,不墜了景王府的名聲。
“王妃到底要做什麽?”司青壓低了聲音,唯恐會被溫舒窈聽見
對溫舒窈所謂的生意,他心中是不屑一顧的。
景王府家大業大,又怎麽會缺這點銀子?
然而,溫舒窈做了的決定,除了謝景寒,沒人能說一個不字。
因此,司青也隻能整日跟在溫舒窈身後,陪著溫舒窈在京城閑逛。
對於謝景寒擔心的事,司青也是不屑一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謝景寒對溫舒窈並無情意,不過是責任罷了。
想要用溫舒窈來威脅謝景寒,簡直是愚蠢至極。
就在他搖晃著腦袋,同齊嬤嬤說話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一陣風聲。
他背後發寒,幾乎是立刻抓住了溫舒窈的手。
“王妃小心!”
齊嬤嬤同樣將溫舒窈護在身後,在這鬧市之中,竟有人在朝著他們圍攏過來。
劉翰林出身劉家,養尊處優的,自然禁不起禁軍的拷打。
不過是一鞭子下去,他就什麽都招了。
其他幾個翰林,清白的也沒幾個,一夜之間,幾份供詞全都呈到了皇帝桌前。
瞧見這一大串的世家名單,皇帝揉了揉眉心,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處置。
他倒是想要將世家全都清理幹淨,怎奈何……這次牽扯的世家太多,若是就這樣全都按照律法處置,那整個朝堂恐怕都要空了。
皇帝久久沒有開口,這讓下麵的人誤以為皇帝是怕了。
劉尚書率先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指責起了謝景寒。
“景王此舉未免太過狂妄!那可都是翰林學士,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怎能這樣草率地將他們關押起來?簡直是有辱斯文!我朝律法中,可從未有過……”
“劉翰林已經招了。”
皇帝好心提醒。
看來謝景寒這小子,將消息瞞得很好,除了今日送來給自己看,滿朝文武,竟無一人知曉。
皇帝滿意的看著劉尚書臉色千變萬化,最終化作了驚懼。
劉尚書不可置信道:“這怎麽可能?他是我們劉家……”
他神情驚慌,又滿是不可置信,倒像是對此事全然不知情。
皇帝收起眼中的戲謔,目光逐漸變得冰冷:“如此說來,劉尚書是對此事毫不知情了。”
“還請陛下明鑒!”劉尚書躬著身子,拱手道,“微臣這麽多年來,兢兢業業,從未有過片刻懈怠,皆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劉家的百年基業!”
“我們劉家雖名不見經傳,卻也出了幾十個進士,又何苦為了這區區薄名,堵上劉家全族的名聲?”他說話時,神情變得格外凝重,“還望陛下徹查此事!還我劉家一個清白!”
“至於昨夜的審訊……”他冷笑了一聲,針對謝景寒尖聲道,“翰林清貴,尚未經過三堂會審,怎可輕率定罪?”
“還望陛下秉公處理此事,再次審問劉翰林!”他擲地有聲,神情嚴肅。
這樣的劉尚書,乍一眼看去,正義凜然。
謝景寒拍了拍手,走到了劉尚書麵前。
“不隻是劉翰林,甘翰林、董翰林也都招了。”謝景寒一句話,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麵上扔下了一塊巨石,驚得朝臣神色各異。
劉家、甘家、董家可都在這裏麵了,景王這是要徹底與他們撕破臉皮了?
不顧這幾家人難看的臉色,謝景寒繼續往下說:“就連你們的計劃,他們也都全部招供了。”
“當然。”謝景寒嘲弄一笑,“像是劉尚書、甘尚書、董尚書這樣的正義之士,自然不在他們招供的行列中。”
“不過……”謝景寒雙手環抱胸前,他生得高大挺拔,注視著劉尚書幾人時,垂眸冷笑,“其他人,可逃不了。”
“在上朝之前。”他朝著皇帝拱手道,“臣弟已經派人將牽扯進此案的一幹人等,全部羈押至大理寺了,如何處置,還望皇兄決策。”
皇帝聞言,隻覺得頭大如鬥。
他沒好氣地看了眼謝景寒,像是這樣的大事,謝景寒應當先來告知他才對,兩人合計後,再在朝堂上唱雙簧。
然而謝景寒一聲不吭,就折騰出了這樣大的動靜,擺明了是不信任他,是想要將這件事的影響擴大到最大。
然而,麵對自己唯一的親弟弟,皇帝也隻能將這口氣往下咽。
“既如此,那就將所有……”
“還望陛下秉公執法!”劉尚書高唿一聲,身後的百官跟著跪下。
“請陛下按照律例,秉公處理!”
按照律例,便是要將此案移交至大理寺,至此,謝景寒不再負責此案。
皇帝有些無奈,他揉著眉頭,淡淡的說了一句:“既如此,那便將此事移交至大理寺,交由大理寺處理。”
正當一些人鬆了一口氣時,皇帝又道:“即日起,景王兼任大理寺少卿。”
聽得這話,幾個皇子臉色難看。
而一些看熱鬧的朝臣,險些噴出水來。
不愧是陛下最疼愛的親弟弟,哪怕是在這樣的處境中,陛下都要一意孤行護他周全。
此次大朝會,不歡而散。
皇帝此舉,擺明了是支持謝景寒。
大理寺少卿隻有四品,謝景寒可是超品親王。
讓他去擔任大理寺少卿,何等荒謬?
劉尚書陰沉著臉離開了太極殿,臨走前,他陰惻惻的看了眼景王府所在的方向。
謝景寒也不是全無弱點。
……
春闈舞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即便是出門,溫舒窈也能聽見百姓議論。
司青與齊嬤嬤兩人跟在她身邊寸步不離,唯恐會因為此事,牽扯上了她。
不過溫舒窈卻覺得,這件事與她並無太大關係。
誰人不知謝景寒冷情冷性?這世上能讓他拋卻原則的人,恐怕也隻有皇帝與皇後兩人了。
然而,謝景寒的好意,她無法拒絕。
於是,便整日帶著司青與林嬤嬤還有一眾護衛,在朱雀街等繁華的街道來迴打轉。
這一世,她想要將生意做起來容易許多,可相應的,若想不辜負謝景寒的信任,她行事自然也要穩妥些,不墜了景王府的名聲。
“王妃到底要做什麽?”司青壓低了聲音,唯恐會被溫舒窈聽見
對溫舒窈所謂的生意,他心中是不屑一顧的。
景王府家大業大,又怎麽會缺這點銀子?
然而,溫舒窈做了的決定,除了謝景寒,沒人能說一個不字。
因此,司青也隻能整日跟在溫舒窈身後,陪著溫舒窈在京城閑逛。
對於謝景寒擔心的事,司青也是不屑一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謝景寒對溫舒窈並無情意,不過是責任罷了。
想要用溫舒窈來威脅謝景寒,簡直是愚蠢至極。
就在他搖晃著腦袋,同齊嬤嬤說話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一陣風聲。
他背後發寒,幾乎是立刻抓住了溫舒窈的手。
“王妃小心!”
齊嬤嬤同樣將溫舒窈護在身後,在這鬧市之中,竟有人在朝著他們圍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