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輿論戰
換來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異能救 作者:勇敢的小肥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其星說的沒錯,端王如今還真是夠難受的。
他想辦法進宮找到了胡貴妃,把外麵的事同胡貴妃說了說。
彼時胡貴妃正腹痛難當,見到兒子後,強忍著痛楚坐起身,勉強維持住了作為貴妃的體麵,道:“隻怕是老三在宮外搞的鬼,你且沉住氣,無需理會,或是製造出一場更大的事件吸引住眾人的注意力,時間長了……”
說到這,胡貴妃捂著腹部疼的臉上的冷汗都下來了。
談話中斷了片刻,端王上前去扶她,急切道:“母妃,你怎麽了母妃!快宣太醫!”
胡貴妃招手製止了他,氣弱道:“不用,沒有用。”
剛開始出現腹痛的情形,太醫給開的止痛方子還好用,但疼痛越來越厲害,止痛方子如今形同虛設,竟是完全沒了用處。
隻這一會兒,胡貴妃疼的躬起身子,蝦米一樣佝僂著。
端王急得團團轉,也不知如何是好。
他突然想到,父皇最開始頭疼時,便是吃了風瀟子的丹藥好的,那麽,可不可以再去找一找風瀟子,求些丹藥來。
可是,風瀟子似乎已經投靠了老三,竟是帶人去胡府搜出了龍袍……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對。
風瀟子是個有真本事的人,說不定是真的算出哪裏有大陣,並不是故意針對他們胡府?
一時之間,他有些想同母妃說說,問問她對風瀟子的看法。
但是看到母妃痛苦的蜷縮成一團的樣子,端王又閉上了嘴。
好半晌,胡貴妃才緩了過來。
她滿臉冷汗,倚在榻上大口喘息。
又過了一會兒,才道:“不知此次中的是何種毒物,你無事便少些來永寧宮,近來徐嬤嬤也開始脫發,定是這宮裏被人動了手腳。”
“母妃不如搬出來,另尋一處居住?”端王焦急道。
胡貴妃搖了搖頭:“對方能如此無知無覺的對本宮下毒,搬到哪裏還不都一樣。”
她幾乎將整個永寧宮中的東西換了個遍,連平常最愛用的熏香都停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來這永寧宮查看多次,都絲毫沒有頭緒。
她將所有有過節的人全都想了一遍,也沒想出是誰有這樣的本事。
有那麽一瞬,她甚至懷疑了霍景安,畢竟她曾多次派人刺殺他。
可霍景安一介白身,連個功名都沒有,別說下毒,他連進宮的機會都難得。
那想法隻出現了一刹那,便被她自己否定了。
“母妃!”端王也十分心急,母妃也是他最大的依靠,如此下去,真病逝了,可如何是好!
胡貴妃艱難的抬手,在端王手上壓了壓,道:“剛才,剛才說到哪兒了。哦,你去製造一起更大的事件,吸引旁人的注意力。”
“還哪有比如今更大的事件?”
端王愁眉不展。
對於上京城百姓而言,有什麽事能比奪嫡之爭更吸引人眼球的?
“ 咳咳……”胡貴妃咳了一陣才道:“說了是製造的大事,殺人放火讓那些百姓惶恐不會嗎?自己沒事的時候,議論別人的事,自己有事的時候,還哪有心思議論旁的!”
端王恍然大悟,連忙行禮道:“母妃說的是!”
與此同時,左其星也在安排輿論戰的後續。
前世這種經曆有很多,應付這種流言最厲害的手段自然是“禍水東引”,比如說一個公眾人物出了事,上了熱搜第一,那就爆一個更大的瓜,把觀眾們的視線吸引走,時間長了,別人就會淡忘之前的事。
再找點事洗白一下就好。
但左其星不會給端王留這種機會,她在安排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後續。
於是第二天,齊王又收到了來自出雲觀的信鴿。
沒過多久,坊間的傳聞便又多了幾條。
【聽說了嗎?端王聽到自己竟圖篡位的事被戳破,大發雷霆,要拿我們這些老百姓出氣呢。】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說是端王想要殺些人泄憤,不會殺到我們頭上吧……】
【簡直昏聵無道!若真讓這樣的人做了皇上,還哪有我們老百姓的活路?】
【你們最近都小心著點吧,若是這幾天真有什麽殺人放火的事發生,那八成就是他幹的!】
【什麽八成不八成的,十成十的是!】
……
本就是最熱的點,齊王傾其所能、不遺餘力的往端王身上潑髒水,再加上左其星和霍景安的人在後麵“做好事不留名”的推波助瀾,這些議論越來越多,和著前麵的順口溜,簡直就把端王妖魔化了。
發展到文人圈子更甚。
如今本就是注重文人氣節的年代,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名留青史比什麽都重要。
安遠樓中,那些談論時事的文人墨客們,聚在一起更是對端王口誅筆伐,從早到晚,講得口幹舌燥,連安遠樓的茶水,都多賣了一倍。
更有那些極想要名聲的,竟然跑到端王府外靜坐,以表達對端王的不滿。
等端王在府中研究完要如何轉移眾人的視線時,陡然發現,別人預判了他的預判,已經把他的路全堵死了!
如今這上京城之中,怕是不管發生什麽不好的事,全都能賴在他頭上。
端王氣得頭頂冒煙,當著幕僚們的麵,把整個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掃落在地。
“好一個老三!竟是如此狠毒!”端王怒罵。
沒想到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局麵,老三竟然能給他來這麽一手。
著實讓他萬分氣悶,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一個名為林世芳幕僚大著膽子上前建議道:“屬下有一計。”
端王看向他道:“快說!”
如今若是能解了這燃眉之急,那便是他的好謀士。
林世芳說道:“若是無法用大事件轉移民眾注意,那便從某一點來突破。”
端王皺眉,頗有些不耐:“大事我都怕停不了他們的嘴,找一個點,那有什麽用?!”
“那要看選的是什麽點,”林世芳篤定的說道:“去年一年,上京城被議論最多的事件是什麽?”
有另外的幕僚給出答案:“探花錯?”
他想辦法進宮找到了胡貴妃,把外麵的事同胡貴妃說了說。
彼時胡貴妃正腹痛難當,見到兒子後,強忍著痛楚坐起身,勉強維持住了作為貴妃的體麵,道:“隻怕是老三在宮外搞的鬼,你且沉住氣,無需理會,或是製造出一場更大的事件吸引住眾人的注意力,時間長了……”
說到這,胡貴妃捂著腹部疼的臉上的冷汗都下來了。
談話中斷了片刻,端王上前去扶她,急切道:“母妃,你怎麽了母妃!快宣太醫!”
胡貴妃招手製止了他,氣弱道:“不用,沒有用。”
剛開始出現腹痛的情形,太醫給開的止痛方子還好用,但疼痛越來越厲害,止痛方子如今形同虛設,竟是完全沒了用處。
隻這一會兒,胡貴妃疼的躬起身子,蝦米一樣佝僂著。
端王急得團團轉,也不知如何是好。
他突然想到,父皇最開始頭疼時,便是吃了風瀟子的丹藥好的,那麽,可不可以再去找一找風瀟子,求些丹藥來。
可是,風瀟子似乎已經投靠了老三,竟是帶人去胡府搜出了龍袍……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對。
風瀟子是個有真本事的人,說不定是真的算出哪裏有大陣,並不是故意針對他們胡府?
一時之間,他有些想同母妃說說,問問她對風瀟子的看法。
但是看到母妃痛苦的蜷縮成一團的樣子,端王又閉上了嘴。
好半晌,胡貴妃才緩了過來。
她滿臉冷汗,倚在榻上大口喘息。
又過了一會兒,才道:“不知此次中的是何種毒物,你無事便少些來永寧宮,近來徐嬤嬤也開始脫發,定是這宮裏被人動了手腳。”
“母妃不如搬出來,另尋一處居住?”端王焦急道。
胡貴妃搖了搖頭:“對方能如此無知無覺的對本宮下毒,搬到哪裏還不都一樣。”
她幾乎將整個永寧宮中的東西換了個遍,連平常最愛用的熏香都停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來這永寧宮查看多次,都絲毫沒有頭緒。
她將所有有過節的人全都想了一遍,也沒想出是誰有這樣的本事。
有那麽一瞬,她甚至懷疑了霍景安,畢竟她曾多次派人刺殺他。
可霍景安一介白身,連個功名都沒有,別說下毒,他連進宮的機會都難得。
那想法隻出現了一刹那,便被她自己否定了。
“母妃!”端王也十分心急,母妃也是他最大的依靠,如此下去,真病逝了,可如何是好!
胡貴妃艱難的抬手,在端王手上壓了壓,道:“剛才,剛才說到哪兒了。哦,你去製造一起更大的事件,吸引旁人的注意力。”
“還哪有比如今更大的事件?”
端王愁眉不展。
對於上京城百姓而言,有什麽事能比奪嫡之爭更吸引人眼球的?
“ 咳咳……”胡貴妃咳了一陣才道:“說了是製造的大事,殺人放火讓那些百姓惶恐不會嗎?自己沒事的時候,議論別人的事,自己有事的時候,還哪有心思議論旁的!”
端王恍然大悟,連忙行禮道:“母妃說的是!”
與此同時,左其星也在安排輿論戰的後續。
前世這種經曆有很多,應付這種流言最厲害的手段自然是“禍水東引”,比如說一個公眾人物出了事,上了熱搜第一,那就爆一個更大的瓜,把觀眾們的視線吸引走,時間長了,別人就會淡忘之前的事。
再找點事洗白一下就好。
但左其星不會給端王留這種機會,她在安排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後續。
於是第二天,齊王又收到了來自出雲觀的信鴿。
沒過多久,坊間的傳聞便又多了幾條。
【聽說了嗎?端王聽到自己竟圖篡位的事被戳破,大發雷霆,要拿我們這些老百姓出氣呢。】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說是端王想要殺些人泄憤,不會殺到我們頭上吧……】
【簡直昏聵無道!若真讓這樣的人做了皇上,還哪有我們老百姓的活路?】
【你們最近都小心著點吧,若是這幾天真有什麽殺人放火的事發生,那八成就是他幹的!】
【什麽八成不八成的,十成十的是!】
……
本就是最熱的點,齊王傾其所能、不遺餘力的往端王身上潑髒水,再加上左其星和霍景安的人在後麵“做好事不留名”的推波助瀾,這些議論越來越多,和著前麵的順口溜,簡直就把端王妖魔化了。
發展到文人圈子更甚。
如今本就是注重文人氣節的年代,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名留青史比什麽都重要。
安遠樓中,那些談論時事的文人墨客們,聚在一起更是對端王口誅筆伐,從早到晚,講得口幹舌燥,連安遠樓的茶水,都多賣了一倍。
更有那些極想要名聲的,竟然跑到端王府外靜坐,以表達對端王的不滿。
等端王在府中研究完要如何轉移眾人的視線時,陡然發現,別人預判了他的預判,已經把他的路全堵死了!
如今這上京城之中,怕是不管發生什麽不好的事,全都能賴在他頭上。
端王氣得頭頂冒煙,當著幕僚們的麵,把整個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掃落在地。
“好一個老三!竟是如此狠毒!”端王怒罵。
沒想到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局麵,老三竟然能給他來這麽一手。
著實讓他萬分氣悶,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一個名為林世芳幕僚大著膽子上前建議道:“屬下有一計。”
端王看向他道:“快說!”
如今若是能解了這燃眉之急,那便是他的好謀士。
林世芳說道:“若是無法用大事件轉移民眾注意,那便從某一點來突破。”
端王皺眉,頗有些不耐:“大事我都怕停不了他們的嘴,找一個點,那有什麽用?!”
“那要看選的是什麽點,”林世芳篤定的說道:“去年一年,上京城被議論最多的事件是什麽?”
有另外的幕僚給出答案:“探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