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彈劾
換來的短命夫君,要靠我用異能救 作者:勇敢的小肥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件博城首富的命案更是挑戰了倫理綱常的。
兒子弑父,簡直罪不可赦,當年證據確鑿,判得又快又狠。
被冠上弑父大罪的長子,很快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當時的社會影響十分廣泛,長子被斬首之後仍是被萬眾唾罵,到現在,說誰不孝不悌,都會把他拿出來再說上幾次。
可誰曾想,這樣一個轟動一時的大案,真相竟是次子的一石二鳥之計!
而這兩樁案件,其中有一個極重要的關聯,那就是,動手的都是星羅會!
星羅會這三個字在大弘流傳甚廣,從前普通百姓都隻當是坊間傳說,嚇唬小孩子的常用語,例如“再哭星羅會來抓你啦”。
可也沒誰真的打著星羅會的名號出來招搖。
但這一次,星羅會,真真正正走進了百姓們的視野當中。
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竟還真的有星羅會這樣一個組織!
一時間,傳說照進現實,大字報上的內容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一個早上,便傳播開來,茶樓酒肆全在議論,鬧得沸沸揚揚。
借著這個熱鬧勁,左其星也在各處安排了人手,
【聽說了嗎,還真有星羅會這樣一個殺手組織啊!這也太可怕了,朝廷怎麽能允許這樣一個組織存在!】
【這是真的嗎?不是誰貼出來忽悠人的吧。】
【那麽大一張紙,不是錢嗎?誰會花那麽大力氣,滿城去貼這種東西,吃力不討好,再讓星羅會的看到了可不得了。】
【那要是真的,這些人連朝廷三品大員都敢隨意殺害,還有什麽是他們不敢做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這組織即然存在,定然是受了庇護的……第一個案子不就是嗎,一位朝廷命官花錢買了另一個的命呢。】
【那這星羅會可比這兩件大案本身還要可怕百倍呢!】
【我悄悄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我朋友的親戚說的,這星羅會啊,是五……的勢力!】
……
輿論一時甚囂塵上,官衙很快有了行動,派人去各處把大字報全都撕了下來。
這一行動,卻讓百姓們對這些更信了幾分,畢竟結合著前幾日整個城裏搜尋失物又不說是什麽失物,到現在突然就出現流傳出來的星羅會賬冊,那麽結果可想而知。
那些官兵們,搜的難道竟是星羅會的賬本嗎?現在又到處撕告示,這是擺明了和星羅會是一夥的?!
難不成,還真有官匪勾連的事情!
這一下子,背後議論猜測的更多了。
與此同時,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柳清渠突然在家裏收到了一本冊子,裏麵詳細介紹了五皇子與星羅會的關係,並列舉了幾條星羅會所犯的大案,五皇子的銀錢往來。
這個柳清渠的侄女是三皇子妃,他們柳家一門全是三皇子一派的死忠,這會兒收到五皇子的罪證,豈能坐視不理。
於是柳清渠立刻拿著那些證據前往三皇子府,與三皇子及其幕僚們協商一番,對著那本冊子上所寫的內容細細研究。
半晌之後,終是做出了決定。
第二日,柳清渠便在早朝在參了兵部尚書胡文忠一本,稱他與當朝第一大殺手組織星羅會同流合汙,包庇縱容,幾年內便犯下數十起大案要案,甚至七年前大理寺卿被害一案,星羅會也是因他才逃過追查。
如今此事已經人盡皆知,坊間盡是星羅會的傳聞,對朝廷形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希望聖上嚴查。
誰都知道,胡文忠是胡貴妃的堂兄,也就是五皇子的舅舅,這一遭,看似在參胡文忠,實則與直接參五皇子也沒什麽區別了。
柳清渠說完,朝堂之上一片寂靜,但沒一會兒工夫,胡文忠便跳了出來,大聲斥責道:“一派胡言!我堂堂朝廷正二品官員,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與什麽星羅會有關!”
話是這麽說,但胡文忠暗地裏已經驚出一身冷汗,不為別的,正是因為柳禦史所說的句句屬實!看來,那星羅會的東西的確是落到了三皇子手裏,這便不好辦了。
可,無論如何,他是萬萬不能承認這事與他相關的,若真認了,那便是輕則流放,重則掉腦袋的大罪!
元崇帝麵上也帶了些許凝重之色,沉聲問道:“柳卿可有實證?”
柳清渠恭敬行了一禮,直接拿出了星羅會的來往賬目與人員名單,呈到禦前,道:“星羅會五日前賬目失竊,暗中派了大量人手尋找。令人無法理解的是,一個殺手組織失竊,卻能勞動五城皇馬司的人到處幫忙搜查。
如今整個上京城民怨沸騰,所有人都在談論此事。
五城皇馬司關乎京城安危,如此與外敵勾結,我等身在京中,卻不知自己早已身處險境!今日是一個殺手組織,若他朝外敵來犯,是不是給足了好處,五城皇馬司就可以敞開大門迎接外敵入內!”
胡文忠目眥欲裂,手指著柳清渠厲聲喝道:“柳清渠你休要血口噴人!本官對你所說之事一無所知!”
柳清渠身為禦史,嘴上功夫了得,自是不能讓他就這麽蒙混過去。
“胡尚書來來迴迴隻會這麽一句不成?如今鐵證如山,你還是如實交待為好!五城皇馬司是你的直屬部門,沒有兵部的調令,豈能在城中肆意搜查?”
“你又如何得知五城皇馬司搜查的就是星羅會失竊之物?”
胡文忠此時的樣子著實有些色厲內荏了,但畢竟在朝為官多年,還是很快鎮定了下來,尋找柳清渠說話的漏洞。
柳清渠冷哼一聲:“是與不是,自有陛下定奪!”
三皇子一黨好幾位大臣站出來,共同要求徹查星羅會重案。
五皇子的人則是極力保全胡文忠。
此時的朝堂之上,已經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全都在站隊互掐,亂作一團。
此時的元崇帝已經看完了呈上來的小冊子,裏麵一樁樁一件件,羅列的十分詳盡,還有胡文忠的心腹去支取銀錢的畫押。
兒子弑父,簡直罪不可赦,當年證據確鑿,判得又快又狠。
被冠上弑父大罪的長子,很快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當時的社會影響十分廣泛,長子被斬首之後仍是被萬眾唾罵,到現在,說誰不孝不悌,都會把他拿出來再說上幾次。
可誰曾想,這樣一個轟動一時的大案,真相竟是次子的一石二鳥之計!
而這兩樁案件,其中有一個極重要的關聯,那就是,動手的都是星羅會!
星羅會這三個字在大弘流傳甚廣,從前普通百姓都隻當是坊間傳說,嚇唬小孩子的常用語,例如“再哭星羅會來抓你啦”。
可也沒誰真的打著星羅會的名號出來招搖。
但這一次,星羅會,真真正正走進了百姓們的視野當中。
許多人恍然大悟,原來,竟還真的有星羅會這樣一個組織!
一時間,傳說照進現實,大字報上的內容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一個早上,便傳播開來,茶樓酒肆全在議論,鬧得沸沸揚揚。
借著這個熱鬧勁,左其星也在各處安排了人手,
【聽說了嗎,還真有星羅會這樣一個殺手組織啊!這也太可怕了,朝廷怎麽能允許這樣一個組織存在!】
【這是真的嗎?不是誰貼出來忽悠人的吧。】
【那麽大一張紙,不是錢嗎?誰會花那麽大力氣,滿城去貼這種東西,吃力不討好,再讓星羅會的看到了可不得了。】
【那要是真的,這些人連朝廷三品大員都敢隨意殺害,還有什麽是他們不敢做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這組織即然存在,定然是受了庇護的……第一個案子不就是嗎,一位朝廷命官花錢買了另一個的命呢。】
【那這星羅會可比這兩件大案本身還要可怕百倍呢!】
【我悄悄告訴你,你可別告訴別人,我朋友的親戚說的,這星羅會啊,是五……的勢力!】
……
輿論一時甚囂塵上,官衙很快有了行動,派人去各處把大字報全都撕了下來。
這一行動,卻讓百姓們對這些更信了幾分,畢竟結合著前幾日整個城裏搜尋失物又不說是什麽失物,到現在突然就出現流傳出來的星羅會賬冊,那麽結果可想而知。
那些官兵們,搜的難道竟是星羅會的賬本嗎?現在又到處撕告示,這是擺明了和星羅會是一夥的?!
難不成,還真有官匪勾連的事情!
這一下子,背後議論猜測的更多了。
與此同時,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柳清渠突然在家裏收到了一本冊子,裏麵詳細介紹了五皇子與星羅會的關係,並列舉了幾條星羅會所犯的大案,五皇子的銀錢往來。
這個柳清渠的侄女是三皇子妃,他們柳家一門全是三皇子一派的死忠,這會兒收到五皇子的罪證,豈能坐視不理。
於是柳清渠立刻拿著那些證據前往三皇子府,與三皇子及其幕僚們協商一番,對著那本冊子上所寫的內容細細研究。
半晌之後,終是做出了決定。
第二日,柳清渠便在早朝在參了兵部尚書胡文忠一本,稱他與當朝第一大殺手組織星羅會同流合汙,包庇縱容,幾年內便犯下數十起大案要案,甚至七年前大理寺卿被害一案,星羅會也是因他才逃過追查。
如今此事已經人盡皆知,坊間盡是星羅會的傳聞,對朝廷形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希望聖上嚴查。
誰都知道,胡文忠是胡貴妃的堂兄,也就是五皇子的舅舅,這一遭,看似在參胡文忠,實則與直接參五皇子也沒什麽區別了。
柳清渠說完,朝堂之上一片寂靜,但沒一會兒工夫,胡文忠便跳了出來,大聲斥責道:“一派胡言!我堂堂朝廷正二品官員,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與什麽星羅會有關!”
話是這麽說,但胡文忠暗地裏已經驚出一身冷汗,不為別的,正是因為柳禦史所說的句句屬實!看來,那星羅會的東西的確是落到了三皇子手裏,這便不好辦了。
可,無論如何,他是萬萬不能承認這事與他相關的,若真認了,那便是輕則流放,重則掉腦袋的大罪!
元崇帝麵上也帶了些許凝重之色,沉聲問道:“柳卿可有實證?”
柳清渠恭敬行了一禮,直接拿出了星羅會的來往賬目與人員名單,呈到禦前,道:“星羅會五日前賬目失竊,暗中派了大量人手尋找。令人無法理解的是,一個殺手組織失竊,卻能勞動五城皇馬司的人到處幫忙搜查。
如今整個上京城民怨沸騰,所有人都在談論此事。
五城皇馬司關乎京城安危,如此與外敵勾結,我等身在京中,卻不知自己早已身處險境!今日是一個殺手組織,若他朝外敵來犯,是不是給足了好處,五城皇馬司就可以敞開大門迎接外敵入內!”
胡文忠目眥欲裂,手指著柳清渠厲聲喝道:“柳清渠你休要血口噴人!本官對你所說之事一無所知!”
柳清渠身為禦史,嘴上功夫了得,自是不能讓他就這麽蒙混過去。
“胡尚書來來迴迴隻會這麽一句不成?如今鐵證如山,你還是如實交待為好!五城皇馬司是你的直屬部門,沒有兵部的調令,豈能在城中肆意搜查?”
“你又如何得知五城皇馬司搜查的就是星羅會失竊之物?”
胡文忠此時的樣子著實有些色厲內荏了,但畢竟在朝為官多年,還是很快鎮定了下來,尋找柳清渠說話的漏洞。
柳清渠冷哼一聲:“是與不是,自有陛下定奪!”
三皇子一黨好幾位大臣站出來,共同要求徹查星羅會重案。
五皇子的人則是極力保全胡文忠。
此時的朝堂之上,已經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全都在站隊互掐,亂作一團。
此時的元崇帝已經看完了呈上來的小冊子,裏麵一樁樁一件件,羅列的十分詳盡,還有胡文忠的心腹去支取銀錢的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