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姐立於畫作之前,凝視了足兩三分鍾,終於輕移玉步,出了客廳,去往陽台。
我想起陽台上的風鈴,暗叫一聲不好,立馬起身,跟著d姐而去。
d姐在陽台上看風景,而她自己,本身也是一種風景。
詩人卡之琳,寫過一首詩《斷章》: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城中村的租客,來往的路人,出租屋的陳設,均成為d姐眼中的風景。
而d姐其實是今天,我出租屋裏,最大的風景。
d姐自然沒想到,我心思如此活躍。她斜倚陽台,目光撒向樓下,探了探,又收迴來,望向對麵租房。
那對恩愛夫妻下班了,在客廳裏吃晚餐。他們沒拉簾子,能看到彼此臉上,愉悅而滿足的笑。
幸福的生活,不因財富多少,也無關身份貴賤,而在於一種滿足。乞者的微笑,與國王的微笑,同等珍貴。
終於,d姐的目光,從對麵夫妻屋裏,繞了迴來,停留在風鈴上。
“你裝的?”她問。
這本是麗枝的作品,但我一慌亂,下意識地點點頭。
d姐笑:“果然是詩人,家裏的布置,也充滿了詩情畫意。”
言畢,她輕輕拉住風鈴上的繩子,輕輕一扯,風鈴響了起來。
我心懸到了嗓子尖,事先,我沒跟麗枝提過,d姐今晚會來。若麗枝聽到風鈴,貿然跑來和我對談,讓d姐心生誤會,就麻煩了。
好在,風鈴響了許久,隔壁仍無迴應。
我想,麗枝應該去瑜伽館,當兼職教練了。
我鬆了一口氣。
隨後,d姐來到廚房。
所謂廚房,其實就是陽台與洗手間的過道中間,搭了個橫斷。這是深圳城中村的標配,絕大部分出租房,均是這樣的設置。
我平時很少開火,廚房油煙不多,保持清潔幹淨。
d姐瞧得仔細,倒好像,她是租客,我是房東,她要把房子打量得清清楚,明明白白一樣。
不但查看衛生狀態,還開水,開電,看效果如何。
我站在d姐身旁,能聞到她身上散發出一股香味。但我猜不出她灑了哪種香水。因此,不敢賣弄,怕弄巧成拙。
曹超對我講過一個觀點,若你對某個領域,並不了解,那麽,最好閉口不言。這樣,女子不會認為不懂,反而有種高深莫測之感。
不說d姐對我了如指掌,但她的確算熟悉我,我倒沒必要在她麵前,故意端著,裝出莫測高深的樣子。
d姐指了指洗手間,問我:“能否借用一下?”
我說:“你不嫌棄就行。”
言畢,自覺退出來,到了客廳。
在客廳轉了幾個圈,過了好幾分鍾,才聽到衝水的聲音。
我麵朝陽台,迎候d姐。d姐迴到客廳,在沙發上坐下,我倆繼續喝茶。
“委屈你了。”d姐突然講了這麽一句。
我起先不明所以,很快就知道,她的意思,趕緊說:“不委屈。”
d姐說:“嗯,這樣的心態,要保持。”
我答:“有你這樣的姐姐,心態必須要好。”
接下來,d姐東拉西扯,講了許多事,還提醒我,知我平時煲湯不方便,所以特意請人將瑪卡切成了片,我上班時,每天泡兩三片,堅持一個月,效果就會顯著,有助睡眠,提醒神腦。
我答:“你想得真周知,隻是,小弟三生有幸,才能遇到這樣好的姐姐。”
d姐佯怒道:“又來了,別講這些,太見外了。”
我微聲答道:“嗯,以後不了。”
d姐說:“這就對了嘛。”
沙發上,擺著一本書,d姐隨手拿起,正是那本《包法利夫人》。
d姐說:“這本書寫得真好。”
我問:“你讀過?”
d姐點頭。
我說:“好書要反複讀,我讀第三遍了。每次讀,都有新發現。”
d姐說:“你提醒得對,我迴去,也把書找出來。”
我開玩笑說:“朋鳥社可以增設一項活動,共讀一本好書,聚會時,相互分享感受。”
d姐一聽,很興奮:“可以啊。不過,在朋鳥社推廣之前,能不能我倆先實驗一下?”
我問:“願聞其詳。”
d姐說:“擇書不如撞書,就從《包法利夫人》開始吧。我們從第一頁開始,規定每天讀多少,誰沒讀完,就作懲罰。”
我說:“主意很好,罰什麽呢?又如何介定,你讀沒讀完呢。”
接下來,d姐就這個問題,和我展開了大討論。
氣氛很熱烈,我問d姐:“你練過瑜伽嗎?”
d姐搖頭,說:“好幾年前,就起了心思,去學瑜伽,總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擱置了。”
我微笑點頭。
d姐不解:“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了?”
我說:“住我隔壁的麗枝,你還記得吧。”
d姐說:“當然記得。你那天醉得不省人事,我倆把你拖迴來的。”
聽d姐用詞中有“拖”字,我就知大事不妙,苦笑說:“真不好意思,出大醜了。”
d姐繼續說:“我倆把你領進屋,不一會兒,麗枝肚子痛,說去去就來。可她去了好久,也沒再來。沒法子,我隻好自己動手,給你打來水,擦了擦臉。”
原來如此啊。我說:“感謝d姐。”
d姐說:“謝啥,我是你姐呀。姐姐照顧弟弟,天經地義,不是麽?”
我不時點頭。d姐說:“如果我醉了,你不一樣,也會這樣照顧我呀,對吧。”
我說:“那當然。小弟雖不會照顧人,但一定傾盡全力。”
d姐說:“你還不會照顧人啊。你是太會照顧人了。”
顯然,d姐話裏有話,但我不便細問。
過了一會兒,d姐又說:“不過,那天晚上,你哭了,你不記得了吧。”
我說:“啊。哭了啊,真丟人。我完全沒記憶了。太丟人了,無地自容了啊。姐。你可千萬別說出去啊。”
d姐笑:“這怎麽叫丟人啊,這叫性情中人。你還別說,如果不是因你的痛哭流涕,我今天還不敢貿然上門呢。”
我望著d姐,等待她解疑。
d姐說:“你喝醉了,在d姐麵前哭泣,講了許多真心話,這樣的人,才真實。我很感動,更堅信你值得交往。”
我不時點頭:“倒也是真的,d姐見多識廣,什麽樣的人兒沒見過。”
d姐說:“快打住,又信口開河啦。”
我答:“實事求是嘛。”
d姐說:“你不知道,當時,看到你抱住姐,在我懷裏痛哭,倒與悲傷無關,而覺得歡喜,信任。看著你的樣子,姐的心,立即,軟成了一團泥。”
講到這裏,d姐甩了甩頭發,露出玉一般的脖頸。
頸部的白,與她額上的微紅,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想起陽台上的風鈴,暗叫一聲不好,立馬起身,跟著d姐而去。
d姐在陽台上看風景,而她自己,本身也是一種風景。
詩人卡之琳,寫過一首詩《斷章》: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城中村的租客,來往的路人,出租屋的陳設,均成為d姐眼中的風景。
而d姐其實是今天,我出租屋裏,最大的風景。
d姐自然沒想到,我心思如此活躍。她斜倚陽台,目光撒向樓下,探了探,又收迴來,望向對麵租房。
那對恩愛夫妻下班了,在客廳裏吃晚餐。他們沒拉簾子,能看到彼此臉上,愉悅而滿足的笑。
幸福的生活,不因財富多少,也無關身份貴賤,而在於一種滿足。乞者的微笑,與國王的微笑,同等珍貴。
終於,d姐的目光,從對麵夫妻屋裏,繞了迴來,停留在風鈴上。
“你裝的?”她問。
這本是麗枝的作品,但我一慌亂,下意識地點點頭。
d姐笑:“果然是詩人,家裏的布置,也充滿了詩情畫意。”
言畢,她輕輕拉住風鈴上的繩子,輕輕一扯,風鈴響了起來。
我心懸到了嗓子尖,事先,我沒跟麗枝提過,d姐今晚會來。若麗枝聽到風鈴,貿然跑來和我對談,讓d姐心生誤會,就麻煩了。
好在,風鈴響了許久,隔壁仍無迴應。
我想,麗枝應該去瑜伽館,當兼職教練了。
我鬆了一口氣。
隨後,d姐來到廚房。
所謂廚房,其實就是陽台與洗手間的過道中間,搭了個橫斷。這是深圳城中村的標配,絕大部分出租房,均是這樣的設置。
我平時很少開火,廚房油煙不多,保持清潔幹淨。
d姐瞧得仔細,倒好像,她是租客,我是房東,她要把房子打量得清清楚,明明白白一樣。
不但查看衛生狀態,還開水,開電,看效果如何。
我站在d姐身旁,能聞到她身上散發出一股香味。但我猜不出她灑了哪種香水。因此,不敢賣弄,怕弄巧成拙。
曹超對我講過一個觀點,若你對某個領域,並不了解,那麽,最好閉口不言。這樣,女子不會認為不懂,反而有種高深莫測之感。
不說d姐對我了如指掌,但她的確算熟悉我,我倒沒必要在她麵前,故意端著,裝出莫測高深的樣子。
d姐指了指洗手間,問我:“能否借用一下?”
我說:“你不嫌棄就行。”
言畢,自覺退出來,到了客廳。
在客廳轉了幾個圈,過了好幾分鍾,才聽到衝水的聲音。
我麵朝陽台,迎候d姐。d姐迴到客廳,在沙發上坐下,我倆繼續喝茶。
“委屈你了。”d姐突然講了這麽一句。
我起先不明所以,很快就知道,她的意思,趕緊說:“不委屈。”
d姐說:“嗯,這樣的心態,要保持。”
我答:“有你這樣的姐姐,心態必須要好。”
接下來,d姐東拉西扯,講了許多事,還提醒我,知我平時煲湯不方便,所以特意請人將瑪卡切成了片,我上班時,每天泡兩三片,堅持一個月,效果就會顯著,有助睡眠,提醒神腦。
我答:“你想得真周知,隻是,小弟三生有幸,才能遇到這樣好的姐姐。”
d姐佯怒道:“又來了,別講這些,太見外了。”
我微聲答道:“嗯,以後不了。”
d姐說:“這就對了嘛。”
沙發上,擺著一本書,d姐隨手拿起,正是那本《包法利夫人》。
d姐說:“這本書寫得真好。”
我問:“你讀過?”
d姐點頭。
我說:“好書要反複讀,我讀第三遍了。每次讀,都有新發現。”
d姐說:“你提醒得對,我迴去,也把書找出來。”
我開玩笑說:“朋鳥社可以增設一項活動,共讀一本好書,聚會時,相互分享感受。”
d姐一聽,很興奮:“可以啊。不過,在朋鳥社推廣之前,能不能我倆先實驗一下?”
我問:“願聞其詳。”
d姐說:“擇書不如撞書,就從《包法利夫人》開始吧。我們從第一頁開始,規定每天讀多少,誰沒讀完,就作懲罰。”
我說:“主意很好,罰什麽呢?又如何介定,你讀沒讀完呢。”
接下來,d姐就這個問題,和我展開了大討論。
氣氛很熱烈,我問d姐:“你練過瑜伽嗎?”
d姐搖頭,說:“好幾年前,就起了心思,去學瑜伽,總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擱置了。”
我微笑點頭。
d姐不解:“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了?”
我說:“住我隔壁的麗枝,你還記得吧。”
d姐說:“當然記得。你那天醉得不省人事,我倆把你拖迴來的。”
聽d姐用詞中有“拖”字,我就知大事不妙,苦笑說:“真不好意思,出大醜了。”
d姐繼續說:“我倆把你領進屋,不一會兒,麗枝肚子痛,說去去就來。可她去了好久,也沒再來。沒法子,我隻好自己動手,給你打來水,擦了擦臉。”
原來如此啊。我說:“感謝d姐。”
d姐說:“謝啥,我是你姐呀。姐姐照顧弟弟,天經地義,不是麽?”
我不時點頭。d姐說:“如果我醉了,你不一樣,也會這樣照顧我呀,對吧。”
我說:“那當然。小弟雖不會照顧人,但一定傾盡全力。”
d姐說:“你還不會照顧人啊。你是太會照顧人了。”
顯然,d姐話裏有話,但我不便細問。
過了一會兒,d姐又說:“不過,那天晚上,你哭了,你不記得了吧。”
我說:“啊。哭了啊,真丟人。我完全沒記憶了。太丟人了,無地自容了啊。姐。你可千萬別說出去啊。”
d姐笑:“這怎麽叫丟人啊,這叫性情中人。你還別說,如果不是因你的痛哭流涕,我今天還不敢貿然上門呢。”
我望著d姐,等待她解疑。
d姐說:“你喝醉了,在d姐麵前哭泣,講了許多真心話,這樣的人,才真實。我很感動,更堅信你值得交往。”
我不時點頭:“倒也是真的,d姐見多識廣,什麽樣的人兒沒見過。”
d姐說:“快打住,又信口開河啦。”
我答:“實事求是嘛。”
d姐說:“你不知道,當時,看到你抱住姐,在我懷裏痛哭,倒與悲傷無關,而覺得歡喜,信任。看著你的樣子,姐的心,立即,軟成了一團泥。”
講到這裏,d姐甩了甩頭發,露出玉一般的脖頸。
頸部的白,與她額上的微紅,形成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