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d姐的信息迴得倒快。
或許,牌局已經結束。畢竟,時間已晚。
盯著她的迴複,我疑心自己看錯了。這樣的事,不隻是我,很多人幹過。要不然,網上怎會有那種,誤將私人聊天記錄,發到群裏共享,激發全民圍觀的新聞呢?
然而,我並沒有看錯。信息的確是d姐迴複的,“想你”兩個字,也貨真價實,不打一點兒折扣。
麵對她如此直接大膽,我倒一時不知如何迴答了。
步行迴家,到租房樓下,心想,若不迴,又顯得欲蓋彌彰。於是,略一思索,發給她這樣一句:讀到一首詩,想起你寫的那首偷月亮的詩了。
如此一來,“想你”的意思就模棱兩可了。
有兩種解釋,兩個不同的方向。
既可以理解為,讀到好詩,想起了她寫的詩歌。
又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情感變化,心理念想。總之,有了這樣一句鋪墊。“想你”就不會顯得赤果果,而多了一份情誼,更可理解為一種關懷。
果然,d姐讀懂了我的意思。
轉而,講起了她牌客上的故事。
和她一起打牌的,全是些有閑有錢的闊太太。但她們是不讀書的,對於詩書文學,更是沒興趣。
所以,d姐每次與我聊天時,都會調侃道:沾染了金錢的臭味,和你再談談文學和理想,中和一下,讓我變得不那麽俗不可耐。
這一次,d姐的講述裏,多了一些闊太們的花邊新聞。
一個女人,有錢又有閑時,總得找到東西,打發無聊的時光。而她們的法子,其實與男人相差無幾。
無非不過,找個中意的年輕人,吃一吃牛排,喝一喝紅酒。然後,再交一交心,談一談人生與夢想。
再之後的事,d姐沒講。但傻子都聽得出來,後續故事如何。
d姐有講故事的本領,不斷設置懸念,吸引你往下聽。
我有時想,d姐應該去寫小說。當然,也隻是想想而己。但今天聽她講起牌客上,闊太太們的過往,我突然有個想法:
倘若她把這些故事,全部告訴我,由我以此為藍本,寫成一部類似於《情罪:闊太們》,或者《我與富太太們的恩怨糾葛》,或許,說不定,會在網上爆火呢。
如是一想,我便覺得,更要和她維護好關係。
若是兩人關係好到一定程度,你提出讓她幫忙,她肯定不會拒絕。再說,這一類事情,也不算太難為她。如此一想,我忽然振奮起來。
之前,冬夏在與我相愛時,胡亂叫喊阿鋒名字的不快,統統拋諸於腦後了。
看來,曹超說得沒錯,為了寫小說,有時,我得犧牲一些東西。
我靈機一動,問d姐:“你今天穿什麽衣裳啊?”
d姐愣了一下,因為此前的聊天,我從未關注過這些事。
她說:“咋了?”
我答:“沒咋,剛才逛街,看到一個穿藍色裙子的女子,背影和你像極了。”
d姐顯然中計了:“哈,那你可錯了。我穿黃色t恤衫。平時在家,不出門,我都喜歡隨意穿,自由,方便。”
我接著問:“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方便麽?”
d姐問:“視頻?”
我說:“照片就好。視頻怕你不方便。”
d姐發來一個偷笑的表情:“的確有些不方便,等下,我拍個照片。”
隔了兩三分鍾,d姐才發來照片。
從照片看得出來,她拍照之前仔細整理過臉部。沒有一絲亂發,除了描過淡淡的眉,全是素顏出鏡。
這一點,我倒極讚賞。
d姐四十出頭,一頭大波浪披在肩上,戴著耳環,鉑金項鏈,既表明了身份,又不太顯眼,恰到好處的打扮,可見她還是有些品位的。
不像其他擁有地產的富家婦人,表麵看起來,或許靚麗動人,但其實,舉手投足間,明顯有種高高在上,卻沒一點文化的味道。
d姐發來的照片,是一張半身照,自拍的。
不知是角度的問題,還是她故意的,照片上的她,尤其突顯了,她綽號的這一特性。
我迴了句,真漂亮。
d姐卻有些羞澀了:“看完就刪了啊。”
大約怕我誤會,又加上一句:“我還從未給別人發過自拍照。”
我嗯一聲,表示理解。
接著,又迴:“謝謝姐姐,我的榮幸。”
閑扯幾句,自然又提到仙湖植物園,以及弘法寺。
道別前,d姐說:“周六見麵的事,可別忘了哦。”
我答:“我能把自己的事忘掉,也不能忘了d姐交待的差事。”
d姐罵:“嘴真甜,跟誰學的。”
我迴:“沒人教我說什麽話,隻是跟你聊天,過於愉快,不知不覺,就這樣說了。”
d姐迴了個害羞的表情,之後便不再言語。
我想,她一定到家了,不便打擾,於是,在心裏對她道了句晚安。
我調崗請客一事,原本想定在這個周末。因為冬夏這麽一個插曲,加之,與d姐有了仙湖之約,隻得推遲。
這件事我暫時隻對麗枝和杏花提過,次日上午,又發信息,稱這個周末,來了個同事,要作陪,請客的事,隻能延到下一周。
她們都表示理解,麗枝還說:“好事不能急,慢工出細活。”
後麵半句,顯然驢頭不對馬嘴。我知道她故意逗我玩,也就沒在意。
周五上午十點,雷姨突然打來電話,一接通便問我方不方便?我一聽,以為她有什麽大秘密要講,瞧瞧四鄰同事,跑到辦公室,到樓梯口接聽。
“可以了,您請講。”我向雷姨報告。
接著,電話那邊便傳來雷姨喜悅的笑聲。我不明其意,待她笑畢,便問:“是不是發表了詩歌,或者得了什麽獎賞?”
雷姨說:“得啥獎啊,為你高興。”
為我?
我愈發糊塗了。
再問,雷姨卻說:“可以啊,都開始給d姐開小灶了。”
我暗叫不好,這d姐也真是的,怎麽陪她去一趟仙湖,還到處說呢。如此一來,我多麽沒麵子。
我還未想出應對之策。
雷姨便說:“我早就說過,我沒看錯人。你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我說:“都是您的教導,您的提攜引薦,不敢有忘。要不然,我也得不到這份兼職。”
我如此說,既拍了雷姨馬屁,也撇清了我陪d姐去仙湖,隻是出於感恩,無關其他。
接著,雷姨又一陣歡笑。
笑完,意味深長地說:“提前祝你們周末快樂,尤其要陪好d姐,當個好顧問,好好照顧她。”
或許,牌局已經結束。畢竟,時間已晚。
盯著她的迴複,我疑心自己看錯了。這樣的事,不隻是我,很多人幹過。要不然,網上怎會有那種,誤將私人聊天記錄,發到群裏共享,激發全民圍觀的新聞呢?
然而,我並沒有看錯。信息的確是d姐迴複的,“想你”兩個字,也貨真價實,不打一點兒折扣。
麵對她如此直接大膽,我倒一時不知如何迴答了。
步行迴家,到租房樓下,心想,若不迴,又顯得欲蓋彌彰。於是,略一思索,發給她這樣一句:讀到一首詩,想起你寫的那首偷月亮的詩了。
如此一來,“想你”的意思就模棱兩可了。
有兩種解釋,兩個不同的方向。
既可以理解為,讀到好詩,想起了她寫的詩歌。
又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情感變化,心理念想。總之,有了這樣一句鋪墊。“想你”就不會顯得赤果果,而多了一份情誼,更可理解為一種關懷。
果然,d姐讀懂了我的意思。
轉而,講起了她牌客上的故事。
和她一起打牌的,全是些有閑有錢的闊太太。但她們是不讀書的,對於詩書文學,更是沒興趣。
所以,d姐每次與我聊天時,都會調侃道:沾染了金錢的臭味,和你再談談文學和理想,中和一下,讓我變得不那麽俗不可耐。
這一次,d姐的講述裏,多了一些闊太們的花邊新聞。
一個女人,有錢又有閑時,總得找到東西,打發無聊的時光。而她們的法子,其實與男人相差無幾。
無非不過,找個中意的年輕人,吃一吃牛排,喝一喝紅酒。然後,再交一交心,談一談人生與夢想。
再之後的事,d姐沒講。但傻子都聽得出來,後續故事如何。
d姐有講故事的本領,不斷設置懸念,吸引你往下聽。
我有時想,d姐應該去寫小說。當然,也隻是想想而己。但今天聽她講起牌客上,闊太太們的過往,我突然有個想法:
倘若她把這些故事,全部告訴我,由我以此為藍本,寫成一部類似於《情罪:闊太們》,或者《我與富太太們的恩怨糾葛》,或許,說不定,會在網上爆火呢。
如是一想,我便覺得,更要和她維護好關係。
若是兩人關係好到一定程度,你提出讓她幫忙,她肯定不會拒絕。再說,這一類事情,也不算太難為她。如此一想,我忽然振奮起來。
之前,冬夏在與我相愛時,胡亂叫喊阿鋒名字的不快,統統拋諸於腦後了。
看來,曹超說得沒錯,為了寫小說,有時,我得犧牲一些東西。
我靈機一動,問d姐:“你今天穿什麽衣裳啊?”
d姐愣了一下,因為此前的聊天,我從未關注過這些事。
她說:“咋了?”
我答:“沒咋,剛才逛街,看到一個穿藍色裙子的女子,背影和你像極了。”
d姐顯然中計了:“哈,那你可錯了。我穿黃色t恤衫。平時在家,不出門,我都喜歡隨意穿,自由,方便。”
我接著問:“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方便麽?”
d姐問:“視頻?”
我說:“照片就好。視頻怕你不方便。”
d姐發來一個偷笑的表情:“的確有些不方便,等下,我拍個照片。”
隔了兩三分鍾,d姐才發來照片。
從照片看得出來,她拍照之前仔細整理過臉部。沒有一絲亂發,除了描過淡淡的眉,全是素顏出鏡。
這一點,我倒極讚賞。
d姐四十出頭,一頭大波浪披在肩上,戴著耳環,鉑金項鏈,既表明了身份,又不太顯眼,恰到好處的打扮,可見她還是有些品位的。
不像其他擁有地產的富家婦人,表麵看起來,或許靚麗動人,但其實,舉手投足間,明顯有種高高在上,卻沒一點文化的味道。
d姐發來的照片,是一張半身照,自拍的。
不知是角度的問題,還是她故意的,照片上的她,尤其突顯了,她綽號的這一特性。
我迴了句,真漂亮。
d姐卻有些羞澀了:“看完就刪了啊。”
大約怕我誤會,又加上一句:“我還從未給別人發過自拍照。”
我嗯一聲,表示理解。
接著,又迴:“謝謝姐姐,我的榮幸。”
閑扯幾句,自然又提到仙湖植物園,以及弘法寺。
道別前,d姐說:“周六見麵的事,可別忘了哦。”
我答:“我能把自己的事忘掉,也不能忘了d姐交待的差事。”
d姐罵:“嘴真甜,跟誰學的。”
我迴:“沒人教我說什麽話,隻是跟你聊天,過於愉快,不知不覺,就這樣說了。”
d姐迴了個害羞的表情,之後便不再言語。
我想,她一定到家了,不便打擾,於是,在心裏對她道了句晚安。
我調崗請客一事,原本想定在這個周末。因為冬夏這麽一個插曲,加之,與d姐有了仙湖之約,隻得推遲。
這件事我暫時隻對麗枝和杏花提過,次日上午,又發信息,稱這個周末,來了個同事,要作陪,請客的事,隻能延到下一周。
她們都表示理解,麗枝還說:“好事不能急,慢工出細活。”
後麵半句,顯然驢頭不對馬嘴。我知道她故意逗我玩,也就沒在意。
周五上午十點,雷姨突然打來電話,一接通便問我方不方便?我一聽,以為她有什麽大秘密要講,瞧瞧四鄰同事,跑到辦公室,到樓梯口接聽。
“可以了,您請講。”我向雷姨報告。
接著,電話那邊便傳來雷姨喜悅的笑聲。我不明其意,待她笑畢,便問:“是不是發表了詩歌,或者得了什麽獎賞?”
雷姨說:“得啥獎啊,為你高興。”
為我?
我愈發糊塗了。
再問,雷姨卻說:“可以啊,都開始給d姐開小灶了。”
我暗叫不好,這d姐也真是的,怎麽陪她去一趟仙湖,還到處說呢。如此一來,我多麽沒麵子。
我還未想出應對之策。
雷姨便說:“我早就說過,我沒看錯人。你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我說:“都是您的教導,您的提攜引薦,不敢有忘。要不然,我也得不到這份兼職。”
我如此說,既拍了雷姨馬屁,也撇清了我陪d姐去仙湖,隻是出於感恩,無關其他。
接著,雷姨又一陣歡笑。
笑完,意味深長地說:“提前祝你們周末快樂,尤其要陪好d姐,當個好顧問,好好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