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故事皆為娛樂,敬請各位道友閱讀時,報以娛樂之心,快樂態度。
故事內容中所提及經書,功法,咒訣,丹藥,靈植……等等有悖於物理、化學、邏輯、等生活常識的修真現象,皆為本書故事為情節發展所進行的杜撰,實乃胡說八道,胡編亂造。
人、物之命名,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諸位道友閱讀時,對故事內容中所提及經書,功法,咒訣,丹藥,靈植……等,切不可信以為真,更不可在實際生活之中信之,習之,修之。否則,輕者毫無建樹,浪費時間,被周圍親朋譏諷為癲瘋癡傻。重者有可能結出金丹,修為大增,給自己和自己身邊親朋帶來無盡困擾煩惱,而使自己無法立足於社會,痛失養老保險,公積金等各項福利,甚至丟失自己戶籍。
【友情提示】
如若不聽勸誡,硬要練習本書中杜撰的功法,而由此出現築基,結丹,乃至化神等修為精進的現象,蓋與本書作者無關,請立即去附近的廟宇道觀,請真人高僧,大能大德幫助自己脫困,甚至幫助自己散去修為,好迴歸正常生活。
切記,切記!
—— 道氣長存,玄風永護。
【第一章 情緣喜聘婚剛定 兩小無猜變故生】
北宋真宗鹹平二年,太原府。
三晉風物,人傑地靈,自有民間兒童歌謠頌唱三晉,唱得絕妙:
春秋戰國雄四方,南北魏晉九朝煌。
八百寶塔三千載,九千古居六千年。
三晉古建何其多,兩萬八千鎮河東。
寺廟道觀不計數,香火嫋嫋青石路。
小巷紅牆古意濃,石橋荒塔鬆柏籠。
槐楊林蔭遮古道,麥浪層層落紅棗。
金樽盛來琥珀液,杏花汾酒天下絕。
酒香如夢醉芳菲,烈醇香熏四品美。
太行綿延八百嶺,雲繚霧繞藏仙境。
呂梁如柱擎黃河,九曲萬裏聖河伯。
娘子關內英雄多,浩然正氣仰天勃。
誰不誇俺家鄉好,三晉山川多妖嬈。
三晉重鎮,並州太原城裏,有條街,北宋年間,這條街上羊販子,還有羊肉館子很集中,就得了個名叫羊市街。
春末入夏,後半夜,羊市街的一個小巷子裏,多數人家都已熄了燈,其間一小戶人家,家裏昏黃的油燈微焰搖搖晃晃。屋子裏的婆姨剛生了娃,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孩兒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在父親懷裏。孩子還未睜眼。油燈燈光裏,這名叫張貴的父親笑得合不攏嘴。拿一雙粗糙厚實的手小心翼翼摸著娃娃的臉蛋子。
這時門簾子被掀起,進來一中年女子,一邊把手上的濕水擦在褲腿子上,一邊往屋裏過來。張貴見了,趕忙把孩子放迴自己婆姨懷裏,拿了一大塊生羊肉,還有一些個銅錢,交到那女子手裏,說道:“劉家媳婦,可是多虧了你咧,給俺婆姨接生得這麽順,這羊肉和錢,你可得拿著。”
那女子滿臉堆笑抬手推脫:“哎呦呦,這是啥了麽,你給點肉就行咧,還鬧錢幹啥,快收了,俺不能收!”
張貴哪管這許多,硬把錢塞進劉家媳婦手裏,才給人送走。
迴屋裏,張貴笑著對老伴說道:“咱老張家的第一個娃,就是兒,老張家的大兒,大兒,哈哈哈……”
他婆姨笑著道:“取個甚名兒呀~?”
張貴:“男孩兒,叫個‘虎’什麽的最好。”
婆姨:“那叫張虎?”
張貴對著自家婆姨道:“你功勞可是大了。生這娃娃,俺就是播了個種兒,全是你受罪咧,俺想你名兒裏有個鐵,你不是叫王鐵梅嘛,咱娃兒,就叫張鐵虎哇?咋樣?”
婆姨:“呀~!挺好,挺好……張鐵虎,虎子,挺好……嘻嘻嘻嘻”
昏暗的光線裏,夫妻二人,喜笑顏開。
張貴家是賣羊肉的,五六年的時間,攢的錢足夠給虎子讀書習武,便送了張鐵虎讀私塾去了。不過當年宋太祖破北漢都,毀了太原舊城之後,整座太原城舉城遷走,才到了現在的地方。這城裏的讀書人總覺得不受太祖待見,讀書是沒了前途,心裏想著讀書再好也不得廟堂重用,所以滅城之戰後好多年,這裏的讀書人也就不再那麽奮發。
張鐵虎自小喜愛習武,更是練就百家拳,什麽太祖長拳,天罡拳……下了真功夫,練得有門有道。再者看著書院的氛圍散漫無聊,這書也就沒再讀下去。
張貴家有一鄰居,叫程有吉的,也靠販羊為生。算不上富裕,日子是過得吃穿不愁,張家有了虎子以後三、四年,程有吉家也有了個閨女,叫程玉梅。程有吉也開明地請了先生,給自家姑娘程玉梅啟蒙了一番。時間到了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年方二八的程玉梅,正當青春,玲瓏剔透的小姑娘,仰月唇,單酒窩,杏眼柳眉瓜子臉。而虎子也十九歲了,端端正正目子臉,濃眉大眼俊後生,真正鐵打的身骨莽撞漢。
情緣天定,張鐵虎和程玉梅二人情投意合,兩家人說媒,下聘,也說定了這天作之合。程、張兩家人商量著再幹兩年生意,攢點錢,差不多了,就給孩子們把婚事兒辦了。主要是張貴家的房子和店鋪,都是租著城裏鄭太歲的產業,想有個家,覺著還是把房子買下來再成親的好,但是錢還差點,所以,先定了親事,再過個一、兩年,把房買下來,把玉梅娶迴家,成全孩子們的終身事了。
那這鄭太歲又是誰?這可是羊市街的一號人物。
太原府羊市街旁有一個關帝廟,關帝廟前是一條街叫“寺前街”後來改名叫‘廟前街’,街上住過一個潑皮,自幼無父無母管教,自己是正邪都學。一麵偷偷跟著教書先生啟蒙識字,一麵勾結一幫地痞打架,敲詐,勒索,撈錢。撈了錢就給官差衙門使錢。此外,當地說得上話的文人也拿過他的錢。這地頭蛇混的風生水起,他自己還開了“花摟”,“玉樓”,“福源酒樓”三個風月之所,還有兩個唱梆子戲的茶館。
張貴家的店鋪在羊市街,那鋪子正是鄭太歲的產業,每個月初九交三百文的租子,整條羊市街,也盡都是鄭太歲的產業。
日出日落,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春風剛到,嫩芽初生,新燕啄春泥,淺草沒馬蹄,在這太原城的人間煙火之下,一場凡人渾然不知的大戲,正在拉開帷幕。
…………
成都府。
青城山王家,是當地的一個修真大家族,祖上出過元嬰期老祖,很是厲害。隻不過,在北宋年間,修仙修真之人很少在凡人中間露麵,故鮮有人知。
元嬰期修為,就是人界最高修為了,此時,便要經曆那天劫之威,若經受得住這烈烈天劫,便可成就大修為,升入三十六重天。
王家現在的族長是王全明,修為堪堪達到築基期中期,表麵看年紀四十大幾快五十歲,實際的年紀已然一百六十歲上下。
十多年前,家中閉關的高人“清虛先生”,通過傳音符告知王全明,“玄陰洞天”即將在太原城附近臨世,可帶幾名徒弟去洞天之中尋修仙機緣,但是禍福相依,此行有福有難。
每隔數百年,玄陰洞天便會在人界空間當中莫名出現,無人知其來源。但是如清虛先生這般高修為者,可觀天地靈氣變化,感應玄陰洞天臨世的大體位置。玄陰洞天之中,常有重寶出現,人界當中,靈氣稀薄,修真資源極其貧乏,難尋難覓天材地寶,故而每次玄陰洞天臨世,皆是修真江湖裏的大事,而知道此間機緣的人,也極少說與外人,以免平白多添對手。
現在距離玄陰洞天臨凡出現,還有一年不到,王全明帶了人,便啟程趕赴太原府了。
……
昆侖山。
無極門掌門吳崖子,道號靜修道人,外貌大致六十多歲的樣子,灰白長發,實際已經有三百七十二歲了,結丹期巔峰修為,距離突破瓶頸進階元嬰期隻差半步。
無極門乃六百年修真基業,門派內門徒等級清晰,職責明確。無極門除了功法秘籍很厲害,還擅長真火煉丹。
但是,掌門吳崖子和門下幾名高徒,最近不見了蹤影。
夜裏,月明星閃,薄雲如河。
太原城南百裏的地方,吳崖子已經帶著門徒悄然而至,他單手掐靈目訣,指尖往自己眉心一點,雙眼微微泛出亮光,看著太原城的方向,靈目圓睜,清楚看到太原城上空,靈氣異動,紫氣滾滾,心裏念叨:“玄陰洞天馬上要臨凡降世了。”
吳崖子身後是他的五個得意門徒,大師兄李清風,二師姐周清明,三師兄丘清陽,四師兄李清元,五師妹楊清璿,每人身後都背一把白色長劍,身姿挺拔,如圭如璧,意氣風發。
吳崖子:“你們去稍事準備,兩日後,咱們進太原城。此行也可能是我無極門的大機緣,也可能是場災難。”
五位弟子齊聲: “是” !
……
中州。
玄意門掌門趙玄機,人稱機緣道人,修為結丹期巔峰。樣貌年紀三十來歲,麵容棱角分明,天圓地方,濃眉細目。他身後跟著弟子胡循功,錢循成,孫循明,王循法四人。這五人高高在上,騰雲駕霧,追風逐電,向太原城方向飛遁而去。
趙玄機同樣是為了玄陰洞天而來,趙玄機對玄陰洞天的了解更詳細。若要順利打開洞天之門,進入洞天之內,需要布下“陰陽雙魚佩”為陣樞的“九星大陣”。九星便是天心,天任,天輔,天蓬,天芮,天柱,天禽,天英,天衝九星。大陣擺下,若天心,天任,天輔三星明光大放,靈力便可驅動“陰陽雙魚佩”強行打開洞天空間的入口。趙玄機推天演命,算得此次洞天的入口乃是與位於太原府西南處的蘭若古寺的寺門重疊。洞天臨凡,洞門一開,蘭若古寺的寺門就不再是寺門,而是洞天的入口了。
趙玄機深諳陣法,早已嚴訓胡循功,錢循成,孫循明,王循法四位護法弟子日日練習布旗擺陣,待洞天臨凡,便可入洞天,尋機緣,得靈寶。
趙玄機是想想就開心……想想就得意……
不過,這“陰陽雙魚佩”現在下落何處,趙玄機還是無從得知,他想,待洞天臨凡,必然會引雙魚佩現身,無論如何,先趕到太原府沒錯。
趙玄機與四弟子身後拖出五道亮銀光芒,劃過夜空,飛向太原,急急如律令……
……
徒太山。
春風還沒吹到徒太山,這裏依舊天寒地凍,冬日光寒,朔風凜冽,白雪茫茫,時陰時晴,人蹤盡滅。
深山之中,三個散修圍作一個小圈,對周圍的寒冷絲毫沒有顧慮。其中為首的叫胡乾陽,三十五六歲的模樣,修為煉氣期圓滿,身形魁梧高大,臂膀壯碩,滿臉絡腮胡子,一說話,聲如洪鍾,但是卻有意壓低嗓門:“瀟道友,苗道友,可準備妥當了?我們這便出發吧!”
這瀟道友,是一位煉氣中期散修,三十出頭的男子,名叫瀟遠道。而苗道友,則是一練氣中期散修,三十出頭的女子,名叫苗玉的。
瀟遠道和苗玉,原本是南海天機門的弟子,宗門老祖收他們的時候,見他們天資聰慧,道心堅定,很是高興,送了他們倆一個見麵禮——陰陽雙魚佩。陽魚佩送給瀟遠道隨身戴著,陰魚佩送給苗玉戴著。老祖說這陽魚佩能補充純陽靈氣,而陰魚佩有綿綿元陰靈力,女子佩戴最是合適。瀟苗二人千恩萬謝,感動異常。
天機門中的這位老祖名喚李太真,已經是元嬰期大圓滿,白發白須,仙氣凜然,他和兩位結丹期大能共同坐鎮天機門,令本門興盛一時。天機門元嬰老祖,一次在給弟子們宣道講經,末了時候,老祖也是有感而發,教誨道:“修仙之途,尤其剛入仙途,危機四伏。原因便是這人界仙靈氣極其有限,整個人界的仙靈之氣,僅夠供養八萬一千名練氣修士,七萬二千名築基期修士,三萬六千名結丹修士,一百零八名元嬰修士。這修行的資源有限,修真江湖裏,必然就是你掙我奪,殺人奪寶的行徑屢見不鮮,甚至強者帶著弟子對其他門派滅門奪寶,也時而有之。人界億萬生靈,人鬼妖獸,花鳥蟲魚,草木樹藤,五行之靈皆可悟道修真,我天機門弟子聚在一道,上下合力,力量就大些,再者,無非也是為了弟子們互相輔助,相互庇佑,不被強者奪取修行,成了他人修真的墊腳石。有朝一日,若能渡劫飛升,進入那三十六重天的任何一界,仙靈之氣都無窮無盡。若能飛升入三十六重天,入三清天,乃至大羅天,那裏有萬道之主。那裏才是你我修仙之人真正的歸宿。”
天機門元嬰老祖很快真的渡劫飛升了。
天機門突然之下,隻剩了兩名結丹修士坐鎮,實力已然不如從前。結果招來專修魔道的血煞門趁機登門拜山,動手滅了天機門,屠戮修士無數,搶走了靈丹,法器,靈寶不計其數。修真江湖皆以為這血煞門要趁勢北上時,沒想到,他轉道去了西方天竺,人盡猜想,天竺此國異常遙遠,怕是躲去那裏,防著修道大成的李太真迴來報複他們血煞門。
瀟遠道和苗玉,就是在那次宗門浩劫時,用自己的精血,血祭了風遁符,才逃了出來,但是也元氣大傷,躲在這極北的徒太山中,養傷修行,成了無門無家的散修。沒了宗門庇護,隻能處處留意小心。
然後,便遇到了這位年紀稍長,修為略強的散修胡乾陽。
胡乾陽偶然間發現瀟苗二人身上各佩戴陰陽雙魚佩中的一枚,於是他雙眼一眯,想起了六十年前用過的奪寶之計,先是走進關係,再是獲得信任,最後伺機奪寶。
走上修真之路,壽元自然比凡人長很多,二、三十年,三、五十年,對於修士來說其實都不算很長久,有些上界仙家入定閉關,一次就是十萬年的也有,即便是煉氣期修士,為采集天地靈氣,或者參悟道法,一次也入定,也可十年八年的。故六十年前之事,對於胡乾陽來說,也不是十分久遠。
瀟遠道和苗玉,從胡乾陽那裏得知了玄陰洞天的事情,但是他倆自知法力不強,玄陰洞天臨凡地點也不明,自然謹慎小心,在提防了胡乾陽這一暗手的同時,也幹脆將計就計,跟著胡乾陽結伴修行,說不定,可以找到玄陰洞天,尋個修為突破的機緣也說不定。
都是百年的修士,大劫的幸存之人。獵人刀下找活路,哪個是省油的燈。
瀟遠道看了苗玉一眼,對著胡乾陽一笑:“我二人都已準備妥當,此行,多虧胡道友的玄陰洞天消息。煩請胡道友領路,福禍天定,若能僥幸,尋得靈丹靈寶,皆是拜胡道友所賜。”
說完,三道銀光卷地而起,晴空留痕,猶如長虹彎弓,向太原府方向而去。
……
太原城督軍府。
督軍府,是北宋太祖手下大將潘美所建,大紅牆,琉璃瓦,威風凜凜金甲衛。
往南,有一個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地方叫“地藏庵”,門口人來人往,善男信女熙熙攘攘,很是熱鬧。
鄭太歲這天閑來無事,右手捏著一塊綠玉盤著玩。在地藏庵門口溜達,正遇到了廣昌府的人。廣昌府是當地正兒八經的王侯貴胄,鄭太歲高攀不上,但是和府裏的下人走得很近,盼著尋個機會,攀上廣昌府的門路。
寒暄幾句過後,鄭太歲就說道:“哥哥們要是沒要緊的事兒,路口就是我的福源酒樓,一起去喝酒,耍耍錢吧~~?”
廣昌府的幾個人很是高興:“行啊~~!走!走!走!”
於是一行人勾肩搭背,進了福源樓。
結果,沒想到,今天鄭太歲實在太不順,從第一把開始一路輸到最後,就沒贏過,氣得七竅生煙,廣昌府的人又得罪不起。
心裏想著:“這幾個爺,肯定是做了局,有他媽的什麽意思?爺請你們玩,還他娘的跟爺我做局……”
知道人家使了手段也沒辦法,搭進去十幾兩銀子。
這會兒,鄭太歲一抬頭正看見張貴從門口經過,本來想拿著張貴出出氣,又一想張貴的兒子可是練家子,不想惹那晦氣,無故惡狠狠瞪了張貴一眼,就打算放他過去,再找另一個軟柿子好好捏弄一番。
誰承想啊~~ 命啊,運啊!就此走上了不迴頭的路。
鄭太歲的幾個手下卻替他衝了出去,對張貴指著鼻子喊:“張老頭~,把下個月租子現在就交了……”
張貴一聽就不幹了,喊著:“憑啥啊……”
“讓你交,你就交,哪兒來瞎球的廢話。”
張貴:“剛給你們鄭太歲交了三百文錢,才沒幾天,你去問問鄭太歲,今天咋又要,麽有……”
鄭太歲一聽,火氣騰一下就起來了,早忘記了剛才心裏的那番計較,把手裏的杯子一摔,喊道:“弄他……就弄他……身上的錢,全給爺留下……”
說完,一群手下家丁就動起手來,把張貴打了個鼻青臉腫,本來張貴下午去補貨的一百多文錢,全給搶了。
本書故事皆為娛樂,敬請各位道友閱讀時,報以娛樂之心,快樂態度。
故事內容中所提及經書,功法,咒訣,丹藥,靈植……等等有悖於物理、化學、邏輯、等生活常識的修真現象,皆為本書故事為情節發展所進行的杜撰,實乃胡說八道,胡編亂造。
人、物之命名,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諸位道友閱讀時,對故事內容中所提及經書,功法,咒訣,丹藥,靈植……等,切不可信以為真,更不可在實際生活之中信之,習之,修之。否則,輕者毫無建樹,浪費時間,被周圍親朋譏諷為癲瘋癡傻。重者有可能結出金丹,修為大增,給自己和自己身邊親朋帶來無盡困擾煩惱,而使自己無法立足於社會,痛失養老保險,公積金等各項福利,甚至丟失自己戶籍。
【友情提示】
如若不聽勸誡,硬要練習本書中杜撰的功法,而由此出現築基,結丹,乃至化神等修為精進的現象,蓋與本書作者無關,請立即去附近的廟宇道觀,請真人高僧,大能大德幫助自己脫困,甚至幫助自己散去修為,好迴歸正常生活。
切記,切記!
—— 道氣長存,玄風永護。
【第一章 情緣喜聘婚剛定 兩小無猜變故生】
北宋真宗鹹平二年,太原府。
三晉風物,人傑地靈,自有民間兒童歌謠頌唱三晉,唱得絕妙:
春秋戰國雄四方,南北魏晉九朝煌。
八百寶塔三千載,九千古居六千年。
三晉古建何其多,兩萬八千鎮河東。
寺廟道觀不計數,香火嫋嫋青石路。
小巷紅牆古意濃,石橋荒塔鬆柏籠。
槐楊林蔭遮古道,麥浪層層落紅棗。
金樽盛來琥珀液,杏花汾酒天下絕。
酒香如夢醉芳菲,烈醇香熏四品美。
太行綿延八百嶺,雲繚霧繞藏仙境。
呂梁如柱擎黃河,九曲萬裏聖河伯。
娘子關內英雄多,浩然正氣仰天勃。
誰不誇俺家鄉好,三晉山川多妖嬈。
三晉重鎮,並州太原城裏,有條街,北宋年間,這條街上羊販子,還有羊肉館子很集中,就得了個名叫羊市街。
春末入夏,後半夜,羊市街的一個小巷子裏,多數人家都已熄了燈,其間一小戶人家,家裏昏黃的油燈微焰搖搖晃晃。屋子裏的婆姨剛生了娃,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孩兒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在父親懷裏。孩子還未睜眼。油燈燈光裏,這名叫張貴的父親笑得合不攏嘴。拿一雙粗糙厚實的手小心翼翼摸著娃娃的臉蛋子。
這時門簾子被掀起,進來一中年女子,一邊把手上的濕水擦在褲腿子上,一邊往屋裏過來。張貴見了,趕忙把孩子放迴自己婆姨懷裏,拿了一大塊生羊肉,還有一些個銅錢,交到那女子手裏,說道:“劉家媳婦,可是多虧了你咧,給俺婆姨接生得這麽順,這羊肉和錢,你可得拿著。”
那女子滿臉堆笑抬手推脫:“哎呦呦,這是啥了麽,你給點肉就行咧,還鬧錢幹啥,快收了,俺不能收!”
張貴哪管這許多,硬把錢塞進劉家媳婦手裏,才給人送走。
迴屋裏,張貴笑著對老伴說道:“咱老張家的第一個娃,就是兒,老張家的大兒,大兒,哈哈哈……”
他婆姨笑著道:“取個甚名兒呀~?”
張貴:“男孩兒,叫個‘虎’什麽的最好。”
婆姨:“那叫張虎?”
張貴對著自家婆姨道:“你功勞可是大了。生這娃娃,俺就是播了個種兒,全是你受罪咧,俺想你名兒裏有個鐵,你不是叫王鐵梅嘛,咱娃兒,就叫張鐵虎哇?咋樣?”
婆姨:“呀~!挺好,挺好……張鐵虎,虎子,挺好……嘻嘻嘻嘻”
昏暗的光線裏,夫妻二人,喜笑顏開。
張貴家是賣羊肉的,五六年的時間,攢的錢足夠給虎子讀書習武,便送了張鐵虎讀私塾去了。不過當年宋太祖破北漢都,毀了太原舊城之後,整座太原城舉城遷走,才到了現在的地方。這城裏的讀書人總覺得不受太祖待見,讀書是沒了前途,心裏想著讀書再好也不得廟堂重用,所以滅城之戰後好多年,這裏的讀書人也就不再那麽奮發。
張鐵虎自小喜愛習武,更是練就百家拳,什麽太祖長拳,天罡拳……下了真功夫,練得有門有道。再者看著書院的氛圍散漫無聊,這書也就沒再讀下去。
張貴家有一鄰居,叫程有吉的,也靠販羊為生。算不上富裕,日子是過得吃穿不愁,張家有了虎子以後三、四年,程有吉家也有了個閨女,叫程玉梅。程有吉也開明地請了先生,給自家姑娘程玉梅啟蒙了一番。時間到了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年方二八的程玉梅,正當青春,玲瓏剔透的小姑娘,仰月唇,單酒窩,杏眼柳眉瓜子臉。而虎子也十九歲了,端端正正目子臉,濃眉大眼俊後生,真正鐵打的身骨莽撞漢。
情緣天定,張鐵虎和程玉梅二人情投意合,兩家人說媒,下聘,也說定了這天作之合。程、張兩家人商量著再幹兩年生意,攢點錢,差不多了,就給孩子們把婚事兒辦了。主要是張貴家的房子和店鋪,都是租著城裏鄭太歲的產業,想有個家,覺著還是把房子買下來再成親的好,但是錢還差點,所以,先定了親事,再過個一、兩年,把房買下來,把玉梅娶迴家,成全孩子們的終身事了。
那這鄭太歲又是誰?這可是羊市街的一號人物。
太原府羊市街旁有一個關帝廟,關帝廟前是一條街叫“寺前街”後來改名叫‘廟前街’,街上住過一個潑皮,自幼無父無母管教,自己是正邪都學。一麵偷偷跟著教書先生啟蒙識字,一麵勾結一幫地痞打架,敲詐,勒索,撈錢。撈了錢就給官差衙門使錢。此外,當地說得上話的文人也拿過他的錢。這地頭蛇混的風生水起,他自己還開了“花摟”,“玉樓”,“福源酒樓”三個風月之所,還有兩個唱梆子戲的茶館。
張貴家的店鋪在羊市街,那鋪子正是鄭太歲的產業,每個月初九交三百文的租子,整條羊市街,也盡都是鄭太歲的產業。
日出日落,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春風剛到,嫩芽初生,新燕啄春泥,淺草沒馬蹄,在這太原城的人間煙火之下,一場凡人渾然不知的大戲,正在拉開帷幕。
…………
成都府。
青城山王家,是當地的一個修真大家族,祖上出過元嬰期老祖,很是厲害。隻不過,在北宋年間,修仙修真之人很少在凡人中間露麵,故鮮有人知。
元嬰期修為,就是人界最高修為了,此時,便要經曆那天劫之威,若經受得住這烈烈天劫,便可成就大修為,升入三十六重天。
王家現在的族長是王全明,修為堪堪達到築基期中期,表麵看年紀四十大幾快五十歲,實際的年紀已然一百六十歲上下。
十多年前,家中閉關的高人“清虛先生”,通過傳音符告知王全明,“玄陰洞天”即將在太原城附近臨世,可帶幾名徒弟去洞天之中尋修仙機緣,但是禍福相依,此行有福有難。
每隔數百年,玄陰洞天便會在人界空間當中莫名出現,無人知其來源。但是如清虛先生這般高修為者,可觀天地靈氣變化,感應玄陰洞天臨世的大體位置。玄陰洞天之中,常有重寶出現,人界當中,靈氣稀薄,修真資源極其貧乏,難尋難覓天材地寶,故而每次玄陰洞天臨世,皆是修真江湖裏的大事,而知道此間機緣的人,也極少說與外人,以免平白多添對手。
現在距離玄陰洞天臨凡出現,還有一年不到,王全明帶了人,便啟程趕赴太原府了。
……
昆侖山。
無極門掌門吳崖子,道號靜修道人,外貌大致六十多歲的樣子,灰白長發,實際已經有三百七十二歲了,結丹期巔峰修為,距離突破瓶頸進階元嬰期隻差半步。
無極門乃六百年修真基業,門派內門徒等級清晰,職責明確。無極門除了功法秘籍很厲害,還擅長真火煉丹。
但是,掌門吳崖子和門下幾名高徒,最近不見了蹤影。
夜裏,月明星閃,薄雲如河。
太原城南百裏的地方,吳崖子已經帶著門徒悄然而至,他單手掐靈目訣,指尖往自己眉心一點,雙眼微微泛出亮光,看著太原城的方向,靈目圓睜,清楚看到太原城上空,靈氣異動,紫氣滾滾,心裏念叨:“玄陰洞天馬上要臨凡降世了。”
吳崖子身後是他的五個得意門徒,大師兄李清風,二師姐周清明,三師兄丘清陽,四師兄李清元,五師妹楊清璿,每人身後都背一把白色長劍,身姿挺拔,如圭如璧,意氣風發。
吳崖子:“你們去稍事準備,兩日後,咱們進太原城。此行也可能是我無極門的大機緣,也可能是場災難。”
五位弟子齊聲: “是” !
……
中州。
玄意門掌門趙玄機,人稱機緣道人,修為結丹期巔峰。樣貌年紀三十來歲,麵容棱角分明,天圓地方,濃眉細目。他身後跟著弟子胡循功,錢循成,孫循明,王循法四人。這五人高高在上,騰雲駕霧,追風逐電,向太原城方向飛遁而去。
趙玄機同樣是為了玄陰洞天而來,趙玄機對玄陰洞天的了解更詳細。若要順利打開洞天之門,進入洞天之內,需要布下“陰陽雙魚佩”為陣樞的“九星大陣”。九星便是天心,天任,天輔,天蓬,天芮,天柱,天禽,天英,天衝九星。大陣擺下,若天心,天任,天輔三星明光大放,靈力便可驅動“陰陽雙魚佩”強行打開洞天空間的入口。趙玄機推天演命,算得此次洞天的入口乃是與位於太原府西南處的蘭若古寺的寺門重疊。洞天臨凡,洞門一開,蘭若古寺的寺門就不再是寺門,而是洞天的入口了。
趙玄機深諳陣法,早已嚴訓胡循功,錢循成,孫循明,王循法四位護法弟子日日練習布旗擺陣,待洞天臨凡,便可入洞天,尋機緣,得靈寶。
趙玄機是想想就開心……想想就得意……
不過,這“陰陽雙魚佩”現在下落何處,趙玄機還是無從得知,他想,待洞天臨凡,必然會引雙魚佩現身,無論如何,先趕到太原府沒錯。
趙玄機與四弟子身後拖出五道亮銀光芒,劃過夜空,飛向太原,急急如律令……
……
徒太山。
春風還沒吹到徒太山,這裏依舊天寒地凍,冬日光寒,朔風凜冽,白雪茫茫,時陰時晴,人蹤盡滅。
深山之中,三個散修圍作一個小圈,對周圍的寒冷絲毫沒有顧慮。其中為首的叫胡乾陽,三十五六歲的模樣,修為煉氣期圓滿,身形魁梧高大,臂膀壯碩,滿臉絡腮胡子,一說話,聲如洪鍾,但是卻有意壓低嗓門:“瀟道友,苗道友,可準備妥當了?我們這便出發吧!”
這瀟道友,是一位煉氣中期散修,三十出頭的男子,名叫瀟遠道。而苗道友,則是一練氣中期散修,三十出頭的女子,名叫苗玉的。
瀟遠道和苗玉,原本是南海天機門的弟子,宗門老祖收他們的時候,見他們天資聰慧,道心堅定,很是高興,送了他們倆一個見麵禮——陰陽雙魚佩。陽魚佩送給瀟遠道隨身戴著,陰魚佩送給苗玉戴著。老祖說這陽魚佩能補充純陽靈氣,而陰魚佩有綿綿元陰靈力,女子佩戴最是合適。瀟苗二人千恩萬謝,感動異常。
天機門中的這位老祖名喚李太真,已經是元嬰期大圓滿,白發白須,仙氣凜然,他和兩位結丹期大能共同坐鎮天機門,令本門興盛一時。天機門元嬰老祖,一次在給弟子們宣道講經,末了時候,老祖也是有感而發,教誨道:“修仙之途,尤其剛入仙途,危機四伏。原因便是這人界仙靈氣極其有限,整個人界的仙靈之氣,僅夠供養八萬一千名練氣修士,七萬二千名築基期修士,三萬六千名結丹修士,一百零八名元嬰修士。這修行的資源有限,修真江湖裏,必然就是你掙我奪,殺人奪寶的行徑屢見不鮮,甚至強者帶著弟子對其他門派滅門奪寶,也時而有之。人界億萬生靈,人鬼妖獸,花鳥蟲魚,草木樹藤,五行之靈皆可悟道修真,我天機門弟子聚在一道,上下合力,力量就大些,再者,無非也是為了弟子們互相輔助,相互庇佑,不被強者奪取修行,成了他人修真的墊腳石。有朝一日,若能渡劫飛升,進入那三十六重天的任何一界,仙靈之氣都無窮無盡。若能飛升入三十六重天,入三清天,乃至大羅天,那裏有萬道之主。那裏才是你我修仙之人真正的歸宿。”
天機門元嬰老祖很快真的渡劫飛升了。
天機門突然之下,隻剩了兩名結丹修士坐鎮,實力已然不如從前。結果招來專修魔道的血煞門趁機登門拜山,動手滅了天機門,屠戮修士無數,搶走了靈丹,法器,靈寶不計其數。修真江湖皆以為這血煞門要趁勢北上時,沒想到,他轉道去了西方天竺,人盡猜想,天竺此國異常遙遠,怕是躲去那裏,防著修道大成的李太真迴來報複他們血煞門。
瀟遠道和苗玉,就是在那次宗門浩劫時,用自己的精血,血祭了風遁符,才逃了出來,但是也元氣大傷,躲在這極北的徒太山中,養傷修行,成了無門無家的散修。沒了宗門庇護,隻能處處留意小心。
然後,便遇到了這位年紀稍長,修為略強的散修胡乾陽。
胡乾陽偶然間發現瀟苗二人身上各佩戴陰陽雙魚佩中的一枚,於是他雙眼一眯,想起了六十年前用過的奪寶之計,先是走進關係,再是獲得信任,最後伺機奪寶。
走上修真之路,壽元自然比凡人長很多,二、三十年,三、五十年,對於修士來說其實都不算很長久,有些上界仙家入定閉關,一次就是十萬年的也有,即便是煉氣期修士,為采集天地靈氣,或者參悟道法,一次也入定,也可十年八年的。故六十年前之事,對於胡乾陽來說,也不是十分久遠。
瀟遠道和苗玉,從胡乾陽那裏得知了玄陰洞天的事情,但是他倆自知法力不強,玄陰洞天臨凡地點也不明,自然謹慎小心,在提防了胡乾陽這一暗手的同時,也幹脆將計就計,跟著胡乾陽結伴修行,說不定,可以找到玄陰洞天,尋個修為突破的機緣也說不定。
都是百年的修士,大劫的幸存之人。獵人刀下找活路,哪個是省油的燈。
瀟遠道看了苗玉一眼,對著胡乾陽一笑:“我二人都已準備妥當,此行,多虧胡道友的玄陰洞天消息。煩請胡道友領路,福禍天定,若能僥幸,尋得靈丹靈寶,皆是拜胡道友所賜。”
說完,三道銀光卷地而起,晴空留痕,猶如長虹彎弓,向太原府方向而去。
……
太原城督軍府。
督軍府,是北宋太祖手下大將潘美所建,大紅牆,琉璃瓦,威風凜凜金甲衛。
往南,有一個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地方叫“地藏庵”,門口人來人往,善男信女熙熙攘攘,很是熱鬧。
鄭太歲這天閑來無事,右手捏著一塊綠玉盤著玩。在地藏庵門口溜達,正遇到了廣昌府的人。廣昌府是當地正兒八經的王侯貴胄,鄭太歲高攀不上,但是和府裏的下人走得很近,盼著尋個機會,攀上廣昌府的門路。
寒暄幾句過後,鄭太歲就說道:“哥哥們要是沒要緊的事兒,路口就是我的福源酒樓,一起去喝酒,耍耍錢吧~~?”
廣昌府的幾個人很是高興:“行啊~~!走!走!走!”
於是一行人勾肩搭背,進了福源樓。
結果,沒想到,今天鄭太歲實在太不順,從第一把開始一路輸到最後,就沒贏過,氣得七竅生煙,廣昌府的人又得罪不起。
心裏想著:“這幾個爺,肯定是做了局,有他媽的什麽意思?爺請你們玩,還他娘的跟爺我做局……”
知道人家使了手段也沒辦法,搭進去十幾兩銀子。
這會兒,鄭太歲一抬頭正看見張貴從門口經過,本來想拿著張貴出出氣,又一想張貴的兒子可是練家子,不想惹那晦氣,無故惡狠狠瞪了張貴一眼,就打算放他過去,再找另一個軟柿子好好捏弄一番。
誰承想啊~~ 命啊,運啊!就此走上了不迴頭的路。
鄭太歲的幾個手下卻替他衝了出去,對張貴指著鼻子喊:“張老頭~,把下個月租子現在就交了……”
張貴一聽就不幹了,喊著:“憑啥啊……”
“讓你交,你就交,哪兒來瞎球的廢話。”
張貴:“剛給你們鄭太歲交了三百文錢,才沒幾天,你去問問鄭太歲,今天咋又要,麽有……”
鄭太歲一聽,火氣騰一下就起來了,早忘記了剛才心裏的那番計較,把手裏的杯子一摔,喊道:“弄他……就弄他……身上的錢,全給爺留下……”
說完,一群手下家丁就動起手來,把張貴打了個鼻青臉腫,本來張貴下午去補貨的一百多文錢,全給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