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礎修煉之後,張玄真二人感覺已可自行開辟洞府,且此時掌門、大師兄、二師姐都已閉關。張玄真和程妙音欲利用此時機,去昆侖山修行。程妙音二人將此想法告知五師姐楊清璿,並在其帶領之下,去昆侖山開辟了自己的洞府。
二人首先開始嚐試將五行之術與劍雨陣相融合,兩廂合練,張玄真二人發現威力甚大。
張玄真:“不錯,真是大發現,以後,我們合二為一的功法,都叫合意,好不好?”
程妙音:“合意?”
張玄真:“比如這個劍陣,我們就把它叫做合意劍陣。”
程妙音:“合意劍陣?我很喜歡。”說完,夫妻二人相視一笑。程妙音又道:“合意劍陣,若隻有火,那還不如叫合意火陣,我們何不一次都試試?五行除火以外的?”
張玄真:“好啊!”
張玄真接著又放出劍雨陣,這次劍雨陣麵積比剛才又大了三成,程妙音笑笑說道:“傻子,你莫要逞能,累壞了可怎麽好!”
張玄真:“沒事兒!鐵斧,水箭,木刀,全來吧——!嘿嘿……”
程妙音心裏一動,暗自想:“全來?若真的五行之力齊上陣,會是什麽景象?”
但是思緒被張玄真打斷:“娘子,你來不來啊?出神在想什麽呢?”
程妙音趕忙雙手輪番擺出手印,口念法咒。
金屬性,劍斧同出,萬劍齊飛時,鐵斧伴隨,開山斷河剛猛強橫。
水屬性,待劍雨陣的靈劍飛出,水箭便伴隨出現,每一把靈劍都有水箭纏繞其上,剛柔並濟,韌而不折。
木屬性,木刀可從從張玄真的劍雨陣靈劍中生長出來,一靈劍可生長出兩柄木刀,若木刀碎裂,還會有木刀繼續生出。生生不息,循環往複。
土屬性,空中靈劍之雨,傾盆而下,地上地裂,飛石,泥河,上下配合,有些天崩地裂的感覺。
待五行之術配合劍雨陣試完,二人甚是滿意。如此一來,心中更添幾分信心。
程妙音思索片刻對張玄真說道:“我剛才突然有個新想法,可不可以將五行之術盡數使出,與劍雨陣相合,不知道威力如何?你覺得呢?”
張玄真一邊想一邊說:“雖然我覺得可行,但是如果劍雨陣要帶出五行之威,需要數倍的靈力,同時使出五行之術本身,也需要更多的靈力支撐,同時你我二人的神識能否支撐的住也還未知。”
程妙音的神色也顯出憂鬱之色。
張玄真:“我覺得我們可以試一試,但是要步步小心謹慎。”
程妙音麵露嚴肅神情:“嗯!我會加倍小心。”
張玄真隨即擺出劍雨陣,萬劍出現,靈光閃動,熠熠生輝,以劍雨陣為基礎,程妙音開始全力釋放五行之力,並憑借靈力向張玄真的劍雨陣融合進去。劍雨陣銀光開始變幻出五色幻彩,發出‘嗡嗡’之聲,鐵斧,水箭已經開始部分幻化出現在劍雨陣當中,大地不停抖動。
果不其然,二人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程妙音忽然神識一斷,五行之力接續不上,靈力在體內亂竄,功虧一簣,程妙音從半空跌落地麵。張玄真一看這邊程妙音出事,神識聯係突然被程妙音撤走,他旋即被陣法反噬,空中劍雨陣崩毀,張玄真也同樣栽落地麵,在地上砸出一個深坑。煙塵還未散,張玄真翻身起來,二話不說,也顧不得擦去自己嘴角的殘血,貼地飛至程妙音身邊,摟抱住昏迷的程妙音:“醒醒,醒醒,傷哪裏了?重不重?”張玄真擦掉程妙音嘴角酒窩處的血跡,花容月貌,失了血色,虛汗點點,嬌柔萬千。
程妙音睜眼看看張玄真那緊張的樣子,微微一笑,虛弱無力地說道:“全力施展五行功法,突然神識不濟,被反噬,受了些內傷。”
張玄真:“莫急,我取丹藥。”說完,張玄真從程妙音的儲物袋取出一粒元神丹,一粒合綺丹,給程妙音服下,張玄真一手摟著程妙音,讓她躺在自己懷中,另一手手指一揮,將靈力輸入程妙音體內,助程妙音蘊化丹藥。一炷香之後,程妙音基本恢複,隻是體內的傷勢還需要兩三日才能大好。
此時已經日落西山,夜色漸濃,張玄真忍不住咳了好幾聲,又有新血從張玄真嘴角流出。
程妙音慌忙道:“夫君,你怎麽不給自己療傷?”
張玄真撓撓頭:“看你受傷,我一急,就給忘了我自己了。”
程妙音趕忙起身,擦掉張玄真嘴角的血,取出元神丹,給張玄真療傷。星月輝光下,映照出張玄真棱角分明的麵龐,這偉岸的身形是獨獨屬於自己一人的高山,程妙音不覺又有點出神。她緩緩伸出雙臂環抱住張玄真,把自己的頭埋進了他寬闊有力溫暖的胸膛,張玄真也以雙臂摟著程妙音仙子柔弱仿佛無骨的身體。
良久,程妙音首先開口:“我的神識好弱,不足以支撐五行劍雨陣的融合,哦對了,夫君已經給起了名字了,叫合意五行陣。”
張玄真:“我也是覺得我的靈力欠缺好多,合意劍陣才施展一會,就感覺靈力消耗如洪水傾瀉。”
張玄真繼續:“我們要是能突破築基期的瓶頸就好了,靈力和神識就能增長數倍,估計對於這個合意陣法來說,就足夠了!”
程妙音:“那該怎麽辦呢?”說完,用自己的臉輕輕蹭了蹭張玄真的胸膛,又再一次深埋在裏麵。
張玄真仔細想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迴洞府,再開辟出一個房間,大一些的。”
程妙音:“幹什麽用?”
張玄真:“在裏麵挖一個一丈長,五尺寬,五尺深的池子。”
程妙音:“池子?”
張玄真:“對呀,你還記得你的儲物項鏈裏,一半的空間都裝滿了那個培元靈漿湖嗎?”
程妙音突然坐直了身子,提高嗓門:“對呀——!”
張玄真:“我們練功時,若靈力不足,就泡一泡靈漿培元湖的水。再多煉製幾枚合綺丹。”
程妙音:“用來備用?參悟玄陰洞天那兩部功法?補充神識?”
張玄真:“是的!《太清通玄修神術》。”
程妙音:“《魔元經》。”
靈丹的作用下,二人行動已無大礙。便立刻起身,架起遁光,在離地一樹高之處,朝洞府的方向急急飛去,夜空之中,劃出一銀一粉兩道光線。
待迴至洞府,張玄真和程妙音分別在自己的房間裏盤腿坐定,兩枚玉簡飄在各人的胸前。當神識與玉簡相連的那一刻,天道妙諦便如徐徐清風,繞梁不斷,入心入耳,張玄真和程妙音深陷其中。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道真義,一絲絲傳入二人的神識之中。一刻鍾之後,二人便心領神會,了解各自功法的分層劃階。
張玄真參悟的是《太清通玄修神術》,對神識的提高,分為九重。
第一重,神識增強。修習者的神識可增強到元嬰級。
第二重,可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製。有的修士以短小的飛劍飛刀為本命法寶,神識經過艱苦修煉,乃至痛苦磨煉,方可同時操控三十六柄飛刀,有的是四十九把短劍。但是《太清通玄修神術》的第二重,可以使得修習者付出同樣努力之後,可同時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製。操控三十六把飛刀也好,三百六十短劍也罷,甚至同時既操控三十把飛刀,又操控五十把飛劍,再操控金印,葫蘆,幡旗……等各類寶物,都不在話下。
第三重,神識範圍可達整個人界。對於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置防護的區域,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清晰探查。
第四重,一心多用。在整個人界,修習者的神識可以同時鎖定千名修士,百萬凡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無法逃脫法眼。當然前提還是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置防護的區域。
第五重,可觀芥子。萬物分解至極微之境,與虛空幾乎隻有一步之隔的極微之境,遍布無數芥子,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探查此類芥子,而無遺漏。極微之境的芥子在極微之境中,是處處都在,又處處不在,每一個位置,皆可在,也皆可不在。第五重《修神術》則可以在不幹擾芥子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下,探查到芥子。
第六重,可控芥子。對於極微之境的芥子,可以神識操控之。
第七重,可修《雙雷光華經》。
第八重,可觀宇宙法則運轉。
第九重,可無視宇宙法則,憑空造物。《太清通玄修神術》的造物術,是實際的造物,而非幻術。是通過對極微境芥子的操控,對法則的修改,真真切切,從虛無中創造萬物,而非幻術造物。
小,可造芥子,中,可造山河,大,可造界麵,例如造出一個人界。
程妙音參悟的是《魔元經》。此經是一種提高身速的法門,同時還可以隱匿氣息,讓人無法探知。功法分為六重境界。
第一重,追風。第二重,曳影。第三重,身形化虛。第四重,不可捉摸。第五重,逐電。第六重,瞬移。
追風,是修習者的速度,可追過狂風之速,罡風被遠遠拋於身後。
曳影,是修習者因為身法太快,往往人離去,而留下一副殘影,虛影。
身形化虛,是修習者通過極快身法,留下百千虛影,同時隱匿自己的真身,真實氣息無法被探知。此時,所見皆為虛身,是為‘身形化虛’。這是身法和隱匿兩種‘魔元’技能的完美結合。
不可捉摸,也是隱匿氣息,提高身法。不過,此境界的隱匿之術,可躲過上品仙寶,乃至通天靈寶的追逐,故而名曰‘不可捉摸’。
逐電,這一重境界,修習者可以與流光之速並肩而行。
瞬移,這一重境界的修士,已經可以達到縮地神足,瞬間跨越萬億裏地的空間。橫貫人界,時光不轉,一步不動,一息可至。
又一炷香之後,二人皆受感於這兩枚玉簡裏功法之強大,大道之浩渺,真諦之玄妙,驚駭至無法靜心參悟,都來到正廳,擺茶品茗。邊品茶,邊交流剛才參悟功法的心得。張玄真和程妙音二人實在是駭然震驚,心生無上敬畏。自此,二人每每修習《太清通玄修神術》之時,總會沐浴焚香,以示恭敬。
兩杯香茗入口,張玄真雙眉微微一鎖:“《太清通玄修神術》提到了一門功法叫做《雙雷光華經》,隻說此經流落到了異界,卻沒有說別的內容,不知該如何是好!”
程妙音:“對於我二人煉氣期九階的修為,那《太清通玄修神術》第七重的內容,可以暫時不予考慮,我們還是先從第一重入手的好。”
張玄真:“確實,確實,也許到了那重境界,我二人的修為也有其他不同的機遇也說不定。”
程妙音:“夫君別忘了,我們這次參悟這兩枚玉簡的起心動念,可是神識和修為不足之故啊—— ”
張玄真:“是的,妹子說得對。這貪念,可真的會讓我忘記初心,看來修心養德,我還是不足。”
一人一口茶,思索片刻,張玄真:“我本意原是你我各修習一枚玉簡,待突破第一重後,再交換玉簡修行。”
程妙音:“但是這會造成我們合意五行陣的神識修為不同步。雖然陰陽和合訣可讓我二人心意相通,但是神識修為不同步,卻無法解決。”
張玄真:“正是。所以我們需要在同一房間,共同參悟同一枚玉簡,同進共退,也許我悟出一處,你悟出另一處,我二人互相一交流,就貫通了,對不對!”
程妙音:“主意已定,那我們從何處入手?《太清通玄修神術》比《魔元經》難出好多。但是合意五行陣的關鍵還是在《修神術》,我們是由重點處入手?還是由易入難?”
張玄真:“那依著娘子的意思呢?”
程妙音:“我看,由易入難更好。我們雖不知道這兩枚玉簡是出自哪一位上古大神之手,但是這兩枚玉簡是在同一處被發現,而且其外形完全一樣,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人之作。先去修煉簡單一些的《魔元經》同時熟悉其措辭,思想,定會有助於我們後來修煉《太清通玄修神術》。”
張玄真:“好,那就這麽辦!即刻開始。”
說完,放下茶杯,張玄真拉著程妙音的玉手,一起來到同一房間,盤腿坐下,清心靜念,取出《魔元經》開始參悟。
二人首先開始嚐試將五行之術與劍雨陣相融合,兩廂合練,張玄真二人發現威力甚大。
張玄真:“不錯,真是大發現,以後,我們合二為一的功法,都叫合意,好不好?”
程妙音:“合意?”
張玄真:“比如這個劍陣,我們就把它叫做合意劍陣。”
程妙音:“合意劍陣?我很喜歡。”說完,夫妻二人相視一笑。程妙音又道:“合意劍陣,若隻有火,那還不如叫合意火陣,我們何不一次都試試?五行除火以外的?”
張玄真:“好啊!”
張玄真接著又放出劍雨陣,這次劍雨陣麵積比剛才又大了三成,程妙音笑笑說道:“傻子,你莫要逞能,累壞了可怎麽好!”
張玄真:“沒事兒!鐵斧,水箭,木刀,全來吧——!嘿嘿……”
程妙音心裏一動,暗自想:“全來?若真的五行之力齊上陣,會是什麽景象?”
但是思緒被張玄真打斷:“娘子,你來不來啊?出神在想什麽呢?”
程妙音趕忙雙手輪番擺出手印,口念法咒。
金屬性,劍斧同出,萬劍齊飛時,鐵斧伴隨,開山斷河剛猛強橫。
水屬性,待劍雨陣的靈劍飛出,水箭便伴隨出現,每一把靈劍都有水箭纏繞其上,剛柔並濟,韌而不折。
木屬性,木刀可從從張玄真的劍雨陣靈劍中生長出來,一靈劍可生長出兩柄木刀,若木刀碎裂,還會有木刀繼續生出。生生不息,循環往複。
土屬性,空中靈劍之雨,傾盆而下,地上地裂,飛石,泥河,上下配合,有些天崩地裂的感覺。
待五行之術配合劍雨陣試完,二人甚是滿意。如此一來,心中更添幾分信心。
程妙音思索片刻對張玄真說道:“我剛才突然有個新想法,可不可以將五行之術盡數使出,與劍雨陣相合,不知道威力如何?你覺得呢?”
張玄真一邊想一邊說:“雖然我覺得可行,但是如果劍雨陣要帶出五行之威,需要數倍的靈力,同時使出五行之術本身,也需要更多的靈力支撐,同時你我二人的神識能否支撐的住也還未知。”
程妙音的神色也顯出憂鬱之色。
張玄真:“我覺得我們可以試一試,但是要步步小心謹慎。”
程妙音麵露嚴肅神情:“嗯!我會加倍小心。”
張玄真隨即擺出劍雨陣,萬劍出現,靈光閃動,熠熠生輝,以劍雨陣為基礎,程妙音開始全力釋放五行之力,並憑借靈力向張玄真的劍雨陣融合進去。劍雨陣銀光開始變幻出五色幻彩,發出‘嗡嗡’之聲,鐵斧,水箭已經開始部分幻化出現在劍雨陣當中,大地不停抖動。
果不其然,二人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程妙音忽然神識一斷,五行之力接續不上,靈力在體內亂竄,功虧一簣,程妙音從半空跌落地麵。張玄真一看這邊程妙音出事,神識聯係突然被程妙音撤走,他旋即被陣法反噬,空中劍雨陣崩毀,張玄真也同樣栽落地麵,在地上砸出一個深坑。煙塵還未散,張玄真翻身起來,二話不說,也顧不得擦去自己嘴角的殘血,貼地飛至程妙音身邊,摟抱住昏迷的程妙音:“醒醒,醒醒,傷哪裏了?重不重?”張玄真擦掉程妙音嘴角酒窩處的血跡,花容月貌,失了血色,虛汗點點,嬌柔萬千。
程妙音睜眼看看張玄真那緊張的樣子,微微一笑,虛弱無力地說道:“全力施展五行功法,突然神識不濟,被反噬,受了些內傷。”
張玄真:“莫急,我取丹藥。”說完,張玄真從程妙音的儲物袋取出一粒元神丹,一粒合綺丹,給程妙音服下,張玄真一手摟著程妙音,讓她躺在自己懷中,另一手手指一揮,將靈力輸入程妙音體內,助程妙音蘊化丹藥。一炷香之後,程妙音基本恢複,隻是體內的傷勢還需要兩三日才能大好。
此時已經日落西山,夜色漸濃,張玄真忍不住咳了好幾聲,又有新血從張玄真嘴角流出。
程妙音慌忙道:“夫君,你怎麽不給自己療傷?”
張玄真撓撓頭:“看你受傷,我一急,就給忘了我自己了。”
程妙音趕忙起身,擦掉張玄真嘴角的血,取出元神丹,給張玄真療傷。星月輝光下,映照出張玄真棱角分明的麵龐,這偉岸的身形是獨獨屬於自己一人的高山,程妙音不覺又有點出神。她緩緩伸出雙臂環抱住張玄真,把自己的頭埋進了他寬闊有力溫暖的胸膛,張玄真也以雙臂摟著程妙音仙子柔弱仿佛無骨的身體。
良久,程妙音首先開口:“我的神識好弱,不足以支撐五行劍雨陣的融合,哦對了,夫君已經給起了名字了,叫合意五行陣。”
張玄真:“我也是覺得我的靈力欠缺好多,合意劍陣才施展一會,就感覺靈力消耗如洪水傾瀉。”
張玄真繼續:“我們要是能突破築基期的瓶頸就好了,靈力和神識就能增長數倍,估計對於這個合意陣法來說,就足夠了!”
程妙音:“那該怎麽辦呢?”說完,用自己的臉輕輕蹭了蹭張玄真的胸膛,又再一次深埋在裏麵。
張玄真仔細想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迴洞府,再開辟出一個房間,大一些的。”
程妙音:“幹什麽用?”
張玄真:“在裏麵挖一個一丈長,五尺寬,五尺深的池子。”
程妙音:“池子?”
張玄真:“對呀,你還記得你的儲物項鏈裏,一半的空間都裝滿了那個培元靈漿湖嗎?”
程妙音突然坐直了身子,提高嗓門:“對呀——!”
張玄真:“我們練功時,若靈力不足,就泡一泡靈漿培元湖的水。再多煉製幾枚合綺丹。”
程妙音:“用來備用?參悟玄陰洞天那兩部功法?補充神識?”
張玄真:“是的!《太清通玄修神術》。”
程妙音:“《魔元經》。”
靈丹的作用下,二人行動已無大礙。便立刻起身,架起遁光,在離地一樹高之處,朝洞府的方向急急飛去,夜空之中,劃出一銀一粉兩道光線。
待迴至洞府,張玄真和程妙音分別在自己的房間裏盤腿坐定,兩枚玉簡飄在各人的胸前。當神識與玉簡相連的那一刻,天道妙諦便如徐徐清風,繞梁不斷,入心入耳,張玄真和程妙音深陷其中。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道真義,一絲絲傳入二人的神識之中。一刻鍾之後,二人便心領神會,了解各自功法的分層劃階。
張玄真參悟的是《太清通玄修神術》,對神識的提高,分為九重。
第一重,神識增強。修習者的神識可增強到元嬰級。
第二重,可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製。有的修士以短小的飛劍飛刀為本命法寶,神識經過艱苦修煉,乃至痛苦磨煉,方可同時操控三十六柄飛刀,有的是四十九把短劍。但是《太清通玄修神術》的第二重,可以使得修習者付出同樣努力之後,可同時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製。操控三十六把飛刀也好,三百六十短劍也罷,甚至同時既操控三十把飛刀,又操控五十把飛劍,再操控金印,葫蘆,幡旗……等各類寶物,都不在話下。
第三重,神識範圍可達整個人界。對於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置防護的區域,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清晰探查。
第四重,一心多用。在整個人界,修習者的神識可以同時鎖定千名修士,百萬凡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無法逃脫法眼。當然前提還是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置防護的區域。
第五重,可觀芥子。萬物分解至極微之境,與虛空幾乎隻有一步之隔的極微之境,遍布無數芥子,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探查此類芥子,而無遺漏。極微之境的芥子在極微之境中,是處處都在,又處處不在,每一個位置,皆可在,也皆可不在。第五重《修神術》則可以在不幹擾芥子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下,探查到芥子。
第六重,可控芥子。對於極微之境的芥子,可以神識操控之。
第七重,可修《雙雷光華經》。
第八重,可觀宇宙法則運轉。
第九重,可無視宇宙法則,憑空造物。《太清通玄修神術》的造物術,是實際的造物,而非幻術。是通過對極微境芥子的操控,對法則的修改,真真切切,從虛無中創造萬物,而非幻術造物。
小,可造芥子,中,可造山河,大,可造界麵,例如造出一個人界。
程妙音參悟的是《魔元經》。此經是一種提高身速的法門,同時還可以隱匿氣息,讓人無法探知。功法分為六重境界。
第一重,追風。第二重,曳影。第三重,身形化虛。第四重,不可捉摸。第五重,逐電。第六重,瞬移。
追風,是修習者的速度,可追過狂風之速,罡風被遠遠拋於身後。
曳影,是修習者因為身法太快,往往人離去,而留下一副殘影,虛影。
身形化虛,是修習者通過極快身法,留下百千虛影,同時隱匿自己的真身,真實氣息無法被探知。此時,所見皆為虛身,是為‘身形化虛’。這是身法和隱匿兩種‘魔元’技能的完美結合。
不可捉摸,也是隱匿氣息,提高身法。不過,此境界的隱匿之術,可躲過上品仙寶,乃至通天靈寶的追逐,故而名曰‘不可捉摸’。
逐電,這一重境界,修習者可以與流光之速並肩而行。
瞬移,這一重境界的修士,已經可以達到縮地神足,瞬間跨越萬億裏地的空間。橫貫人界,時光不轉,一步不動,一息可至。
又一炷香之後,二人皆受感於這兩枚玉簡裏功法之強大,大道之浩渺,真諦之玄妙,驚駭至無法靜心參悟,都來到正廳,擺茶品茗。邊品茶,邊交流剛才參悟功法的心得。張玄真和程妙音二人實在是駭然震驚,心生無上敬畏。自此,二人每每修習《太清通玄修神術》之時,總會沐浴焚香,以示恭敬。
兩杯香茗入口,張玄真雙眉微微一鎖:“《太清通玄修神術》提到了一門功法叫做《雙雷光華經》,隻說此經流落到了異界,卻沒有說別的內容,不知該如何是好!”
程妙音:“對於我二人煉氣期九階的修為,那《太清通玄修神術》第七重的內容,可以暫時不予考慮,我們還是先從第一重入手的好。”
張玄真:“確實,確實,也許到了那重境界,我二人的修為也有其他不同的機遇也說不定。”
程妙音:“夫君別忘了,我們這次參悟這兩枚玉簡的起心動念,可是神識和修為不足之故啊—— ”
張玄真:“是的,妹子說得對。這貪念,可真的會讓我忘記初心,看來修心養德,我還是不足。”
一人一口茶,思索片刻,張玄真:“我本意原是你我各修習一枚玉簡,待突破第一重後,再交換玉簡修行。”
程妙音:“但是這會造成我們合意五行陣的神識修為不同步。雖然陰陽和合訣可讓我二人心意相通,但是神識修為不同步,卻無法解決。”
張玄真:“正是。所以我們需要在同一房間,共同參悟同一枚玉簡,同進共退,也許我悟出一處,你悟出另一處,我二人互相一交流,就貫通了,對不對!”
程妙音:“主意已定,那我們從何處入手?《太清通玄修神術》比《魔元經》難出好多。但是合意五行陣的關鍵還是在《修神術》,我們是由重點處入手?還是由易入難?”
張玄真:“那依著娘子的意思呢?”
程妙音:“我看,由易入難更好。我們雖不知道這兩枚玉簡是出自哪一位上古大神之手,但是這兩枚玉簡是在同一處被發現,而且其外形完全一樣,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人之作。先去修煉簡單一些的《魔元經》同時熟悉其措辭,思想,定會有助於我們後來修煉《太清通玄修神術》。”
張玄真:“好,那就這麽辦!即刻開始。”
說完,放下茶杯,張玄真拉著程妙音的玉手,一起來到同一房間,盤腿坐下,清心靜念,取出《魔元經》開始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