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出玉門關
三國:虎牢關前,開局秒殺關二爺 作者:浮苼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晃的夜襲,導致胡毗色伽二世等人顏麵盡失,損失了數萬兵馬。
接下來的時間裏,西域聯軍再次對玉門關發起了攻擊,不過,胡毗色伽二世也知道,此時想要攻破玉門關很難,因此,攻擊的力度不大,他們要等著後方的大軍趕來,屆時,西涼軍的援軍必然也已經抵達,雙方的決戰,也會在那個時候爆發。
龍耆城
這裏曾經是那個短暫存在的西海郡的治所,如今卻是大漢的西部邊陲,也是原本西部都尉的駐地。
不過,西部都尉早就已經名存實亡,龍耆城也淪為了一座普通的邊陲小城。
西羌國的大軍突然殺到這裏,駐守在這裏的少量郡兵猝不及防,龍耆城僅僅抵擋了不足半個時辰,便被西羌國攻占。
駐守在這裏郡兵也全部被殺,幸好西涼的百姓早就撤離。
接下來的時間裏,西羌國大軍迅速通過木乘穀,迅速攻破臨羌、安夷、破羌等縣,沿著湟水穀地,一路殺往金城郡。
此時,坐鎮在西涼的楊秋才收到消息。
“什麽?西部的羌人進攻?金城告急?”楊秋臉色大變。
現在的局勢已經十分危險了,玉門關大戰一個多月,數十萬人陣亡,儼然成了絞肉機,這個時候,一直在涼州西部高原上生活的羌人居然殺到了涼州,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楊秋哪怕是想要抵擋,也沒有任何辦法,涼州能夠戰鬥的,早就去了玉門關,否則,玉門關在之前也不會差點陷落了。
如今,整個涼州也就剩下了一些郡兵駐守在各地,且不說這些郡兵的戰鬥力如何,就算是楊秋可以用他們去抵擋羌人,可是,想要將遍布涼州的郡兵給召集起來,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你立刻將消息傳給主公。”楊秋忽然對身邊一個親兵說道。
“諾!”
親兵領命而去。
楊秋也是剛剛想起來,華峰率領的大軍,已經進入武威郡,這個時候,恐怕也隻能分兵抵擋羌人了。
隨後,楊秋不敢耽擱,立刻將姑臧城內僅剩的一些郡兵召集起來,便向金城趕去。
一路之上,所過之處,楊秋都會將絕大多數的郡兵帶走,加入自己的隊伍之中。
隻是,當楊秋抵達隴西之時,整個金城郡已經徹底淪陷,被西羌國占領。
楊秋也隻能在隴西郡布置防禦,延緩羌人的進攻,等待華峰派遣援軍。
“西羌國進攻?他們有多少人馬?”華峰等到消息,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川字。
他也沒想到,西羌國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畢竟,華峰總共隻有二十萬兵馬,哪怕是加上已經提前抵達玉門關的徐晃部,數量也遠不及敵人。
這個時候又冒出來一個西羌國,肯定要分兵抵擋的。
“主公,具體人數不知,不過,粗略估計,數量至少不低於十萬。”前來稟告消息的西涼兵連忙說道。
“事到如今,咱們也隻能以防禦為主,誰願意率兵前往?不過,本將隻能給你們五萬大軍,若是能夠擊敗西羌國自然是最好,若是無法將其擊敗,隻要擋住敵人進攻的腳步即可。”華峰看向下方的西涼軍眾將。
“主公,末將願往!”華峰話音落下,張合便站了出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便由雋義為主吧,馬岱,你乃是西涼人,熟悉地形,你隨雋義同去,協助他應敵。”華峰當即點頭,隨後又對馬岱說道。
“諾!”
馬岱立刻領命。
華峰之所以選擇馬岱,不僅是因為他熟悉西涼,更重要的是,馬岱這小子雖然年齡很小,可是,華峰發現,馬岱其實還是不錯的,不僅穩重,而且忠誠,因此,讓他跟在張合身邊協助對方,也能學習一些統兵經驗,將來,馬岱或許也能獨當一麵。
僅僅不過一個時辰之後,張合和馬岱便帶著五萬大軍,離開了大部隊,向著隴西方向而去。
不過,張合的五萬兵馬幾乎都是步兵,騎兵僅僅三千,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華峰清楚,張合主要是防禦為主,使用騎兵的概率不高,而且,涼州西部多山,並不太適合騎兵作戰,相反,騎兵用玉門關的戰鬥,更加合適。
將張合派出去後,華峰便帶著剩下的兵馬,直奔玉門關而去。
關外的西域諸國聯軍如今不過三十來萬,當西涼軍的主力抵達之後,胡毗色伽二世便非常識趣的撤退了。
當然,敵人隻是暫時撤退罷了,西域聯軍後續的人馬尚未抵達,因此,胡毗色伽二世將大軍撤到了車師城,等待後續大軍抵達。。
“我等拜見主公!”馬騰、徐晃等人恭敬的拜了下去。
“不必多禮,起來吧。”華峰跳下戰馬,親手將馬騰扶了起來。
能夠保住玉門關,馬騰可謂是功不可沒。
“謝主公。”
“壽成,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不過,西羌國進攻涼州,各地的百姓也在陸續返迴,你這個西涼刺史恐怕是不能隨大軍出玉門關了。”華峰笑著說道。
馬騰是西涼刺史,如今,涼州事情不少,離不開他這個西涼刺史,況且,大軍出征,需要大量的後勤運輸,同樣離不開馬騰這個西涼刺史。
“末將明白。”馬騰雖然很想隨華峰殺出玉門關,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責任。
不僅是後勤,還有涼州軍團的重建,這次的西域聯軍進攻,幾乎讓整個涼州軍團全軍覆沒,很快,長安那邊就會送來新兵,用於重建涼州軍團,這些事都離不開馬騰這個涼州刺史。
在玉門關休整了兩天,華峰便帶著近二十萬大軍,離開了玉門關,向著西域殺去。
而馬騰則返迴涼州……
玉門關的危機解除,天下諸侯也鬆了一口氣,除了袁紹之外,所有人的諸侯又開始琢磨擴張自己的力量了。
隻有袁紹,依舊將大軍放在北部的幽州,用於威懾鮮卑人的同時,也在全力進攻公孫瓚。
此時的公孫瓚已經被圍在了薊縣,成為甕中之鱉。
接下來的時間裏,西域聯軍再次對玉門關發起了攻擊,不過,胡毗色伽二世也知道,此時想要攻破玉門關很難,因此,攻擊的力度不大,他們要等著後方的大軍趕來,屆時,西涼軍的援軍必然也已經抵達,雙方的決戰,也會在那個時候爆發。
龍耆城
這裏曾經是那個短暫存在的西海郡的治所,如今卻是大漢的西部邊陲,也是原本西部都尉的駐地。
不過,西部都尉早就已經名存實亡,龍耆城也淪為了一座普通的邊陲小城。
西羌國的大軍突然殺到這裏,駐守在這裏的少量郡兵猝不及防,龍耆城僅僅抵擋了不足半個時辰,便被西羌國攻占。
駐守在這裏郡兵也全部被殺,幸好西涼的百姓早就撤離。
接下來的時間裏,西羌國大軍迅速通過木乘穀,迅速攻破臨羌、安夷、破羌等縣,沿著湟水穀地,一路殺往金城郡。
此時,坐鎮在西涼的楊秋才收到消息。
“什麽?西部的羌人進攻?金城告急?”楊秋臉色大變。
現在的局勢已經十分危險了,玉門關大戰一個多月,數十萬人陣亡,儼然成了絞肉機,這個時候,一直在涼州西部高原上生活的羌人居然殺到了涼州,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楊秋哪怕是想要抵擋,也沒有任何辦法,涼州能夠戰鬥的,早就去了玉門關,否則,玉門關在之前也不會差點陷落了。
如今,整個涼州也就剩下了一些郡兵駐守在各地,且不說這些郡兵的戰鬥力如何,就算是楊秋可以用他們去抵擋羌人,可是,想要將遍布涼州的郡兵給召集起來,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你立刻將消息傳給主公。”楊秋忽然對身邊一個親兵說道。
“諾!”
親兵領命而去。
楊秋也是剛剛想起來,華峰率領的大軍,已經進入武威郡,這個時候,恐怕也隻能分兵抵擋羌人了。
隨後,楊秋不敢耽擱,立刻將姑臧城內僅剩的一些郡兵召集起來,便向金城趕去。
一路之上,所過之處,楊秋都會將絕大多數的郡兵帶走,加入自己的隊伍之中。
隻是,當楊秋抵達隴西之時,整個金城郡已經徹底淪陷,被西羌國占領。
楊秋也隻能在隴西郡布置防禦,延緩羌人的進攻,等待華峰派遣援軍。
“西羌國進攻?他們有多少人馬?”華峰等到消息,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川字。
他也沒想到,西羌國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畢竟,華峰總共隻有二十萬兵馬,哪怕是加上已經提前抵達玉門關的徐晃部,數量也遠不及敵人。
這個時候又冒出來一個西羌國,肯定要分兵抵擋的。
“主公,具體人數不知,不過,粗略估計,數量至少不低於十萬。”前來稟告消息的西涼兵連忙說道。
“事到如今,咱們也隻能以防禦為主,誰願意率兵前往?不過,本將隻能給你們五萬大軍,若是能夠擊敗西羌國自然是最好,若是無法將其擊敗,隻要擋住敵人進攻的腳步即可。”華峰看向下方的西涼軍眾將。
“主公,末將願往!”華峰話音落下,張合便站了出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便由雋義為主吧,馬岱,你乃是西涼人,熟悉地形,你隨雋義同去,協助他應敵。”華峰當即點頭,隨後又對馬岱說道。
“諾!”
馬岱立刻領命。
華峰之所以選擇馬岱,不僅是因為他熟悉西涼,更重要的是,馬岱這小子雖然年齡很小,可是,華峰發現,馬岱其實還是不錯的,不僅穩重,而且忠誠,因此,讓他跟在張合身邊協助對方,也能學習一些統兵經驗,將來,馬岱或許也能獨當一麵。
僅僅不過一個時辰之後,張合和馬岱便帶著五萬大軍,離開了大部隊,向著隴西方向而去。
不過,張合的五萬兵馬幾乎都是步兵,騎兵僅僅三千,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華峰清楚,張合主要是防禦為主,使用騎兵的概率不高,而且,涼州西部多山,並不太適合騎兵作戰,相反,騎兵用玉門關的戰鬥,更加合適。
將張合派出去後,華峰便帶著剩下的兵馬,直奔玉門關而去。
關外的西域諸國聯軍如今不過三十來萬,當西涼軍的主力抵達之後,胡毗色伽二世便非常識趣的撤退了。
當然,敵人隻是暫時撤退罷了,西域聯軍後續的人馬尚未抵達,因此,胡毗色伽二世將大軍撤到了車師城,等待後續大軍抵達。。
“我等拜見主公!”馬騰、徐晃等人恭敬的拜了下去。
“不必多禮,起來吧。”華峰跳下戰馬,親手將馬騰扶了起來。
能夠保住玉門關,馬騰可謂是功不可沒。
“謝主公。”
“壽成,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不過,西羌國進攻涼州,各地的百姓也在陸續返迴,你這個西涼刺史恐怕是不能隨大軍出玉門關了。”華峰笑著說道。
馬騰是西涼刺史,如今,涼州事情不少,離不開他這個西涼刺史,況且,大軍出征,需要大量的後勤運輸,同樣離不開馬騰這個西涼刺史。
“末將明白。”馬騰雖然很想隨華峰殺出玉門關,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責任。
不僅是後勤,還有涼州軍團的重建,這次的西域聯軍進攻,幾乎讓整個涼州軍團全軍覆沒,很快,長安那邊就會送來新兵,用於重建涼州軍團,這些事都離不開馬騰這個涼州刺史。
在玉門關休整了兩天,華峰便帶著近二十萬大軍,離開了玉門關,向著西域殺去。
而馬騰則返迴涼州……
玉門關的危機解除,天下諸侯也鬆了一口氣,除了袁紹之外,所有人的諸侯又開始琢磨擴張自己的力量了。
隻有袁紹,依舊將大軍放在北部的幽州,用於威懾鮮卑人的同時,也在全力進攻公孫瓚。
此時的公孫瓚已經被圍在了薊縣,成為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