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胤禛和恂郡王禁足期滿,重新迴到朝堂時,兩人都不禁為眼前的景象感到大為震驚。
曾經那些與他們緊密勾結、在朝堂上為他們搖旗呐喊、助威造勢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清正廉潔、忠心耿耿的官員,他們看向康熙的眼神中,滿是敬畏與順從,仿佛康熙就是那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神明。
胤禛和恂郡王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惶恐與不安,他們滿心疑惑,實在不知康熙的這一係列改變究竟從何而來。
就這樣。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仿若隻是轉瞬之間,曾經在繈褓中咿呀啼哭的胤珩,逐漸出落得俊逸非凡。
往昔那個走路還搖搖晃晃、奶聲奶氣叫著“皇阿瑪”“額娘”的小團子,如今已成長為身形挺拔的少年。
他身姿矯健,舉手投足間滿是少年獨有的朝氣與灑脫。麵龐輪廓分明,眉眼間恰似康熙年輕時的英氣,眼眸深邃而明亮,透著聰慧與堅毅。
胤珩自幼在康熙的親自教導下,飽讀詩書,對經史子集無一不精,對治國安邦之策也有著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無論是騎射場上彎弓搭箭、身姿矯健的颯爽英姿,還是與大臣們探討政務時沉穩大氣、條理清晰的表現,都彰顯出他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穩重。
隨著胤珩年歲漸長,他在朝堂之上愈發耀眼奪目。每一次參與重要事務的討論,他都能條理清晰地剖析局勢。他的判斷精準而果敢,盡顯非凡的政治智慧與敏銳洞察力。這般出色的表現,令滿朝文武驚歎不已。
然而,這一切都被胤禛和胤禵看在眼裏,他們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在權力的旋渦中,他們一直妄圖角逐那至高無上的位置,胤珩的崛起無疑讓他們的野心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感受到壓力的二人,行事愈發激進,又開始暗中四處活動,用各種手段收買、勾結官員,妄圖壯大自己的勢力,可他們渾然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康熙的嚴密掌控之中。
這日,乾清宮內莊嚴肅穆,康熙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平靜,手中隨意翻看著密折。
起初,他的表情並無波瀾,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可隨著胤禛的匯報,康熙的臉色逐漸變得陰沉起來,眉頭也越皺越緊,最終擰成了一個死結。
“夠了!”康熙突然一聲怒吼,猛地將手中的密折狠狠摔在龍案上,巨大的聲響震得其他奏折簌簌作響。
“胤禛,你可知罪?”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充滿了威嚴與憤怒。
胤禛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但臉上依舊保持著鎮定,恭敬地迴道:“兒臣不知,還望皇阿瑪明示。”
實際上,他的內心早已忐忑不安,冷汗也悄然爬上了後背。
康熙怒目圓睜,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手指狠狠戳著桌麵,質問道:“你上報的稅收數據,與朕暗中核查的結果相差甚遠,你竟敢公然欺君,眼裏還有沒有朕這個皇阿瑪?”
胤禛聽到這話,心裏“轟”的一聲,猶如五雷轟頂。
他撲通一聲跪地,額頭緊緊貼在地麵,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他實在想不明白,負責此事的官員都是自己的心腹,怎麽會出現這樣的紕漏呢?
康熙冷哼一聲,眼中滿是失望與憤怒,繼續斥責道:“你身為皇子,本應一心為國,勤於政務,可你呢?整日隻知道結黨營私。”這些時日,胤禛與年羹堯等人來往密切,種種行徑都被康熙盡收眼底。
胤禛心中一凜,他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可還沒等他開口,就被康熙厲聲打斷:“你不僅結黨營私,如今又在稅收上弄虛作假,簡直罪加一等!”
康熙胸膛劇烈起伏,顯然是被氣得不輕。他大手一揮,聲音冰冷地命令道:“來人,將胤禛押至宗人府,沒有朕的旨意,不許任何人探視!”
胤禛渾身一震,猶如墜入冰窖。他抬起頭,眼中滿是哀求之色:“皇阿瑪,兒臣知錯。”
然而,康熙心意已決,不為所動。他臉色鐵青,轉身便走,留給胤禛一個冰冷的背影。
兩名侍衛迅速上前,架起胤禛往外拖。胤禛腳步踉蹌,不斷掙紮著迴頭,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遠在雍親王府的柔則得知胤禛被關入宗人府的消息後,心急如焚,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般。
她茶飯不思,日夜難眠,短短幾日,便憔悴了許多,原本圓潤的臉頰變得消瘦,雙眼也布滿了血絲。
在心中反複思慮片刻後,柔則毅然決定進宮求見宜修,希望能借助她的力量,為胤禛求情。
踏入宮門的那一刻,柔則腳步匆匆,神色焦急。
來到乾清宮後殿,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平複了一下急促的唿吸,輕聲對門口的宮女說道:“煩請通稟皇後娘娘,雍親王福晉有要事求見。”
不多時,宮女出來,將柔則引入殿內。柔則一見到宜修,立刻盈盈下拜,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幾乎是帶著哭腔說道:“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懇請娘娘大發慈悲,救救王爺。”
宜修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靜如水,目光落在柔則身上,淡淡地說道:“起來吧,後宮不能幹政,前朝之事本宮幫不上忙。”
柔則緩緩起身,眼中滿是焦急與期盼,她向前邁了一步,急切地說道:“妹妹,這麽多年我從未求過你什麽,看在往日姐妹之情的份上,就幫我這一次吧。”
宜修微微皺眉,輕歎一聲,無奈地說道:“四福晉,此事事關重大,又豈是本宮能輕易插手的。”
柔則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情緒激動之下,竟開始口不擇言:“宜修,一日夫妻百日恩,你與王爺曾經也是夫妻一場,如今就忍心看著他深陷困境,不管不顧嗎?”
“放肆!”一直站在一旁的剪秋見狀,趕緊出聲打斷了柔則,“福晉慎言!”
曾經那些與他們緊密勾結、在朝堂上為他們搖旗呐喊、助威造勢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清正廉潔、忠心耿耿的官員,他們看向康熙的眼神中,滿是敬畏與順從,仿佛康熙就是那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神明。
胤禛和恂郡王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惶恐與不安,他們滿心疑惑,實在不知康熙的這一係列改變究竟從何而來。
就這樣。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仿若隻是轉瞬之間,曾經在繈褓中咿呀啼哭的胤珩,逐漸出落得俊逸非凡。
往昔那個走路還搖搖晃晃、奶聲奶氣叫著“皇阿瑪”“額娘”的小團子,如今已成長為身形挺拔的少年。
他身姿矯健,舉手投足間滿是少年獨有的朝氣與灑脫。麵龐輪廓分明,眉眼間恰似康熙年輕時的英氣,眼眸深邃而明亮,透著聰慧與堅毅。
胤珩自幼在康熙的親自教導下,飽讀詩書,對經史子集無一不精,對治國安邦之策也有著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無論是騎射場上彎弓搭箭、身姿矯健的颯爽英姿,還是與大臣們探討政務時沉穩大氣、條理清晰的表現,都彰顯出他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穩重。
隨著胤珩年歲漸長,他在朝堂之上愈發耀眼奪目。每一次參與重要事務的討論,他都能條理清晰地剖析局勢。他的判斷精準而果敢,盡顯非凡的政治智慧與敏銳洞察力。這般出色的表現,令滿朝文武驚歎不已。
然而,這一切都被胤禛和胤禵看在眼裏,他們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在權力的旋渦中,他們一直妄圖角逐那至高無上的位置,胤珩的崛起無疑讓他們的野心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感受到壓力的二人,行事愈發激進,又開始暗中四處活動,用各種手段收買、勾結官員,妄圖壯大自己的勢力,可他們渾然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康熙的嚴密掌控之中。
這日,乾清宮內莊嚴肅穆,康熙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平靜,手中隨意翻看著密折。
起初,他的表情並無波瀾,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可隨著胤禛的匯報,康熙的臉色逐漸變得陰沉起來,眉頭也越皺越緊,最終擰成了一個死結。
“夠了!”康熙突然一聲怒吼,猛地將手中的密折狠狠摔在龍案上,巨大的聲響震得其他奏折簌簌作響。
“胤禛,你可知罪?”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充滿了威嚴與憤怒。
胤禛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但臉上依舊保持著鎮定,恭敬地迴道:“兒臣不知,還望皇阿瑪明示。”
實際上,他的內心早已忐忑不安,冷汗也悄然爬上了後背。
康熙怒目圓睜,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手指狠狠戳著桌麵,質問道:“你上報的稅收數據,與朕暗中核查的結果相差甚遠,你竟敢公然欺君,眼裏還有沒有朕這個皇阿瑪?”
胤禛聽到這話,心裏“轟”的一聲,猶如五雷轟頂。
他撲通一聲跪地,額頭緊緊貼在地麵,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他實在想不明白,負責此事的官員都是自己的心腹,怎麽會出現這樣的紕漏呢?
康熙冷哼一聲,眼中滿是失望與憤怒,繼續斥責道:“你身為皇子,本應一心為國,勤於政務,可你呢?整日隻知道結黨營私。”這些時日,胤禛與年羹堯等人來往密切,種種行徑都被康熙盡收眼底。
胤禛心中一凜,他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可還沒等他開口,就被康熙厲聲打斷:“你不僅結黨營私,如今又在稅收上弄虛作假,簡直罪加一等!”
康熙胸膛劇烈起伏,顯然是被氣得不輕。他大手一揮,聲音冰冷地命令道:“來人,將胤禛押至宗人府,沒有朕的旨意,不許任何人探視!”
胤禛渾身一震,猶如墜入冰窖。他抬起頭,眼中滿是哀求之色:“皇阿瑪,兒臣知錯。”
然而,康熙心意已決,不為所動。他臉色鐵青,轉身便走,留給胤禛一個冰冷的背影。
兩名侍衛迅速上前,架起胤禛往外拖。胤禛腳步踉蹌,不斷掙紮著迴頭,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遠在雍親王府的柔則得知胤禛被關入宗人府的消息後,心急如焚,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般。
她茶飯不思,日夜難眠,短短幾日,便憔悴了許多,原本圓潤的臉頰變得消瘦,雙眼也布滿了血絲。
在心中反複思慮片刻後,柔則毅然決定進宮求見宜修,希望能借助她的力量,為胤禛求情。
踏入宮門的那一刻,柔則腳步匆匆,神色焦急。
來到乾清宮後殿,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平複了一下急促的唿吸,輕聲對門口的宮女說道:“煩請通稟皇後娘娘,雍親王福晉有要事求見。”
不多時,宮女出來,將柔則引入殿內。柔則一見到宜修,立刻盈盈下拜,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幾乎是帶著哭腔說道:“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懇請娘娘大發慈悲,救救王爺。”
宜修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靜如水,目光落在柔則身上,淡淡地說道:“起來吧,後宮不能幹政,前朝之事本宮幫不上忙。”
柔則緩緩起身,眼中滿是焦急與期盼,她向前邁了一步,急切地說道:“妹妹,這麽多年我從未求過你什麽,看在往日姐妹之情的份上,就幫我這一次吧。”
宜修微微皺眉,輕歎一聲,無奈地說道:“四福晉,此事事關重大,又豈是本宮能輕易插手的。”
柔則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情緒激動之下,竟開始口不擇言:“宜修,一日夫妻百日恩,你與王爺曾經也是夫妻一場,如今就忍心看著他深陷困境,不管不顧嗎?”
“放肆!”一直站在一旁的剪秋見狀,趕緊出聲打斷了柔則,“福晉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