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平日裏威風八麵、不可一世的勳貴們,此刻皆緊閉府門,仿若受驚的野獸般,靜靜地蟄伏著,靜待著這場權力角逐的最終結果。


    每一扇緊閉的朱門之後,都是一雙雙充滿焦慮又滿是算計的眼睛,他們深知,在這局勢未明之時,一步踏錯,便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因此無人敢輕易表態或有所行動。


    夜深沉沉,仿若一塊沉重無比的黑布,將整個京城捂得密不透風。


    皇宮方向偶爾傳來的隱約喊殺聲和混亂嘈雜之音,如同夜梟淒厲的啼叫,讓人心驚膽戰,惶惶不安。


    在這漫長而煎熬的黑夜裏,時間仿若被無限拉長,每一分每一秒都似鈍刀割肉般緩慢而折磨人。


    直至破曉時分,那一抹微弱的晨光艱難地穿透雲層,給京城帶來了一絲久違的光亮。


    緊接著,母後皇太後的懿旨迅速傳遍京城:“傳各位大臣進宮。” 這簡短的旨意仿若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那些久候消息的大臣們心中皆是一震,他們等的,便是這一刻。


    一瞬間,各府的大門紛紛打開,馬車匆忙備好,大臣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或緊張,或期待,或憂慮,魚貫而出,朝著皇宮的方向匆匆而去。


    他們清楚,這場驚心動魄、波譎雲詭的宮廷爭鬥,終於暫時落下了帷幕。


    眾大臣心懷忐忑地走進殿內,隻見母後皇太後端坐在上首,神色凝重中透著幾分疲憊與哀傷。


    眾人不敢有絲毫怠慢,紛紛整衣斂容,跪地行禮問安,齊聲高唿道:“臣等拜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華妃儀態雍容地微微抬起手,示意眾人起身。


    短暫的沉默後,她朱唇輕啟,聲音幽幽地在殿內響起:“昨夜,宮中突起驚變,那太皇太後與十四王爺,竟包藏禍心,妄圖謀逆造反,犯下這令人發指、不可饒恕的弑君大罪啊!”


    此語一出,仿若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殿內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麵露驚愕,彼此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太後輕輕頓了頓,眼中淚光閃爍,那一絲悲戚稍縱即逝,繼而神色凝重地繼續說道:“可憐聖母皇太後與皇上,不幸遭了他們的毒手。幸而年將軍及時趕到,奮勇拚殺,全力護佑哀家周全,否則,哀家今日怕是已與皇上和聖母皇太後團聚,難以在此與諸位相見了。”


    言罷,太後抬手,輕輕拭去眼角的淚花,那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堅韌不拔、果敢決絕之氣。


    大臣們聽聞太後這番話,先是一陣短暫而壓抑的沉默。


    片刻後,幾位心思機敏、善於察言觀色的大臣率先出列表態。他們恭敬地躬身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太後娘娘受驚了!這等逆賊實在是罪大惡極,臣等懇請太後娘娘即刻下令,嚴懲兇手,以正國法,彰顯我朝之威嚴!”


    這幾人開了口,其他人也紛紛隨聲附和,一時間,殿內群情激昂,聲討太皇太後與十四王爺的聲音此起彼伏,響徹殿堂。


    太後神色稍緩,微微點頭,目光緩緩從眾人臉上掃過,聲音沉穩而威嚴地說道:“這二人昨夜已被伏誅,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處。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皆是我朝的肱股之臣,值此危難之際,為了我朝之根本,社稷之安危,還望各位能出謀劃策,拿個章程出來。”


    大臣們聽了太後此言,不禁麵麵相覷,心中都明白這是太後在不動聲色地試探他們的忠心與立場。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唯有眾人細微的唿吸聲交織迴蕩,氣氛凝重而壓抑。


    良久,一位在朝中資曆深厚老臣緩緩出列,神色恭恭說道:“太後娘娘,今皇上蒙此大難,實乃我朝之不幸。但當務之急,乃是先穩定朝局,安撫民心。依老臣之見,可先由太後娘娘暫理朝政。”老臣這一番話落地,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讚同,一時間,附和之聲在殿內響起。


    太後微微頷首,神色依舊凝重,輕聲歎息道:“哀家不過是一介女流,哪裏做得了這些,還是早立新君為好”說話間,她的目光看似無意,實則有意地掃向了年羹堯。


    張廷玉站在一旁,將華妃的眼神變化盡收眼底,心中不禁大驚,暗自揣測莫非華妃竟有意讓年羹堯登上皇位?想到此處,他急忙出列,恭敬地說道:“啟稟太後娘娘,微臣記得先帝尚有一子在圓明園居住,如今已然十四歲了。”


    年羹堯聽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神色不悅地反駁道:“此子出身卑微,先帝生前對其極為不喜,這樣的人如何能擔當治國大任?”


    張廷玉見年羹堯如此迴應,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說道:“那年大將軍可有更為合適的人選?如若不然,怕是會讓人懷疑將軍有不臣之心啊。”


    年羹堯神色一凜,目光掃向張廷玉,旋即看向太後,不卑不亢地說道:“太後娘娘昨夜誕下一子,乃是先帝嫡子。依微臣看,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人選了。”


    此時,頌芝抱著小皇子穩步走進殿來。華妃見狀,優雅地站起身,輕輕接過小皇子,動作輕柔而慈愛。眾人這才驚覺,華妃的身形已然恢複如初,腹部也已不見隆起之態。


    張廷玉在心中暗自思量:事已至此,也隻能如此了。年羹堯手握重兵,斷不會輕易讓他人登基為帝。這小皇子雖年幼,但畢竟是嫡子,名正言順,眼下也別無他法。


    於是,大臣們心照不宣地連忙躬身應道:“臣等定當竭盡所能,輔佐皇上,保我朝之安寧!”


    華妃見大臣們紛紛表態,神色稍緩,眼中不易察覺地閃過一絲滿意之色,輕聲說道:“既如此,那便依眾愛卿所言。即日起,由張大人和年大將軍擔任輔政大臣,暫代朝政,待皇上成年後再行親政。”


    年羹堯和張廷玉連忙恭敬行禮,齊聲說道:“太後娘娘英明,微臣定會殫精竭慮,全力以赴,保我朝江山穩固。”


    其他大臣也紛紛隨聲附和,口稱太後聖明,皇上福澤深厚,一時間,殿內氣氛看似一片祥和。


    然而,張廷玉表麵上神色恭敬,心中卻暗自警惕。他深知年羹堯如今手握重兵,權勢熏天,若不加以製衡,日後必成尾大不掉之勢,對朝堂構成巨大威脅。


    隨著時光緩緩流逝,小皇子在眾人的悉心照料與教導下漸漸長大。


    他自幼便展現出聰明伶俐的天賦,深得年羹堯喜愛。年羹堯對他寄予厚望,精心挑選了數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太傅,悉心教導他讀書識字、治國理政之道。


    年羹堯更是親自下場,教導小皇子騎射功夫,期望他能文能武,成長為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甄嬛傳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鯊魚愛吃辣椒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鯊魚愛吃辣椒啊並收藏穿進甄嬛傳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