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新進嬪妃已經全部入宮,與原劇的一樣,年世蘭還是派頌芝去送了賞賜。
今天就是新進嬪妃第一次拜見皇後的日子,記得這一日華妃遲到了,還給了新人一個好大的下馬威。
徹底把囂張跋扈印在了自己身上,倒顯得皇後慈眉善目。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萬福金安。”華妃微微屈膝,行了一禮,聲音清脆卻不掩其高傲。
皇後端坐於上,臉上掛著端莊的微笑,忙道:“華妃妹妹快請起。”
華妃款步走到自己的座位旁,優雅落座。
眾新人見狀,紛紛起身行禮:“參見華妃娘娘,娘娘金安。”
華妃輕輕抬手:“都起來吧。”
說完就跟老僧入定了一樣,不再言語,連皇後都詫異的看了她好幾次。
皇後訓話結束,華妃就匆匆起身告退“皇後娘娘,這些新人也算是見過了,本宮就告退了。”
迴到翊坤宮,華妃坐在軟榻上,心中暗暗思慮著,這次的任務也太難了吧,雍正怎麽可能願意讓自己生下孩子呢。
畢竟自己要是生下個皇子,他晚上睡覺恐怕都要睜一隻眼睛了。
這時,頌芝走了進來,抬眼看了一下華妃才緩緩說道:“娘娘,皇上今夜宣了莞常在侍寢。”
“知道了。”華妃神色淡淡的應了一聲,可忽然間,她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等等……莞常在?怎麽會是甄嬛,新人第一個被召見的不應該是沈眉莊嗎?難道是因為自己沒走劇情給夏冬春賜一丈紅,所以改變了劇情?
“娘娘莫要傷心,在皇上心中,娘娘才是最重要的。”頌芝見華妃不說話,便輕聲開口安慰道。
華妃轉過頭來,看向頌芝,語氣中帶著一絲嘲弄:“錯了,頌芝。在皇上心中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旁人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
“娘娘?”頌芝語氣中帶著些許慌亂,不太明白華妃的反應為何與往日不同。
華妃輕輕的擺了擺手:“本宮沒事,隻是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娘娘,奴婢告退。”頌芝屈膝行禮,然後退了出去。
午間,雍正腳步匆匆地踏入宮門,華妃聽聞通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起身迎駕:“臣妾拜見皇上,皇上怎麽今日有空來看臣妾了?”
雍正走上前,輕輕握住華妃的手。臉上帶著一絲安撫:“朕這幾日忙於政務,冷落了愛妃,今日特來陪愛妃用膳,以表歉意。”
華妃微微抬起頭,目光盈盈地看著雍正:“臣妾還以為皇上把臣妾忘了呢,沒想到皇上心中還有臣妾,臣妾真是感動萬分。”
你是忙,忙著寵幸甄嬛懷念純元,華妃不禁在心裏吐槽。
二人攜手走到桌前,桌上早已擺滿了華妃精心準備的佳肴。雍正看著滿桌的美食,笑道:“還是愛妃懂朕的口味。”說罷,便拉著華妃一同坐下,命人布菜。
雍正麵帶微笑,眼神偶爾流露出一絲溫情。
“愛妃,嚐嚐這道鬆鼠鱖魚,朕記得你以往愛吃。”雍正語氣溫和,手中的筷子精準地夾起一塊色澤金黃、外酥裏嫩的魚肉,輕輕放在華妃麵前的碟中。
魚肉上淋著的醬汁在燭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亮,鮮嫩的魚肉散發著陣陣香氣。
華妃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欣喜,嬌柔的聲音裏滿是感激與欣喜:“臣妾多謝皇上如此掛懷,竟還記得臣妾這一點小小的喜好。”她說話間,臉頰微微泛紅,恰似那春日裏盛開的桃花。
然而,她心中實則早已不耐煩。她看著碟中那塊精心烹製的魚肉,隻覺得厭煩,仿佛那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不想伺候了,反正任務又沒說要獲得他的寵愛,而且現在是他要哄著自己呢。
要是紮小人能讓雍正死,華妃在心裏已經紮了八百個小人。能不能找個毒藥直接給他毒死啊。這樣任務也算完成了吧。
“皇上,聽聞近日新進宮的莞常在才情出眾,頗得皇上歡心?”華妃看似不經意地提起,不經意間關注著雍正的表情。心中暗想著:趕緊走吧,你的菀菀類卿還在等你呢。
雍正微微一怔,隨即笑道:“不過是些庸脂俗粉,偶爾聊以解悶罷了,怎比得上愛妃與朕多年的情分。”
華妃心中冷笑,嘴上卻嬌嗔道:“臣妾隻是害怕,害怕皇上有了新人就將臣妾忘了。”
雍正輕輕拍了拍華妃的手:“愛妃莫要多想,朕定會多抽時間陪你。”
午膳過後,蘇培盛匆匆進來在雍正旁耳語了幾句,雍正聽完匆匆交代了幾句便走了。
看著雍正離去的背影,華妃的眼神逐漸冷了下來,看向一旁的頌芝吩咐道:“頌芝,本宮的手髒了。”
頌芝趕緊命人打來水,在頌芝的服侍下華妃淨了手,重新坐迴軟榻之上。
也不知那日年羹堯用了啟智丸後效果怎麽樣,還是寫封信問問吧。
華妃快速的寫好信,將信紙仔細地疊好,裝入信封,用蠟油封緘,隨後喚來頌芝。
頌芝悄步而入,恭敬地站在一旁:“娘娘,有何吩咐?”
華妃將信遞給她,眼神中透著深深的囑托:“頌芝,你務必將這封信安全地交到兄長手中,此事關乎重大,切不可有任何差池。”
頌芝雙手接過信,緊緊地攥在手中,屈膝行禮道:“娘娘放心,一定將信安全的交到年大將軍手中。”
華妃微微點頭,看著頌芝:“你去吧,謹慎些。”
頌芝領命而去。
幾日後,頌芝懷揣著一封密信匆匆迴到翊坤宮,神色緊張地將信呈到華妃手中。華妃屏退左右,迫不及待地拆開封蠟,展開信紙。
信上的字跡潦草而隱晦,年羹堯竟打算尋一可靠女子,將設法送其入宮,借其腹中血脈為年家謀一條後路。
待此女順利誕下子嗣,他便會在宮外相機而動,起兵勤王,屆時將孩子抱到華妃跟前,扶持華妃登上太後之位,如此一來,年氏一族方能擺脫現下困境,長保榮華。
華妃讀罷,眼中閃過一絲驚愕,她怎麽覺得這啟智丸沒什麽用啊。
讓別人生下孩子,還把人家孩子奪走,這樣誰跟你一條心啊,更何況,孩子養大了說不得還得殺你呢。
華妃此刻隻覺得頭痛欲裂,不禁撫了撫額頭,心中一片煩悶。
今天就是新進嬪妃第一次拜見皇後的日子,記得這一日華妃遲到了,還給了新人一個好大的下馬威。
徹底把囂張跋扈印在了自己身上,倒顯得皇後慈眉善目。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萬福金安。”華妃微微屈膝,行了一禮,聲音清脆卻不掩其高傲。
皇後端坐於上,臉上掛著端莊的微笑,忙道:“華妃妹妹快請起。”
華妃款步走到自己的座位旁,優雅落座。
眾新人見狀,紛紛起身行禮:“參見華妃娘娘,娘娘金安。”
華妃輕輕抬手:“都起來吧。”
說完就跟老僧入定了一樣,不再言語,連皇後都詫異的看了她好幾次。
皇後訓話結束,華妃就匆匆起身告退“皇後娘娘,這些新人也算是見過了,本宮就告退了。”
迴到翊坤宮,華妃坐在軟榻上,心中暗暗思慮著,這次的任務也太難了吧,雍正怎麽可能願意讓自己生下孩子呢。
畢竟自己要是生下個皇子,他晚上睡覺恐怕都要睜一隻眼睛了。
這時,頌芝走了進來,抬眼看了一下華妃才緩緩說道:“娘娘,皇上今夜宣了莞常在侍寢。”
“知道了。”華妃神色淡淡的應了一聲,可忽然間,她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等等……莞常在?怎麽會是甄嬛,新人第一個被召見的不應該是沈眉莊嗎?難道是因為自己沒走劇情給夏冬春賜一丈紅,所以改變了劇情?
“娘娘莫要傷心,在皇上心中,娘娘才是最重要的。”頌芝見華妃不說話,便輕聲開口安慰道。
華妃轉過頭來,看向頌芝,語氣中帶著一絲嘲弄:“錯了,頌芝。在皇上心中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旁人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
“娘娘?”頌芝語氣中帶著些許慌亂,不太明白華妃的反應為何與往日不同。
華妃輕輕的擺了擺手:“本宮沒事,隻是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娘娘,奴婢告退。”頌芝屈膝行禮,然後退了出去。
午間,雍正腳步匆匆地踏入宮門,華妃聽聞通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起身迎駕:“臣妾拜見皇上,皇上怎麽今日有空來看臣妾了?”
雍正走上前,輕輕握住華妃的手。臉上帶著一絲安撫:“朕這幾日忙於政務,冷落了愛妃,今日特來陪愛妃用膳,以表歉意。”
華妃微微抬起頭,目光盈盈地看著雍正:“臣妾還以為皇上把臣妾忘了呢,沒想到皇上心中還有臣妾,臣妾真是感動萬分。”
你是忙,忙著寵幸甄嬛懷念純元,華妃不禁在心裏吐槽。
二人攜手走到桌前,桌上早已擺滿了華妃精心準備的佳肴。雍正看著滿桌的美食,笑道:“還是愛妃懂朕的口味。”說罷,便拉著華妃一同坐下,命人布菜。
雍正麵帶微笑,眼神偶爾流露出一絲溫情。
“愛妃,嚐嚐這道鬆鼠鱖魚,朕記得你以往愛吃。”雍正語氣溫和,手中的筷子精準地夾起一塊色澤金黃、外酥裏嫩的魚肉,輕輕放在華妃麵前的碟中。
魚肉上淋著的醬汁在燭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亮,鮮嫩的魚肉散發著陣陣香氣。
華妃眼中瞬間閃過一絲欣喜,嬌柔的聲音裏滿是感激與欣喜:“臣妾多謝皇上如此掛懷,竟還記得臣妾這一點小小的喜好。”她說話間,臉頰微微泛紅,恰似那春日裏盛開的桃花。
然而,她心中實則早已不耐煩。她看著碟中那塊精心烹製的魚肉,隻覺得厭煩,仿佛那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不想伺候了,反正任務又沒說要獲得他的寵愛,而且現在是他要哄著自己呢。
要是紮小人能讓雍正死,華妃在心裏已經紮了八百個小人。能不能找個毒藥直接給他毒死啊。這樣任務也算完成了吧。
“皇上,聽聞近日新進宮的莞常在才情出眾,頗得皇上歡心?”華妃看似不經意地提起,不經意間關注著雍正的表情。心中暗想著:趕緊走吧,你的菀菀類卿還在等你呢。
雍正微微一怔,隨即笑道:“不過是些庸脂俗粉,偶爾聊以解悶罷了,怎比得上愛妃與朕多年的情分。”
華妃心中冷笑,嘴上卻嬌嗔道:“臣妾隻是害怕,害怕皇上有了新人就將臣妾忘了。”
雍正輕輕拍了拍華妃的手:“愛妃莫要多想,朕定會多抽時間陪你。”
午膳過後,蘇培盛匆匆進來在雍正旁耳語了幾句,雍正聽完匆匆交代了幾句便走了。
看著雍正離去的背影,華妃的眼神逐漸冷了下來,看向一旁的頌芝吩咐道:“頌芝,本宮的手髒了。”
頌芝趕緊命人打來水,在頌芝的服侍下華妃淨了手,重新坐迴軟榻之上。
也不知那日年羹堯用了啟智丸後效果怎麽樣,還是寫封信問問吧。
華妃快速的寫好信,將信紙仔細地疊好,裝入信封,用蠟油封緘,隨後喚來頌芝。
頌芝悄步而入,恭敬地站在一旁:“娘娘,有何吩咐?”
華妃將信遞給她,眼神中透著深深的囑托:“頌芝,你務必將這封信安全地交到兄長手中,此事關乎重大,切不可有任何差池。”
頌芝雙手接過信,緊緊地攥在手中,屈膝行禮道:“娘娘放心,一定將信安全的交到年大將軍手中。”
華妃微微點頭,看著頌芝:“你去吧,謹慎些。”
頌芝領命而去。
幾日後,頌芝懷揣著一封密信匆匆迴到翊坤宮,神色緊張地將信呈到華妃手中。華妃屏退左右,迫不及待地拆開封蠟,展開信紙。
信上的字跡潦草而隱晦,年羹堯竟打算尋一可靠女子,將設法送其入宮,借其腹中血脈為年家謀一條後路。
待此女順利誕下子嗣,他便會在宮外相機而動,起兵勤王,屆時將孩子抱到華妃跟前,扶持華妃登上太後之位,如此一來,年氏一族方能擺脫現下困境,長保榮華。
華妃讀罷,眼中閃過一絲驚愕,她怎麽覺得這啟智丸沒什麽用啊。
讓別人生下孩子,還把人家孩子奪走,這樣誰跟你一條心啊,更何況,孩子養大了說不得還得殺你呢。
華妃此刻隻覺得頭痛欲裂,不禁撫了撫額頭,心中一片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