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陽光如金縷般灑落在禦花園,這本應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勝景,卻被一聲驚恐至極的尖叫瞬間打破了寧靜。
眾人紛紛被這尖銳之聲吸引,循聲匆忙趕去。隻見禦花園的那口井邊,圍滿了神色慌張、麵如土色的宮人。
湊近一瞧,井中赫然漂浮著一具屍體。那蒼白的麵容在井水的清冷映襯下,顯得格外陰森恐怖。緊閉的雙眼,仿佛還殘留著死前無盡的恐懼。
有經驗老到的宮人壯著膽子,小心翼翼地仔細辨認,隨後臉色煞白如紙,顫抖著聲音說道:“這……這是承乾宮的灑掃太監小元子!”
消息猶如驚雷乍響,在人群中轟然炸開,眾人麵麵相覷,滿心皆是震驚與疑惑。小元子為何會出現在禦花園的井中?
究竟遭遇了何種可怕的事情?禦花園的空氣仿佛在這一刻瞬間凝固,緊張的氣氛如濃霧般彌漫開來,那口幽深的井猶如一個沉默的見證者,默默守著這個令人膽寒的秘密。
承乾宮,悅寧正安然坐在房中,手捧著一卷書,神色寧靜平和,仿佛世間的喧囂都與她無關。
突然,巧兒略顯慌張地跑了進來,定了定神後,急切地說道:“娘娘,小元子死在禦花園的井裏了。”悅寧聞言,手中的書卷悄然滑落,她的眼神瞬間變得凝重如石。
沉思片刻,她心中已然明了,那麝香怕就是小元子所埋,如今這是被背後之人殺人滅口了。她微微歎了口氣,對巧兒說道:“無妨,索幸有皇上皇後在。”
巧兒連忙點頭,神色緊張地退了下去。悅寧獨自站在房中,暗自思量著。皇後下手還真是快,隻是不知雍正能否查到皇後頭上。
養心殿內,雍正正伏案批閱奏折,神色專注而嚴肅。
忽聞夏刈匆匆來報:“皇上,禦花園井中發現一具屍體,經辨認乃是承乾宮灑掃太監小元子。”
雍正微微皺眉,放下手中朱筆,神色冷峻如冰。他略一思量,心中便有了判斷。能在宮中動作如此之快的,無非就是皇後了。
這些年皇後在後宮翻雲覆雨,手段狠辣至極,他不是不知道。
隻是因為各方原因暫且留著她,一來是占住皇後這個位置,二來則是要留她與華妃周旋,所以皇後所做的事情他一直未曾深究。
然而如今,沒想到她竟越發肆無忌憚了。雍正眼中閃過一抹厲色,說道:“將這些年皇後所做之事的證據準備好,也得讓前朝那些人徹底心服口服。”
“奴才遵旨。”夏刈心中一驚,暗道皇上這是要廢後了。夏刈領命而去,養心殿內恢複了死一般的寂靜。雍正端坐於龍椅之上,麵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皇上欲廢後的消息還是從禦前傳了出來,一時間,宮中流言四起。一會兒說芳嬪宮中的麝香是皇後派人做的,一會兒又說以前府中的側福晉流產也是皇後所為,各種說法沸沸揚揚,竟鬧得人心惶惶。
翊坤宮中,華妃看著自己新做的護甲,心中是一陣驚喜。那一雙美目微微眯起,閃過一抹算計的光芒。
她立刻給兄長年羹堯送去了封信。信如飛鳥,快速抵達年羹堯手中。年羹堯展開信紙,眉頭緊鎖,眼中露出一絲狠厲之色。他深知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皇後一倒,自家妹妹便更有機會登上後位。於是,年羹堯毫不猶豫,聯係了朝中的年氏一黨,一同上折子給雍正。折子中,年羹堯言辭激烈,言明皇後心狠手辣,殘害妃嬪皇嗣,這樣的人不配當皇後。他以忠臣之姿,為朝廷社稷著想,懇請皇上當機立斷,廢黜皇後。
那一筆一劃,都充滿了咄咄逼人的氣勢,仿佛要將皇後徹底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而年羹堯心中,已然開始謀劃著妹妹的未來,那後位的榮耀仿佛近在咫尺。
雍正看著年羹堯的折子,心中不禁氣笑了,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景仁宮,氣氛卻異常凝重壓抑。皇後乍聞皇上欲廢了自己,那一瞬間,震驚如電流般傳遍全身。
但很快,她冷靜下來,心中篤定皇上絕無理由廢後。多年的夫妻情分、她為後宮的操勞,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她堅守後位的底氣?
然而,隨著流言的不斷發酵,即便心中有這般底氣,不安還是如藤蔓般悄然爬上心頭,讓她再也坐不住了。
皇後急忙前往養心殿求見雍正,但卻被無情地擋在殿外。
皇上竟不願見她,此時皇後是真的慌了,匆匆前往太後宮中。
太後宮中,檀香嫋嫋,寧靜中卻透著絲絲憂慮。太後早已聽到消息,正滿心憂慮。
皇後的到來,讓太後眉頭緊鎖,看著眼前略顯慌亂的皇後,心中滿是恨鐵不成鋼。
暗暗道:若是柔則在,定不是今天的局麵。但太後深知,後位不可輕易動搖,烏拉那拉氏不能出廢後。於是,太後深吸一口氣,還是決定前往養心殿勸雍正。
太後邁著沉穩的步伐,神色肅穆莊重。她的心中,一邊盤算著如何勸說皇上,一邊又對皇後寄予一絲期望,希望她能經此一事,更加沉穩持重。
養心殿中,氣氛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皇帝,如今後宮流言四起。後位不穩對國無利啊。”太後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凝重。
雍正定定地看著太後,語氣堅定地說:“如若不是流言呢?”
“難道皇帝是真動了這廢後之心?”太後反問道。
不等雍正迴話,又苦口婆心地勸說著皇上:“皇帝,宜修這些年管理六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然而,雍正麵色鐵青,決然地一揮手,將一疊證據擺在太後麵前。“母後,您看看這些,這些年皇後殘害妃嬪皇嗣,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太後並未看這些證據一眼,因為這些她都知道,甚至很多都是她給皇後掃的尾。
“她是柔則的親妹妹啊,你難道忘了柔則最後跟你說了什麽。”太後隻好搬出柔則,希望雍正看在柔則的麵上保住宜修。
“哼!”雍正冷哼一聲,聲音冷得像冰,“柔則不也是她害死的嗎?太後不是很清楚嗎。”
聞言太後心中一陣心虛。柔則的確是宜修害死的,可為了烏拉那拉氏她也不得不當作不知道。甚至還得幫宜修遮掩。
她仍強作鎮定,堅持道:“皇帝,烏拉那拉氏乃是哀家的母族,也是皇帝的母族,斷不能出廢後啊。”
雍正卻毫不退讓,眼中閃過一絲怒火:“太後,如今前朝大臣們已知皇後所為,紛紛上書廢後。朕若不順應民意,何以服眾?”
太後一時語塞,她知道此事已難以挽迴。但她仍不甘心,還想再做最後的努力:“皇帝,看在哀家的麵子上……”
雍正卻心意已決,他背過身去,冷冷地說道:“此事朕已決定,母後不必再勸。”
殿中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太後看著雍正那堅決的背影,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一瞬間竟像是老了好幾歲。
眾人紛紛被這尖銳之聲吸引,循聲匆忙趕去。隻見禦花園的那口井邊,圍滿了神色慌張、麵如土色的宮人。
湊近一瞧,井中赫然漂浮著一具屍體。那蒼白的麵容在井水的清冷映襯下,顯得格外陰森恐怖。緊閉的雙眼,仿佛還殘留著死前無盡的恐懼。
有經驗老到的宮人壯著膽子,小心翼翼地仔細辨認,隨後臉色煞白如紙,顫抖著聲音說道:“這……這是承乾宮的灑掃太監小元子!”
消息猶如驚雷乍響,在人群中轟然炸開,眾人麵麵相覷,滿心皆是震驚與疑惑。小元子為何會出現在禦花園的井中?
究竟遭遇了何種可怕的事情?禦花園的空氣仿佛在這一刻瞬間凝固,緊張的氣氛如濃霧般彌漫開來,那口幽深的井猶如一個沉默的見證者,默默守著這個令人膽寒的秘密。
承乾宮,悅寧正安然坐在房中,手捧著一卷書,神色寧靜平和,仿佛世間的喧囂都與她無關。
突然,巧兒略顯慌張地跑了進來,定了定神後,急切地說道:“娘娘,小元子死在禦花園的井裏了。”悅寧聞言,手中的書卷悄然滑落,她的眼神瞬間變得凝重如石。
沉思片刻,她心中已然明了,那麝香怕就是小元子所埋,如今這是被背後之人殺人滅口了。她微微歎了口氣,對巧兒說道:“無妨,索幸有皇上皇後在。”
巧兒連忙點頭,神色緊張地退了下去。悅寧獨自站在房中,暗自思量著。皇後下手還真是快,隻是不知雍正能否查到皇後頭上。
養心殿內,雍正正伏案批閱奏折,神色專注而嚴肅。
忽聞夏刈匆匆來報:“皇上,禦花園井中發現一具屍體,經辨認乃是承乾宮灑掃太監小元子。”
雍正微微皺眉,放下手中朱筆,神色冷峻如冰。他略一思量,心中便有了判斷。能在宮中動作如此之快的,無非就是皇後了。
這些年皇後在後宮翻雲覆雨,手段狠辣至極,他不是不知道。
隻是因為各方原因暫且留著她,一來是占住皇後這個位置,二來則是要留她與華妃周旋,所以皇後所做的事情他一直未曾深究。
然而如今,沒想到她竟越發肆無忌憚了。雍正眼中閃過一抹厲色,說道:“將這些年皇後所做之事的證據準備好,也得讓前朝那些人徹底心服口服。”
“奴才遵旨。”夏刈心中一驚,暗道皇上這是要廢後了。夏刈領命而去,養心殿內恢複了死一般的寂靜。雍正端坐於龍椅之上,麵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皇上欲廢後的消息還是從禦前傳了出來,一時間,宮中流言四起。一會兒說芳嬪宮中的麝香是皇後派人做的,一會兒又說以前府中的側福晉流產也是皇後所為,各種說法沸沸揚揚,竟鬧得人心惶惶。
翊坤宮中,華妃看著自己新做的護甲,心中是一陣驚喜。那一雙美目微微眯起,閃過一抹算計的光芒。
她立刻給兄長年羹堯送去了封信。信如飛鳥,快速抵達年羹堯手中。年羹堯展開信紙,眉頭緊鎖,眼中露出一絲狠厲之色。他深知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皇後一倒,自家妹妹便更有機會登上後位。於是,年羹堯毫不猶豫,聯係了朝中的年氏一黨,一同上折子給雍正。折子中,年羹堯言辭激烈,言明皇後心狠手辣,殘害妃嬪皇嗣,這樣的人不配當皇後。他以忠臣之姿,為朝廷社稷著想,懇請皇上當機立斷,廢黜皇後。
那一筆一劃,都充滿了咄咄逼人的氣勢,仿佛要將皇後徹底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而年羹堯心中,已然開始謀劃著妹妹的未來,那後位的榮耀仿佛近在咫尺。
雍正看著年羹堯的折子,心中不禁氣笑了,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景仁宮,氣氛卻異常凝重壓抑。皇後乍聞皇上欲廢了自己,那一瞬間,震驚如電流般傳遍全身。
但很快,她冷靜下來,心中篤定皇上絕無理由廢後。多年的夫妻情分、她為後宮的操勞,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她堅守後位的底氣?
然而,隨著流言的不斷發酵,即便心中有這般底氣,不安還是如藤蔓般悄然爬上心頭,讓她再也坐不住了。
皇後急忙前往養心殿求見雍正,但卻被無情地擋在殿外。
皇上竟不願見她,此時皇後是真的慌了,匆匆前往太後宮中。
太後宮中,檀香嫋嫋,寧靜中卻透著絲絲憂慮。太後早已聽到消息,正滿心憂慮。
皇後的到來,讓太後眉頭緊鎖,看著眼前略顯慌亂的皇後,心中滿是恨鐵不成鋼。
暗暗道:若是柔則在,定不是今天的局麵。但太後深知,後位不可輕易動搖,烏拉那拉氏不能出廢後。於是,太後深吸一口氣,還是決定前往養心殿勸雍正。
太後邁著沉穩的步伐,神色肅穆莊重。她的心中,一邊盤算著如何勸說皇上,一邊又對皇後寄予一絲期望,希望她能經此一事,更加沉穩持重。
養心殿中,氣氛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皇帝,如今後宮流言四起。後位不穩對國無利啊。”太後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凝重。
雍正定定地看著太後,語氣堅定地說:“如若不是流言呢?”
“難道皇帝是真動了這廢後之心?”太後反問道。
不等雍正迴話,又苦口婆心地勸說著皇上:“皇帝,宜修這些年管理六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然而,雍正麵色鐵青,決然地一揮手,將一疊證據擺在太後麵前。“母後,您看看這些,這些年皇後殘害妃嬪皇嗣,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太後並未看這些證據一眼,因為這些她都知道,甚至很多都是她給皇後掃的尾。
“她是柔則的親妹妹啊,你難道忘了柔則最後跟你說了什麽。”太後隻好搬出柔則,希望雍正看在柔則的麵上保住宜修。
“哼!”雍正冷哼一聲,聲音冷得像冰,“柔則不也是她害死的嗎?太後不是很清楚嗎。”
聞言太後心中一陣心虛。柔則的確是宜修害死的,可為了烏拉那拉氏她也不得不當作不知道。甚至還得幫宜修遮掩。
她仍強作鎮定,堅持道:“皇帝,烏拉那拉氏乃是哀家的母族,也是皇帝的母族,斷不能出廢後啊。”
雍正卻毫不退讓,眼中閃過一絲怒火:“太後,如今前朝大臣們已知皇後所為,紛紛上書廢後。朕若不順應民意,何以服眾?”
太後一時語塞,她知道此事已難以挽迴。但她仍不甘心,還想再做最後的努力:“皇帝,看在哀家的麵子上……”
雍正卻心意已決,他背過身去,冷冷地說道:“此事朕已決定,母後不必再勸。”
殿中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太後看著雍正那堅決的背影,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一瞬間竟像是老了好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