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親王府的書房內,燭光幽幽搖曳。雍正端坐在案前,雙眸緊緊凝視著孫妙青的畫像,那畫中女子,眉如遠黛,似水墨輕描,勾勒出無盡的婉約;眸似秋水,澄澈而深邃,仿佛藏著萬千情愫。


    一顰一笑,皆如精雕細琢般刻在他的心間,成為一抹難以磨滅的印記。此刻,他的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糾結,想見她,卻又因諸多顧慮而不敢去見,那矛盾的情感如洶湧的潮水,在心中不斷翻湧。


    而孫妙青卻全然不知雍正的痛苦,她正開心地籌備著自己的及笄禮。


    及笄之禮當日,賓朋滿座,熱鬧非凡。孫妙青身著華服,宛如仙子下凡般款步而來。她那如絲般柔順的秀發被精心綰起,一支精致的發簪在陽光下閃爍著璀璨光芒,更襯得她麵龐如白玉般溫潤細膩,毫無瑕疵。眉似新月彎彎,微微上揚,帶著一抹天然的靈動;眸如秋水盈盈,顧盼之間,光彩照人,仿佛能吸納世間所有的美好。她的身姿如亭亭玉立的荷花,優雅而端莊,一襲淡粉色的長裙,裙擺輕揚,似雲朵般輕盈飄逸。


    眾人的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她,驚歎聲此起彼伏。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幅絕美的畫卷,而孫妙青就是那畫中走出的仙子,美得讓人窒息。


    身為正賓的戶部尚書夫人離孫妙青最近,當為她戴發簪時,連手都微微顫抖。心中不禁感歎道:“活了幾十年,今日才真正見到了人間絕色。”


    禮成之後,孫妙青拜別賓客,迴到自己的小院。坐在梳妝台前,卻看到一個紅色的盒子,打開一看,是一枚珍珠點翠發簪。她知道這是雍正送的。


    她將發簪取出來戴在發髻上,對著銅鏡細細端詳。發簪在燭光的映照下,散發出柔和的光澤,與她的眼眸相映成輝。“還挺好看。”孫妙青口中喃喃說道。


    可又突然將發簪取下扔進盒子裏,吩咐流霞道:“收起來吧,以後不必拿出來。”“是,小姐。”流霞輕輕拿起盒子,退了出去。


    自及笄禮後,孫府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眾人都知道孫家小姐貌美如花,世間難尋。當日見到孫妙青的人,都想把這朵嬌豔的花移到自家去。


    雍正聽聞後十分著急,幸好孫株合全都拒絕了,若不是這樣,他都準備去求賜婚旨意了。


    朝中卻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廉親王送給皇上的海東青,不知怎的竟奄奄一息。


    康熙氣極,竟當著眾皇子大臣的麵說他是“辛者庫賤婢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自此斷絕與胤禩的父子之恩。(這裏時間改晚了,本來是康熙五十三年之後發生的事)


    此事對廉親王打擊甚大,從此之後一病不起,算是退出了皇位之爭。孫妙青知道,雍正馬上要繼位了。


    果然,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駕崩,雍正繼位。孫株合也被升為戶部尚書。


    雍正繼位後,最開心的便是他後院的福晉格格們了,畢竟以後就是這全天下最尊貴的女子了。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卻始終不見冊封的旨意傳來。


    雍親王府後院的福晉格格們如今都滿心憂慮。正院內,宜修神色不安,緊緊抓住剪秋的手,似是想抓住一絲安全感,問道:“剪秋,你說皇上為何遲遲不下封後的旨意,難道因為我是庶女出身?”


    “福晉,許是皇上剛登基,事務繁忙。福晉乃是正妻,等過了這段時間定會冊封福晉。”剪秋輕聲安撫道。


    宜修深覺有理,“對,本福晉是正妻,是以後的一國之母,該慌的不是我。”


    這邊,年世蘭柳眉微蹙,也是滿心疑惑“皇上登基已有多時,為何還不冊封我們?”


    頌芝趕緊安慰道:“側福晉不必擔心,有年將軍在,不會委屈側福晉的。何況奴婢看皇上心中是有側福晉的。”


    “你說得對。”華妃也稍微放下了心。


    一時間,這後院裏竟是猜測紛紛。有人擔心自己失寵,還有人暗自揣測著朝廷局勢,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又過了幾日,宜修終還是坐不住了,來到養心殿外。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緊張。微微昂首,示意太監通傳。


    片刻後,得到應允,她踏入這莊嚴的殿堂。養心殿內,龍涎香的氣息彌漫,雍正正坐在禦案前,神色凝重地處理著政務。


    宜修緩緩跪下,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她的聲音沉穩而恭敬。


    雍正微微抬眸,看著跪在下方的宜修,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宜修抬起頭,看著雍正試探道:“皇上,臣妾鬥膽前來,是為了後宮之事。皇上繼位已有時日,潛邸舊人卻遲遲未下旨安置,臣妾恐人心惶惶,不利於皇上的江山社稷。懇請皇上早日冊封,以安王府眾姐妹之心。”她的話語誠懇而急切,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對後宮穩定的擔憂。


    雍正看著她微微皺眉,沉默片刻。


    “朕已知曉。冊封之事,朕自有考量。你且先迴吧。”雍正的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宜修心中一沉,但也不敢再多言,隻得再次行禮。“臣妾遵旨,願皇上龍體安康,江山永固。”說完,她緩緩起身,退出了養心殿。


    走在迴宮的路上,宜修的心情愈發沉重。她不知道皇上究竟在考量什麽,但她明白,自己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一切情況。


    雍正看著退出去的宜修,久久未動。終於,他做了決定,吩咐蘇培盛道:“去將九尾鳳釵取來。”


    蘇培盛一驚,趕緊領命而去。他心中似有不安,像是要有大事發生。


    雍正微微提起筆,思緒如潮水般湧向心中的那個人。筆尖在紙上輕盈地遊走,墨香四溢:“青兒,以此釵為證,日後定如青兒心中所願。”寫完,雍正輕輕放下筆,眼中滿是眷戀。


    他喚來蘇培盛,鄭重地將信交予他:“一同送去孫府,一定要送到她手上。”


    蘇培盛雙手接過,按下心中驚疑,恭敬道:“奴才定當小心護送。”說罷,轉身而去。


    蘇培盛將信和鳳釵鄭重地交給孫妙青。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孫妙青,心中暗暗想道:這可比畫像更勝許多,難怪皇上如此放不下。想當年純元福晉在時也不見皇上如此茶飯不思。


    孫妙青緩緩接過,眼中有一絲疑慮,“公公,不知這?”


    “孫小姐看了便知。”蘇培盛十分恭敬。孫妙青微微屈膝:“那便多謝公公了。”又看向一旁的流霞,“去送送公公。”


    蘇培盛不敢托大,微微側身行禮,“那奴才便告退了。”


    孫妙青先打開了盒子,竟是九尾鳳釵,她不由得心中一驚。又趕緊打開信,看到信中的內容,她明白自己也該順著台階走下去了,況且自己也從沒想過要當皇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甄嬛傳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鯊魚愛吃辣椒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鯊魚愛吃辣椒啊並收藏穿進甄嬛傳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