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有孕,榮升為莞嬪。原應是春風得意的時刻,卻不料淳常在竟然溺斃於池塘之中,甄嬛心知兇手是誰,卻束手無策。一方麵缺乏確鑿的證據,另一方麵,即便是有了證據,當前局勢也不允許她對兇手采取行動。
年羹堯西南征戰告捷,全家獲封爵位,竟然達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雍正有意晉升華妃之位,言語之間便透了口風出來,隻是不知道到底是封為貴妃還是皇貴妃。
第二日,景仁宮中。眾人向皇後請安時,還未等皇後叫起,華妃便已施施然起身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竟絲毫不把皇後放在眼中。
除了靜姝,其餘嬪妃又向華妃行禮恭喜道:“華妃娘娘萬福金安,恭喜華妃娘娘。”
華妃一臉訝異:“諸位姐妹今日怎得如此客氣啊?”
華妃如此驕橫無理,皇後也是能忍,溫聲道:“聽說皇上要晉你的位份,都是一家子姐妹,自然先要向你道喜了。”
“向來都是皇後娘娘如此福分,沒想到今日,臣妾也有福氣沾染。”華妃說完看著皇後。
一時之間,皇後臉上的笑都要維持不住了。
華妃越發囂張,又問皇後以前做側福晉時,是不是也是這樣被敬賀過來了的。
看著皇後明明不喜還要強裝出一副國母形象,靜姝竟有些暗爽。
華妃接著又道:“皇後娘娘一向最愛體察皇上的心意。不知皇上所說要晉臣妾的位份,是要給臣妾什麽位份呢?”
皇後緩緩說道:“妃位之上便是貴妃,貴妃之上便是皇貴妃,皇上聖心大致如此。”
“娘娘錯了,皇貴妃之上還有皇後呢。”華妃一臉挑釁。
“哦,妹妹的意思是喜歡本宮的寶座了?”
華妃微微一笑道:“皇後多心了,臣妾聽說皇貴妃位比副後,十分尊貴。從前順治爺的董鄂皇貴妃在時,博爾濟吉特皇後,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呢。”
合著這華妃今日請安,是專門來膈應皇後的。看華妃這樣竟是覺得皇貴妃乃是自己囊中之物了,記得劇中好像是被封了貴妃。
晚間,靜姝用完膳正想出去走走。德忠上前稟報道:“娘娘,皇後宮中來傳話,說是皇後娘娘頭風發作,十分難忍,若各宮方便,請輪流到皇後宮中侍疾。”
靜姝腳步匆匆來到景仁宮,見齊妃,欣常在早已到了。
寢宮之內,氣氛凝重而壓抑。
皇後仰躺在在床榻之上,蛾眉緊蹙,一隻手輕輕按在額頭,麵色略顯蒼白。這疼痛如細密的針芒,時不時地刺痛著她的神經。
皇後身邊的宮女們神色緊張,忙不迭地端茶送水、遞藥擦汗。
此時敬嬪和莞嬪也到了,喊過剪秋問道:“剪秋,太醫還沒來嗎?”
剪秋淡淡道:“還沒。”
“娘娘竟然如此不舒服,為何不早點請太醫呢?”敬嬪又問道。
剪秋一臉無奈“不是奴婢不去請,而是宮中輪值的太醫都不在。”
原來是年羹堯將太醫請到自己府上了,說是夫人得了急病,還說夫人不好,這太醫便不能迴。
一旁齊妃氣憤道:“簡直是太混賬了,堂堂的中宮皇後,竟然連個太醫都找不到。”
皇後就這樣生生忍了一夜。
靜姝眼看著,真是的是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啊。
在皇後宮中待了大半夜,靜姝才迴到了承乾宮。細細一想隻覺不對,總覺得今日之事不像那麽簡單。難道太醫不當值,國母病了還不能請來看嗎?越想越覺得是皇後在給年羹堯下套。
第二日,前朝有人彈劾年羹堯,皇上非但沒有懲罰還誇獎了年羹堯。後內務府又給華妃送去了皇貴妃服製,這下華妃更是春風得意了。
隻不過在靜姝看來,這兄妹倆真是長了同一個腦子,都不大聰明。
也罷,接下來自己還是避其鋒芒吧,這華妃就讓皇後和甄嬛頭疼去。
便吩咐春蘭道:“去將李太醫請來。”
“是,娘娘。”春蘭轉身便去了。
“微臣給淑貴妃娘娘請安,”李太醫恭敬行禮道。
靜姝抬手:“李太醫請起。”又接著說道:“昨日晚間迴來,怕是在路上吹了風,渾身發冷乏力。”
李太醫上前給靜姝診脈後說道:“娘娘怕是受涼了,微臣給娘娘開幾副藥,每日煎服即可。此外娘娘還需靜養啊。”
“多謝李太醫。”又看向春蘭“去送送李太醫。”還好自己這張臉也不用裝,本來也是一副病西子的模樣。
待李太醫走後,靜姝便差人去皇後宮中告了假。
寢宮之內,靜謐無聲。淡淡的藥香縈繞在空氣中。皇上坐在病榻前,神色凝重,目光緊緊地盯著靜姝那蒼白的麵容。
靜姝微微睜開雙眼,眼中閃爍著虛弱的光芒。她看到皇上,嘴角勉強勾起一抹微笑,聲音微弱地說道:“皇上來了,臣妾讓陛下擔憂了。”
皇上輕輕握住她的手,手上傳來的涼意讓他的心猛地一緊。“姝兒怎麽病得這樣嚴重,竟也不派人來告訴朕。”皇上的語氣中既有責備,又滿含心疼。
靜姝輕輕歎了口氣,眼中泛起淚光。“皇上,臣妾隻是不想讓皇上為臣妾分心。臣妾知皇上日理萬機,國事繁重,不想因為臣妾讓皇上掛心。”
皇上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憐惜。“你呀,總是這般懂事,卻不知朕更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你這樣,又如何讓朕放心,怕是要日日擔心你啊。”
靜姝感動不已,淚水順著臉頰滑落。“皇上如此厚愛,臣妾何德何能。臣妾定當盡快好起來,陪伴在皇上左右。”
皇上伸手為她拭去淚水,溫柔地說道:“好好養病,朕會一直陪著你。等你康複了,朕帶你去禦花園賞花,去湖邊泛舟。”
靜姝眼中露出憧憬之色,輕輕點了點頭。“皇上一言為定,可不許騙臣妾。臣妾定會努力好起來的。”
兩人的目光交匯,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在這病榻前,他們之間充滿了溫情與愛意。
年羹堯西南征戰告捷,全家獲封爵位,竟然達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雍正有意晉升華妃之位,言語之間便透了口風出來,隻是不知道到底是封為貴妃還是皇貴妃。
第二日,景仁宮中。眾人向皇後請安時,還未等皇後叫起,華妃便已施施然起身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竟絲毫不把皇後放在眼中。
除了靜姝,其餘嬪妃又向華妃行禮恭喜道:“華妃娘娘萬福金安,恭喜華妃娘娘。”
華妃一臉訝異:“諸位姐妹今日怎得如此客氣啊?”
華妃如此驕橫無理,皇後也是能忍,溫聲道:“聽說皇上要晉你的位份,都是一家子姐妹,自然先要向你道喜了。”
“向來都是皇後娘娘如此福分,沒想到今日,臣妾也有福氣沾染。”華妃說完看著皇後。
一時之間,皇後臉上的笑都要維持不住了。
華妃越發囂張,又問皇後以前做側福晉時,是不是也是這樣被敬賀過來了的。
看著皇後明明不喜還要強裝出一副國母形象,靜姝竟有些暗爽。
華妃接著又道:“皇後娘娘一向最愛體察皇上的心意。不知皇上所說要晉臣妾的位份,是要給臣妾什麽位份呢?”
皇後緩緩說道:“妃位之上便是貴妃,貴妃之上便是皇貴妃,皇上聖心大致如此。”
“娘娘錯了,皇貴妃之上還有皇後呢。”華妃一臉挑釁。
“哦,妹妹的意思是喜歡本宮的寶座了?”
華妃微微一笑道:“皇後多心了,臣妾聽說皇貴妃位比副後,十分尊貴。從前順治爺的董鄂皇貴妃在時,博爾濟吉特皇後,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呢。”
合著這華妃今日請安,是專門來膈應皇後的。看華妃這樣竟是覺得皇貴妃乃是自己囊中之物了,記得劇中好像是被封了貴妃。
晚間,靜姝用完膳正想出去走走。德忠上前稟報道:“娘娘,皇後宮中來傳話,說是皇後娘娘頭風發作,十分難忍,若各宮方便,請輪流到皇後宮中侍疾。”
靜姝腳步匆匆來到景仁宮,見齊妃,欣常在早已到了。
寢宮之內,氣氛凝重而壓抑。
皇後仰躺在在床榻之上,蛾眉緊蹙,一隻手輕輕按在額頭,麵色略顯蒼白。這疼痛如細密的針芒,時不時地刺痛著她的神經。
皇後身邊的宮女們神色緊張,忙不迭地端茶送水、遞藥擦汗。
此時敬嬪和莞嬪也到了,喊過剪秋問道:“剪秋,太醫還沒來嗎?”
剪秋淡淡道:“還沒。”
“娘娘竟然如此不舒服,為何不早點請太醫呢?”敬嬪又問道。
剪秋一臉無奈“不是奴婢不去請,而是宮中輪值的太醫都不在。”
原來是年羹堯將太醫請到自己府上了,說是夫人得了急病,還說夫人不好,這太醫便不能迴。
一旁齊妃氣憤道:“簡直是太混賬了,堂堂的中宮皇後,竟然連個太醫都找不到。”
皇後就這樣生生忍了一夜。
靜姝眼看著,真是的是天若欲其亡,必先令其狂啊。
在皇後宮中待了大半夜,靜姝才迴到了承乾宮。細細一想隻覺不對,總覺得今日之事不像那麽簡單。難道太醫不當值,國母病了還不能請來看嗎?越想越覺得是皇後在給年羹堯下套。
第二日,前朝有人彈劾年羹堯,皇上非但沒有懲罰還誇獎了年羹堯。後內務府又給華妃送去了皇貴妃服製,這下華妃更是春風得意了。
隻不過在靜姝看來,這兄妹倆真是長了同一個腦子,都不大聰明。
也罷,接下來自己還是避其鋒芒吧,這華妃就讓皇後和甄嬛頭疼去。
便吩咐春蘭道:“去將李太醫請來。”
“是,娘娘。”春蘭轉身便去了。
“微臣給淑貴妃娘娘請安,”李太醫恭敬行禮道。
靜姝抬手:“李太醫請起。”又接著說道:“昨日晚間迴來,怕是在路上吹了風,渾身發冷乏力。”
李太醫上前給靜姝診脈後說道:“娘娘怕是受涼了,微臣給娘娘開幾副藥,每日煎服即可。此外娘娘還需靜養啊。”
“多謝李太醫。”又看向春蘭“去送送李太醫。”還好自己這張臉也不用裝,本來也是一副病西子的模樣。
待李太醫走後,靜姝便差人去皇後宮中告了假。
寢宮之內,靜謐無聲。淡淡的藥香縈繞在空氣中。皇上坐在病榻前,神色凝重,目光緊緊地盯著靜姝那蒼白的麵容。
靜姝微微睜開雙眼,眼中閃爍著虛弱的光芒。她看到皇上,嘴角勉強勾起一抹微笑,聲音微弱地說道:“皇上來了,臣妾讓陛下擔憂了。”
皇上輕輕握住她的手,手上傳來的涼意讓他的心猛地一緊。“姝兒怎麽病得這樣嚴重,竟也不派人來告訴朕。”皇上的語氣中既有責備,又滿含心疼。
靜姝輕輕歎了口氣,眼中泛起淚光。“皇上,臣妾隻是不想讓皇上為臣妾分心。臣妾知皇上日理萬機,國事繁重,不想因為臣妾讓皇上掛心。”
皇上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憐惜。“你呀,總是這般懂事,卻不知朕更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你這樣,又如何讓朕放心,怕是要日日擔心你啊。”
靜姝感動不已,淚水順著臉頰滑落。“皇上如此厚愛,臣妾何德何能。臣妾定當盡快好起來,陪伴在皇上左右。”
皇上伸手為她拭去淚水,溫柔地說道:“好好養病,朕會一直陪著你。等你康複了,朕帶你去禦花園賞花,去湖邊泛舟。”
靜姝眼中露出憧憬之色,輕輕點了點頭。“皇上一言為定,可不許騙臣妾。臣妾定會努力好起來的。”
兩人的目光交匯,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在這病榻前,他們之間充滿了溫情與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