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由於社會發展階段不同,中國的工資要比日本低一些,理應開銷更低,但出於某些原因,他們總要付出更多的金錢。
舉個例子,李晶雅住在中國時,家裏的地下室空氣濕度很高,需要進行修整維護,李泰和出於安全、專業、便於溝通的考慮,為此聘請了一個擁有一級施工資質的施工隊。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施工隊是不會承接這種小活兒的,他們平時承接的都是港口、航道、超高型摩天大樓之類的建設項目,像是休整地下室這樣的小小項目,雖然耗時很短,可一不能帶來多大的收益,二不能為自己的履曆增光,甚至還會帶來一定的機會成本,是絕沒有人會接的。
如何讓這樣不缺活的施工隊接下這樣的小活兒呢?
李泰和選擇用錢填補以上所有的缺點,這開銷自然也就上去了一大截。
李泰和這完全是反應過激了,這是因為過於混亂的裝修市場、資質不夠好的裝修團隊曾經給他帶來了極不好的體驗,比如這出問題的地下室,這時距離裝修好可還不到一年,他嚴重懷疑當時裝修的時候,是不是根本就沒做防潮處理。
他們之前生活在東海岸城市紐約,家裏的地下室從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是李泰和缺少在發展中國家生活的經曆引起的,逐漸變好是有一個過程的,他後麵也就習慣了。
和中國相比較,同樣的工作,日本的人工單價要高很多,但要用到的頻次要低一些。
由於高度工業化,很多簡單的事情都能遵循說明書的要求,自己動手。
日本畢竟是一個連浴室都是一體化建設的國家,雖然說選擇的範圍變窄了,但好歹是通過規模效益將成本壓下去了。
綜合算下來,其實兩地的開銷總數是差不多的。
但是這兩個地方的人工開銷都比歐美要低很多,就單說美國吧,這裏的人工費特別高的同時,工作的質量還低,更可怕的是,工人們還特別拖拉。
因為中日的人工費用相當,她很快排除了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造成的影響,她猜想可能是社會文化造成的差異,但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東亞的藍領工人市場是李晶雅目前還無法理解的領域。
另外,日本真的是個非常適合養病的地方,因為那種刻在骨子裏的距離感,周圍人就連眼神都是克製的。
嗯……也不是沒有缺點,日本畢竟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海嘯之類的自然災害是從來不缺的。
這點倒是和美國西海岸地區一致。
李晶雅覺得,美國這破地方,從自然稟賦上來說,就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
西海岸地區氣候好,但是因為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日本有的自然災害,除了台風外,這裏一個不缺;
廣大的中部地區倒是沒有地震、海嘯了,但是這裏有龍卷風啊!
短時間破壞力極大,形成速度極快,還難以預測的龍卷風!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龍卷風都發生在這裏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中部,其中美國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三。
新英格蘭地區,也就是美國東海岸地區,這裏倒是沒有地震、海嘯,也沒有龍卷風了,算是美國最宜居的地區了,但是這破地方,冬天能冷到零下二十度。
既然地方都那麽破了,居住在這裏的人自然也就不太正常,那是什麽奇葩都有。
所以,出於對美國這片土地的討厭,李晶雅當時死活不願意迴美國養病。
而且,日本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隻要當事人願意,他可以不和任何人打交道。
簡直就是社恐的天堂。
李晶雅在日本養病前期一直頂著一張大花臉,周圍居民的距離感保住了她岌岌可危的自尊心。
而且,她可以戴口罩,而不引來周圍人異樣的視線。
這在美國是絕對不可以的,戴著口罩出門的感覺極差,和口罩無關,完全是周圍人的緣故。
在街上遮蔽麵部不僅可能會引來巡警,還會讓周圍清出一個方圓幾米的空白帶,這可能是911事件的後遺症。
舉個例子,李晶雅住在中國時,家裏的地下室空氣濕度很高,需要進行修整維護,李泰和出於安全、專業、便於溝通的考慮,為此聘請了一個擁有一級施工資質的施工隊。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施工隊是不會承接這種小活兒的,他們平時承接的都是港口、航道、超高型摩天大樓之類的建設項目,像是休整地下室這樣的小小項目,雖然耗時很短,可一不能帶來多大的收益,二不能為自己的履曆增光,甚至還會帶來一定的機會成本,是絕沒有人會接的。
如何讓這樣不缺活的施工隊接下這樣的小活兒呢?
李泰和選擇用錢填補以上所有的缺點,這開銷自然也就上去了一大截。
李泰和這完全是反應過激了,這是因為過於混亂的裝修市場、資質不夠好的裝修團隊曾經給他帶來了極不好的體驗,比如這出問題的地下室,這時距離裝修好可還不到一年,他嚴重懷疑當時裝修的時候,是不是根本就沒做防潮處理。
他們之前生活在東海岸城市紐約,家裏的地下室從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是李泰和缺少在發展中國家生活的經曆引起的,逐漸變好是有一個過程的,他後麵也就習慣了。
和中國相比較,同樣的工作,日本的人工單價要高很多,但要用到的頻次要低一些。
由於高度工業化,很多簡單的事情都能遵循說明書的要求,自己動手。
日本畢竟是一個連浴室都是一體化建設的國家,雖然說選擇的範圍變窄了,但好歹是通過規模效益將成本壓下去了。
綜合算下來,其實兩地的開銷總數是差不多的。
但是這兩個地方的人工開銷都比歐美要低很多,就單說美國吧,這裏的人工費特別高的同時,工作的質量還低,更可怕的是,工人們還特別拖拉。
因為中日的人工費用相當,她很快排除了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造成的影響,她猜想可能是社會文化造成的差異,但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東亞的藍領工人市場是李晶雅目前還無法理解的領域。
另外,日本真的是個非常適合養病的地方,因為那種刻在骨子裏的距離感,周圍人就連眼神都是克製的。
嗯……也不是沒有缺點,日本畢竟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海嘯之類的自然災害是從來不缺的。
這點倒是和美國西海岸地區一致。
李晶雅覺得,美國這破地方,從自然稟賦上來說,就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
西海岸地區氣候好,但是因為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日本有的自然災害,除了台風外,這裏一個不缺;
廣大的中部地區倒是沒有地震、海嘯了,但是這裏有龍卷風啊!
短時間破壞力極大,形成速度極快,還難以預測的龍卷風!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龍卷風都發生在這裏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的中部,其中美國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三。
新英格蘭地區,也就是美國東海岸地區,這裏倒是沒有地震、海嘯,也沒有龍卷風了,算是美國最宜居的地區了,但是這破地方,冬天能冷到零下二十度。
既然地方都那麽破了,居住在這裏的人自然也就不太正常,那是什麽奇葩都有。
所以,出於對美國這片土地的討厭,李晶雅當時死活不願意迴美國養病。
而且,日本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隻要當事人願意,他可以不和任何人打交道。
簡直就是社恐的天堂。
李晶雅在日本養病前期一直頂著一張大花臉,周圍居民的距離感保住了她岌岌可危的自尊心。
而且,她可以戴口罩,而不引來周圍人異樣的視線。
這在美國是絕對不可以的,戴著口罩出門的感覺極差,和口罩無關,完全是周圍人的緣故。
在街上遮蔽麵部不僅可能會引來巡警,還會讓周圍清出一個方圓幾米的空白帶,這可能是911事件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