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雅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些,她嘴巴都合不攏,原來韓語還可以這麽誇人的。


    她還在腦子裏劃出一片區域,專門用來記憶這些。


    李晶雅默默盤算著,她以後也要這樣和人說話,自己的詞庫又拓展了呢。


    她是完全沒把這些話當真,她是真不覺得自己有河教授說的那麽厲害。


    河教授那麽要麵子的一個人,在這種場合自然是輸人不輸陣,先把話放出去了再說。


    李晶雅覺得,就那些展望未來的花言巧語,能有一分真都算高估了。


    她要是當真了,她就是傻子。


    她也別想著四處折騰了,還是琢磨怎樣別讓人把自己給騙了好。


    至於聚會上其他人的附和,那就更當不得真了。


    就算有人反駁河教授,那也是因為和河教授不對付,和她李晶雅有什麽關係。


    在整個過程中,她還要保持微笑,盡量不泄露心底的情緒,有時還要配合河教授,現場表演一下才藝。


    李晶雅不知道,她不驕不躁、溫和有禮的態度給在場眾人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


    藝術行業從業者哪個不是心高氣傲的,但是他們卻並不喜歡被人俯視。


    李晶雅當然也是驕傲的,但是她的驕傲卻沒有一點攻擊性,哪怕被人當麵否認,她也會態度平和地與交流自己的想法,從沒有固執己見過。


    這讓聚會上沒有一個討厭她人,當然有人認為李晶雅的藝術理念並不符合自己的審美,但他們也不否認李晶雅是有自己的審美體係。


    她還這麽年輕,已經非常難得了。


    李晶雅臉上笑嘻嘻,心裏一片扭曲。


    她太難了,她都想去上一下表情管理老師推薦的演繹課程了。


    要知道,自從她九歲,李泰和的事業有了大起色之後,她就再沒幹過這樣事情了。


    她完全沒想到多年後居然還有重操舊業的機會。


    不同於小時候的懵懵懂懂,現在再做這些,李晶雅總是覺得特別羞恥。


    但是她心裏也明白,河教授是真心為她好,而且他提出的要求都不過分,大多數時候都是彈彈琴,唱唱歌,所以她都配合了。


    就算她有什麽想法,也應該在聚會結束後與他溝通,在現場她不僅要配合,還要表現得很積極。


    可是離開聚會後,李晶雅去他那裏上課,他又是癱著一張臉,兩幅麵孔切換自如,令她歎為觀止。


    李晶雅進進入高中後的第一個暑假過得很是充實,特別是出道曲的迴歸給她帶來很多不同的體驗。


    李晶雅曾經長期跟隨,前巴黎歌劇院的明星舞者伊麗莎白女士練習芭蕾,這期間她自然也學習了很多有關舞台管理的內容。


    伊麗莎白女士是將李晶雅作為芭蕾舞演員培養的,這近十年的時間裏,李晶雅學到的不僅僅是舞蹈技巧,還有很多表情管理相關的知識。


    舞蹈演員要學的可不僅是舞蹈,還有表演。


    在出道曲《bad girl good girl》的迴歸準備期間,李晶雅就詳盡分析過這首歌所蘊含的情緒,她精心設計了自己在舞台上的每一個表情。


    可真站到了舞台上,李晶雅卻發現自己的準備還是不夠充分,可缺少的那部分是她無法在練習室裏獲得的。


    李晶雅第一次麵對舞台下的觀眾時,她就發現,她需要和台下的觀眾有感情交流。


    可舞台經驗這種東西,不會因為她在練習室裏準備夠久,就憑空增長。


    舞台經驗是需要在舞台上積累的。


    李晶雅是有芭蕾表演經驗,但是,這和她現在的表演有很大的不一樣。


    如果她將芭蕾上的表演經驗套用過來的話,就會顯得過於誇張,她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和台下觀眾互動,卻滿足不了攝像機的拍攝需求。


    而台下的觀眾人數總是有限的,自然遠遠比不上攝像機的影響力。


    可是李晶雅想將兩者都做好。


    出道的第一周,她的表演還是有些生硬,按著原定計劃按部就班地表演。


    在這個時候,李晶雅連最基礎的情感交流對象都找不準。


    適應了後,她開始選擇了台下的某一位觀眾,就當自己今天的表演是專門為他\/她準備的。


    可是一兩次下來,李晶雅就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局限性。


    她所選擇對象的反應是會對她的表演狀態產生影響的,可她每次選擇的對象,並不都會產生她所期待的反應,也並不每次都和周圍其他觀眾的反應一致。


    李晶雅嚐試中途改換表演對象,但這樣,她的情緒又會產生斷層,有種明顯的生硬感,效果還是不理想。


    盡管她極力縮小了這種斷層的時間,可還是不行,她現階段沒有辦法消除這種斷層。


    這種選擇特定對象的方式,上限和下限都很高,但很不穩定,沒有達到李晶雅的期待,所以很快被她放棄了。


    李晶雅又開始嚐試在表演時體會現場的總體情緒氛圍,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開始表演。


    但選擇前者,她很難引導現場的總體氛圍,她在整場表演裏的份量有限,很多時候她僅僅是表演的配角。


    出於尊重隊友的考慮,她不能在其他人在中間表演時,搶奪在場觀眾的注意力。


    李晶雅無法做到,在舞台上無縫轉化自己的主配角角色。


    如何盡力展現自己光芒的同時,不擠壓隊友的存在感,這中間的分寸太難把握了。


    如果選擇後者,她的表演倒是穩定了,但是她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麽。


    她就這樣在每次的表演中,調整自己的表演狀態,觀察台下觀眾的反應,結束後在複盤,調整下一次的表演策略。


    直到迴歸期結束,李晶雅還是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但她好歹是有了方向,她還需要更多的舞台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李晶雅自認為不是什麽表演天才,她能做的隻是使用窮舉法,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式。


    出道專迴歸結束後,她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為下一次迴歸做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韓娛: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冰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冰糖並收藏韓娛: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