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小鬼子哪怕被餓的皮包骨頭了,底子還是在的。在得到幾頓飽飯的加持後,鬼子幹活的勁頭十足,比地主家的長工幹活都猛。


    當然,這樣的事情隻是個例,畢竟不是所有的鬼子都有這種覺悟,也不是所有的鬼子都能安全的通過地雷陣的。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在國內的鬼子,除了還在打豫湘桂的那些,後方的鬼子真的是大不如前了!用老兵們的話說就是,現在小鬼子都把老人跟小孩送到戰場上了,國內基本上沒人了!


    而根據一些記載,鬼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動了不少的辦法。比如從中國抓一些青壯年迴去,要麽去當苦力,要麽去當人種;還比如,鬼子會從中國抓一些年紀小的男孩迴去洗腦訓練,等這些孩子長大了就投入到戰場上……


    隻不過,因為戰爭結束的太快,這些手段還沒等起到作用,也就不了了之了。嗯,這是據說的,不過根據鬼子的尿性,借種的事情大概是真的。


    北方的麥收季節過後,時間也就到了夏季,正是萬物生發的時節!在經過一番訓練,又拿著讚皇。高邑、元氏等幾個縣城進行實戰訓練後,特戰隊終於在小陡嶺這邊完成了最終的組建。而這段時間,特戰隊閑置的那些隊員,也給一分區的新兵們給訓練完成。


    此時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小陡嶺這邊的群眾熱情比天氣還熱!


    從春天到夏天,這幾個月相處下來,百姓們對於特戰隊都已經十分的熟絡。一些年輕的小夥子、大姑娘的,沒事就往特戰隊的訓練場這邊跑,然後自發的跟著訓練,也是練就了一些殺敵的本領。


    而且在特戰隊給新兵們專門集訓槍法的時候,一分區這邊也組織了這些民兵們一起訓練,不經意的就訓練了一支200多人的民兵隊伍出來。


    青年男女們在這裏訓練,上了歲數的人也喜歡到這個據點的河邊看熱鬧,尤其是麥收之後,家裏不缺糧的百姓們,竟然在小陡嶺西側的這個狹長的河邊地段,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


    這個小小的集市,誰也不知道是何時開始的,大概是特戰隊的同誌們拿著冀鈔,出來在村子裏購買雞蛋、蔬菜這些物資的時候,就有百姓想到了辦法。於是,一些在河邊有地塊的百姓,就種植了一些時令蔬菜,拿到小陡嶺據點這邊售賣。


    特戰隊+特訓隊員,這是足足500多人呢!雖然一分區也是管了部份糧食,可是肉類蛋類蔬菜的消耗就沒那麽豐富了。而特戰隊的標準那麽高,手裏麵自然是有鈔票的,這就有了市場需求。有了需求,也就有了市場,自然的也就有了集市……


    關鍵的一點,還是受到了梁家村兵工廠的影響。


    還記得東邊會東村的那個冶煉廠麽?雖然是專門冶煉防彈盾板鋼跟槍管鋼的,但是在生產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不合格的產品出現的!


    這邊有廢鋼,而兵工廠加工的時候,也會有報廢的產品跟邊角料剩下的。針對這些廢料跟邊角料,李月軒專門安排了一批工人同誌,用這些邊角料跟廢料去生產一些刺刀、工兵鏟、工兵鎬,同時也生產民用設施,主要的是農具跟耕犁這些生產資料。等李月軒知道小陡嶺這邊有了個小集市後,就讓運輸隊的同誌們在給特戰隊輸送給養的時候,順便送去一些農具進行售賣!


    別看一些廢鋼打製造槍管不行,可是打成農具那絕對好用啊!哪怕是夾鋼工藝,那也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啊!


    於是,本來還是個小集市呢,沒過多久就成了一分區重要的農具售賣中心。而且這邊的售賣十分的靈活,百姓們可以拿著冀鈔過來購買,也可以以物易物。總之,就一個特戰隊+收買農具,就直接興起了一個市場,盤活了這一方的經濟!


    而這個問題,就有一分區的同誌們注意到了,甚至還做了調查研究,還給一分區跟九分區上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最後,表示要發展經濟,要滿足百姓的需求,申請有工業生產能力的九分區這邊,專門成立一個工廠,用來生產一些民用的產品,來供應根據地的百姓們使用。


    實際上,在總部那邊,一些針對民用的工廠就存在了,比如紡織廠啥的,都是抗戰前的一些廠房設備修好後重新開起來的。


    不過九分區這邊還差一些,一分區就更差了!所以在看到這份報告後,九分區這邊也是召集了部分幹部,來討論這個問題。


    “人家一分區的同誌們可是給咱們提意見了,說說看,咱們怎麽搞?”許久沒見李月軒的趙大年,說話的時候就一直看著李月軒。


    “看我呢?報告上不是說了麽?鐮刀,大量的鐮刀,钁頭,鍁頭,鐵耙,鋤頭……這些農具,一分區是最需要的!其實不光一分區,我們這邊也是需要的,隻不過我們這邊有生產隊,可以做到工具的共享。”李月軒說道。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白布布這些,這個咱沒辦法解決,咱們能提供的也就是從鬼子那邊繳獲的軍服改的衣服。不過這最近一分區也有不少的繳獲,反而不著急!”朱星宇說道。


    “那個,其實有個事情咱們忽略了,那就是鐵鍋!衣食住行的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看看這咱們現在用的這些瓷碗,多數是從井陘南橫口那邊過來的,一分區那邊也有很多的磁窯,這吃飯的飯碗並不缺!可是做飯的鐵鍋,現在因該是很缺的!所以,我建議咱們新開一個鐵鍋廠!”


    “鐵鍋廠?這個好!”聽到李月軒提到鐵鍋,朱星宇跟趙大年,還有一眾幹部也是覺得可行。


    “嗯,打鐵鍋很容易,錘打也行,鑄造也行,比造槍造炮可是容易多了!鐵鍋跟菜刀,都能一起生產!這樣,魏家村,就在魏家村,咱們搞一個鐵鍋廠,專門生產鐵鍋,用來滿足根據地的需求!”(本章完)


    不得不說,小鬼子哪怕被餓的皮包骨頭了,底子還是在的。在得到幾頓飽飯的加持後,鬼子幹活的勁頭十足,比地主家的長工幹活都猛。


    當然,這樣的事情隻是個例,畢竟不是所有的鬼子都有這種覺悟,也不是所有的鬼子都能安全的通過地雷陣的。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在國內的鬼子,除了還在打豫湘桂的那些,後方的鬼子真的是大不如前了!用老兵們的話說就是,現在小鬼子都把老人跟小孩送到戰場上了,國內基本上沒人了!


    而根據一些記載,鬼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動了不少的辦法。比如從中國抓一些青壯年迴去,要麽去當苦力,要麽去當人種;還比如,鬼子會從中國抓一些年紀小的男孩迴去洗腦訓練,等這些孩子長大了就投入到戰場上……


    隻不過,因為戰爭結束的太快,這些手段還沒等起到作用,也就不了了之了。嗯,這是據說的,不過根據鬼子的尿性,借種的事情大概是真的。


    北方的麥收季節過後,時間也就到了夏季,正是萬物生發的時節!在經過一番訓練,又拿著讚皇。高邑、元氏等幾個縣城進行實戰訓練後,特戰隊終於在小陡嶺這邊完成了最終的組建。而這段時間,特戰隊閑置的那些隊員,也給一分區的新兵們給訓練完成。


    此時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小陡嶺這邊的群眾熱情比天氣還熱!


    從春天到夏天,這幾個月相處下來,百姓們對於特戰隊都已經十分的熟絡。一些年輕的小夥子、大姑娘的,沒事就往特戰隊的訓練場這邊跑,然後自發的跟著訓練,也是練就了一些殺敵的本領。


    而且在特戰隊給新兵們專門集訓槍法的時候,一分區這邊也組織了這些民兵們一起訓練,不經意的就訓練了一支200多人的民兵隊伍出來。


    青年男女們在這裏訓練,上了歲數的人也喜歡到這個據點的河邊看熱鬧,尤其是麥收之後,家裏不缺糧的百姓們,竟然在小陡嶺西側的這個狹長的河邊地段,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


    這個小小的集市,誰也不知道是何時開始的,大概是特戰隊的同誌們拿著冀鈔,出來在村子裏購買雞蛋、蔬菜這些物資的時候,就有百姓想到了辦法。於是,一些在河邊有地塊的百姓,就種植了一些時令蔬菜,拿到小陡嶺據點這邊售賣。


    特戰隊+特訓隊員,這是足足500多人呢!雖然一分區也是管了部份糧食,可是肉類蛋類蔬菜的消耗就沒那麽豐富了。而特戰隊的標準那麽高,手裏麵自然是有鈔票的,這就有了市場需求。有了需求,也就有了市場,自然的也就有了集市……


    關鍵的一點,還是受到了梁家村兵工廠的影響。


    還記得東邊會東村的那個冶煉廠麽?雖然是專門冶煉防彈盾板鋼跟槍管鋼的,但是在生產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不合格的產品出現的!


    這邊有廢鋼,而兵工廠加工的時候,也會有報廢的產品跟邊角料剩下的。針對這些廢料跟邊角料,李月軒專門安排了一批工人同誌,用這些邊角料跟廢料去生產一些刺刀、工兵鏟、工兵鎬,同時也生產民用設施,主要的是農具跟耕犁這些生產資料。等李月軒知道小陡嶺這邊有了個小集市後,就讓運輸隊的同誌們在給特戰隊輸送給養的時候,順便送去一些農具進行售賣!


    別看一些廢鋼打製造槍管不行,可是打成農具那絕對好用啊!哪怕是夾鋼工藝,那也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啊!


    於是,本來還是個小集市呢,沒過多久就成了一分區重要的農具售賣中心。而且這邊的售賣十分的靈活,百姓們可以拿著冀鈔過來購買,也可以以物易物。總之,就一個特戰隊+收買農具,就直接興起了一個市場,盤活了這一方的經濟!


    而這個問題,就有一分區的同誌們注意到了,甚至還做了調查研究,還給一分區跟九分區上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最後,表示要發展經濟,要滿足百姓的需求,申請有工業生產能力的九分區這邊,專門成立一個工廠,用來生產一些民用的產品,來供應根據地的百姓們使用。


    實際上,在總部那邊,一些針對民用的工廠就存在了,比如紡織廠啥的,都是抗戰前的一些廠房設備修好後重新開起來的。


    不過九分區這邊還差一些,一分區就更差了!所以在看到這份報告後,九分區這邊也是召集了部分幹部,來討論這個問題。


    “人家一分區的同誌們可是給咱們提意見了,說說看,咱們怎麽搞?”許久沒見李月軒的趙大年,說話的時候就一直看著李月軒。


    “看我呢?報告上不是說了麽?鐮刀,大量的鐮刀,钁頭,鍁頭,鐵耙,鋤頭……這些農具,一分區是最需要的!其實不光一分區,我們這邊也是需要的,隻不過我們這邊有生產隊,可以做到工具的共享。”李月軒說道。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白布布這些,這個咱沒辦法解決,咱們能提供的也就是從鬼子那邊繳獲的軍服改的衣服。不過這最近一分區也有不少的繳獲,反而不著急!”朱星宇說道。


    “那個,其實有個事情咱們忽略了,那就是鐵鍋!衣食住行的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看看這咱們現在用的這些瓷碗,多數是從井陘南橫口那邊過來的,一分區那邊也有很多的磁窯,這吃飯的飯碗並不缺!可是做飯的鐵鍋,現在因該是很缺的!所以,我建議咱們新開一個鐵鍋廠!”


    “鐵鍋廠?這個好!”聽到李月軒提到鐵鍋,朱星宇跟趙大年,還有一眾幹部也是覺得可行。


    “嗯,打鐵鍋很容易,錘打也行,鑄造也行,比造槍造炮可是容易多了!鐵鍋跟菜刀,都能一起生產!這樣,魏家村,就在魏家村,咱們搞一個鐵鍋廠,專門生產鐵鍋,用來滿足根據地的需求!”(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從遊擊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歪打不留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歪打不留一並收藏亮劍,從遊擊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