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人們購物的時候,總是講究個性價比……其實這事情放在抗戰時期也是蠻合適的!
所以,在特戰隊的集訓隊完成了地獄周的去鏽,然後又經過了諸如潛伏、偽裝、化妝、攀岩、索降、捕捉俘虜、刑訊與反刑訊、機關製作、野外捕獵、野外生存、爆破、排雷布雷、布置定向雷、操作擲彈筒等等的訓練後,也就到了實彈射擊的訓練了!
實彈射擊的訓練,那是強化訓練,一個戰士1000發的子彈標準,打完了就能選出射擊成就最合適的那些同誌,也能讓大家更了解誰更適合哪個位置。與此同時,被調入特戰隊集訓隊的炮兵們,也是基本完成了體能的強化訓練,也到了跟同誌們一起合練的時候。
合練,尤其是炮兵合練,自然是要消耗炮彈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是要消耗大量的炮彈跟子彈進行訓練了,何不將這些炮彈跟子彈都消耗在敵人的身上以及堡壘上?打在敵人的身上,炸掉敵人的據點,總好過消耗在木靶以及山石上吧?
於是,在跟趙大年他們商量了一下,又給總部那邊請示了一下之後,特戰隊的全體230人,外加集訓隊的300個學員,就有了實戰訓練的行動!
你說為啥要給總部請示?不請示不行啊,你以為的李月軒隻是個在職副支隊長,在職的團長,實權的廠長跟總工,可是李月軒在總部兵工廠還有職務呢,在後勤部這邊也是掛著名字的。雖然特戰隊跟李月軒看上去沒啥關係,可是誰都知道這個特戰隊是李月軒一手打造出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特戰隊也在總部掛了號的,有了新的行動計劃,總該讓總部知道。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在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分區這邊一直認為最能讓特戰隊+集訓隊的組合完成行動的區域是——冀中!
沒錯,就是冀中這邊。在42年鬼子的掃蕩沒有起到什麽效果後,鬼子就在冀中大肆修公路網,修碉堡,挖封鎖溝,架設鐵絲網。還在冀中跟太行區這邊修了三條封鎖線,來封鎖太行跟冀中的聯絡。
同樣的,冀中這邊也是地道戰地雷戰一起上,主力團地方團輪著來,民兵跟百姓們一起幫忙,沒少的拔據點,收鐵絲網,甚至那些封鎖溝都成了咱們的交通溝的一部分。而如今,鬼子撤走了大量的兵力,隻留下大量的偽軍在冀中,正是全麵首付失地的好時候。
這個全麵收複失地,可不僅僅是拔出根據地內的那些據點,還要逐步的擴大根據地的範圍,毀掉封鎖線,徹底的把根據地連成片。甚至於,一些長期的被咱們圍困的據點跟縣城,也不是不能拿下來!
所以在冀中實行這樣的實戰訓練,技能訓練特戰隊,又能幫著冀中的同誌們戰鬥,還不會引起鬼子的過激反應。畢竟,小鬼子其實也是默認的了冀中的現有狀況跟即將全麵失去的窘境。就好比鬼子放棄山東大量的地方,冀中這邊,鬼子從沒有真正占領,自然也很容易放手。
特戰隊從九分區到冀中作戰,這明顯就是跨區域戰鬥,沒有總部的批準跟支持,那是行不通的!至少,要跟冀中各區進行溝通吧?萬一自己人相互不認識,再給自己跟自己人掐了起來,那不就熱鬧了?
好吧,這也是無奈,誰讓九分區周圍沒有適合的目標呢?特戰隊想要訓練,雖然可以從新一團、新二團那邊出發去太穀方向,但是那邊再往西就有晉綏軍在活動啊,去了反而是麻煩的緊。畢竟咱們是去訓練的,不是捎帶手把晉綏軍也給當成訓練目標的……
嗯,需要說一下的是兵力問題,沒錯,就是特戰隊的兵力上,直接少了足足20個人,這些同誌已經分別去了新一團跟獨立團那邊,牽頭籌建他們的特戰隊去了。而李月軒的關於快反連的構想,李雲龍跟丁偉也是接受了,也組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
新一團的快速反應部隊不清楚咋來的,獨立團的快速反應部隊,李雲龍直接讓孫德勝的騎兵連抽調了一半人手當骨幹,再給配上一些合格的會騎馬的老兵,再把裝備這樣一調整,那就出來了。李雲龍也是雞賊,快反連能快速抵達,能跟敵人玩陣地戰,而騎兵連依舊能有騎馬衝殺的能力。當然,在這些事情上,李月軒並沒有太過於幹預,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已經出發到了九龍關的特戰隊這邊。
按照李月軒的計劃,特戰隊的訓練彈,這一次直接是帶足了的!沒錯,這一期訓練隊員1000發的訓練彈,手槍子彈跟步槍子彈都有,甚至衝鋒槍跟半自動也是各自帶著一支。這些裝備再加上隨身的背包跟個人物品,那負重已經超過了40公斤。
可是,這40公斤負重的緩慢行軍,比起原先的體能訓練,可以說毫無壓力!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些物資,是提前按照人員的需求,直接用卡車送去九龍關的!到了九龍關,這些同誌們才背上沉重的行囊,挎上武器,扛起彈藥箱……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特戰隊員都是兩支槍外加1000發子彈,因為這300個訓練隊員,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步炮兵的劃分,也完成了兵種的劃分。所以,這300個學員中,就有著足足9個60迫擊炮戰鬥組以及對應的後勤組。所以,這些炮兵組攜帶的就是60迫擊炮跟炮彈了。
60迫擊炮的炮彈也不算多,一個炮兵組是200發的定額,加起來也就240公斤左右的負重,分在7個戰士身上也不算太過份。
此外,就是已經被認定為適合當作專職狙擊手培養的,也是隻帶了狙擊槍跟盒子炮,子彈也比別人帶的少,隻有區區300發而已。
還有那些即將成為特戰隊的擲彈筒兵的,也是在衝鋒槍的基礎上,帶了擲彈筒,然後攜帶的也不僅僅是衝鋒槍的子彈,還有擲彈筒榴彈。
總之,但是看這300個學員,像是運輸隊的成分,更多過於特戰隊的成分。
那,帶著這麽多的輜重,還怎麽戰鬥?萬一跟敵人打了遭遇戰怎麽辦?這行動不便啊!
別急,特戰隊的三個分隊都在,前後側翼分開,就為了讓這300個隊員能體會這一次的行軍……(本章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在後世,人們購物的時候,總是講究個性價比……其實這事情放在抗戰時期也是蠻合適的!
所以,在特戰隊的集訓隊完成了地獄周的去鏽,然後又經過了諸如潛伏、偽裝、化妝、攀岩、索降、捕捉俘虜、刑訊與反刑訊、機關製作、野外捕獵、野外生存、爆破、排雷布雷、布置定向雷、操作擲彈筒等等的訓練後,也就到了實彈射擊的訓練了!
實彈射擊的訓練,那是強化訓練,一個戰士1000發的子彈標準,打完了就能選出射擊成就最合適的那些同誌,也能讓大家更了解誰更適合哪個位置。與此同時,被調入特戰隊集訓隊的炮兵們,也是基本完成了體能的強化訓練,也到了跟同誌們一起合練的時候。
合練,尤其是炮兵合練,自然是要消耗炮彈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是要消耗大量的炮彈跟子彈進行訓練了,何不將這些炮彈跟子彈都消耗在敵人的身上以及堡壘上?打在敵人的身上,炸掉敵人的據點,總好過消耗在木靶以及山石上吧?
於是,在跟趙大年他們商量了一下,又給總部那邊請示了一下之後,特戰隊的全體230人,外加集訓隊的300個學員,就有了實戰訓練的行動!
你說為啥要給總部請示?不請示不行啊,你以為的李月軒隻是個在職副支隊長,在職的團長,實權的廠長跟總工,可是李月軒在總部兵工廠還有職務呢,在後勤部這邊也是掛著名字的。雖然特戰隊跟李月軒看上去沒啥關係,可是誰都知道這個特戰隊是李月軒一手打造出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特戰隊也在總部掛了號的,有了新的行動計劃,總該讓總部知道。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在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分區這邊一直認為最能讓特戰隊+集訓隊的組合完成行動的區域是——冀中!
沒錯,就是冀中這邊。在42年鬼子的掃蕩沒有起到什麽效果後,鬼子就在冀中大肆修公路網,修碉堡,挖封鎖溝,架設鐵絲網。還在冀中跟太行區這邊修了三條封鎖線,來封鎖太行跟冀中的聯絡。
同樣的,冀中這邊也是地道戰地雷戰一起上,主力團地方團輪著來,民兵跟百姓們一起幫忙,沒少的拔據點,收鐵絲網,甚至那些封鎖溝都成了咱們的交通溝的一部分。而如今,鬼子撤走了大量的兵力,隻留下大量的偽軍在冀中,正是全麵首付失地的好時候。
這個全麵收複失地,可不僅僅是拔出根據地內的那些據點,還要逐步的擴大根據地的範圍,毀掉封鎖線,徹底的把根據地連成片。甚至於,一些長期的被咱們圍困的據點跟縣城,也不是不能拿下來!
所以在冀中實行這樣的實戰訓練,技能訓練特戰隊,又能幫著冀中的同誌們戰鬥,還不會引起鬼子的過激反應。畢竟,小鬼子其實也是默認的了冀中的現有狀況跟即將全麵失去的窘境。就好比鬼子放棄山東大量的地方,冀中這邊,鬼子從沒有真正占領,自然也很容易放手。
特戰隊從九分區到冀中作戰,這明顯就是跨區域戰鬥,沒有總部的批準跟支持,那是行不通的!至少,要跟冀中各區進行溝通吧?萬一自己人相互不認識,再給自己跟自己人掐了起來,那不就熱鬧了?
好吧,這也是無奈,誰讓九分區周圍沒有適合的目標呢?特戰隊想要訓練,雖然可以從新一團、新二團那邊出發去太穀方向,但是那邊再往西就有晉綏軍在活動啊,去了反而是麻煩的緊。畢竟咱們是去訓練的,不是捎帶手把晉綏軍也給當成訓練目標的……
嗯,需要說一下的是兵力問題,沒錯,就是特戰隊的兵力上,直接少了足足20個人,這些同誌已經分別去了新一團跟獨立團那邊,牽頭籌建他們的特戰隊去了。而李月軒的關於快反連的構想,李雲龍跟丁偉也是接受了,也組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
新一團的快速反應部隊不清楚咋來的,獨立團的快速反應部隊,李雲龍直接讓孫德勝的騎兵連抽調了一半人手當骨幹,再給配上一些合格的會騎馬的老兵,再把裝備這樣一調整,那就出來了。李雲龍也是雞賊,快反連能快速抵達,能跟敵人玩陣地戰,而騎兵連依舊能有騎馬衝殺的能力。當然,在這些事情上,李月軒並沒有太過於幹預,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已經出發到了九龍關的特戰隊這邊。
按照李月軒的計劃,特戰隊的訓練彈,這一次直接是帶足了的!沒錯,這一期訓練隊員1000發的訓練彈,手槍子彈跟步槍子彈都有,甚至衝鋒槍跟半自動也是各自帶著一支。這些裝備再加上隨身的背包跟個人物品,那負重已經超過了40公斤。
可是,這40公斤負重的緩慢行軍,比起原先的體能訓練,可以說毫無壓力!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些物資,是提前按照人員的需求,直接用卡車送去九龍關的!到了九龍關,這些同誌們才背上沉重的行囊,挎上武器,扛起彈藥箱……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特戰隊員都是兩支槍外加1000發子彈,因為這300個訓練隊員,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步炮兵的劃分,也完成了兵種的劃分。所以,這300個學員中,就有著足足9個60迫擊炮戰鬥組以及對應的後勤組。所以,這些炮兵組攜帶的就是60迫擊炮跟炮彈了。
60迫擊炮的炮彈也不算多,一個炮兵組是200發的定額,加起來也就240公斤左右的負重,分在7個戰士身上也不算太過份。
此外,就是已經被認定為適合當作專職狙擊手培養的,也是隻帶了狙擊槍跟盒子炮,子彈也比別人帶的少,隻有區區300發而已。
還有那些即將成為特戰隊的擲彈筒兵的,也是在衝鋒槍的基礎上,帶了擲彈筒,然後攜帶的也不僅僅是衝鋒槍的子彈,還有擲彈筒榴彈。
總之,但是看這300個學員,像是運輸隊的成分,更多過於特戰隊的成分。
那,帶著這麽多的輜重,還怎麽戰鬥?萬一跟敵人打了遭遇戰怎麽辦?這行動不便啊!
別急,特戰隊的三個分隊都在,前後側翼分開,就為了讓這300個隊員能體會這一次的行軍……(本章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所以,在特戰隊的集訓隊完成了地獄周的去鏽,然後又經過了諸如潛伏、偽裝、化妝、攀岩、索降、捕捉俘虜、刑訊與反刑訊、機關製作、野外捕獵、野外生存、爆破、排雷布雷、布置定向雷、操作擲彈筒等等的訓練後,也就到了實彈射擊的訓練了!
實彈射擊的訓練,那是強化訓練,一個戰士1000發的子彈標準,打完了就能選出射擊成就最合適的那些同誌,也能讓大家更了解誰更適合哪個位置。與此同時,被調入特戰隊集訓隊的炮兵們,也是基本完成了體能的強化訓練,也到了跟同誌們一起合練的時候。
合練,尤其是炮兵合練,自然是要消耗炮彈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是要消耗大量的炮彈跟子彈進行訓練了,何不將這些炮彈跟子彈都消耗在敵人的身上以及堡壘上?打在敵人的身上,炸掉敵人的據點,總好過消耗在木靶以及山石上吧?
於是,在跟趙大年他們商量了一下,又給總部那邊請示了一下之後,特戰隊的全體230人,外加集訓隊的300個學員,就有了實戰訓練的行動!
你說為啥要給總部請示?不請示不行啊,你以為的李月軒隻是個在職副支隊長,在職的團長,實權的廠長跟總工,可是李月軒在總部兵工廠還有職務呢,在後勤部這邊也是掛著名字的。雖然特戰隊跟李月軒看上去沒啥關係,可是誰都知道這個特戰隊是李月軒一手打造出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特戰隊也在總部掛了號的,有了新的行動計劃,總該讓總部知道。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在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分區這邊一直認為最能讓特戰隊+集訓隊的組合完成行動的區域是——冀中!
沒錯,就是冀中這邊。在42年鬼子的掃蕩沒有起到什麽效果後,鬼子就在冀中大肆修公路網,修碉堡,挖封鎖溝,架設鐵絲網。還在冀中跟太行區這邊修了三條封鎖線,來封鎖太行跟冀中的聯絡。
同樣的,冀中這邊也是地道戰地雷戰一起上,主力團地方團輪著來,民兵跟百姓們一起幫忙,沒少的拔據點,收鐵絲網,甚至那些封鎖溝都成了咱們的交通溝的一部分。而如今,鬼子撤走了大量的兵力,隻留下大量的偽軍在冀中,正是全麵首付失地的好時候。
這個全麵收複失地,可不僅僅是拔出根據地內的那些據點,還要逐步的擴大根據地的範圍,毀掉封鎖線,徹底的把根據地連成片。甚至於,一些長期的被咱們圍困的據點跟縣城,也不是不能拿下來!
所以在冀中實行這樣的實戰訓練,技能訓練特戰隊,又能幫著冀中的同誌們戰鬥,還不會引起鬼子的過激反應。畢竟,小鬼子其實也是默認的了冀中的現有狀況跟即將全麵失去的窘境。就好比鬼子放棄山東大量的地方,冀中這邊,鬼子從沒有真正占領,自然也很容易放手。
特戰隊從九分區到冀中作戰,這明顯就是跨區域戰鬥,沒有總部的批準跟支持,那是行不通的!至少,要跟冀中各區進行溝通吧?萬一自己人相互不認識,再給自己跟自己人掐了起來,那不就熱鬧了?
好吧,這也是無奈,誰讓九分區周圍沒有適合的目標呢?特戰隊想要訓練,雖然可以從新一團、新二團那邊出發去太穀方向,但是那邊再往西就有晉綏軍在活動啊,去了反而是麻煩的緊。畢竟咱們是去訓練的,不是捎帶手把晉綏軍也給當成訓練目標的……
嗯,需要說一下的是兵力問題,沒錯,就是特戰隊的兵力上,直接少了足足20個人,這些同誌已經分別去了新一團跟獨立團那邊,牽頭籌建他們的特戰隊去了。而李月軒的關於快反連的構想,李雲龍跟丁偉也是接受了,也組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
新一團的快速反應部隊不清楚咋來的,獨立團的快速反應部隊,李雲龍直接讓孫德勝的騎兵連抽調了一半人手當骨幹,再給配上一些合格的會騎馬的老兵,再把裝備這樣一調整,那就出來了。李雲龍也是雞賊,快反連能快速抵達,能跟敵人玩陣地戰,而騎兵連依舊能有騎馬衝殺的能力。當然,在這些事情上,李月軒並沒有太過於幹預,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已經出發到了九龍關的特戰隊這邊。
按照李月軒的計劃,特戰隊的訓練彈,這一次直接是帶足了的!沒錯,這一期訓練隊員1000發的訓練彈,手槍子彈跟步槍子彈都有,甚至衝鋒槍跟半自動也是各自帶著一支。這些裝備再加上隨身的背包跟個人物品,那負重已經超過了40公斤。
可是,這40公斤負重的緩慢行軍,比起原先的體能訓練,可以說毫無壓力!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些物資,是提前按照人員的需求,直接用卡車送去九龍關的!到了九龍關,這些同誌們才背上沉重的行囊,挎上武器,扛起彈藥箱……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特戰隊員都是兩支槍外加1000發子彈,因為這300個訓練隊員,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步炮兵的劃分,也完成了兵種的劃分。所以,這300個學員中,就有著足足9個60迫擊炮戰鬥組以及對應的後勤組。所以,這些炮兵組攜帶的就是60迫擊炮跟炮彈了。
60迫擊炮的炮彈也不算多,一個炮兵組是200發的定額,加起來也就240公斤左右的負重,分在7個戰士身上也不算太過份。
此外,就是已經被認定為適合當作專職狙擊手培養的,也是隻帶了狙擊槍跟盒子炮,子彈也比別人帶的少,隻有區區300發而已。
還有那些即將成為特戰隊的擲彈筒兵的,也是在衝鋒槍的基礎上,帶了擲彈筒,然後攜帶的也不僅僅是衝鋒槍的子彈,還有擲彈筒榴彈。
總之,但是看這300個學員,像是運輸隊的成分,更多過於特戰隊的成分。
那,帶著這麽多的輜重,還怎麽戰鬥?萬一跟敵人打了遭遇戰怎麽辦?這行動不便啊!
別急,特戰隊的三個分隊都在,前後側翼分開,就為了讓這300個隊員能體會這一次的行軍……(本章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在後世,人們購物的時候,總是講究個性價比……其實這事情放在抗戰時期也是蠻合適的!
所以,在特戰隊的集訓隊完成了地獄周的去鏽,然後又經過了諸如潛伏、偽裝、化妝、攀岩、索降、捕捉俘虜、刑訊與反刑訊、機關製作、野外捕獵、野外生存、爆破、排雷布雷、布置定向雷、操作擲彈筒等等的訓練後,也就到了實彈射擊的訓練了!
實彈射擊的訓練,那是強化訓練,一個戰士1000發的子彈標準,打完了就能選出射擊成就最合適的那些同誌,也能讓大家更了解誰更適合哪個位置。與此同時,被調入特戰隊集訓隊的炮兵們,也是基本完成了體能的強化訓練,也到了跟同誌們一起合練的時候。
合練,尤其是炮兵合練,自然是要消耗炮彈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是要消耗大量的炮彈跟子彈進行訓練了,何不將這些炮彈跟子彈都消耗在敵人的身上以及堡壘上?打在敵人的身上,炸掉敵人的據點,總好過消耗在木靶以及山石上吧?
於是,在跟趙大年他們商量了一下,又給總部那邊請示了一下之後,特戰隊的全體230人,外加集訓隊的300個學員,就有了實戰訓練的行動!
你說為啥要給總部請示?不請示不行啊,你以為的李月軒隻是個在職副支隊長,在職的團長,實權的廠長跟總工,可是李月軒在總部兵工廠還有職務呢,在後勤部這邊也是掛著名字的。雖然特戰隊跟李月軒看上去沒啥關係,可是誰都知道這個特戰隊是李月軒一手打造出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特戰隊也在總部掛了號的,有了新的行動計劃,總該讓總部知道。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在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分區這邊一直認為最能讓特戰隊+集訓隊的組合完成行動的區域是——冀中!
沒錯,就是冀中這邊。在42年鬼子的掃蕩沒有起到什麽效果後,鬼子就在冀中大肆修公路網,修碉堡,挖封鎖溝,架設鐵絲網。還在冀中跟太行區這邊修了三條封鎖線,來封鎖太行跟冀中的聯絡。
同樣的,冀中這邊也是地道戰地雷戰一起上,主力團地方團輪著來,民兵跟百姓們一起幫忙,沒少的拔據點,收鐵絲網,甚至那些封鎖溝都成了咱們的交通溝的一部分。而如今,鬼子撤走了大量的兵力,隻留下大量的偽軍在冀中,正是全麵首付失地的好時候。
這個全麵收複失地,可不僅僅是拔出根據地內的那些據點,還要逐步的擴大根據地的範圍,毀掉封鎖線,徹底的把根據地連成片。甚至於,一些長期的被咱們圍困的據點跟縣城,也不是不能拿下來!
所以在冀中實行這樣的實戰訓練,技能訓練特戰隊,又能幫著冀中的同誌們戰鬥,還不會引起鬼子的過激反應。畢竟,小鬼子其實也是默認的了冀中的現有狀況跟即將全麵失去的窘境。就好比鬼子放棄山東大量的地方,冀中這邊,鬼子從沒有真正占領,自然也很容易放手。
特戰隊從九分區到冀中作戰,這明顯就是跨區域戰鬥,沒有總部的批準跟支持,那是行不通的!至少,要跟冀中各區進行溝通吧?萬一自己人相互不認識,再給自己跟自己人掐了起來,那不就熱鬧了?
好吧,這也是無奈,誰讓九分區周圍沒有適合的目標呢?特戰隊想要訓練,雖然可以從新一團、新二團那邊出發去太穀方向,但是那邊再往西就有晉綏軍在活動啊,去了反而是麻煩的緊。畢竟咱們是去訓練的,不是捎帶手把晉綏軍也給當成訓練目標的……
嗯,需要說一下的是兵力問題,沒錯,就是特戰隊的兵力上,直接少了足足20個人,這些同誌已經分別去了新一團跟獨立團那邊,牽頭籌建他們的特戰隊去了。而李月軒的關於快反連的構想,李雲龍跟丁偉也是接受了,也組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
新一團的快速反應部隊不清楚咋來的,獨立團的快速反應部隊,李雲龍直接讓孫德勝的騎兵連抽調了一半人手當骨幹,再給配上一些合格的會騎馬的老兵,再把裝備這樣一調整,那就出來了。李雲龍也是雞賊,快反連能快速抵達,能跟敵人玩陣地戰,而騎兵連依舊能有騎馬衝殺的能力。當然,在這些事情上,李月軒並沒有太過於幹預,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已經出發到了九龍關的特戰隊這邊。
按照李月軒的計劃,特戰隊的訓練彈,這一次直接是帶足了的!沒錯,這一期訓練隊員1000發的訓練彈,手槍子彈跟步槍子彈都有,甚至衝鋒槍跟半自動也是各自帶著一支。這些裝備再加上隨身的背包跟個人物品,那負重已經超過了40公斤。
可是,這40公斤負重的緩慢行軍,比起原先的體能訓練,可以說毫無壓力!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些物資,是提前按照人員的需求,直接用卡車送去九龍關的!到了九龍關,這些同誌們才背上沉重的行囊,挎上武器,扛起彈藥箱……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特戰隊員都是兩支槍外加1000發子彈,因為這300個訓練隊員,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步炮兵的劃分,也完成了兵種的劃分。所以,這300個學員中,就有著足足9個60迫擊炮戰鬥組以及對應的後勤組。所以,這些炮兵組攜帶的就是60迫擊炮跟炮彈了。
60迫擊炮的炮彈也不算多,一個炮兵組是200發的定額,加起來也就240公斤左右的負重,分在7個戰士身上也不算太過份。
此外,就是已經被認定為適合當作專職狙擊手培養的,也是隻帶了狙擊槍跟盒子炮,子彈也比別人帶的少,隻有區區300發而已。
還有那些即將成為特戰隊的擲彈筒兵的,也是在衝鋒槍的基礎上,帶了擲彈筒,然後攜帶的也不僅僅是衝鋒槍的子彈,還有擲彈筒榴彈。
總之,但是看這300個學員,像是運輸隊的成分,更多過於特戰隊的成分。
那,帶著這麽多的輜重,還怎麽戰鬥?萬一跟敵人打了遭遇戰怎麽辦?這行動不便啊!
別急,特戰隊的三個分隊都在,前後側翼分開,就為了讓這300個隊員能體會這一次的行軍……(本章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