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部對於北山根據地的擴編跟獨立分區,就能看出總部對於北山這邊的重視程度!雖然如此一來,新嫩的九分區暫時抽不開主力對外作戰了,但是從長遠看,一旦把九分區給穩固好了,那至少能拉出9個主力團的兵力出來的,還是那種大團!
比如新一團,把新一團從公路線調到西邊馬坊那邊,針對的是白晉鐵路,直麵的是榆次,還能跟新二團形成犄角。在將來,這就是一個進攻方向!而且總部顯然是知道新一團的兵力的,沒有限製新一團的規模,甚至還鼓勵繼續發展。那麽再過一兩年,新一團就會是一個新的旅級單位。
總部顯然也是知道老孔混的還行,就是兵力上少了點。於是新二團就先把兵力提上來,湊齊3000人的大團。
至於獨立團,雖然有了一個師的兵力,但是了解李雲龍的人,都知道這獨立團的兵也是有好有壞的,發展過快,戰鬥力的水份比較多,所以抽出1000老兵出來,也是提醒李雲龍,要注意保持隊伍的精銳程度。但不管如何,獨立團將來升級成旅,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這1000老兵補給北山支隊,成立主力二團,其目的也是在增強北山支隊的機動能力!不出意外,北山支隊的作戰性質,將會從警備,變成機動,以做到隨時可以出征。這一點,從警備團裝備標準對準主力一團來就能看得出。
這裏頭,大概也就是李月軒這邊還是有所限製了。雖然他依舊是警備團的團長,支隊的副支隊長,但是軍工這一塊依舊沒變。而隻要他負責軍工,那新整編的警備團,依舊還得是副團長管著。而且這個警備團,還沒辦法四處作戰。
這不,從特戰隊到工兵連,一直在支隊當工兵連長的蔣大全,就被提拔為警備團的副團長,負責管理警備團的事情。
在宣布完了總部的命令後,趙大年跟朱星宇他們就忙的不可開交,一直在進行行政跟軍事上的調整。同樣的,三個大隊這邊也在進行調整,不管是裝備上,還是兵力上,都在進行調整。而且借著這次全部升格的時機,支隊的主力一團,也是把編製從7個步兵連擴大到9個步兵連。
如此一來,包括新組建的主力二團跟警備團在內,所執行的編製標準就是:團部,三個步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運輸連,一個警衛排,一個工兵排,一個通訊隊,一個衛生隊,一個輜重隊。
雖然運輸隊跟輜重隊的性質差不多,但是運輸隊主要是靠著大牲口跟車輛進行長距離的運輸武器彈藥跟給養。而輜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卻是輕巧的衝鋒槍為主,作用是在戰鬥之時,負責給一線的單位輸送彈藥跟給養的。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這時候,就看出把根據地進行軍事化分級的好處來了!新建一個主力團,主力團還要擴編,還有三個大隊的編製升級……這所有的事情,都說明一件事,那就需要增加兵力,才能滿足擴編的需求。
營級單位比連級單位高了一級,兵力在500到700之間,裝備水平可以根據戰鬥需求,增設82迫擊炮單位,隨時能拉出去獨當一麵的。這樣的而隊伍拉出去,麵對的那得是鬼子的步兵大隊或者中央軍的團級單位。對付鬼子的中隊,一個連出去就足夠用了。此外就是三個大隊分別獨立出去,擴編成地方團!雖然名字叫地方團,歸屬於9分區指揮,但是地方團跟地方團是不一樣的!就二大隊在太嶽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把這些步兵大隊的兵力從一千二三,擴大到兩千左右,那妥妥的又是主力團的規模!
剛好,這個時間裏,根據地的骨幹民兵已經訓練完,也都登記在冊,甚至訓練成績也都有記錄。而根據現有的駐地分屬,各個部隊的征兵人員隻需要拿著名冊,根據隊伍的需求,在名冊圈下需要的人員,然後去村子裏喊人就行了。
沒錯,就是到了目的地,戰鬥打起來的時候,運輸隊暫時也就沒事可幹了,直接就能扛起擔架,進入戰場幫忙抬迴那些需要救治的傷員。可以說,輜重隊看似是後勤人員,但是必須是有作戰經驗,還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甚至個人戰鬥力都不能差了的。畢竟打仗的時候,可不是扛著彈藥箱子來迴穿插那麽簡單,因為有時候是要突破敵人的炮火或者機槍封鎖,甚至要麵對敵人的小規模突襲的。
就拿二大隊來說,現在是九分區2團的番號,郭廉棟就把白大寶、陳冰糧、鄭佐鈺的名字給報了上來,直接從連長升職為營長。
比如一營的3連,連長是羅文龍,他有9個步兵班,就需要9個輕機槍射手。但是給他的老兵當中,隻有4個機槍手,5個副機槍手。那怎麽辦?名冊打開,看看哪個村子的機槍手訓練成績最好,直接拉過來就能編入步兵班了。
而且把大隊擴展成地方團,同樣也有了營級單位,其他的功能單位也差不了許多,就是編成人員的數量要要少一些。
然後, 6個步兵連一分為三,各自以兩個步兵連為骨幹,抽調老兵跟幹部,再從骨幹民兵當中抽調合適的戰士上來,就能補齊編製。
至於衛生隊,那就是以軍醫為主,擔架隊為輔助的醫護單位,負責戰場急救以及傷員轉移的。必要時,運輸隊要編入衛生隊,被衛生隊指揮的。
當然,這些骨幹民兵上來是不能當主射手的,需要主力部隊的骨幹來當機槍手,哪怕原來是副射手,現在也是能當主射手的。
還有其他的位置,比如精確射手了,哪個骨幹民兵的槍法準,那就拉來放在步兵班裏。
總之,所有的骨幹民兵那都是儲備的兵員,隨時都能拉近隊伍中。這些骨幹民兵不缺乏鍛煉,隻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打一仗,也就成了!
至於說骨幹民兵願不願意進入主力部隊?看看軍區給予軍屬們的優厚待遇?誰不想那是傻的!(本章完)
無錯版本在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從總部對於北山根據地的擴編跟獨立分區,就能看出總部對於北山這邊的重視程度!雖然如此一來,新嫩的九分區暫時抽不開主力對外作戰了,但是從長遠看,一旦把九分區給穩固好了,那至少能拉出9個主力團的兵力出來的,還是那種大團!
比如新一團,把新一團從公路線調到西邊馬坊那邊,針對的是白晉鐵路,直麵的是榆次,還能跟新二團形成犄角。在將來,這就是一個進攻方向!而且總部顯然是知道新一團的兵力的,沒有限製新一團的規模,甚至還鼓勵繼續發展。那麽再過一兩年,新一團就會是一個新的旅級單位。
總部顯然也是知道老孔混的還行,就是兵力上少了點。於是新二團就先把兵力提上來,湊齊3000人的大團。
至於獨立團,雖然有了一個師的兵力,但是了解李雲龍的人,都知道這獨立團的兵也是有好有壞的,發展過快,戰鬥力的水份比較多,所以抽出1000老兵出來,也是提醒李雲龍,要注意保持隊伍的精銳程度。但不管如何,獨立團將來升級成旅,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這1000老兵補給北山支隊,成立主力二團,其目的也是在增強北山支隊的機動能力!不出意外,北山支隊的作戰性質,將會從警備,變成機動,以做到隨時可以出征。這一點,從警備團裝備標準對準主力一團來就能看得出。
這裏頭,大概也就是李月軒這邊還是有所限製了。雖然他依舊是警備團的團長,支隊的副支隊長,但是軍工這一塊依舊沒變。而隻要他負責軍工,那新整編的警備團,依舊還得是副團長管著。而且這個警備團,還沒辦法四處作戰。
這不,從特戰隊到工兵連,一直在支隊當工兵連長的蔣大全,就被提拔為警備團的副團長,負責管理警備團的事情。
在宣布完了總部的命令後,趙大年跟朱星宇他們就忙的不可開交,一直在進行行政跟軍事上的調整。同樣的,三個大隊這邊也在進行調整,不管是裝備上,還是兵力上,都在進行調整。而且借著這次全部升格的時機,支隊的主力一團,也是把編製從7個步兵連擴大到9個步兵連。
如此一來,包括新組建的主力二團跟警備團在內,所執行的編製標準就是:團部,三個步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運輸連,一個警衛排,一個工兵排,一個通訊隊,一個衛生隊,一個輜重隊。
雖然運輸隊跟輜重隊的性質差不多,但是運輸隊主要是靠著大牲口跟車輛進行長距離的運輸武器彈藥跟給養。而輜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卻是輕巧的衝鋒槍為主,作用是在戰鬥之時,負責給一線的單位輸送彈藥跟給養的。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這時候,就看出把根據地進行軍事化分級的好處來了!新建一個主力團,主力團還要擴編,還有三個大隊的編製升級……這所有的事情,都說明一件事,那就需要增加兵力,才能滿足擴編的需求。
營級單位比連級單位高了一級,兵力在500到700之間,裝備水平可以根據戰鬥需求,增設82迫擊炮單位,隨時能拉出去獨當一麵的。這樣的而隊伍拉出去,麵對的那得是鬼子的步兵大隊或者中央軍的團級單位。對付鬼子的中隊,一個連出去就足夠用了。此外就是三個大隊分別獨立出去,擴編成地方團!雖然名字叫地方團,歸屬於9分區指揮,但是地方團跟地方團是不一樣的!就二大隊在太嶽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把這些步兵大隊的兵力從一千二三,擴大到兩千左右,那妥妥的又是主力團的規模!
剛好,這個時間裏,根據地的骨幹民兵已經訓練完,也都登記在冊,甚至訓練成績也都有記錄。而根據現有的駐地分屬,各個部隊的征兵人員隻需要拿著名冊,根據隊伍的需求,在名冊圈下需要的人員,然後去村子裏喊人就行了。
沒錯,就是到了目的地,戰鬥打起來的時候,運輸隊暫時也就沒事可幹了,直接就能扛起擔架,進入戰場幫忙抬迴那些需要救治的傷員。可以說,輜重隊看似是後勤人員,但是必須是有作戰經驗,還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甚至個人戰鬥力都不能差了的。畢竟打仗的時候,可不是扛著彈藥箱子來迴穿插那麽簡單,因為有時候是要突破敵人的炮火或者機槍封鎖,甚至要麵對敵人的小規模突襲的。
就拿二大隊來說,現在是九分區2團的番號,郭廉棟就把白大寶、陳冰糧、鄭佐鈺的名字給報了上來,直接從連長升職為營長。
比如一營的3連,連長是羅文龍,他有9個步兵班,就需要9個輕機槍射手。但是給他的老兵當中,隻有4個機槍手,5個副機槍手。那怎麽辦?名冊打開,看看哪個村子的機槍手訓練成績最好,直接拉過來就能編入步兵班了。
而且把大隊擴展成地方團,同樣也有了營級單位,其他的功能單位也差不了許多,就是編成人員的數量要要少一些。
然後, 6個步兵連一分為三,各自以兩個步兵連為骨幹,抽調老兵跟幹部,再從骨幹民兵當中抽調合適的戰士上來,就能補齊編製。
至於衛生隊,那就是以軍醫為主,擔架隊為輔助的醫護單位,負責戰場急救以及傷員轉移的。必要時,運輸隊要編入衛生隊,被衛生隊指揮的。
當然,這些骨幹民兵上來是不能當主射手的,需要主力部隊的骨幹來當機槍手,哪怕原來是副射手,現在也是能當主射手的。
還有其他的位置,比如精確射手了,哪個骨幹民兵的槍法準,那就拉來放在步兵班裏。
總之,所有的骨幹民兵那都是儲備的兵員,隨時都能拉近隊伍中。這些骨幹民兵不缺乏鍛煉,隻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打一仗,也就成了!
至於說骨幹民兵願不願意進入主力部隊?看看軍區給予軍屬們的優厚待遇?誰不想那是傻的!(本章完)
無錯版本在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比如新一團,把新一團從公路線調到西邊馬坊那邊,針對的是白晉鐵路,直麵的是榆次,還能跟新二團形成犄角。在將來,這就是一個進攻方向!而且總部顯然是知道新一團的兵力的,沒有限製新一團的規模,甚至還鼓勵繼續發展。那麽再過一兩年,新一團就會是一個新的旅級單位。
總部顯然也是知道老孔混的還行,就是兵力上少了點。於是新二團就先把兵力提上來,湊齊3000人的大團。
至於獨立團,雖然有了一個師的兵力,但是了解李雲龍的人,都知道這獨立團的兵也是有好有壞的,發展過快,戰鬥力的水份比較多,所以抽出1000老兵出來,也是提醒李雲龍,要注意保持隊伍的精銳程度。但不管如何,獨立團將來升級成旅,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這1000老兵補給北山支隊,成立主力二團,其目的也是在增強北山支隊的機動能力!不出意外,北山支隊的作戰性質,將會從警備,變成機動,以做到隨時可以出征。這一點,從警備團裝備標準對準主力一團來就能看得出。
這裏頭,大概也就是李月軒這邊還是有所限製了。雖然他依舊是警備團的團長,支隊的副支隊長,但是軍工這一塊依舊沒變。而隻要他負責軍工,那新整編的警備團,依舊還得是副團長管著。而且這個警備團,還沒辦法四處作戰。
這不,從特戰隊到工兵連,一直在支隊當工兵連長的蔣大全,就被提拔為警備團的副團長,負責管理警備團的事情。
在宣布完了總部的命令後,趙大年跟朱星宇他們就忙的不可開交,一直在進行行政跟軍事上的調整。同樣的,三個大隊這邊也在進行調整,不管是裝備上,還是兵力上,都在進行調整。而且借著這次全部升格的時機,支隊的主力一團,也是把編製從7個步兵連擴大到9個步兵連。
如此一來,包括新組建的主力二團跟警備團在內,所執行的編製標準就是:團部,三個步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運輸連,一個警衛排,一個工兵排,一個通訊隊,一個衛生隊,一個輜重隊。
雖然運輸隊跟輜重隊的性質差不多,但是運輸隊主要是靠著大牲口跟車輛進行長距離的運輸武器彈藥跟給養。而輜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卻是輕巧的衝鋒槍為主,作用是在戰鬥之時,負責給一線的單位輸送彈藥跟給養的。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這時候,就看出把根據地進行軍事化分級的好處來了!新建一個主力團,主力團還要擴編,還有三個大隊的編製升級……這所有的事情,都說明一件事,那就需要增加兵力,才能滿足擴編的需求。
營級單位比連級單位高了一級,兵力在500到700之間,裝備水平可以根據戰鬥需求,增設82迫擊炮單位,隨時能拉出去獨當一麵的。這樣的而隊伍拉出去,麵對的那得是鬼子的步兵大隊或者中央軍的團級單位。對付鬼子的中隊,一個連出去就足夠用了。此外就是三個大隊分別獨立出去,擴編成地方團!雖然名字叫地方團,歸屬於9分區指揮,但是地方團跟地方團是不一樣的!就二大隊在太嶽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把這些步兵大隊的兵力從一千二三,擴大到兩千左右,那妥妥的又是主力團的規模!
剛好,這個時間裏,根據地的骨幹民兵已經訓練完,也都登記在冊,甚至訓練成績也都有記錄。而根據現有的駐地分屬,各個部隊的征兵人員隻需要拿著名冊,根據隊伍的需求,在名冊圈下需要的人員,然後去村子裏喊人就行了。
沒錯,就是到了目的地,戰鬥打起來的時候,運輸隊暫時也就沒事可幹了,直接就能扛起擔架,進入戰場幫忙抬迴那些需要救治的傷員。可以說,輜重隊看似是後勤人員,但是必須是有作戰經驗,還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甚至個人戰鬥力都不能差了的。畢竟打仗的時候,可不是扛著彈藥箱子來迴穿插那麽簡單,因為有時候是要突破敵人的炮火或者機槍封鎖,甚至要麵對敵人的小規模突襲的。
就拿二大隊來說,現在是九分區2團的番號,郭廉棟就把白大寶、陳冰糧、鄭佐鈺的名字給報了上來,直接從連長升職為營長。
比如一營的3連,連長是羅文龍,他有9個步兵班,就需要9個輕機槍射手。但是給他的老兵當中,隻有4個機槍手,5個副機槍手。那怎麽辦?名冊打開,看看哪個村子的機槍手訓練成績最好,直接拉過來就能編入步兵班了。
而且把大隊擴展成地方團,同樣也有了營級單位,其他的功能單位也差不了許多,就是編成人員的數量要要少一些。
然後, 6個步兵連一分為三,各自以兩個步兵連為骨幹,抽調老兵跟幹部,再從骨幹民兵當中抽調合適的戰士上來,就能補齊編製。
至於衛生隊,那就是以軍醫為主,擔架隊為輔助的醫護單位,負責戰場急救以及傷員轉移的。必要時,運輸隊要編入衛生隊,被衛生隊指揮的。
當然,這些骨幹民兵上來是不能當主射手的,需要主力部隊的骨幹來當機槍手,哪怕原來是副射手,現在也是能當主射手的。
還有其他的位置,比如精確射手了,哪個骨幹民兵的槍法準,那就拉來放在步兵班裏。
總之,所有的骨幹民兵那都是儲備的兵員,隨時都能拉近隊伍中。這些骨幹民兵不缺乏鍛煉,隻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打一仗,也就成了!
至於說骨幹民兵願不願意進入主力部隊?看看軍區給予軍屬們的優厚待遇?誰不想那是傻的!(本章完)
無錯版本在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從總部對於北山根據地的擴編跟獨立分區,就能看出總部對於北山這邊的重視程度!雖然如此一來,新嫩的九分區暫時抽不開主力對外作戰了,但是從長遠看,一旦把九分區給穩固好了,那至少能拉出9個主力團的兵力出來的,還是那種大團!
比如新一團,把新一團從公路線調到西邊馬坊那邊,針對的是白晉鐵路,直麵的是榆次,還能跟新二團形成犄角。在將來,這就是一個進攻方向!而且總部顯然是知道新一團的兵力的,沒有限製新一團的規模,甚至還鼓勵繼續發展。那麽再過一兩年,新一團就會是一個新的旅級單位。
總部顯然也是知道老孔混的還行,就是兵力上少了點。於是新二團就先把兵力提上來,湊齊3000人的大團。
至於獨立團,雖然有了一個師的兵力,但是了解李雲龍的人,都知道這獨立團的兵也是有好有壞的,發展過快,戰鬥力的水份比較多,所以抽出1000老兵出來,也是提醒李雲龍,要注意保持隊伍的精銳程度。但不管如何,獨立團將來升級成旅,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這1000老兵補給北山支隊,成立主力二團,其目的也是在增強北山支隊的機動能力!不出意外,北山支隊的作戰性質,將會從警備,變成機動,以做到隨時可以出征。這一點,從警備團裝備標準對準主力一團來就能看得出。
這裏頭,大概也就是李月軒這邊還是有所限製了。雖然他依舊是警備團的團長,支隊的副支隊長,但是軍工這一塊依舊沒變。而隻要他負責軍工,那新整編的警備團,依舊還得是副團長管著。而且這個警備團,還沒辦法四處作戰。
這不,從特戰隊到工兵連,一直在支隊當工兵連長的蔣大全,就被提拔為警備團的副團長,負責管理警備團的事情。
在宣布完了總部的命令後,趙大年跟朱星宇他們就忙的不可開交,一直在進行行政跟軍事上的調整。同樣的,三個大隊這邊也在進行調整,不管是裝備上,還是兵力上,都在進行調整。而且借著這次全部升格的時機,支隊的主力一團,也是把編製從7個步兵連擴大到9個步兵連。
如此一來,包括新組建的主力二團跟警備團在內,所執行的編製標準就是:團部,三個步兵營,一個偵察連,一個炮兵連,一個運輸連,一個警衛排,一個工兵排,一個通訊隊,一個衛生隊,一個輜重隊。
雖然運輸隊跟輜重隊的性質差不多,但是運輸隊主要是靠著大牲口跟車輛進行長距離的運輸武器彈藥跟給養。而輜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卻是輕巧的衝鋒槍為主,作用是在戰鬥之時,負責給一線的單位輸送彈藥跟給養的。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6>@\/9書#吧{首;發,>請您!到六!九:書<吧{去:看!
這時候,就看出把根據地進行軍事化分級的好處來了!新建一個主力團,主力團還要擴編,還有三個大隊的編製升級……這所有的事情,都說明一件事,那就需要增加兵力,才能滿足擴編的需求。
營級單位比連級單位高了一級,兵力在500到700之間,裝備水平可以根據戰鬥需求,增設82迫擊炮單位,隨時能拉出去獨當一麵的。這樣的而隊伍拉出去,麵對的那得是鬼子的步兵大隊或者中央軍的團級單位。對付鬼子的中隊,一個連出去就足夠用了。此外就是三個大隊分別獨立出去,擴編成地方團!雖然名字叫地方團,歸屬於9分區指揮,但是地方團跟地方團是不一樣的!就二大隊在太嶽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把這些步兵大隊的兵力從一千二三,擴大到兩千左右,那妥妥的又是主力團的規模!
剛好,這個時間裏,根據地的骨幹民兵已經訓練完,也都登記在冊,甚至訓練成績也都有記錄。而根據現有的駐地分屬,各個部隊的征兵人員隻需要拿著名冊,根據隊伍的需求,在名冊圈下需要的人員,然後去村子裏喊人就行了。
沒錯,就是到了目的地,戰鬥打起來的時候,運輸隊暫時也就沒事可幹了,直接就能扛起擔架,進入戰場幫忙抬迴那些需要救治的傷員。可以說,輜重隊看似是後勤人員,但是必須是有作戰經驗,還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甚至個人戰鬥力都不能差了的。畢竟打仗的時候,可不是扛著彈藥箱子來迴穿插那麽簡單,因為有時候是要突破敵人的炮火或者機槍封鎖,甚至要麵對敵人的小規模突襲的。
就拿二大隊來說,現在是九分區2團的番號,郭廉棟就把白大寶、陳冰糧、鄭佐鈺的名字給報了上來,直接從連長升職為營長。
比如一營的3連,連長是羅文龍,他有9個步兵班,就需要9個輕機槍射手。但是給他的老兵當中,隻有4個機槍手,5個副機槍手。那怎麽辦?名冊打開,看看哪個村子的機槍手訓練成績最好,直接拉過來就能編入步兵班了。
而且把大隊擴展成地方團,同樣也有了營級單位,其他的功能單位也差不了許多,就是編成人員的數量要要少一些。
然後, 6個步兵連一分為三,各自以兩個步兵連為骨幹,抽調老兵跟幹部,再從骨幹民兵當中抽調合適的戰士上來,就能補齊編製。
至於衛生隊,那就是以軍醫為主,擔架隊為輔助的醫護單位,負責戰場急救以及傷員轉移的。必要時,運輸隊要編入衛生隊,被衛生隊指揮的。
當然,這些骨幹民兵上來是不能當主射手的,需要主力部隊的骨幹來當機槍手,哪怕原來是副射手,現在也是能當主射手的。
還有其他的位置,比如精確射手了,哪個骨幹民兵的槍法準,那就拉來放在步兵班裏。
總之,所有的骨幹民兵那都是儲備的兵員,隨時都能拉近隊伍中。這些骨幹民兵不缺乏鍛煉,隻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打一仗,也就成了!
至於說骨幹民兵願不願意進入主力部隊?看看軍區給予軍屬們的優厚待遇?誰不想那是傻的!(本章完)
無錯版本在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