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端午節就要到了,街上賣粽葉和粽子的小攤販也越來越多了。這天,段書瑞在街上遇到了魚幼薇母女倆。


    “先生!好久不見了!”魚幼薇隔著老遠就看見他,她鬆開母親的手,向他跑來。


    段書瑞剛想說:“禮不可廢……”結果被她撲了個滿懷,他又默默的閉嘴了。魚幼薇摟著他的腰,剛想向先生賣萌撒嬌,但想到母親還在後麵,隻能懊惱的鬆開手,側身站到一邊。


    “夫人,許久不見。夫人這是……帶幼薇出來買東西嗎?”段書瑞看見魚母走過來,行了一禮。


    “先生好。還有三日便是端陽節了,我帶幼薇出來采購一些包粽子需要的食材。”魚母還了一禮,微笑著說道。


    “好的,那夫人你們慢慢逛,在下先迴去了。”段書瑞還剩一堆作業沒改,他打算在今天之內改完,趕在放假前發給學生們。要不然家長抽查起他們的功課,熊孩子們怕是不好交差。


    “先生留步!”魚幼薇叫住他。段書瑞靜靜的看著她,隻見她兩手在胸前點呀點,麵色微紅,一副想說什麽但又不敢開口的樣子。


    “你有何話,但說無妨。”段書瑞雙手抱胸,她一旦有事需要自己幫忙時就會這樣,他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先生,你後天有空嗎?可否陪學生去一個地方。”魚幼薇低下頭,有些不敢看他。


    “什麽地方?”段書瑞有些無語。這孩子能不能一次性把話說完啊!


    “還是我來說吧。”魚母看不得自家女兒磨磨唧唧的樣子,她言簡意賅的說道:“先生,幼薇打算後天給書院夫子送節禮,但她不好意思一個人去,我後天又正好有事。所以她想再找一個人和她一同去。”


    段書瑞恍然大悟,他可算知道為何魚幼薇不好意思開口了。敢情她給書院夫子準備了節禮,沒給自己準備啊!他本來有些吃醋,但想到自己頭上戴著她送的簪子,酸澀的情緒就煙消雲散了。


    “這有何難,我同你一起去就是了。”段書瑞看著她微紅的耳尖,忍不住勾起嘴角。


    “先生,你的禮物……”


    “打住,我就不需要什麽節禮了。你若實在想送,便送我幾個你娘包的粽子吧。”段書瑞的目光忽然從魚幼薇的臉上轉移到身上。她穿著白色的圓領上衣,一件青色襦裙,裙子上還點綴著幾株紅豆,胸前還係了一根紅色的絲帶。看上去好像一個剛出鍋的紅棗粽子!想到這裏,他不禁輕笑出聲。


    “先生,你笑什麽?”魚幼薇不明所以的看著他。


    “沒什麽,明日我登門拜訪,你再和我詳議送節禮一事吧。”


    “怎可讓先生上門,應該是幼薇親自上門才對。”魚母低頭吩咐女兒,“我明早將粽子蒸好,你挑選一些明天下午給先生送去,一定要親自送到先生家中。”


    “好吧,勞夫人費心了。”既然魚母這麽說了,他隻得答應下來。二人在前麵路口分道揚鑣。


    第二天,段書瑞特意在中午就趕了迴去。這幾日陳伯給了他們兩本資料,讓他們提前預習時文,待端午收假迴來就上時文課。他早上給學生上完課,就迴到了自己家。這幾天每天隻睡五個時辰,其餘時間不是在講課,就是在學習。他感覺自己需要補個覺。


    他取下簪子,一頭墨色長發傾斜下來。他輕輕摩挲著簪子上細密的紋理,將其小心放在飾品盒內。他脫下外衣和鞋襪,便倒頭睡下了。


    這一覺睡得十分香甜,連一個夢也沒有。段書瑞揉揉眼睛坐起身,也不知道這一覺睡了多久。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魚幼薇雪白的臉蛋驟然出現在視野裏,嚇了他一跳。


    “魚幼薇!你在做什麽!你怎會在我房間裏?”段書瑞揉了揉自己的胸口,感覺自己快被她嚇出心髒病了。


    “先生,我早就來啦。”魚幼薇眨巴眨巴大眼睛,“我敲門你沒理我,我就推門進來了—先生,你沒鎖門哦。”


    “你來了怎麽不叫醒我?”屋裏進人了自己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當真是進入深度睡眠了。段書瑞在心裏吐槽自己。


    “我看先生睡得正香,不忍心叫醒你。”魚幼薇聳聳肩,一臉無辜的樣子,“先生,你眼下的黑眼圈好重,你還是少熬點夜吧。”


    “近日讀書太勤勉了,何況白天還要給郭小胖他們上課。”段書瑞打了個哈欠,他迴過神來,才發現自己隻著中衣,還沒有束發。這實在不符合禮數。他對魚幼薇說道:“你先去書桌旁坐著,一會兒我們再商量送節禮的事情。”魚幼薇乖巧的點點頭,走到書桌旁坐下,將目光轉移到桌上的一堆作業上。


    段書瑞穿上外衣,用簪子將頭發束好。做完這一切後他也在桌邊坐下,詢問魚幼薇送禮事宜。


    通過談話,他了解到這位要送禮的夫子姓鄭,在白麓書院負責教授學生詩詞歌賦。他知道魚幼薇家境貧寒,所以讓她看著給節禮,甚至拜師禮也是象征性的收了幾樣禮物。這位鄭夫子家就住在長安城近郊的一個小村落,離這裏也不算太遠。他是本地人,多年前曾考上舉人,但不知何故放棄了入朝為官,選擇了去白麓書院當講師。


    端陽節也屬於三節兩壽之一,魚幼薇自然要給夫子送節禮。母女倆平時日子過得緊湊,但給鄭夫子的禮卻一點都不含糊。肉幹兩條,幹果若幹,還有新豐酒一壺。新豐酒的產地為西安,位於長安、洛陽之間的交通要道上。唐朝文人墨客途經此地時,都要喝新豐酒,並留下眾多詩篇,使新豐酒名聲大噪。王摩詰就曾在《少年行》一詩中寫到:“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魚幼薇聽她的同窗說過,在附近幾個村子裏,鄭夫子算是最勤勉清貧的一位,別的一些夫子或敷衍糊弄,或大肆收錢,如他這般勤懇教書的其實很少。


    “既然如此,那我們明日就去給這位先生送禮吧。時間就定在巳時如何?屆時就由你帶路了。”


    “好的,先生隻管跟著我就是了。”魚幼薇展顏一笑,笑容竟比春光還要燦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渡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渡關山並收藏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