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判詞不易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作者:飛渡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後第二天一早,魚幼薇就目瞪口呆地看著門前堆了一垛茶餅。
“先生,你說這會是誰買的呢? ”魚幼薇佯裝不解地問段書瑞。
“不知道,或許是神仙顯靈吧。”段書瑞麵不改色地迴答道。
“是嗎?那就謝謝這位活神仙了。”魚幼薇雙手合十,微笑道,“這些茶餅夠我用一個月了。”
段書瑞不語,隻是挑了挑眉,麵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複習任務依然艱巨,段書瑞不僅需要自己動筆寫判詞外,還要廣泛學習前人的智慧,博采眾長。吏部銓選以“身言書判”四項能力為主要測試內容,先試書判,再察身言。判文內容達到“文理優長”者方為合格,之後才能進入“身言”的考察環節。
“身言書判”分別指身體相貌、言辭表達、書法和判案能力。段書瑞隻能隔三差五就往陳斯年那兒跑,或是把自己寫的判詞托人送給他。
“修竹,你得空可以看一下《大中刑律統類》,長安的書肆幾乎都有此書。”陳斯年正拿著朱筆批閱他寫的判詞。
“師兄,我寫的判詞……當真那麽糟糕嗎?”段書瑞惴惴不安地問道。
“當今聖上銳意創新,頒布的這部律法改變了自秦漢以來律的傳統體例,將律、令、格、式混合編在一起。我估計這次的考題也會跟著創新。”陳斯年皺著眉頭說道,“從你的判詞可以看出你對當朝律法知之甚少,想要通過考試還是有些難度。”
段書瑞聽前半截聽得一頭霧水,但他向來做足麵子功夫,仍是梗著脖子點點頭。
他來到了崇文閣,正在書架上挑選書籍呢,被眼尖的掌櫃認出來了:“這不是今科榜眼嗎?好一段日子沒見你來啦!”
段書瑞有些僵硬地轉過身:“掌櫃的,別來無恙啊……”
“您這次來是想選什麽書呢?我來幫您找!”掌櫃聲若洪鍾,他周身三尺的氣流仿佛都被他的大嗓門微微攪動。
“掌櫃的,您小聲一些,這兒還有其他客人呢……”段書瑞向他擺擺手。
然而已經晚了,書肆一樓的客人都聽到了掌櫃的聲音,齊刷刷地向段書瑞看來。
……
段書瑞屈膝捂臉,好想挖個地洞把自己埋進去。
掌櫃絲毫沒有收斂,他將段書瑞半拉半請地帶到櫃台,朗聲說道:“各位,以前這位公子就經常光顧小店,現在他考上了今科榜眼,小店也是蓬蓽生輝啊!李某不才,與科舉無緣,今日卻要支持一下讀書人!我宣布,今日公子在我這裏的消費一律折半!”
段書瑞低著頭,本來已經將此店暗戳戳地拉入黑名單,聽到最後一句話不由得雙目放光。
掌櫃的,既然是你自己說的,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除了《大中刑律統類》外,段書瑞一口氣又挑了好幾本書。當掌櫃露出快要哭出來的神情時,段書瑞這才肯放過他:“就這幾本吧,勞煩您幫我結賬。”
掌櫃用右手捂住胸口,麵上帶著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本以為這位看上去就正派的公子不會占太大便宜,誰成想他一選就是一籮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段書瑞心滿意足地背著一籮筐書迴到家裏,再過兩日陳伯就要進行月測了,他還要好好準備一番呢。
他在一堆書中挑挑揀揀,最後翻出白樂天的《百道判》。聽聞白樂天靠著這100道判詞,在眾多應選人中拔得頭籌,拿下“書判拔萃”科。他倒想好好拜讀一下,要是能考到白樂天答過的原題就更好了。
段書瑞認真地看著,這些時日他閱讀古文的速度也日益提升,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時常翻閱詞典了。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因連日大雨導致洛水猛漲,衝垮了河上的橋梁。兩岸百姓來往出行不便,就到河南府上訪要求趕緊修橋。官府經過實地考察,答複百姓說:現在大雨一直在下,不利於施工;如果強行修橋,就算勉強修複,等水位繼續上漲,還會把新橋衝毀,白白浪費人力物力。不如等大雨停了,水勢平緩再修也不遲。”
“誰知告示貼出後,還是有人對此表示不滿。這些人通過輿論造勢,說河南府官僚主義,漠視民情。一時間群情激憤,輿情來勢洶洶。”
他將白樂天的看法蒙上,自己思索了一會兒。橋肯定是要修的,畢竟事關民生問題。但何時修、怎麽修,他卻是怎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隔了一會兒,他忍不住翻看白樂天的答案——白樂天表示,橋是要修的,但也要考慮時機。在財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成本問題,爭取用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成效。
冒雨貿然修橋必然會被衝毀,還要再修一次。由此白樂天作出“判決”——“無取人辭,請依府見”。在修橋這件事上,官府是占理的,故不能因為個人的牢騷不滿就有所動搖。在決策過程中需要聽取正確意見,不能個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看完這個案例,段書瑞不僅對這位先賢肅然起敬——若是讓現在的他來作答的話,定不會總結出這樣滴水不漏的答案。
在學習判詞的路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律法知識需要學習。但是,時間真的會等他嗎?
他盯著厚厚幾本需要複習的書籍欲哭無淚:以前覺得法學生的期末周也不過如此,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麽快。
“先生,你說這會是誰買的呢? ”魚幼薇佯裝不解地問段書瑞。
“不知道,或許是神仙顯靈吧。”段書瑞麵不改色地迴答道。
“是嗎?那就謝謝這位活神仙了。”魚幼薇雙手合十,微笑道,“這些茶餅夠我用一個月了。”
段書瑞不語,隻是挑了挑眉,麵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複習任務依然艱巨,段書瑞不僅需要自己動筆寫判詞外,還要廣泛學習前人的智慧,博采眾長。吏部銓選以“身言書判”四項能力為主要測試內容,先試書判,再察身言。判文內容達到“文理優長”者方為合格,之後才能進入“身言”的考察環節。
“身言書判”分別指身體相貌、言辭表達、書法和判案能力。段書瑞隻能隔三差五就往陳斯年那兒跑,或是把自己寫的判詞托人送給他。
“修竹,你得空可以看一下《大中刑律統類》,長安的書肆幾乎都有此書。”陳斯年正拿著朱筆批閱他寫的判詞。
“師兄,我寫的判詞……當真那麽糟糕嗎?”段書瑞惴惴不安地問道。
“當今聖上銳意創新,頒布的這部律法改變了自秦漢以來律的傳統體例,將律、令、格、式混合編在一起。我估計這次的考題也會跟著創新。”陳斯年皺著眉頭說道,“從你的判詞可以看出你對當朝律法知之甚少,想要通過考試還是有些難度。”
段書瑞聽前半截聽得一頭霧水,但他向來做足麵子功夫,仍是梗著脖子點點頭。
他來到了崇文閣,正在書架上挑選書籍呢,被眼尖的掌櫃認出來了:“這不是今科榜眼嗎?好一段日子沒見你來啦!”
段書瑞有些僵硬地轉過身:“掌櫃的,別來無恙啊……”
“您這次來是想選什麽書呢?我來幫您找!”掌櫃聲若洪鍾,他周身三尺的氣流仿佛都被他的大嗓門微微攪動。
“掌櫃的,您小聲一些,這兒還有其他客人呢……”段書瑞向他擺擺手。
然而已經晚了,書肆一樓的客人都聽到了掌櫃的聲音,齊刷刷地向段書瑞看來。
……
段書瑞屈膝捂臉,好想挖個地洞把自己埋進去。
掌櫃絲毫沒有收斂,他將段書瑞半拉半請地帶到櫃台,朗聲說道:“各位,以前這位公子就經常光顧小店,現在他考上了今科榜眼,小店也是蓬蓽生輝啊!李某不才,與科舉無緣,今日卻要支持一下讀書人!我宣布,今日公子在我這裏的消費一律折半!”
段書瑞低著頭,本來已經將此店暗戳戳地拉入黑名單,聽到最後一句話不由得雙目放光。
掌櫃的,既然是你自己說的,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除了《大中刑律統類》外,段書瑞一口氣又挑了好幾本書。當掌櫃露出快要哭出來的神情時,段書瑞這才肯放過他:“就這幾本吧,勞煩您幫我結賬。”
掌櫃用右手捂住胸口,麵上帶著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本以為這位看上去就正派的公子不會占太大便宜,誰成想他一選就是一籮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段書瑞心滿意足地背著一籮筐書迴到家裏,再過兩日陳伯就要進行月測了,他還要好好準備一番呢。
他在一堆書中挑挑揀揀,最後翻出白樂天的《百道判》。聽聞白樂天靠著這100道判詞,在眾多應選人中拔得頭籌,拿下“書判拔萃”科。他倒想好好拜讀一下,要是能考到白樂天答過的原題就更好了。
段書瑞認真地看著,這些時日他閱讀古文的速度也日益提升,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時常翻閱詞典了。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因連日大雨導致洛水猛漲,衝垮了河上的橋梁。兩岸百姓來往出行不便,就到河南府上訪要求趕緊修橋。官府經過實地考察,答複百姓說:現在大雨一直在下,不利於施工;如果強行修橋,就算勉強修複,等水位繼續上漲,還會把新橋衝毀,白白浪費人力物力。不如等大雨停了,水勢平緩再修也不遲。”
“誰知告示貼出後,還是有人對此表示不滿。這些人通過輿論造勢,說河南府官僚主義,漠視民情。一時間群情激憤,輿情來勢洶洶。”
他將白樂天的看法蒙上,自己思索了一會兒。橋肯定是要修的,畢竟事關民生問題。但何時修、怎麽修,他卻是怎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隔了一會兒,他忍不住翻看白樂天的答案——白樂天表示,橋是要修的,但也要考慮時機。在財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成本問題,爭取用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成效。
冒雨貿然修橋必然會被衝毀,還要再修一次。由此白樂天作出“判決”——“無取人辭,請依府見”。在修橋這件事上,官府是占理的,故不能因為個人的牢騷不滿就有所動搖。在決策過程中需要聽取正確意見,不能個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看完這個案例,段書瑞不僅對這位先賢肅然起敬——若是讓現在的他來作答的話,定不會總結出這樣滴水不漏的答案。
在學習判詞的路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律法知識需要學習。但是,時間真的會等他嗎?
他盯著厚厚幾本需要複習的書籍欲哭無淚:以前覺得法學生的期末周也不過如此,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