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鄉試年,集賢書院除了已經考中舉人的,剩餘學生基本上都會去參加鄉試。書院附近還有一些私塾,為了廣大學子考慮,書院特意開放了考房。


    書院開放的考房一比一還原了鄉試時要待的考房,為的就是提前讓大家感受一下考試氛圍。段書瑞看到那已經包漿的椅子和那光滑鋥亮的桌子,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就是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卻能深刻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今年年末的州試,其中一個考點就定在了集賢書院。當然,考生有權利自主選擇考場,如果不想在集賢書院的考房參加考試的,也可以申請在國子監或太學進行考試。不過基本上本地的學子們都會選擇在集賢書院參加考試。


    此時已經十二月了,天氣正是冷的時候。因此書院為每個考房都配了一個炭火盆,而且木炭不限量。根據以往的經曆,總有那麽幾個倒黴蛋還沒參加來年的鄉試呢,就在書院的總考中凍病了。


    一大早,集賢書院的學生就全部提著考籃來到了考房。既然是模擬鄉試,那麽各個環節都要做到位。書院特意在每個考房安排了兩位夫子搜身,排到段書瑞時,他用眼神視野示意了一下後麵的崔景信。後者驕傲的抬起下巴,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模樣。


    雖然這人在陳伯家是有過“前科”的,但段書瑞明白他不會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三人順利通過搜身後,進去找到自己的考房,將東西放下。再取出一塊舊手帕將兩塊木板擦幹淨,便準備開始考試了。


    這時候的天氣真的挺冷,稍微寫了一會兒段書瑞就感覺“手指不可屈伸”了。他連忙放下筆,搓了搓手,直到手心恢複些溫度才停下。


    從開元時起,禮部試進士,大抵分三場,即貼經、雜文及時務題五道。州府舉辦的考試,也與之對應。陳伯提前告訴了他們這次題量大,足足要考兩天時間。


    在這個考房答題,真的和平時月測的感覺完全不同。比如現在,段書瑞就感覺自己腦子像被凍住了,思維也有些停滯。


    一上午的時間段書瑞答完了幾道貼經題,中午時,他感覺肚子已經唱起了空城計,於是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筆。


    他從考籃裏翻翻找找,取出師娘給他準備的饅頭,以及書院發的一個小爐子。天氣太冷,饅頭都凍得有些硬了。他又取出一雙筷子,用一根筷子插著饅頭,在爐子上烤了兩分鍾,一看到饅頭表皮變得焦黃便收迴。師娘還給他們每人準備了一小罐自製的肉醬,用來抹饅頭正好。他吹了吹饅頭,將其從中間掰開,用筷子將肉醬塗抹在掰開的橫截麵上。他咬了一口,鹹香的肉醬配上酥脆的饅頭,慰藉了他早已饑腸轆轆的胃。旁邊的人早已聞到他烤饅頭的香味,紛紛停下筆,掏出自己的幹糧。


    兩個饅頭下肚,又喝了一大口熱水,段書瑞感覺寒意被驅散了不少。他將隔間的門簾掛上,祈禱它能擋住夜晚唿嘯的寒風。他閉眼小憩了一會兒,便又開始答題。


    經曆了這次模考,大家都感受了鄉試的考試氛圍。雖然題量不算少,但也沒想象中那麽大。雖然題型多樣,但對於考生們而言,隻要是準備過一些時日的,或多或少都能答上一些。


    段書瑞本來以為崔景信從考場出來會哭爹喊娘,但他表現的居然比以往都要平靜,隻是和他們吐槽了一下自己旁邊睡覺打鼾的考生。段書瑞不禁慶幸起自己的明智決定,有了娜娜的幫忙,崔景信的學習也獲得了成效。


    模考的成績相比於明年八月的鄉試顯得沒有那麽重要了。而這次的成績也沒有什麽懸念,段書瑞發現自己依然是三人中的萬年老二。崔景信雖然是萬年老三,但他的名字卻在一眾名字的中間,這也說明他打敗了此次參考的半數考生。這對他來說可謂是長足進步,陳伯還特意嘉獎了他。


    今年三人又是在陳伯家過年,除了段書瑞和陳舒雲,崔景信今年也沒有迴家。按理說崔家是大家族,族中子弟每一年若沒有特殊情況,都是需要迴家過年的。他卻連續兩年都迴家了,家中也沒人寫信催他。段書瑞目光複雜的看了他一眼,決定以後對他更友善一些。


    即使馬上要過年了,,陳伯也沒有放鬆對三人學業的監督。三人上午剛陪著師娘去集市上置辦了一大批年貨,下午就被陳伯安排了默寫的任務。崔景信目送著陳伯走遠,小聲的說了一句:“師傅這是讓我們過年嗎?我看更像是特訓吧。”


    陳舒雲笑著衝他比了個大拇指,就連一向不搭理他的段書瑞都點了點頭。但好在這些默寫的內容他都早已爛熟於心,所以寫起來也並不那麽費腦筋。


    陳伯老兩口節儉慣了,做事一向是親力親為,舍不得花錢請廚娘和傭人。有了之前師娘受傷的經曆,段書瑞不放心老兩口一直待在廚房裏,並和陳舒雲商量一起去廚房幫忙。陳舒雲雖然家境優渥,但卻出人意料的接地氣。他廚藝很好,手起刀落間,一塊肉就被切成均勻的小塊,整整齊齊的碼在砧板上。段書瑞讚賞的看著他:“陳兄,你可以啊。”


    陳舒雲笑著將肉放進盤子裏:“讓段兄見笑了,以前在家裏經常下廚,熟能生巧罷了。”


    段書瑞點點頭,又朝院子裏看了一眼。崔景信在廚房裏就是個添亂的,因此在他第二次將白糖錯當成鹽放入鍋裏時,被幾人攆出了廚房。崔景信隻能去院裏喂鴿子,同時負責擦桌子等瑣事,也許這些才是他擅長的。


    段書瑞也小小露了一手,整治出兩道菜。初中時母親上班迴來得晚,都是他負責二人的晚飯。盡管唐代的食材並不如現代那麽豐富,但他還是用有限的食材做出了一葷一素兩道菜。而且得到了一致的認可!


    “來來來,今天高興,咱們喝點小酒!”陳伯吩咐道,“舒雲,修竹,你們去把我埋在樹下的一壇酒挖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渡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渡關山並收藏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