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教徒有方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作者:飛渡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值陽春三月,春風和煦,鳥語花香。陽光透過樹梢間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甚是舒服。
陳伯正在院子裏坐著發呆,他的心情可不怎麽美妙。一旁正在打掃庭院的陳夫人心中也是焦急的很。她這幾日拉著幾個相熟的娘子到處拜佛,還捐了不少香火錢。如今卻一點三人的消息都沒有,怎能不讓她感到驚慌?
她放下笤帚,來到陳伯身邊坐下:“定是我們這巷子太深了,三個孩子的喜訊才遲遲沒有傳來。”
陳伯點頭,他手中把玩著兩個核桃,正閉眼養神。
陳夫人沉默了一會兒,倏地站起了身:“不行,我還得去拜拜!”
陳伯睜開眼睛:“你不是把周邊能拜的寺廟都拜了個遍嗎?”
陳夫人搖頭道:“不成,得多去幾個地方,佛祖才能感應到我的真心。心誠則靈嘛。”
陳伯還未來得及叫她,她已經匆匆的走到門邊。
陳夫人剛一打開門,就聽到巷子口傳來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她出門一看,一長串的報喜隊伍正朝她家過來。許多街坊鄰居也聽到了這動靜,站在門外看熱鬧。
“不知誰家考中了省元老爺。”
“咱們這小巷子裏能有幾個讀書人?莫非是……”
一串報喜隊伍後夾雜了不少閑人,他們跟在隊伍後麵,到人家門口說兩句好話就能討些賞錢。
眼見這隊伍一路往前,到了陳府門口才停下。報錄人一個翻身利索地下馬,走到陳夫人麵前:“請問段書瑞段老爺是住在此地嗎?”
因為之前段書瑞州試表現優異,鄰居們自然知曉了這位相公是有真才實學的。眼下聽報錄人對段書瑞的稱唿改成了老爺,不由得驚訝道:“莫非是段相公考上省元啦?”
“是……是的。”陳夫人有些難以置信的朝報錄人點點頭。
“恭喜你家段老爺,高中長安省試頭名省元!”
陳伯也趕了出來,正好聽到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
圍觀的街坊鄰居頓時轟動起來,要知道通過省試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居然還是省試中的第一名!這也太給他們小巷子長臉了!
這還沒完呢,報錄人又徐徐展開一張紙:“陳舒雲和崔景信兩位相公也雙雙及第,分列第十六名和第三十七名……”
在一片驚唿聲中,陳夫人高興過度,竟暈倒過去。陳伯忙扶住妻子,又是撫背又是掐人中的,她這才悠悠醒轉過來。
眾鄰居看向二老的眼神充滿了豔羨,之前陳伯的獨子就考上了省元,而後又考上了進士。那時他們就在想,有個會讀書的兒子真叫人羨慕。
誰知道現在陳伯收的三個徒弟都榜上有名,其中一個還考了頭名的省元!
報錄人上門之後,鄰居們、以及長安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拜訪,因為段書瑞不在家,這些人隻留下了賀禮,等段書瑞歸來後親自上門拜訪。因為有過一次報錄的經驗,陳伯倒是沒有那麽慌亂。崔景信臨走前給了他不少碎銀子,他已經拿去兌了不少銅錢,等的就是徒弟考中有人來道賀的這一刻。
老兩口心中既是激動,又是喜悅,更多的是為段書瑞爭氣,而不是為自己。
“三位公子都中了,你們二位這下便可安心了。”與陳伯二老關係不錯的鄰居婦人笑道,“陳伯您真是教徒有方啊!這可是繼令郎後第二位省元啦!”
陳伯笑道:“我這三個徒兒悟性高,肯吃苦,他們的付出也總算有了迴報。”
陳伯其實沒有奢求三位徒兒都及第的,他當然知道省試題有多難,淘汰率有多高。這次等來三位徒弟都榜上有名的好消息,其實是在他意料之外的。陳伯隻要徒弟們都上進就夠了,至於自己日後能不能招到更多弟子他並未多想。
陳伯夫婦這一日比段書瑞還要忙碌,因為來家中拜訪的人實在太多,還有富商帶了房契上門,說聽聞段書瑞居住的房屋狹小,已配不上省元的身份,他有一套闊氣的宅院可送給段書瑞雲雲。
更有甚者直接來問陳夫人,他們家是否需要家仆與婢女。
陳伯先是禮貌的迴絕了這些人,隨後花了大半日時間清點禮物。這些送禮的人都是本地富商鄉紳,派來的管家一個比一個能說,即使是他,應付起來也有些吃力。
陳夫人更是忙的團團轉,來迴奔波於廚房、大廳之間。即使是自家兒子考中省元有人來道賀那天,她也從未見過這樣的陣仗。
段書瑞並不知曉,因他中了省元,此時家中已經是一片熱鬧景象。
他和崔景信、陳舒雲仍住在客棧之中,省試放榜後,他與同一科及第的士子們正要趕赴巡撫的宅邸參加宴席。本地巡撫看到一眾人才自是十分高興,決定在自己府邸設宴款待眾士子。
雖然在晚唐時期“鹿鳴宴”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盛行,但慶功宴什麽的肯定是少不了的。
段書瑞三人到了巡撫府邸,遞了帖子之後,便被小吏引入一間屋舍,及第的士子們按排名依次而坐。段書瑞是省元,便坐在賓客席的首座,杜宇衡在他下首一位,其餘士子又往後坐著。而考試官們則以主考高鵬居中,副主考孫謙在他左側而坐。高鵬眼下的官職雖然比孫謙高些,但二人年少時師出同門,因而相處還算融洽。
“弟子見過各位老師。”
眾士子先拜會巡撫、主考官,再拜監臨、監試等官員,堂中和歌奏樂,美酒飄香。士子們端起酒杯與考官們互敬互飲,氣氛好不熱鬧。
段書瑞酒量不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長安城巡撫笑道:“省元郎這酒量不錯啊,日後到了官場須得會喝酒才行。眾位士子要向他學習啊。”
陳舒雲等士子也看著段書瑞微笑,此人平時看著是個斯文公子,喝起酒來竟然如此豪邁,真是讓人知道了何為“人不可貌相”。
進士科及第的士子中,年齡比段書瑞大上兩輪的也有,其中幾位的子女甚至都比段書瑞年長一些。
酒過三巡,大家開始交談。眾人和段書瑞漸漸熟悉起來,士子們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文章,段書瑞雖說話不多,每每開口卻總能一針見血。
段書瑞剛給自己又斟滿一杯酒,眼皮微抬,發現一個中年士子端著酒走過來了。
陳伯正在院子裏坐著發呆,他的心情可不怎麽美妙。一旁正在打掃庭院的陳夫人心中也是焦急的很。她這幾日拉著幾個相熟的娘子到處拜佛,還捐了不少香火錢。如今卻一點三人的消息都沒有,怎能不讓她感到驚慌?
她放下笤帚,來到陳伯身邊坐下:“定是我們這巷子太深了,三個孩子的喜訊才遲遲沒有傳來。”
陳伯點頭,他手中把玩著兩個核桃,正閉眼養神。
陳夫人沉默了一會兒,倏地站起了身:“不行,我還得去拜拜!”
陳伯睜開眼睛:“你不是把周邊能拜的寺廟都拜了個遍嗎?”
陳夫人搖頭道:“不成,得多去幾個地方,佛祖才能感應到我的真心。心誠則靈嘛。”
陳伯還未來得及叫她,她已經匆匆的走到門邊。
陳夫人剛一打開門,就聽到巷子口傳來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她出門一看,一長串的報喜隊伍正朝她家過來。許多街坊鄰居也聽到了這動靜,站在門外看熱鬧。
“不知誰家考中了省元老爺。”
“咱們這小巷子裏能有幾個讀書人?莫非是……”
一串報喜隊伍後夾雜了不少閑人,他們跟在隊伍後麵,到人家門口說兩句好話就能討些賞錢。
眼見這隊伍一路往前,到了陳府門口才停下。報錄人一個翻身利索地下馬,走到陳夫人麵前:“請問段書瑞段老爺是住在此地嗎?”
因為之前段書瑞州試表現優異,鄰居們自然知曉了這位相公是有真才實學的。眼下聽報錄人對段書瑞的稱唿改成了老爺,不由得驚訝道:“莫非是段相公考上省元啦?”
“是……是的。”陳夫人有些難以置信的朝報錄人點點頭。
“恭喜你家段老爺,高中長安省試頭名省元!”
陳伯也趕了出來,正好聽到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
圍觀的街坊鄰居頓時轟動起來,要知道通過省試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居然還是省試中的第一名!這也太給他們小巷子長臉了!
這還沒完呢,報錄人又徐徐展開一張紙:“陳舒雲和崔景信兩位相公也雙雙及第,分列第十六名和第三十七名……”
在一片驚唿聲中,陳夫人高興過度,竟暈倒過去。陳伯忙扶住妻子,又是撫背又是掐人中的,她這才悠悠醒轉過來。
眾鄰居看向二老的眼神充滿了豔羨,之前陳伯的獨子就考上了省元,而後又考上了進士。那時他們就在想,有個會讀書的兒子真叫人羨慕。
誰知道現在陳伯收的三個徒弟都榜上有名,其中一個還考了頭名的省元!
報錄人上門之後,鄰居們、以及長安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拜訪,因為段書瑞不在家,這些人隻留下了賀禮,等段書瑞歸來後親自上門拜訪。因為有過一次報錄的經驗,陳伯倒是沒有那麽慌亂。崔景信臨走前給了他不少碎銀子,他已經拿去兌了不少銅錢,等的就是徒弟考中有人來道賀的這一刻。
老兩口心中既是激動,又是喜悅,更多的是為段書瑞爭氣,而不是為自己。
“三位公子都中了,你們二位這下便可安心了。”與陳伯二老關係不錯的鄰居婦人笑道,“陳伯您真是教徒有方啊!這可是繼令郎後第二位省元啦!”
陳伯笑道:“我這三個徒兒悟性高,肯吃苦,他們的付出也總算有了迴報。”
陳伯其實沒有奢求三位徒兒都及第的,他當然知道省試題有多難,淘汰率有多高。這次等來三位徒弟都榜上有名的好消息,其實是在他意料之外的。陳伯隻要徒弟們都上進就夠了,至於自己日後能不能招到更多弟子他並未多想。
陳伯夫婦這一日比段書瑞還要忙碌,因為來家中拜訪的人實在太多,還有富商帶了房契上門,說聽聞段書瑞居住的房屋狹小,已配不上省元的身份,他有一套闊氣的宅院可送給段書瑞雲雲。
更有甚者直接來問陳夫人,他們家是否需要家仆與婢女。
陳伯先是禮貌的迴絕了這些人,隨後花了大半日時間清點禮物。這些送禮的人都是本地富商鄉紳,派來的管家一個比一個能說,即使是他,應付起來也有些吃力。
陳夫人更是忙的團團轉,來迴奔波於廚房、大廳之間。即使是自家兒子考中省元有人來道賀那天,她也從未見過這樣的陣仗。
段書瑞並不知曉,因他中了省元,此時家中已經是一片熱鬧景象。
他和崔景信、陳舒雲仍住在客棧之中,省試放榜後,他與同一科及第的士子們正要趕赴巡撫的宅邸參加宴席。本地巡撫看到一眾人才自是十分高興,決定在自己府邸設宴款待眾士子。
雖然在晚唐時期“鹿鳴宴”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盛行,但慶功宴什麽的肯定是少不了的。
段書瑞三人到了巡撫府邸,遞了帖子之後,便被小吏引入一間屋舍,及第的士子們按排名依次而坐。段書瑞是省元,便坐在賓客席的首座,杜宇衡在他下首一位,其餘士子又往後坐著。而考試官們則以主考高鵬居中,副主考孫謙在他左側而坐。高鵬眼下的官職雖然比孫謙高些,但二人年少時師出同門,因而相處還算融洽。
“弟子見過各位老師。”
眾士子先拜會巡撫、主考官,再拜監臨、監試等官員,堂中和歌奏樂,美酒飄香。士子們端起酒杯與考官們互敬互飲,氣氛好不熱鬧。
段書瑞酒量不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長安城巡撫笑道:“省元郎這酒量不錯啊,日後到了官場須得會喝酒才行。眾位士子要向他學習啊。”
陳舒雲等士子也看著段書瑞微笑,此人平時看著是個斯文公子,喝起酒來竟然如此豪邁,真是讓人知道了何為“人不可貌相”。
進士科及第的士子中,年齡比段書瑞大上兩輪的也有,其中幾位的子女甚至都比段書瑞年長一些。
酒過三巡,大家開始交談。眾人和段書瑞漸漸熟悉起來,士子們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文章,段書瑞雖說話不多,每每開口卻總能一針見血。
段書瑞剛給自己又斟滿一杯酒,眼皮微抬,發現一個中年士子端著酒走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