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又遇熟人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作者:飛渡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段書瑞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遲遲難以入眠。一閉上眼睛,腦海中迴放的全是原主日記中的內容。
“吾祖母於吾有恩,吾雙親亡故後,幸得祖母照料。”
“然吾祖母年事已高,未嚐見吾中舉,遽爾辭世,此乃吾終身之憾也。”
“吾此生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心,獨負吾祖母。每每午夜夢迴,驚坐而起,念及祖母,不禁涕淚俱下。”
看到這些揪心的文字,段書瑞感覺自己的心像被一把無形的大錘擊打著,傳來一陣陣悶痛。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向是最意難平的事。他不知道這篇日記是何時寫的,是在原主考上秀才前,還是鄉試失利後。但他能透過這些文字,感受到原主內心的悲痛與煎熬。
段書瑞也有和他類似的遺憾。他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在他的外婆病重時,沒有及時從國外趕迴來,以至於沒有見到她最後一麵。他歎了口氣,感覺自己的前半生也沒好到哪兒去:雖然去國外工作了幾年,但是也沒攢下太多錢;雖然是研究生學曆,迴國後卻還是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外婆從小最疼他,他卻連她最後一麵都沒見到……
這麽想來,自己活得也挺失敗的。在學校的時候覺得以後工作了就好,在國外吃不慣國外食物時覺得迴國了就好,沒想到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煩惱都是避不過也逃不開的。他為什麽執意要考科舉?就是因為想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雖然他現在表麵上過的還湊合,但如果不盡早做長遠打算,他的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高不成低不就,受到權貴欺負也隻能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難道這就是他想過的人生?
段書瑞胡亂揉了幾把臉,他竭力將諸多念頭從腦海中趕出去,想著外婆慈祥的麵容,逐漸進入夢鄉。
後來,段書瑞學習愈發刻苦了。崔景信以前就愛調侃他為“拚命三郎”,現在也不敢幸災樂禍了。因為最近長安城裏聚集的趕考學子們越來越多,他要是再不努力學習的話明年鄉試就又隻能陪跑了。陳舒雲自不必多說,段書瑞早上在院子裏晨讀時,就看到他房間的油燈亮起來了。他覺得他這位師兄比他起來的還早。
段書瑞按照陳伯的要求寫了好幾篇敘事詩。作詩的時候,他既參考了晚唐的時代背景,又結合了自身的經曆,寫出來的詩竟然得到了其餘三人的一致好評。陳伯說他很善於調動他人的情感,段書瑞心裏不禁吐槽道:師傅,您是隻誇抒情,用詞押韻什麽的一概不提啊!您這不就是變相的說我技術不夠,情感來湊嗎?但他知道陳伯的個性,這老爺子是絕對不會說違心話的。他仔細對比了一下最近寫的詩和之前寫的詩,發現自己還是取得了長足進步。有進步就好。隻要每天都能進步一點,他或許就能更早摸到鄉試的門檻了。
除了寫詩之外,段書瑞在寫文章上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這和他愛去書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書肆裏的藏書又進了一批,其中竟然有不少有關科舉考試的資料。他已經和書肆老板混熟了,因此每迴進新書老板都會提前一兩天告訴他。他得知消息後,就會帶好紙筆和便攜墨汁,準備去摘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文章。
這天,段書瑞如同往常一樣來到書肆。剛踏進門口,便看到一個有些眼熟的身影。他揉了揉眼睛,有些懷疑自己看錯了。誰知那男子抬頭看到了他,三步並作兩步的向他走來。段書瑞有些想避開,但轉念一想還是止住了後退的步伐。
“恩公,咱們又見麵了!”男子笑著打招唿,儼然是他救下的落水男孩的父親。
“你好。”段書瑞並不想和他過多的交流,“我還有書要看,就不叨擾先生了。”說完,他就徑直往一旁的書架走去,沒有理會男子。
誰知男子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一直跟在他身後。段書瑞不鹹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他才發覺自己的失禮:“公子,實在對不住!我是個粗人,那日看到你牽著孩子,頭腦一熱就……還望公子大人有大量,原諒我的失禮!”
他聲音太大,引來了一些顧客的注意。段書瑞不由得皺起眉頭,他壓低聲音,用隻有他二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那件事,我從未放在心上過。反正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又不能阻止人們暢所欲言。而且我救人,本就是發自內心,不是為了讓別人感激我。我還有事要做,就不和先生聊了。”
男子臉上浮現出一抹悔恨,他自知理虧,倒沒有再糾纏段書瑞。他走到書肆最裏麵的那排書架——其實他此次來是想為兒子挑幾本啟蒙讀物。突然看到段書瑞,他心裏是有些驚喜的,因為可以好好感激一下兒子的救命恩人。沒想到段書瑞非但不領情,還希望他趕緊離開。
段書瑞感覺自己剛進書肆的好心情蕩然無存。他在書架上挑挑揀揀,打算找到上次做了標記的書——他一般會在自己最後看到的那一張書頁上折一個小小的角。他敏銳的覺察到男子還沒離開書肆,於是打算看完剩下的內容就提前離開,以防和他再起正麵衝突。雖然知道男子隻是性格魯莽,但他素來和讀書人打交道慣了,有些不習慣和這樣的人相處。
素白修長的手指在書架上梭巡片刻,就找到了上次看過的書。段書瑞翻開書一看,不由得鬆了口氣:還好,標記還在。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張小板凳,便拖過來坐下,打算好好看會兒書。他一邊看著書,一邊“唰唰”的記著筆記。盡管和文言文打了十餘年交道,但遇到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他還是需要去請教陳伯。幸好陳伯耐心,肯不厭其煩的輔導他,要是換個老師,保準給他一頓好罵。
大量的閱讀已經讓段書瑞養成“一目十行”的能力,他能快速瀏覽,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再將其記下來。因此,他不到一個時辰就看完了那本書。他伸了個懶腰,將筆記揣入懷中,和老板打了個招唿,就準備離開了。那男子眼瞅著他跨過門檻,趕忙追了出來。
“恩公請留步!”男子擋在他身前,“我有話要說,請恩公聽我一言。”
“吾祖母於吾有恩,吾雙親亡故後,幸得祖母照料。”
“然吾祖母年事已高,未嚐見吾中舉,遽爾辭世,此乃吾終身之憾也。”
“吾此生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心,獨負吾祖母。每每午夜夢迴,驚坐而起,念及祖母,不禁涕淚俱下。”
看到這些揪心的文字,段書瑞感覺自己的心像被一把無形的大錘擊打著,傳來一陣陣悶痛。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向是最意難平的事。他不知道這篇日記是何時寫的,是在原主考上秀才前,還是鄉試失利後。但他能透過這些文字,感受到原主內心的悲痛與煎熬。
段書瑞也有和他類似的遺憾。他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在他的外婆病重時,沒有及時從國外趕迴來,以至於沒有見到她最後一麵。他歎了口氣,感覺自己的前半生也沒好到哪兒去:雖然去國外工作了幾年,但是也沒攢下太多錢;雖然是研究生學曆,迴國後卻還是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外婆從小最疼他,他卻連她最後一麵都沒見到……
這麽想來,自己活得也挺失敗的。在學校的時候覺得以後工作了就好,在國外吃不慣國外食物時覺得迴國了就好,沒想到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煩惱都是避不過也逃不開的。他為什麽執意要考科舉?就是因為想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雖然他現在表麵上過的還湊合,但如果不盡早做長遠打算,他的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高不成低不就,受到權貴欺負也隻能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難道這就是他想過的人生?
段書瑞胡亂揉了幾把臉,他竭力將諸多念頭從腦海中趕出去,想著外婆慈祥的麵容,逐漸進入夢鄉。
後來,段書瑞學習愈發刻苦了。崔景信以前就愛調侃他為“拚命三郎”,現在也不敢幸災樂禍了。因為最近長安城裏聚集的趕考學子們越來越多,他要是再不努力學習的話明年鄉試就又隻能陪跑了。陳舒雲自不必多說,段書瑞早上在院子裏晨讀時,就看到他房間的油燈亮起來了。他覺得他這位師兄比他起來的還早。
段書瑞按照陳伯的要求寫了好幾篇敘事詩。作詩的時候,他既參考了晚唐的時代背景,又結合了自身的經曆,寫出來的詩竟然得到了其餘三人的一致好評。陳伯說他很善於調動他人的情感,段書瑞心裏不禁吐槽道:師傅,您是隻誇抒情,用詞押韻什麽的一概不提啊!您這不就是變相的說我技術不夠,情感來湊嗎?但他知道陳伯的個性,這老爺子是絕對不會說違心話的。他仔細對比了一下最近寫的詩和之前寫的詩,發現自己還是取得了長足進步。有進步就好。隻要每天都能進步一點,他或許就能更早摸到鄉試的門檻了。
除了寫詩之外,段書瑞在寫文章上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這和他愛去書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書肆裏的藏書又進了一批,其中竟然有不少有關科舉考試的資料。他已經和書肆老板混熟了,因此每迴進新書老板都會提前一兩天告訴他。他得知消息後,就會帶好紙筆和便攜墨汁,準備去摘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文章。
這天,段書瑞如同往常一樣來到書肆。剛踏進門口,便看到一個有些眼熟的身影。他揉了揉眼睛,有些懷疑自己看錯了。誰知那男子抬頭看到了他,三步並作兩步的向他走來。段書瑞有些想避開,但轉念一想還是止住了後退的步伐。
“恩公,咱們又見麵了!”男子笑著打招唿,儼然是他救下的落水男孩的父親。
“你好。”段書瑞並不想和他過多的交流,“我還有書要看,就不叨擾先生了。”說完,他就徑直往一旁的書架走去,沒有理會男子。
誰知男子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一直跟在他身後。段書瑞不鹹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他才發覺自己的失禮:“公子,實在對不住!我是個粗人,那日看到你牽著孩子,頭腦一熱就……還望公子大人有大量,原諒我的失禮!”
他聲音太大,引來了一些顧客的注意。段書瑞不由得皺起眉頭,他壓低聲音,用隻有他二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那件事,我從未放在心上過。反正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又不能阻止人們暢所欲言。而且我救人,本就是發自內心,不是為了讓別人感激我。我還有事要做,就不和先生聊了。”
男子臉上浮現出一抹悔恨,他自知理虧,倒沒有再糾纏段書瑞。他走到書肆最裏麵的那排書架——其實他此次來是想為兒子挑幾本啟蒙讀物。突然看到段書瑞,他心裏是有些驚喜的,因為可以好好感激一下兒子的救命恩人。沒想到段書瑞非但不領情,還希望他趕緊離開。
段書瑞感覺自己剛進書肆的好心情蕩然無存。他在書架上挑挑揀揀,打算找到上次做了標記的書——他一般會在自己最後看到的那一張書頁上折一個小小的角。他敏銳的覺察到男子還沒離開書肆,於是打算看完剩下的內容就提前離開,以防和他再起正麵衝突。雖然知道男子隻是性格魯莽,但他素來和讀書人打交道慣了,有些不習慣和這樣的人相處。
素白修長的手指在書架上梭巡片刻,就找到了上次看過的書。段書瑞翻開書一看,不由得鬆了口氣:還好,標記還在。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張小板凳,便拖過來坐下,打算好好看會兒書。他一邊看著書,一邊“唰唰”的記著筆記。盡管和文言文打了十餘年交道,但遇到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他還是需要去請教陳伯。幸好陳伯耐心,肯不厭其煩的輔導他,要是換個老師,保準給他一頓好罵。
大量的閱讀已經讓段書瑞養成“一目十行”的能力,他能快速瀏覽,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再將其記下來。因此,他不到一個時辰就看完了那本書。他伸了個懶腰,將筆記揣入懷中,和老板打了個招唿,就準備離開了。那男子眼瞅著他跨過門檻,趕忙追了出來。
“恩公請留步!”男子擋在他身前,“我有話要說,請恩公聽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