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有驚無險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作者:飛渡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沙漏裏的沙一點點流下。
段書瑞將腦海中能和題目掛鉤的內容搜刮了一遍,在草稿紙上寫下來,之後就開始慢慢篩選,找到其中關聯。
他總感覺,自己應付時文題的方式有點像當年寫議論文。
段書瑞篩選工作做得有些慢,考試時間卻已經快到了。他看到沙漏裏的沙快要流失殆盡,連忙“唰唰”在試卷上寫起來。他的草稿已經打好了,思路也大概理清了,總結起來就是正經的東西也有,也有硬塞在裏麵湊字數的,關聯詞換著用,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不能深究。就像一座空中樓閣,遠看很好,近看卻發現沒有地基。
但是沒辦法,就像寫小說一樣,多多少少得學會水字數,畢竟考場時間有限。更何況,就算答得平平無奇,閱卷人看到字跡工整清晰,也還是會酌情給分的。段書瑞歎了一口氣,他已經將自己所學傾數寫下,至於師傅如何判定,自己會得多少分,就聽天由命了。
段書瑞趕在最後一刻前交了卷。
“段兄,我死得好慘啊!”崔景信苦著一張臉,對著段書瑞大倒苦水。
段書瑞還沒迴話呢,陳伯就數落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倘若你每天都多學半個時辰都不至於現在這樣。都給我安安靜靜的在座位上溫書吧!”崔景信被禁了言,一雙桃花眼裏滿是委屈。
段書瑞向他聳聳肩,便收迴目光。他翻開一本《花間集》專注的看起來,這上麵收錄了許多詩人的詩歌,包括溫庭筠的。花間派是晚唐時期以蜀地文人掌舵的文學流派,溫庭筠、韋莊等是代表人物。題材多以兒女情長、離愁別緒為主,詩風婉轉含蓄,文辭華美精致。段書瑞打算廣泛涉獵唐朝各位著名詩人的作品,來探尋出最適合自己模仿的風格。
此刻陳伯正在評鑒考卷優劣,學堂內寂靜無聲,正是看書的好機會。段書瑞看書快,記內容也快,唯一的問題是,他要如何領略詩歌中朦朧的意境,將其外化於行呢?
陳伯直接掛牌收徒的行為其實在唐朝是很特立獨行的。盡管他說自己專精科舉,但段書瑞心裏還是有些許懷疑。眼下段書瑞已背熟四書,再過些時日就能全部理解四書墨義。
他打算問問陳伯何時打算講時文題。他覺得時文題一定得需要一位老師指點一下,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過了良久,陳伯仍未將月測卷改完,他向二人擺擺手,示意他倆可以先行離開了。崔景信求之不得,趕緊拿好書,二人一起踏出了房門。
“段兄,我真希望我明天就染上風寒,可以不用來讀書了。”
段書瑞瞪他一眼:“你感染風寒,倒黴的還不是我。又得擔心被你傳染,還得為你端茶送水。”
崔景信嘻嘻一笑,正欲答話,突然聽見廚房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異響,還有重物墜地的聲音。他心下一緊,拉了一把段書瑞:“走,我們去看看!”二人一前一後跑進廚房。隻見陳夫人坐在地上,臉上浮現出痛苦之色。再一看,她的右腳受傷了,腫起好大一塊。二人連忙小心翼翼的將她扶起來,準備將她送入房間休息。
“師娘,剛剛發生了什麽事?”崔景信擔心的問道。
“好孩子,師娘沒事。隻是方才我踩在灶台上擦拭灰塵,一不留神跌了下來。”陳夫人痛得眉頭緊鎖,唇色蒼白。
二人很快將陳夫人送入房裏,兩人扶著她躺下,便開始商量分頭行動。段書瑞留下來照顧師娘,崔景信則跑出去請大夫。所幸醫館離這裏不遠,走路最多隻要十分鍾就能到。
崔景信像一陣疾風,狂奔出去,眨眼間就消失不見了。段書瑞則從陳夫人的梳妝台上取來一塊手帕,輕輕擦拭著她額頭的冷汗。他貼心的拿過一旁的墊子,將陳夫人受傷的那條腿放在上麵。他半蹲在床前,輕聲問道:“師娘,您想喝點熱水嗎?我去為您倒來。”
“謝謝你,好孩子。我真是……人老了不中用了。”
“別這樣說,您隻是一時不小心。您好好休息一下吧,以後這些活交給我們做就是。”說完,不等陳夫人迴話,他快步走出房門,向廚房走去。
陳夫人看著他遠去的背影,仿佛和記憶中兒子離開的背影重合,她念念有詞道:“念兒……”慢慢合上眼睛。
崔景信很快將大夫請來了。他先進門,大夫則背著藥箱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段書瑞微微行禮,便讓出床頭的位置,讓其為陳夫人醫治。
“大夫,師娘沒事吧?”崔景信憂心忡忡的看著大夫,他的心一直是高懸著的,此刻他的心更是緊張到嗓子眼。
“幸虧你們發現及時,才沒有讓傷勢惡化。”大夫先從藥箱裏掏出一瓶藥水,將其輕輕抹在高高腫起的位置。然後用水將杉木皮泡軟,削成手指大的薄片,每片之間,留一條小縫,用細繩子分為上、中、下三道將其捆在傷口上。做完這一切後,他將陳夫人的傷腿輕輕放好:“我開一瓶藥酒給你,每日早中晚各擦拭一次。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多食牛肉、牛奶、蔬菜,清淡飲食,才能盡早恢複。哦對了,這幾天盡量靜養,不要過度操勞。”
陳夫人點點頭,崔景信送大夫離開。段書瑞坐在床邊:“師娘,這幾天你就不要下廚了。做飯的事就交給我們吧。”
陳夫人感激的看著他:“謝謝你們。但是先生你早上要給學生授課,中午怕是不便下廚……”
“不是還有陳伯他們嗎?”
“我家這老頭的廚藝……”陳夫人閉上眼睛,似乎不願多言,“景信是個富家少爺,怕是也指望不上……”
段書瑞沉默了一會兒,他替師娘蓋上被子:“車到山前必有路。您放心吧,這件事就交給我們解決吧。您先睡一會兒。我去看看師傅批閱完卷子沒。”
他走出房間,見崔景信佇立在屋簷下:“幹嘛?在偷聽牆角啊?”
崔景信一拳打在他的右肩:“胡說八道。我也在考慮你說的事。”
段書瑞看了他一眼:“你當真不會做飯?”
“廢話!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而且……”他想說什麽,又硬生生的將話咽迴肚子裏。突然間他靈光一閃:“有了!我們可以訂餐啊!”
“什麽訂餐?”段書瑞一向跟不上他的思路。他迴味了一下這句話,才逐漸反應過來。
段書瑞將腦海中能和題目掛鉤的內容搜刮了一遍,在草稿紙上寫下來,之後就開始慢慢篩選,找到其中關聯。
他總感覺,自己應付時文題的方式有點像當年寫議論文。
段書瑞篩選工作做得有些慢,考試時間卻已經快到了。他看到沙漏裏的沙快要流失殆盡,連忙“唰唰”在試卷上寫起來。他的草稿已經打好了,思路也大概理清了,總結起來就是正經的東西也有,也有硬塞在裏麵湊字數的,關聯詞換著用,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不能深究。就像一座空中樓閣,遠看很好,近看卻發現沒有地基。
但是沒辦法,就像寫小說一樣,多多少少得學會水字數,畢竟考場時間有限。更何況,就算答得平平無奇,閱卷人看到字跡工整清晰,也還是會酌情給分的。段書瑞歎了一口氣,他已經將自己所學傾數寫下,至於師傅如何判定,自己會得多少分,就聽天由命了。
段書瑞趕在最後一刻前交了卷。
“段兄,我死得好慘啊!”崔景信苦著一張臉,對著段書瑞大倒苦水。
段書瑞還沒迴話呢,陳伯就數落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倘若你每天都多學半個時辰都不至於現在這樣。都給我安安靜靜的在座位上溫書吧!”崔景信被禁了言,一雙桃花眼裏滿是委屈。
段書瑞向他聳聳肩,便收迴目光。他翻開一本《花間集》專注的看起來,這上麵收錄了許多詩人的詩歌,包括溫庭筠的。花間派是晚唐時期以蜀地文人掌舵的文學流派,溫庭筠、韋莊等是代表人物。題材多以兒女情長、離愁別緒為主,詩風婉轉含蓄,文辭華美精致。段書瑞打算廣泛涉獵唐朝各位著名詩人的作品,來探尋出最適合自己模仿的風格。
此刻陳伯正在評鑒考卷優劣,學堂內寂靜無聲,正是看書的好機會。段書瑞看書快,記內容也快,唯一的問題是,他要如何領略詩歌中朦朧的意境,將其外化於行呢?
陳伯直接掛牌收徒的行為其實在唐朝是很特立獨行的。盡管他說自己專精科舉,但段書瑞心裏還是有些許懷疑。眼下段書瑞已背熟四書,再過些時日就能全部理解四書墨義。
他打算問問陳伯何時打算講時文題。他覺得時文題一定得需要一位老師指點一下,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過了良久,陳伯仍未將月測卷改完,他向二人擺擺手,示意他倆可以先行離開了。崔景信求之不得,趕緊拿好書,二人一起踏出了房門。
“段兄,我真希望我明天就染上風寒,可以不用來讀書了。”
段書瑞瞪他一眼:“你感染風寒,倒黴的還不是我。又得擔心被你傳染,還得為你端茶送水。”
崔景信嘻嘻一笑,正欲答話,突然聽見廚房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異響,還有重物墜地的聲音。他心下一緊,拉了一把段書瑞:“走,我們去看看!”二人一前一後跑進廚房。隻見陳夫人坐在地上,臉上浮現出痛苦之色。再一看,她的右腳受傷了,腫起好大一塊。二人連忙小心翼翼的將她扶起來,準備將她送入房間休息。
“師娘,剛剛發生了什麽事?”崔景信擔心的問道。
“好孩子,師娘沒事。隻是方才我踩在灶台上擦拭灰塵,一不留神跌了下來。”陳夫人痛得眉頭緊鎖,唇色蒼白。
二人很快將陳夫人送入房裏,兩人扶著她躺下,便開始商量分頭行動。段書瑞留下來照顧師娘,崔景信則跑出去請大夫。所幸醫館離這裏不遠,走路最多隻要十分鍾就能到。
崔景信像一陣疾風,狂奔出去,眨眼間就消失不見了。段書瑞則從陳夫人的梳妝台上取來一塊手帕,輕輕擦拭著她額頭的冷汗。他貼心的拿過一旁的墊子,將陳夫人受傷的那條腿放在上麵。他半蹲在床前,輕聲問道:“師娘,您想喝點熱水嗎?我去為您倒來。”
“謝謝你,好孩子。我真是……人老了不中用了。”
“別這樣說,您隻是一時不小心。您好好休息一下吧,以後這些活交給我們做就是。”說完,不等陳夫人迴話,他快步走出房門,向廚房走去。
陳夫人看著他遠去的背影,仿佛和記憶中兒子離開的背影重合,她念念有詞道:“念兒……”慢慢合上眼睛。
崔景信很快將大夫請來了。他先進門,大夫則背著藥箱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段書瑞微微行禮,便讓出床頭的位置,讓其為陳夫人醫治。
“大夫,師娘沒事吧?”崔景信憂心忡忡的看著大夫,他的心一直是高懸著的,此刻他的心更是緊張到嗓子眼。
“幸虧你們發現及時,才沒有讓傷勢惡化。”大夫先從藥箱裏掏出一瓶藥水,將其輕輕抹在高高腫起的位置。然後用水將杉木皮泡軟,削成手指大的薄片,每片之間,留一條小縫,用細繩子分為上、中、下三道將其捆在傷口上。做完這一切後,他將陳夫人的傷腿輕輕放好:“我開一瓶藥酒給你,每日早中晚各擦拭一次。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多食牛肉、牛奶、蔬菜,清淡飲食,才能盡早恢複。哦對了,這幾天盡量靜養,不要過度操勞。”
陳夫人點點頭,崔景信送大夫離開。段書瑞坐在床邊:“師娘,這幾天你就不要下廚了。做飯的事就交給我們吧。”
陳夫人感激的看著他:“謝謝你們。但是先生你早上要給學生授課,中午怕是不便下廚……”
“不是還有陳伯他們嗎?”
“我家這老頭的廚藝……”陳夫人閉上眼睛,似乎不願多言,“景信是個富家少爺,怕是也指望不上……”
段書瑞沉默了一會兒,他替師娘蓋上被子:“車到山前必有路。您放心吧,這件事就交給我們解決吧。您先睡一會兒。我去看看師傅批閱完卷子沒。”
他走出房間,見崔景信佇立在屋簷下:“幹嘛?在偷聽牆角啊?”
崔景信一拳打在他的右肩:“胡說八道。我也在考慮你說的事。”
段書瑞看了他一眼:“你當真不會做飯?”
“廢話!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而且……”他想說什麽,又硬生生的將話咽迴肚子裏。突然間他靈光一閃:“有了!我們可以訂餐啊!”
“什麽訂餐?”段書瑞一向跟不上他的思路。他迴味了一下這句話,才逐漸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