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幼薇本人對這次行程十分期待,這畢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出遠門。


    但是當她看到看守城門的門卒一一檢查完他們幾人的通關文牒,示意士兵放行後,她的心裏又生出幾分惆悵。


    再往前走,就不是長安的地界了。


    李浩的聲音從馬車外傳來:“我們這‘過所’的有效期是從簽發日期開始的三十天之內,過期就無效了。”


    杜宇衡低頭做思索狀:“不過申請延期也不算難,隻要有正當理由,往當地官府上報一下,一般都會批準延期的。”


    魚幼薇知道所謂的“過所”延期就是朝廷為了將百姓牢牢束縛在原籍的必要手段。她轉念一想,這不正說明他們不久後便可以迴到長安了嗎?她的心情又變得明朗歡快起來。


    沿著山嶺下的泥土路行走,周圍是鬱鬱蔥蔥的植被,仿若置身於群山環抱之中。


    魚幼薇在白鷺書院的後山上眺望遠方,常能看見遠山的輪廓。山路崎嶇最是不好走,他們清早從長安城郊出發,走到這片山嶺已過日中。


    早晨吃的清粥白麵早已消化,包袱裏還有一些幹糧鹵菜,如今氣溫迴升,若不快些吃完怕是要放壞的。


    “前麵有驛站,我們去吃點幹糧,歇歇腳吧。”李浩朗聲道。


    從早晨一直到晌午幾人都在趕路,走了起碼一百多裏路。


    朝廷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設的有驛站,就如同秦朝幾裏設一亭那樣,這也是統治手段的一種。


    驛站大多設在官道,最初是為了方便國家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驛站也開始為商賈、普通老百姓等提供服務。


    驛站裏有一個茶攤,賣茶的是一個青年男子,他原本正躺在藤椅上昏昏欲睡,聽到馬兒嘶鳴的聲音不由得提起精神。


    他猛地從藤椅上坐起來,起身向一行人走去。這麽多人?我今天豈不是要大賺一筆了?他滿臉堆笑道:“幾位客官請坐!一共需要幾壺茶呢?”


    李浩笑道:“先來上三壺吧!”


    青年男子看到幾人穿著考究,又聽幾人談吐不凡,心知這一行人是文化人,不敢有絲毫怠慢。他笑著答應後立馬去照看爐子上的水了。


    水開後,隻見他將搗碎的茶葉末倒進水裏,跟一鍋先前加的作料一起煮,煮成一鍋茗粥。隨後,他拿過兩個個頭小一些的銅壺,將茶水倒出來。最後,他蓋上蓋子。用一塊白布包裹著壺柄,端到桌前。


    魚幼薇把包袱裏的鹵菜和胡餅拿出來,分給李浩和杜宇衡,又取出自帶的筷子吃了起來。一隊家丁也有條不紊地入座,掏出各自攜帶的幹糧。


    “幾位客官,三壺茶一共六十文,不夠喝可以添。”青年男子看到那一隊家丁,心想這打頭的三人必定是有錢人,於是開始漫天要價。


    杜宇衡微微冷笑,李浩卻道:“我就算在長安城裏尋一個茶攤喝茶,一壺茶最貴不過十文,怎的你家茶水這般貴?”


    青年男子看到他們人多,氣勢不由得弱了一截:“那依你說,我該賣多少?”


    “荒郊野嶺的,物資供應緊缺,你賣貴一點情有可原。一壺茶十五文,我們就給四十五文吧。”


    “……好吧。”青年男子心下一喜,橫豎他也是賺了。


    魚幼薇微微一笑:“敢問這位大哥姓什麽?”


    “我姓高,叫高林。”高林這才反應過來麵前這位作男子打扮的是女子,但見她秀眉俊目,唇紅齒白,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幾位是要去哪兒啊?我就住在附近,對這一帶挺熟悉的。”


    “我們五人都是讀書人,此行是要去洛陽的集賢書院。”


    “讀書人?我就說幾位周身氣勢不像一般人。為何幾位要不遠千裏地跑去集賢書院呢?”


    “我們來自白鷺書院,此次去是要進行一些學術上的交流活動。”


    “幾位此行可要經過華山?我對那一片很熟悉!”高林咧開嘴,得意地笑了。


    “那你說說我們如何去華山?”


    “那還不簡單?這裏距離華山不過二百餘裏。幾位有馬匹和馬車,一路向東行去,經過渭南,再往前走就是華山了。”高林笑著說道,“山下有客棧,馬匹和馬車都可以安置在山下。”


    李浩笑著瞥了他一眼:“高大哥,你將我們往華山那邊引,恐怕並不隻是這麽簡單吧?”


    高林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公子真是好眼力。不瞞各位,小的堂兄就在華山山下開客棧。如今生意不好做啊。”


    魚幼薇被他說的有些心動。她當然知道高聳巍峨的華山,那可是讓諸峰“羅立似兒孫”的存在。她向李浩使了個眼色,後者了然,迅速換了個話題:“你可知道這一路上是否安全?”


    “公子,這個問題可算把我問倒啦。不過我在這附近住了這麽久,還沒聽說過這一帶有什麽山賊匪盜的。不過你們一行人在外行走,還是得當心些。尤其是……”高林看了魚幼薇一眼,魚幼薇知道他想說的是“攜帶了女眷”。


    “高大哥請坐,和我們一起用餐吧。”李浩熱情地招唿他坐下,將夾著鹵菜的饅頭遞給他。


    幾人在此待了小半個時辰,高林對李浩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連這附近有幾座山有幾片池塘都說出來了。


    幾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走訪名山大川,遊曆人間。沒有人想急衝衝地直奔目的地而去。


    眾人吃完飯,收拾好東西準備啟程。李浩掏出五十文錢遞給高林,後者推辭不過,隻得收了。高林告訴李浩自己堂兄所開的客棧名字,還說他們住店時可以報自己的名字。


    再往前走就是渭南了,到了渭南他們就得尋個住處暫且住一晚,不然就得夜宿野外了。


    “李大哥,可不可以讓我騎一會兒馬?”魚幼薇將半張臉探出簾子,“我坐馬車坐得人都要散架了。”


    “騎馬豈非更傷筋動骨?”李浩無奈一笑,“別鬧啦,白天可以允你騎馬,馬上天色要暗下來了,你還是乖乖坐車吧。”


    魚幼薇不好駁他的麵子,隻能生著悶氣坐迴車裏。不知是不是在山裏的緣故,這天仿佛比平時要黑得早些。幾人加快了速度,想在黃昏來臨前進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渡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渡關山並收藏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