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塵埃落定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作者:飛渡關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篇看完,他感覺此名士子的文學功底極強,提出的對策也十分詳盡,美中不足的是有些理想主義,畢竟此時大唐與吐蕃、迴鶻等外族已經勢同水火,派使者什麽的顯然不現實。
郭泰安沉吟片刻,還是給了一個“尖”。
十名讀卷官評閱下來,段書瑞的卷子上是“七圈三尖”。此時閱卷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如今最重要的是挑選出前十名的卷子,呈給天子,至於剩餘那些試卷的排名就不再那麽重要了。
前十名的卷子也需要分出先後順序。段書瑞的試卷是七圈三尖,自然是位列第一,而有三篇文章都是六圈四尖,這就需要分個先後順序了。
幾位讀卷官商量了好久,才排好三篇文章的順序。等十篇需要呈遞給皇帝的文章出爐後,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至於剩下這些卷子,隻需要再大致瀏覽一遍,按照標識排好先後順序即可。
翌日早朝後,宣宗來到宣政殿,此時讀卷官們已經左右而立,等候多時了。自宰相令狐綯始,眾讀卷官依次跪在禦前,展卷朗讀。
有內侍向宣宗呈上茶水,宣宗示意其為讀卷眾臣也上一份茶:“令狐相公年事已高,賜坐,坐著讀便是。”
令狐綯感激道:“謝謝聖上體恤。”他緩緩坐下,之後便拿起眾臣商議的狀元卷讀起來:“臣聞棲培螻者,不睹嵩泰之幹雲……”
令狐綯聲音不大,但吐字清晰,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傳入宣宗耳朵裏。若讀到合他心意處,他便輕輕點頭。
一篇文章讀完,隻見高台上的宣宗作閉眼養神狀,令狐綯也不知這位聖上對於狀元卷的文章是何看法,他朝旁邊的戶部尚書使了個眼色,後者便開始讀榜眼卷。
戶部尚書讀卷時,宣宗的神色更加淡然了。這朝堂上的眾臣個個都是人精,自然覺察出聖上更偏好第一份答卷。
接下來高鵬、林高遠等人分別讀卷,每一份殿試卷讀完,皇帝便在紙上寫下點評之句。殿試畢竟是天子欽定的甲次,自然也要如省試那般寫下評語。
高鵬讀文章時,宣宗的眉頭微微跳動了一下。就連這樣細小的舉動也沒逃過群臣的眼睛,隻見天子專注地記錄著,顯然對這篇文章很是滿意。
待到十份試卷全都誦讀完畢後,宣宗示意拆彌封,十份試卷到底屬於何人這才最終揭曉。
“段書瑞?”宣宗看了看第一張被誦讀試卷答題人的履曆。
“迴陛下,此子正是進士科省試的省元!”戶部員外郎恭敬地迴稟道。在場讀卷官們均暗自點頭,果不其然,這份卷子出自省試前三名之手。
實際上對於省試前十名,他們都是有所了解的。這個段書瑞出自匠戶家庭,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績實屬不易。不過這狀元出自寒門——
現在倒希望聖上的意見和他們不同了,不管怎麽看,這個狀元還是不要落到段書瑞頭上比較好。
其實對於段書瑞,宣宗是知道的。此人出身匠戶家庭,雖然家境清貧,但人窮誌不短,成為秀才後謝絕了國子監和太學的邀請,選擇去了一間私塾求學。當然這間私塾也不普通,畢竟數年前也是出過一位進士的。
“此子還是一名……儒學夫子?”宣宗又翻看了一眼段書瑞的履曆。
“稟聖上,是的,但他教的多是一些十一二歲的孩童。”
宣宗皺起眉頭,彼時佛家、道家思想已占據主體地位,儒家思想遭受到排擠。而這個士子竟然還是儒學夫子……
宣宗沒說什麽,轉頭看向第二名的卷子:“杜宇衡?”
“迴陛下,是進士科省試的第二名。”杜宇衡可是這批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出自書香世家,從小天資過人,在白鷺書院進修時也時常名列前茅。
“陳舒雲?”
“迴陛下,此子在省試中排名十六。”
……
“眾愛卿以為當取哪篇文章為魁首?”宣宗悠悠開口。
“陛下,臣以為段書瑞的卷子崇本務實,關注民生,句句發自肺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高鵬開口道。
“其他愛卿有什麽看法?”
“迴陛下,臣以為杜宇衡的文章,構思精妙,邏輯嚴密,可列為第一啊!”
“陛下,臣倒是認為陳舒雲的文章……”讀卷官們開始各抒己見。
“眾愛卿,了解了你們的看法後,朕心中大致有數了。”宣宗一振袍袖,拿起毛筆就在紙上書寫起來。
欽定第一名後,宣宗又定了第二名,第三名。十份試卷排好名次後,他便大手一揮,示意群臣可以解散了。
讀卷官們看到前五名後,都有些感慨,看來當今聖上是有自己的想法啊!這個段書瑞還真是可惜了。名次已定,讀卷官們便返迴學士院,畢竟還有很多事情在等著他們。
讀卷官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還有很多試卷等待著排名次,需要在今天傍晚前填寫好二甲和三甲的黃榜。
眾人緊張的忙碌著,終於填寫完皇榜,最後將一甲三人的名字填了上去。
皇榜已經出爐,此時的製敕房官也開始寫金花帖子。而禮部也已經派人將進士巾袍送到各進士手中。
段書瑞三人知道明日禮部貢院要放榜,特意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休息。昨日他們已經將師父師娘送迴家了。二老年事已高,著實不適合和他們一起看榜。
三人此刻也收到了禮部送來的進士巾袍。進士袍實際上是襴衫樣式,衣服呈白色,深青緣邊,圓領大袖。進士冠是一頂黑色席帽,看上去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三人知道這後半夜少不了各種折騰——各種各樣的人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有傳遞小道消息的、有送進士巾袍的……所以明智地調整了作息時間,在白天已經睡足了三個時辰,現下是一點也不困。反正沒多久就要去看榜了,三人決定直接換上衣服,看看是否合身。
“段兄,你幫我看看這衣服我穿上如何?”崔景信穿好衣服,戴上席帽,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倘若他是一隻公孔雀的話,下一刻就要開屏了。
“不錯。但這件白衫顯然比不上你之前穿的白衫。”段書瑞不由得想起二人初見之時,崔景信也是穿著一襲白衫。但那白衫做工精細考究,上麵還繡有典雅的花紋,一看就價值不菲。
“那是當然啦!”崔景信得意地仰起頭,“我的許多衣服可是蘇州繡娘做的呢!”這進士袍顯然不是按照他們的尺寸量身定製的,穿著要麽就是肩膀窄了,要麽就是腰身寬了。
更奇葩的是,這衣服後麵還要還迴去,留給下一屆的進士穿。
郭泰安沉吟片刻,還是給了一個“尖”。
十名讀卷官評閱下來,段書瑞的卷子上是“七圈三尖”。此時閱卷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如今最重要的是挑選出前十名的卷子,呈給天子,至於剩餘那些試卷的排名就不再那麽重要了。
前十名的卷子也需要分出先後順序。段書瑞的試卷是七圈三尖,自然是位列第一,而有三篇文章都是六圈四尖,這就需要分個先後順序了。
幾位讀卷官商量了好久,才排好三篇文章的順序。等十篇需要呈遞給皇帝的文章出爐後,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至於剩下這些卷子,隻需要再大致瀏覽一遍,按照標識排好先後順序即可。
翌日早朝後,宣宗來到宣政殿,此時讀卷官們已經左右而立,等候多時了。自宰相令狐綯始,眾讀卷官依次跪在禦前,展卷朗讀。
有內侍向宣宗呈上茶水,宣宗示意其為讀卷眾臣也上一份茶:“令狐相公年事已高,賜坐,坐著讀便是。”
令狐綯感激道:“謝謝聖上體恤。”他緩緩坐下,之後便拿起眾臣商議的狀元卷讀起來:“臣聞棲培螻者,不睹嵩泰之幹雲……”
令狐綯聲音不大,但吐字清晰,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傳入宣宗耳朵裏。若讀到合他心意處,他便輕輕點頭。
一篇文章讀完,隻見高台上的宣宗作閉眼養神狀,令狐綯也不知這位聖上對於狀元卷的文章是何看法,他朝旁邊的戶部尚書使了個眼色,後者便開始讀榜眼卷。
戶部尚書讀卷時,宣宗的神色更加淡然了。這朝堂上的眾臣個個都是人精,自然覺察出聖上更偏好第一份答卷。
接下來高鵬、林高遠等人分別讀卷,每一份殿試卷讀完,皇帝便在紙上寫下點評之句。殿試畢竟是天子欽定的甲次,自然也要如省試那般寫下評語。
高鵬讀文章時,宣宗的眉頭微微跳動了一下。就連這樣細小的舉動也沒逃過群臣的眼睛,隻見天子專注地記錄著,顯然對這篇文章很是滿意。
待到十份試卷全都誦讀完畢後,宣宗示意拆彌封,十份試卷到底屬於何人這才最終揭曉。
“段書瑞?”宣宗看了看第一張被誦讀試卷答題人的履曆。
“迴陛下,此子正是進士科省試的省元!”戶部員外郎恭敬地迴稟道。在場讀卷官們均暗自點頭,果不其然,這份卷子出自省試前三名之手。
實際上對於省試前十名,他們都是有所了解的。這個段書瑞出自匠戶家庭,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績實屬不易。不過這狀元出自寒門——
現在倒希望聖上的意見和他們不同了,不管怎麽看,這個狀元還是不要落到段書瑞頭上比較好。
其實對於段書瑞,宣宗是知道的。此人出身匠戶家庭,雖然家境清貧,但人窮誌不短,成為秀才後謝絕了國子監和太學的邀請,選擇去了一間私塾求學。當然這間私塾也不普通,畢竟數年前也是出過一位進士的。
“此子還是一名……儒學夫子?”宣宗又翻看了一眼段書瑞的履曆。
“稟聖上,是的,但他教的多是一些十一二歲的孩童。”
宣宗皺起眉頭,彼時佛家、道家思想已占據主體地位,儒家思想遭受到排擠。而這個士子竟然還是儒學夫子……
宣宗沒說什麽,轉頭看向第二名的卷子:“杜宇衡?”
“迴陛下,是進士科省試的第二名。”杜宇衡可是這批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出自書香世家,從小天資過人,在白鷺書院進修時也時常名列前茅。
“陳舒雲?”
“迴陛下,此子在省試中排名十六。”
……
“眾愛卿以為當取哪篇文章為魁首?”宣宗悠悠開口。
“陛下,臣以為段書瑞的卷子崇本務實,關注民生,句句發自肺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高鵬開口道。
“其他愛卿有什麽看法?”
“迴陛下,臣以為杜宇衡的文章,構思精妙,邏輯嚴密,可列為第一啊!”
“陛下,臣倒是認為陳舒雲的文章……”讀卷官們開始各抒己見。
“眾愛卿,了解了你們的看法後,朕心中大致有數了。”宣宗一振袍袖,拿起毛筆就在紙上書寫起來。
欽定第一名後,宣宗又定了第二名,第三名。十份試卷排好名次後,他便大手一揮,示意群臣可以解散了。
讀卷官們看到前五名後,都有些感慨,看來當今聖上是有自己的想法啊!這個段書瑞還真是可惜了。名次已定,讀卷官們便返迴學士院,畢竟還有很多事情在等著他們。
讀卷官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還有很多試卷等待著排名次,需要在今天傍晚前填寫好二甲和三甲的黃榜。
眾人緊張的忙碌著,終於填寫完皇榜,最後將一甲三人的名字填了上去。
皇榜已經出爐,此時的製敕房官也開始寫金花帖子。而禮部也已經派人將進士巾袍送到各進士手中。
段書瑞三人知道明日禮部貢院要放榜,特意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休息。昨日他們已經將師父師娘送迴家了。二老年事已高,著實不適合和他們一起看榜。
三人此刻也收到了禮部送來的進士巾袍。進士袍實際上是襴衫樣式,衣服呈白色,深青緣邊,圓領大袖。進士冠是一頂黑色席帽,看上去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三人知道這後半夜少不了各種折騰——各種各樣的人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有傳遞小道消息的、有送進士巾袍的……所以明智地調整了作息時間,在白天已經睡足了三個時辰,現下是一點也不困。反正沒多久就要去看榜了,三人決定直接換上衣服,看看是否合身。
“段兄,你幫我看看這衣服我穿上如何?”崔景信穿好衣服,戴上席帽,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倘若他是一隻公孔雀的話,下一刻就要開屏了。
“不錯。但這件白衫顯然比不上你之前穿的白衫。”段書瑞不由得想起二人初見之時,崔景信也是穿著一襲白衫。但那白衫做工精細考究,上麵還繡有典雅的花紋,一看就價值不菲。
“那是當然啦!”崔景信得意地仰起頭,“我的許多衣服可是蘇州繡娘做的呢!”這進士袍顯然不是按照他們的尺寸量身定製的,穿著要麽就是肩膀窄了,要麽就是腰身寬了。
更奇葩的是,這衣服後麵還要還迴去,留給下一屆的進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