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的策論,有策有論,考察的是考生對社會現狀的關注程度和分析能力。段書瑞一直將其視作變相的議論文,因此寫起來也還算是順手,五篇策論未到黃昏就寫完了。他不由得伸了個懶腰,起身交卷。


    到這一日傍晚,段書瑞省試三場終於全部考完。


    出考場的那一刻,他仿佛卸了一個大包袱似的,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陳舒雲倒一反常態,有些悶悶不樂。崔景信一向大大咧咧的沒有發現,段書瑞卻注意到了。


    “陳兄,怎麽了?”段書瑞趁崔景信和其他士子交談的間隙,偷偷問道。


    “啊,我看起來有些不對勁嗎?”陳舒雲反應過來,“段兄,無事。隻是我感覺這次的第三場考試……沒有發揮出我應有的水準。”


    段書瑞看著他情緒低迷的樣子,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他當然知道陳舒雲為了省試準備了多長時間,他的努力絕不遜於任何一個人。他握著這位師兄的手,腦海中醞釀著安慰的話。


    “陳兄,我不太會安慰人……”段書瑞認真的看著陳舒雲的眼睛,“但我覺得,就算你沒有發揮出平時的水平,上榜的名單上也會有你一席之地。”


    看著段書瑞那真摯的神情,聽著他那有些笨拙的話語,陳舒雲不禁輕笑出聲:“段兄,你還是適合冷著臉的樣子啊。”


    段書瑞的神色一變,但下一秒他聽到陳舒雲溫和的迴應:“嗯,我可能明天就會釋懷的。謝謝你的安慰。”


    段書瑞鬆了一口氣,他環顧四周,一把揪起崔景信的後領,迫使他不得不向剛才相談甚歡的士子們告辭:“不好意思啊,幾位兄台。在下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啊。哈哈……”


    三人迴到了客棧,掌櫃見他們三人迴來了,忙讓人端出準備好的好酒好菜。三人這幾日一直沒喝酒,現下一聞到酒的味道,都有些陶醉。一壺酒喝完,三人都有些醉了。將崔景信那隻醉貓扶進房裏躺下,其餘二人也各自迴房休息了。


    第二日,段書瑞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他下樓後才發現,前幾日鬧哄哄的客棧一下子冷清了許多。掌櫃正在櫃台後麵撥弄算盤,看著段書瑞過來,連忙匆匆忙忙從狹窄的空隙擠出來:“段、段公子!請留步!”


    段書瑞看到他那敦實的身體像一座小山包似的擋在自己麵前,不由得愣了一愣。


    掌櫃從身後的櫃台上拿出一隻毛筆和一張紙,嗬嗬笑道:“段公子考完沒有像那些公子一樣匆匆離開,我就知道公子此次考試一定十拿九穩。段公子可否給小店留下一幅墨寶?”掌櫃的自然打得一手好算盤,若是眼前這位段公子以後金榜題名,那他家客棧也能沾沾光不是。


    段書瑞嘴角一抽,但他還是接過筆,心裏想著 :寫什麽好呢?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筆隨心動,轉眼間就寫下一首詩。


    掌櫃接過紙一看:“賦得江邊柳?這首詩……總感覺有些熟悉啊……”


    段書瑞微微一笑:“掌櫃的可還滿意?”


    “滿意,自然滿意!公子這字寫的真是入木三分、筆力遒勁啊!”掌櫃趕忙捧場,“我得好好收起來,一會兒崔公子他們下來,也讓他們再留一幅。”


    段書瑞無奈的點點頭,這掌櫃的還真是會做生意啊。


    已經考完了省試,士子們都放鬆了下來。覺得考不好還要從頭再來,再戰下一個三年的也都沒有等最後的放榜,早早的就迴去了。剩餘等待放榜的士子,要麽四處閑逛,尋花問柳;要麽參加各種文會詩會,擴大自己的交際麵。


    崔景信搖著折扇,正和其餘二人形容著一些士子們考完就去平康坊尋歡作樂的場景,段書瑞可沒有那個心思。三人先在客棧周邊玩了一天,在客棧裏又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便一同去了附近的寺廟燒香祈福。


    三人這次選的是一所小寺廟,寺廟雖小,拜佛也靈。當然,三人拜佛並非是對佛祖多麽虔誠,隻是據傳這裏求仕途比較靈驗。省試之前就有不少士子來此求運,段書瑞他們都算來得遲了。雖說這裏離陳伯家還有點遠,但畢竟都在長安城裏,屆時來還願也方便。


    段書瑞看著那寶相莊嚴的佛像,心道自己果然也是俗人一個。


    就在士子們遊山玩水時,禮部貢院內,閱卷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著。


    為國取才乃是大事,考官們一日睡不到兩個時辰,隻為從三千多份考卷裏挑選出最出色的士子。


    梁適是長安城內太學教授,開成年間的進士,此次已經是他第二迴參與省試閱卷。他對判卷十分熟悉,尤其擅長詩詞歌賦的判定。一天之中,經過他手的試卷便有上百份,其中大半都被篩除了。


    梁適心裏其實向往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無奈實力不允許他躺平。想著不知何時能迴去,他歎了一口氣,又拿起一份考卷。隻見這位考生語氣懇切,內容飽滿翔實,隻是最後一句寫得太倉促了些,竟接連出現兩個錯字,真是可惜。


    梁適隻能在朱卷上用筆打了個叉,雖然心頭有些遺憾,但錯字是絕對不可取的。


    梁適抿了一口茶水,又拿起一份考卷。一日之中他看過的考卷重起來都有一米高了,尋常詩賦已經激不起他的興趣。此時日頭漸落,貢院裏已燃起燭火,到這時,他改卷往往會比白天更加嚴格一些。


    梁適喝了口熱茶,先將三篇詩賦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發現並無錯字,也無疏漏、塗抹的痕跡,便提起精神,將詩賦從第一篇看起。


    初看之時他的神色有些淡然,然而一篇看完,他不由得瞪大眼睛,神情之中帶上一抹激動之色。他今日經手了數百份考卷,但頭場詩賦中,這位考生是答得最完美的。不管是書寫卷麵,還是文章內容,都可圈可點。


    這篇賦引經據典,條理清晰,對四書五經的理解可謂到了極高深的境界。而且真知灼見,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將自己的觀點合理陳述出來。


    梁適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突然很想知道這位考生姓甚名誰,師從何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渡關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渡關山並收藏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