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四大奸佞誰更強?
封神?我不同意你封個毛 作者:大漠之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倆攪屎棍子有了目標之後,便火急火燎的出發了。
直奔微子衍的府邸。
微子衍,同樣也是大商王叔,地位自然貴不可言。
而且此人和微子啟不同。
微子啟辦事向來直來直去,雖然在朝中任職比微子衍要高,但得罪的人也比微子衍多。
微子衍比較圓滑,能不得罪的人,堅決不會得罪。
故此,他在朝中雖然不是什麽要職,人緣卻極好。
“惡來,飛廉兩位大人,不知道來我這有何事啊?”微子衍為人很隨和,明知道這兩人是攪屎棍子,也不得罪,貴為王叔,還親自接待,並笑嗬嗬地說道。
“王叔啊,這次我們來找您,是為了請您出山,拯救我大商於水火之中啊!”惡來哭唧唧的對微子衍說道。
“是啊,這事必須您來做主啊,不然我大商就要完了!”飛廉也苦著臉說道。
“怎麽迴事?大商如今欣欣向榮,百姓都能吃得起肉,喝得起酒了,日子正在一步步好轉,怎麽就要完了啊?”微子衍皺著眉頭,對兩人詢問說。
“王叔,這一切都是假象,我們承認如今百姓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了,看似很繁榮。
可您應該知道,昨天陛下宣布了新政令。
這新政令就是科舉取士,而且還要實行對官員的審核製度。
這樣一來,豈不是將支持我大商的世家門閥都給得罪了?
今日,文武百官都已經稱病不上朝了!”飛廉對微子衍說道。
“是啊,王叔,大商離不開世家門閥的支持,而這項政令,肯定就是二殿下提出來的,是在挖世家門閥的根基,也是在為大商自掘墳墓!
王叔,你一定要主持公道,解救我大商於危難之中!”惡來也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架勢,對微子衍說。
微子衍暗皺眉頭。
這項政令他當然知道,文武百官不上朝的事情,他也清清楚楚。
可他卻打心底裏不想管這事。
畢竟,支持這項政令的,可是微子啟、比幹、商容和聞仲。
這四個人他誰都得罪不起。
況且政令可是帝辛親下的。
“情況我知道,我也不看好這項政令。
可畢竟這事陛下已經拍板了,有四位位高權重的老臣支持,我無能為力啊!”微子衍搖了搖頭說。
“王叔,如果這個時候您不站出來,肯定要出大問題的,就算為了我大商的江山社稷,您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理啊!”飛廉繼續攪和著。
“對,王叔,您可不是一個人,隻要您牽頭,我保證文武百官一定會站在您這邊的!
有了大家的支持,您一定會成功的!
況且,如果您將這事辦成了,世家門閥都會感激您,朝中的百官也會念著您的好!
陛下隻是一時被蒙蔽了,等他想通時,自然知道您為大商做的貢獻。
以後,大商朝堂之上,必然會以您為尊!”惡來使出了渾身解數,繼續勸說著。
微子衍聞言,緊皺的眉頭不由得舒展了幾分。
惡來說的有幾分道理。
如果自己站出來反對,不僅僅會獲得文武百官的支持,連他們身後的世家門閥也會感激自己。
有了各大世家門閥的支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
就算失敗了,自己依舊是王叔,沒啥損失。
想通了之後,微子衍內心中已經蠢蠢欲動了。
可他畢竟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
“其實,單靠我一個人這事肯定不成!
我有一個建議,你們再去找兩個人。
一個是杜元銑,一個是梅伯。
這兩人皆是剛正不阿之人,在百官之中極具威信!
若能再說服這兩人站在我們這邊,此事必成!”微子衍琢磨了片刻後,對惡來和飛廉說道。
聽到微子衍提到了這兩個人,惡來和飛廉二人腦袋一下就耷拉了下來。
此二人在朝中確實極具威信,能壓住陣腳。
可這兩人向來剛正不阿,對他們二人一向冷眉冷目。
若他們兩個人前往,人家見不見都不一定。
更別提能說服他們了。
“王叔,你也知道,這倆人和我們的關係……”
“王叔,還得您出麵才行!”
惡來和飛廉兩人麵帶尷尬,對微子衍說道。
“放心,我馬上寫一封書信給他們二人,陳述其中的利害關係。
我相信,他們二人必然能明辨是非的!”微子衍說著,便找人拿來了筆墨,親自在帛書上寫了一封信,並交給了惡來、飛廉。
拿到了微子衍的書信之後,這二人美滋滋、屁顛顛。
這也就意味著微子衍他們已經說通了。
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而且有了微子衍的書信,杜元銑和梅伯應該也能說通。
畢竟這兩人也和其他官員一樣,都稱病沒上朝。
二人不敢怠慢,在第一時間拿著書信,備了禮品,前去拜望梅伯和杜元銑。
……
殷洪這邊也沒閑著。
迴到府邸之後,立即將費仲、尤渾兩人召集到了身邊。
並將任務交代給了他們!
“我不管你們用什麽辦法,明日朝會,必須要有朝中大臣前往!
否則,我拿你們二人是問!”殷洪對費仲、尤渾說道。
“放心吧!二殿下,對付他們我們有手段!”
“不錯,二殿下,我們保證,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明天肯定會去參加朝會的,而且還會堅決擁護新政令!”
費仲、尤渾兩人信誓旦旦對殷洪保證說。
殷洪對兩人點了點頭。
他當然清楚,這兩人確實是有辦事能力,如此信誓旦旦,肯定就能將事情辦好。
費仲、尤渾二人和惡來、飛廉的辦事方式完全不一樣。
他們兩人並沒有去尋找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
而是直接去拜望各大世家門閥。
一見麵,兩人對政令的事隻字不提。
而是談生意。
所有世家門閥都清楚,費仲、尤渾這倆人可是大商的財神爺。
兩人所掌握的財富,早已經超過了昔日國庫庫銀。
所以,對這二人是相當客氣。
聽說二人是來談生意的,笑臉相迎,給足了麵子。
而費仲、尤渾兩人,也和各世家門閥當家人談了銅、鹽等生意的具體事項。
簡單的來說,就是將這些生意的開采、運輸分出去一部分。
一來可以緩解朝廷的用人壓力,二來,也算是給這些人一些甜頭。
直奔微子衍的府邸。
微子衍,同樣也是大商王叔,地位自然貴不可言。
而且此人和微子啟不同。
微子啟辦事向來直來直去,雖然在朝中任職比微子衍要高,但得罪的人也比微子衍多。
微子衍比較圓滑,能不得罪的人,堅決不會得罪。
故此,他在朝中雖然不是什麽要職,人緣卻極好。
“惡來,飛廉兩位大人,不知道來我這有何事啊?”微子衍為人很隨和,明知道這兩人是攪屎棍子,也不得罪,貴為王叔,還親自接待,並笑嗬嗬地說道。
“王叔啊,這次我們來找您,是為了請您出山,拯救我大商於水火之中啊!”惡來哭唧唧的對微子衍說道。
“是啊,這事必須您來做主啊,不然我大商就要完了!”飛廉也苦著臉說道。
“怎麽迴事?大商如今欣欣向榮,百姓都能吃得起肉,喝得起酒了,日子正在一步步好轉,怎麽就要完了啊?”微子衍皺著眉頭,對兩人詢問說。
“王叔,這一切都是假象,我們承認如今百姓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了,看似很繁榮。
可您應該知道,昨天陛下宣布了新政令。
這新政令就是科舉取士,而且還要實行對官員的審核製度。
這樣一來,豈不是將支持我大商的世家門閥都給得罪了?
今日,文武百官都已經稱病不上朝了!”飛廉對微子衍說道。
“是啊,王叔,大商離不開世家門閥的支持,而這項政令,肯定就是二殿下提出來的,是在挖世家門閥的根基,也是在為大商自掘墳墓!
王叔,你一定要主持公道,解救我大商於危難之中!”惡來也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架勢,對微子衍說。
微子衍暗皺眉頭。
這項政令他當然知道,文武百官不上朝的事情,他也清清楚楚。
可他卻打心底裏不想管這事。
畢竟,支持這項政令的,可是微子啟、比幹、商容和聞仲。
這四個人他誰都得罪不起。
況且政令可是帝辛親下的。
“情況我知道,我也不看好這項政令。
可畢竟這事陛下已經拍板了,有四位位高權重的老臣支持,我無能為力啊!”微子衍搖了搖頭說。
“王叔,如果這個時候您不站出來,肯定要出大問題的,就算為了我大商的江山社稷,您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理啊!”飛廉繼續攪和著。
“對,王叔,您可不是一個人,隻要您牽頭,我保證文武百官一定會站在您這邊的!
有了大家的支持,您一定會成功的!
況且,如果您將這事辦成了,世家門閥都會感激您,朝中的百官也會念著您的好!
陛下隻是一時被蒙蔽了,等他想通時,自然知道您為大商做的貢獻。
以後,大商朝堂之上,必然會以您為尊!”惡來使出了渾身解數,繼續勸說著。
微子衍聞言,緊皺的眉頭不由得舒展了幾分。
惡來說的有幾分道理。
如果自己站出來反對,不僅僅會獲得文武百官的支持,連他們身後的世家門閥也會感激自己。
有了各大世家門閥的支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
就算失敗了,自己依舊是王叔,沒啥損失。
想通了之後,微子衍內心中已經蠢蠢欲動了。
可他畢竟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
“其實,單靠我一個人這事肯定不成!
我有一個建議,你們再去找兩個人。
一個是杜元銑,一個是梅伯。
這兩人皆是剛正不阿之人,在百官之中極具威信!
若能再說服這兩人站在我們這邊,此事必成!”微子衍琢磨了片刻後,對惡來和飛廉說道。
聽到微子衍提到了這兩個人,惡來和飛廉二人腦袋一下就耷拉了下來。
此二人在朝中確實極具威信,能壓住陣腳。
可這兩人向來剛正不阿,對他們二人一向冷眉冷目。
若他們兩個人前往,人家見不見都不一定。
更別提能說服他們了。
“王叔,你也知道,這倆人和我們的關係……”
“王叔,還得您出麵才行!”
惡來和飛廉兩人麵帶尷尬,對微子衍說道。
“放心,我馬上寫一封書信給他們二人,陳述其中的利害關係。
我相信,他們二人必然能明辨是非的!”微子衍說著,便找人拿來了筆墨,親自在帛書上寫了一封信,並交給了惡來、飛廉。
拿到了微子衍的書信之後,這二人美滋滋、屁顛顛。
這也就意味著微子衍他們已經說通了。
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而且有了微子衍的書信,杜元銑和梅伯應該也能說通。
畢竟這兩人也和其他官員一樣,都稱病沒上朝。
二人不敢怠慢,在第一時間拿著書信,備了禮品,前去拜望梅伯和杜元銑。
……
殷洪這邊也沒閑著。
迴到府邸之後,立即將費仲、尤渾兩人召集到了身邊。
並將任務交代給了他們!
“我不管你們用什麽辦法,明日朝會,必須要有朝中大臣前往!
否則,我拿你們二人是問!”殷洪對費仲、尤渾說道。
“放心吧!二殿下,對付他們我們有手段!”
“不錯,二殿下,我們保證,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明天肯定會去參加朝會的,而且還會堅決擁護新政令!”
費仲、尤渾兩人信誓旦旦對殷洪保證說。
殷洪對兩人點了點頭。
他當然清楚,這兩人確實是有辦事能力,如此信誓旦旦,肯定就能將事情辦好。
費仲、尤渾二人和惡來、飛廉的辦事方式完全不一樣。
他們兩人並沒有去尋找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
而是直接去拜望各大世家門閥。
一見麵,兩人對政令的事隻字不提。
而是談生意。
所有世家門閥都清楚,費仲、尤渾這倆人可是大商的財神爺。
兩人所掌握的財富,早已經超過了昔日國庫庫銀。
所以,對這二人是相當客氣。
聽說二人是來談生意的,笑臉相迎,給足了麵子。
而費仲、尤渾兩人,也和各世家門閥當家人談了銅、鹽等生意的具體事項。
簡單的來說,就是將這些生意的開采、運輸分出去一部分。
一來可以緩解朝廷的用人壓力,二來,也算是給這些人一些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