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縣令告辭後,馬不停蹄地趕迴鄖鄉縣。迴到家中,他看著春瓊忙碌的身影,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春瓊察覺到父親的異樣,關切地問道,“爹,您這是怎麽了?從府城迴來後,臉色一直不太好。”


    楊縣令猶豫了一下,還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春瓊。


    春瓊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爹,這可是個好機會!若能掌握曹幫的生意情況,說不定真能為鄖鄉縣爭取到更多利益。我願意去!”


    楊縣令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心中滿是無奈與擔憂,“瓊兒,你要知道,此事兇險,萬一出了什麽差錯,爹可怎麽活?”


    春瓊走到父親身邊,握住他的手,“爹,您別擔心。趙伯伯既然承諾會派護衛保護我,肯定不會食言。而且我也不是莽撞之人,會小心行事的。”


    在春瓊的再三勸說下,楊縣令最終還是同意了。


    “此事隱秘,你行事定要萬分小心。”楊縣令反複叮囑。


    “爹,您放心,這次調查,隻是掌握曹幫在均州府的生意情況,不是要挑毛病撕破臉,趙伯伯應該不會大動幹戈,我隻需要在府衙幫著查賬就行了,應該沒什麽危險。”春瓊見楊縣令憂心忡忡,安慰道。


    “希望如此。”


    “嗯,爹,這事咱們不用多擔心,一切聽趙伯伯的就行。倒是我們家裏,咱們的香菇庫存不少了,僅憑咱們自己幾家鋪子,一年消耗不了多少。這次去府城,我想把白術蘇木一起帶上,到時候讓他們和小波一起,多找一些幹貨鋪子和酒樓,將現有的香菇賣了。”


    這段時間春瓊一直在琢磨香菇的銷路問題,香菇配方本來已經研究出來,但是她一直有各種事情忙,導致作坊一直無法開起來。


    “這些事交給他們去做吧,小波在府城這麽久,應該有些門路。”


    春瓊卻還是放心不下,想著到府城了,自己還是抽時間自己尋找合作商吧。


    想到此,春瓊忽然想起,去年年底趙夫人宴會上遇上的孫夫人,聽聞她夫家正是做幹貨生意的,那位孫夫人似乎對她印象並不好。不過,聽聞如今是她繼女掌著家裏的生意,不知道她繼女性子如何,能不能有機會合作。


    到府城後續想辦法認識一番吧,春瓊如此想著。


    幾天後,趙知府派來的護衛抵達鄖鄉縣,為首的是一位名叫周武的中年男子,他身形魁梧,目光如炬,向春瓊和楊縣令行禮後,便表明定會全力護春瓊周全。


    春瓊在父親的千叮萬囑中,踏上了前往府城的路,心中滿是對未知任務的期待與忐忑 。一路上,春瓊與周武等人交流,了解到曹幫在府城勢力錯綜複雜,經營著諸多生意,涉及漕運、酒樓、賭場等多個行當,與各方權貴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春瓊暗歎,看來調查並非如他想象的那般簡單。


    到達府城,春瓊照例將行李安置在魚莊後院。之後帶人去府衙拜見趙知府。


    趙知府已經提前辟出了院子,專門給春瓊辦公。


    春瓊與趙知府見過禮後,趙知府道,“瓊兒,這次整理調查是暗地裏進行,而府衙內人員複雜,為了不走漏消息,我會以幫府衙整理賦稅的名義公開聘你。你好光明正大的核查整理各縣糧食、貨運和商鋪上繳的賦稅情況,並找出曹幫相關的,記錄下來。”


    趙知府接著神色凝重地看向春瓊,補充道,“這賦稅賬目,多年來層層積壓,內裏說不定藏著許多貓膩。你行事務必謹慎,若是發現任何異常,不要輕易打草驚蛇,先暗中記下,找機會單獨向我匯報。瓊兒,切記,咱們這次是為了了解曹幫的生意,並不是為了調查那些背地裏的貓膩,對於有問題的地方,你心中有數就行了,不要讓其他人知道。”


    春瓊微微欠身,眼中透著堅定,“趙伯伯放心,瓊兒知道怎麽做。”


    “好。”趙知府頷首,“你跟我來,先跟府衙各位大人認識一番,也讓各位大人知道你是來做什麽的。最近這段時間,少不了要跟他們打交道。”


    “是。”


    春瓊應聲後跟在趙知府身後,來到趙知府的公房,此時裏麵坐了一屋子人,都在等著趙知府。


    趙知府帶著春瓊進來,雙方見過禮後,趙知府道,“諸位大人,轉眼本官來此任職已一年有餘,經曆了兩輪春耕秋收,本官也不知這一年多來推行的政策是否有成效。如今到了年底,即將上繳賦稅,本官想趁此機會好好了解一番各縣的農耕、賦稅情況。這位春瓊姑娘,想必諸位大人也都認識,擅長賬務核算,本官特意請來幫忙,還望諸位大人,多多配合。”


    春瓊走上前,麵向眾人一禮,“小女有幸得趙大人信任,參與此次事務。往後還望各位大人不吝賜教,日後若有叨擾,還望各位大人海涵。”


    一位身形微胖,身著官服的同知率先開口,臉上帶著幾分客套的笑意,“趙知府有心了,既然是知府大人親自安排,我等自當全力配合。隻是這賦稅賬目繁雜,春瓊姑娘若是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這時,坐在角落裏的張通判卻輕輕咳嗽一聲,皮笑肉不笑地說,“這賦稅情況,各縣平日裏都是嚴格按照規矩上報,府衙及時登記了的,還能有什麽問題?突然來這麽一出,是不是有些多此一舉啊?”


    趙知府聞言,神色未變,目光卻銳利起來,緩緩說道,“張通判,本官並不是懷疑各縣上報的賦稅和府衙統計的有問題。本官進行本次核查,隻是為了了解本官這一年來推行的政策成效。相信諸位忙碌辛苦一年,也是很想知道自己忙碌的成果吧?但是每年情況不同,若我們簡單隻憑今年賦稅比去年多繳納還是少繳納來推算,顯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今年碰上幾年一遇的幹旱,各縣解決幹旱的措施是否有效,今年收成到底如何,隻有詳細了解後才能知道。核查一番,既是對朝廷負責,也是對百姓負責,更是對諸位的工作負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