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縣令規整完需上繳的賦稅,和秋令官一起將賦稅送至府城。
抵達府城後,楊縣令和秋令官帶著沉甸甸的賦稅,來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早已在堂上等候,看著一箱箱擺放整齊的糧食和銀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楊縣令,此次鄖鄉縣上繳的賦稅,竟比往年多了如此之多,著實令人意外。”知府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
楊縣令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迴大人的話,這都多虧了縣裏百姓齊心,采用了新的耕種之法,今年糧食大豐收,稅收自然也就上來了。”
知府大人饒有興致地問道:“哦?是何種新方法,竟有這般成效?”
這時,秋令官上前一步,詳細地將春瓊傳授的玉米種植和有機肥使用方法講述了一遍。知府大人聽完,不住點頭,“此方法若是能在其他縣城推廣開來,想必能大大提升各地的糧食產量。楊縣令,你可整理成冊,呈交上來。”
楊縣令連忙應下,“大人所言極是,詳情已寫入稟文中。”說著將厚厚的稟文遞交上去。
交割完賦稅,楊縣令準備返迴鄖鄉縣。臨行前,知府大人語重心長地道,“子謙,鄖鄉縣此次表現出色,我會將你政績寫進折子送入京裏,望你能再接再厲。”
楊縣令拱手道,“大人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所托。”
“嗯。走,去後院,晚上我們兄弟二人喝一杯,順便聊聊有機肥和移栽技術在均州府的推廣。”趙知府對楊縣令道。
楊縣令看了看天色道,“好。不過這會兒天氣還早,我要去趟鋪子裏,幫閨女辦點事。”
趙知府竟然從楊縣令的話裏聽出了炫耀的感覺,沒好氣地道,“行,先去給你閨女跑腿。早些迴來,你嫂子親自下廚,已經在準備了。”
楊縣令笑著告辭,離開知府衙門後,徑直前往府城的年年有魚尋找小波。
春瓊讓楊縣令帶來的是鋪子裏冬季經營方案和,小龍蝦售賣獎金。鄖鄉縣和安陽縣已經獎勵過了,府城這邊沒人來,獎勵一直未發。
楊縣令來到“年年有魚”,剛一進門,就瞧見小波正忙活著招唿客人。小波一抬眼,看到楊縣令,滿臉驚喜,急忙迎上前,“楊大人,您怎麽來了!”
楊縣令笑道,“小波,你們大姑娘讓我給你們送東西來了。”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個信封遞給小波,“這是府城這邊小龍蝦售賣的獎金,之前一直沒顧上發,你們大姑娘一直惦記著,如今可算是送到你手上了。”
小波接過信封,高興地打開,裏麵是一疊銀票,他眼眶瞬間紅了,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多謝大姑娘和楊大人!”
楊縣令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這都是你們應得的,你在府城把生意打理得這麽好,我們心裏都有數。對了,她還讓我帶了冬季經營方案,都在信裏,稍候你記得看。”
“是。大人進來喝杯茶吧。”小波一邊應著一邊將楊縣令請進內堂,沏上一杯熱茶。
“鋪子生意最近如何?”楊縣令看著裏裏外外忙碌的夥計問。
“迴大人,咱們味道好,老顧客穩定,也時常有外來人過來嚐鮮,因此生意一直穩定。”
“嗯,那就好。有事及時報告。”
楊縣令喝了茶,在魚莊轉了一圈後才離開。
楊縣令再次來到府衙,趙知府已經下衙,正在等他。
相隔十年,互有牽盼的兩人終於心平氣和坐下來,敞開心扉喝一杯酒。
那些往事,無需多言,互相早已心照不宣。
如今坐在一起,桌上菜肴冒著熱氣,酒香在空氣中彌漫。趙知府率先端起酒杯,感慨道,“子謙,一晃十年過去,當年咱們都還年輕氣盛,如今都添了幾分滄桑。”
楊縣令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是啊,這些年兜兜轉轉,好在咱們都還堅守著初心。”
趙知府給自己又斟了一杯酒,目光看向遠方,“你在鄖鄉縣的作為我都看在眼裏,如今把一個小縣治理得這般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真不愧是心懷百姓之人。”
楊縣令謙遜地笑了笑,“這都多虧了縣裏的百姓支持,還有我閨女瓊兒,幫了大忙。”
提到閨女,他的臉上滿是自豪。
趙知府笑著打趣,“你啊,一說起閨女,這臉上的驕傲都藏不住。聽你意思,是她想出的有機肥和移栽技術,才讓鄖鄉縣糧食大豐收。你這閨女,真是一次又一次給我帶來驚喜,擅書畫,精廚藝,還頗有經商頭腦,想不到就連農事,也是非常精通。”
楊縣令聽趙知府這般誇讚,笑意更濃,眼中滿是寵溺,“這丫頭自小聰慧,也愛琢磨。從前我們管的緊,她隻能日日待在後院自己琢磨。也就這兩年,我和她娘不拘著了,才有機會展現。這兩年,時常來往於莊子,看見百姓種地辛苦,收成還不好,就一頭紮進農事裏,到處查閱古籍,還親自去田間做試驗,失敗了也不氣餒,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趙知府端起酒杯,輕抿一口,感慨道,“如此聰慧又堅韌的女子,世間少有。這次有機肥和移栽技術要是能在均州府全麵鋪開,她可是頭功。”
楊縣令擺了擺手,“她倒沒想著要什麽功勞,就想著將自己看到的書中的知識傳授給百姓,讓百姓少餓些肚子。前陣子她還在研究了新的農具,縣裏不少百姓都用上了新工具。還別說,那些新農具,挖地除草確實方便多了。
趙知府聽聞,眼中滿是驚訝與讚賞,追問道,“哦?竟還有這等事!快和我講講,都是些什麽新奇農具?”
楊縣令興致勃勃地比劃起來,“有一種是改良過的鋤頭,把原本的鋤頭刃加長,木柄也重新設計,專門用來挖黃泥地,既快又深,效率提高了不少。還有一種除草耙,齒距經過精心計算,既能輕鬆把雜草連根拔起,又不會傷到莊稼。更新奇的是一種風扇,通過轉動齒輪,能夠快速把莊稼裏的灰塵雜物扇出去。”
趙知府聽得入神,不住點頭,“這姑娘的心思真是巧妙,能從細微處著手,解決百姓農耕的大難題。這些新農具,若是能在均州府推廣開來,那可幫了農民大忙。”
抵達府城後,楊縣令和秋令官帶著沉甸甸的賦稅,來到知府衙門。知府大人早已在堂上等候,看著一箱箱擺放整齊的糧食和銀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楊縣令,此次鄖鄉縣上繳的賦稅,竟比往年多了如此之多,著實令人意外。”知府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
楊縣令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迴大人的話,這都多虧了縣裏百姓齊心,采用了新的耕種之法,今年糧食大豐收,稅收自然也就上來了。”
知府大人饒有興致地問道:“哦?是何種新方法,竟有這般成效?”
這時,秋令官上前一步,詳細地將春瓊傳授的玉米種植和有機肥使用方法講述了一遍。知府大人聽完,不住點頭,“此方法若是能在其他縣城推廣開來,想必能大大提升各地的糧食產量。楊縣令,你可整理成冊,呈交上來。”
楊縣令連忙應下,“大人所言極是,詳情已寫入稟文中。”說著將厚厚的稟文遞交上去。
交割完賦稅,楊縣令準備返迴鄖鄉縣。臨行前,知府大人語重心長地道,“子謙,鄖鄉縣此次表現出色,我會將你政績寫進折子送入京裏,望你能再接再厲。”
楊縣令拱手道,“大人放心,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所托。”
“嗯。走,去後院,晚上我們兄弟二人喝一杯,順便聊聊有機肥和移栽技術在均州府的推廣。”趙知府對楊縣令道。
楊縣令看了看天色道,“好。不過這會兒天氣還早,我要去趟鋪子裏,幫閨女辦點事。”
趙知府竟然從楊縣令的話裏聽出了炫耀的感覺,沒好氣地道,“行,先去給你閨女跑腿。早些迴來,你嫂子親自下廚,已經在準備了。”
楊縣令笑著告辭,離開知府衙門後,徑直前往府城的年年有魚尋找小波。
春瓊讓楊縣令帶來的是鋪子裏冬季經營方案和,小龍蝦售賣獎金。鄖鄉縣和安陽縣已經獎勵過了,府城這邊沒人來,獎勵一直未發。
楊縣令來到“年年有魚”,剛一進門,就瞧見小波正忙活著招唿客人。小波一抬眼,看到楊縣令,滿臉驚喜,急忙迎上前,“楊大人,您怎麽來了!”
楊縣令笑道,“小波,你們大姑娘讓我給你們送東西來了。”說著,從懷裏掏出一個信封遞給小波,“這是府城這邊小龍蝦售賣的獎金,之前一直沒顧上發,你們大姑娘一直惦記著,如今可算是送到你手上了。”
小波接過信封,高興地打開,裏麵是一疊銀票,他眼眶瞬間紅了,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多謝大姑娘和楊大人!”
楊縣令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這都是你們應得的,你在府城把生意打理得這麽好,我們心裏都有數。對了,她還讓我帶了冬季經營方案,都在信裏,稍候你記得看。”
“是。大人進來喝杯茶吧。”小波一邊應著一邊將楊縣令請進內堂,沏上一杯熱茶。
“鋪子生意最近如何?”楊縣令看著裏裏外外忙碌的夥計問。
“迴大人,咱們味道好,老顧客穩定,也時常有外來人過來嚐鮮,因此生意一直穩定。”
“嗯,那就好。有事及時報告。”
楊縣令喝了茶,在魚莊轉了一圈後才離開。
楊縣令再次來到府衙,趙知府已經下衙,正在等他。
相隔十年,互有牽盼的兩人終於心平氣和坐下來,敞開心扉喝一杯酒。
那些往事,無需多言,互相早已心照不宣。
如今坐在一起,桌上菜肴冒著熱氣,酒香在空氣中彌漫。趙知府率先端起酒杯,感慨道,“子謙,一晃十年過去,當年咱們都還年輕氣盛,如今都添了幾分滄桑。”
楊縣令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是啊,這些年兜兜轉轉,好在咱們都還堅守著初心。”
趙知府給自己又斟了一杯酒,目光看向遠方,“你在鄖鄉縣的作為我都看在眼裏,如今把一個小縣治理得這般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真不愧是心懷百姓之人。”
楊縣令謙遜地笑了笑,“這都多虧了縣裏的百姓支持,還有我閨女瓊兒,幫了大忙。”
提到閨女,他的臉上滿是自豪。
趙知府笑著打趣,“你啊,一說起閨女,這臉上的驕傲都藏不住。聽你意思,是她想出的有機肥和移栽技術,才讓鄖鄉縣糧食大豐收。你這閨女,真是一次又一次給我帶來驚喜,擅書畫,精廚藝,還頗有經商頭腦,想不到就連農事,也是非常精通。”
楊縣令聽趙知府這般誇讚,笑意更濃,眼中滿是寵溺,“這丫頭自小聰慧,也愛琢磨。從前我們管的緊,她隻能日日待在後院自己琢磨。也就這兩年,我和她娘不拘著了,才有機會展現。這兩年,時常來往於莊子,看見百姓種地辛苦,收成還不好,就一頭紮進農事裏,到處查閱古籍,還親自去田間做試驗,失敗了也不氣餒,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趙知府端起酒杯,輕抿一口,感慨道,“如此聰慧又堅韌的女子,世間少有。這次有機肥和移栽技術要是能在均州府全麵鋪開,她可是頭功。”
楊縣令擺了擺手,“她倒沒想著要什麽功勞,就想著將自己看到的書中的知識傳授給百姓,讓百姓少餓些肚子。前陣子她還在研究了新的農具,縣裏不少百姓都用上了新工具。還別說,那些新農具,挖地除草確實方便多了。
趙知府聽聞,眼中滿是驚訝與讚賞,追問道,“哦?竟還有這等事!快和我講講,都是些什麽新奇農具?”
楊縣令興致勃勃地比劃起來,“有一種是改良過的鋤頭,把原本的鋤頭刃加長,木柄也重新設計,專門用來挖黃泥地,既快又深,效率提高了不少。還有一種除草耙,齒距經過精心計算,既能輕鬆把雜草連根拔起,又不會傷到莊稼。更新奇的是一種風扇,通過轉動齒輪,能夠快速把莊稼裏的灰塵雜物扇出去。”
趙知府聽得入神,不住點頭,“這姑娘的心思真是巧妙,能從細微處著手,解決百姓農耕的大難題。這些新農具,若是能在均州府推廣開來,那可幫了農民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