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三人帶著浩浩蕩蕩一群人,迴到鄖鄉縣。此時已是四月中下旬,縣裏正在忙著移栽玉米苗。


    一池池又粗又壯的玉米苗,像是被精心排列的綠色方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葉片摩挲發出沙沙細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對這片土地的期待。母女三人剛踏入鄖鄉縣,便被這生機勃勃的農忙景象所吸引。


    楊夫人讓人停下馬車,看著在地裏忙碌的村民,目光溫柔地掠過那一片片玉米苗,輕聲道,“你們瞧,這玉米苗長得多好,葉片碧綠,莖杆粗壯,這樣的苗栽下去,定好成活,秋天肯定能有個好收成。”


    春瓊看著眼前的景象也麵露欣慰,“今年的玉米苗確實長勢不錯,如今就怕雨水不足,灌溉困難。不知道爹爹儲水做的如何了?”


    “放心,這十來年,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春季幹旱缺水的時候,村民這麽多年,也想出了不少辦法。定能渡過這段時間。”楊夫人寬慰道。


    春瓊看著頭頂蔚藍的天空,暗自祈禱能夠早日下一場大雨。


    迴到縣衙,楊縣令果然不在。他又帶著人到村裏盯著玉米移栽去了。


    春瓊也沒有閑著,休息了一日,去別院找李老周老,“李爺爺周爺爺,我們迴來啦!”


    “總算迴來了。明日開始,你姐妹倆一起來學習。”兩位老人都在別院,見到姐妹倆就安排學習了。


    春瓊諂媚一笑,“李爺爺,如今玉米移栽,我想先去村裏看看。清清留下跟你們學習。”


    “你呀,就知道在這別院待不住!”李老不太高興地嘟囔。


    春瓊哄著,“李爺爺您放心,我一定隨時帶著書籍,隨時學習,不懂的都在本本上記著呢,等到時候一起跟您請教。兩位爺爺,咱們的蘭花這次在府城一炮而紅,想必不久後會有買家上門購買。我想趁機來個花鋪,你們覺得如何?”


    “你都忙成這樣了,還要開鋪子?”李老聲音都大了,顯然不太讚同。


    春瓊解釋,“不是我開,是清清開。清清跟著二老學習花草種植也這麽久了,不能光學理論,不實踐。這個花鋪就由清清管理,裏麵賣什麽花,都由她說了算。”


    “啊?姐,你打算讓我開鋪子?”麗清也驚呆了。


    “對,我本想自己學花草種植,你專門學製藥,但最近看書下來,發現花草和藥草種植技術相通。你何不開個鋪子,自己種植花卉和草藥售賣?”


    “確實相通。爺爺我最近想明白了,我真正想學的是製藥,而不是醫術,我給自己紮針,半個月都沒能下得去手。我覺得我不適合學醫術,但是製藥我喜歡,爺爺,我想隻學製藥好不好?”麗清期待地看著兩位老人,等著他們的迴答。


    “可以。術業有專攻,更看個人興趣。醫術需要不斷有病人實踐,方能有所成就,你一個官家千金,未來並沒有多少外出行醫的機會,確實不適合學醫,學製藥也不錯。但製藥和種植兩者融會貫通,需要製藥和種植一起學。”周老沉默片刻後道。


    “是。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爺爺的教導。”麗清高高興興地作揖。


    “鋪子的事你們自行商定,我們兩個老頭年紀大了,就在這院子裏種種花養養草,別的一概不管。”李老道。


    “沒問題。”


    花鋪定在別院不遠,一處不小的宅子,前麵改成鋪麵,後麵院子種植花卉。


    春瓊將花鋪丟給林木和麗清裝修,她則去村裏與楊縣令匯合。


    父女倆再次開始了春耕巡查之旅。好在這次一路順順利利,各家的玉米苗都長勢喜人,移栽的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巡查結束,父女倆望著這一片片迎風搖擺的玉米苗,心頭思緒萬千,今年耕地麵積增加了三成多,若是沒有災害,經此一年,鄖鄉縣的村民,恐怕要翻身了。


    “爹,如今這天一點沒有要下雨的征兆,各村灌溉可有解決之法?”這是春瓊最擔心的,玉米苗剛移栽,若嚴重缺水,恐怕會被幹死。


    “這段時間,我統計了五十多個村子的河流和水井情況,有三十多個村子有河流穿過,村民可從河流引水灌溉。剩下的二十多個村子,地勢偏高,沒有靠近河流湖泊,灌溉比較困難。村民自己打了不少井,能解一時燃眉之急。但今年各村耕地麵積增多,就怕井水供應不足。”楊縣令道。


    春瓊秀眉緊蹙,沉思片刻後說道,“爹,依我看,咱們或許可以組織那些有河流的村子,在保證自身用水的前提下,勻出一部分水,通過溝渠引流到地勢高的村子。這樣既能充分利用水資源,也能解燃眉之急。另外,有些山裏有泉眼,也可以派人進山尋找泉眼,從山裏引水下來。”


    楊縣令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點頭道:“瓊兒這想法不錯,隻是實施起來怕是困難重重。首先,要協調各村之間的用水分配,稍有不慎,便會引發矛盾。再者,開挖溝渠工程不小,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春瓊堅定地道,“爹,事在人為。咱們可以先召集各村的裏正,詳細商討用水分配的細則,製定出公平合理的方案,張貼在各村顯眼處,讓百姓們都心中有數。至於開挖溝渠的人力,咱們可以發動村民互幫互助,按受益程度劃分每個村子出工的比例。我相信,隻要跟大家說清楚這是為了全縣的收成,為了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好日子,村民們會理解並配合的。”


    楊縣令捋著胡須,目光望向遠方,緩緩說道,“瓊兒所言極是,咱們縣如今還算團結,為父這就著手準備此事。時間緊迫,玉米苗灌溉就在眼前,必須盡快行動。”


    第二日,縣衙內便聚集了鄖鄉縣各個村子的裏正。楊縣令將當前的灌溉難題和春瓊提出的方案一五一十地告知眾人。起初,不少裏正麵露難色,擔心自家村子的用水會受到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