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知這是縣令千金所開的店鋪,因而並無鬧事之人。雖有部分人略顯不耐煩,卻也依舊老老實實地等候著。


    趁著眾人排隊之際,春瓊步入隔間,將各類鹵菜切成精致小份,裝入碟中,又取來牙簽,用托盤端著走了出來,沿著隊伍依次推薦,“諸位不妨先嚐嚐這鹵菜,待會兒若是喜歡哪種,便可直接點單。”


    眾人皆被春瓊這新穎獨特的推廣方式所吸引,紛紛拿起牙簽,逐個碟子品嚐起來。


    “此乃何物,這般香甜脆口?”


    “涼拌順風。”


    “那這個呢?”


    “這是鴨翅,這是雞翅。”春瓊見這人滿臉驚喜、極為享受的模樣,料想定是遇著吃貨了。但見其衣著光鮮亮麗,又指著雞爪介紹道,“這是鳳爪,您也可以嚐嚐。”


    大戶人家一般不怎麽吃雞爪鴨爪,多會覺得不幹淨。那人盯著晶瑩剔透的雞爪糾結了片刻,最終咬牙插起一隻丟進嘴裏。刹那間,那人眼睛慢慢亮了起來,顧不得說話,又迅速插了一隻丟進嘴裏。這般模樣引得前後的人也忍不住效仿,後麵的人不幹了,高聲嚷道:“前麵的人怎麽迴事?人家隻是讓嚐味,又不是讓你吃過癮,給我們後麵的人也嚐嚐味!”


    春瓊不再停留,繼續往後麵去,“各位別急,都能嚐到,都能嚐到。”


    待將托盤裏的鹵菜試吃完,春瓊又迴隔間再取一些。此時,她發現店內的食客們正吃得津津有味,對鹵菜和麵食都讚不絕口,付賬離開的客人,連打鹵麵的湯汁都不曾剩下,出來的客人,一個個撫著肚子,一臉意猶未盡的模樣。


    伴隨著鹵汁的濃鬱醇厚的香味,春瓊端著托盤再次來到隊伍前,繼續讓排隊的人試菜。


    同仁堂劉掌櫃,陳記木材鋪掌櫃兩人站在隊伍後麵,笑眯眯地看著春瓊。


    春瓊端著托盤上前招唿,“劉掌櫃好,陳掌櫃好。店麵太小,怠慢兩位了。”


    “沒事沒事。咱們縣裏難得見到這麽熱鬧的場景,正好湊湊熱鬧,曬曬太陽。”劉掌櫃笑嗬嗬地從春瓊手上托盤裏挑起一小塊鴨翅放進嘴裏,對陳掌櫃道,“有幸提前嚐過一次,這味道久久不忘啊!聽說楊姑娘要開食肆,我就在期待著了,今天總算能如願。老陳,快先嚐嚐味兒解解饞。”


    “好。”陳掌櫃也拿起牙簽。


    身邊路過從店裏出來的客人,兩人聽到他們對話,“這縣令千金小小年紀,沒想到如此聰慧,不管是打鹵麵還是鹵菜,味道都堪稱一絕,莫說是咱鄖鄉縣,便是府城怕也難尋這般美味。”


    “是啊,確實美味!”隨行的人附和。


    聽完過路人的話,劉掌櫃看著前麵長長的隊伍,擔憂的問春瓊,“楊姑娘,您食材準備的充分吧?別一會兒輪到我們沒了!”


    “充分,非常充分!您放心,保證一定能夠讓您今天吃到。”


    春瓊保證著,開業第一天,她想著湊熱鬧的人肯定不少,她的打鹵麵和鹵菜有貴的有便宜的,適宜不同人群,來湊熱鬧的估計大多會消費,所以準備的充分。


    經過推廣,後麵進去的人,幾乎都是麵和鹵菜都點,有的甚至走的時候又打包了一份鹵菜。


    不需言語,從客人們的行動,就能看出,他們吃的很滿意。春瓊心中暗自欣喜,這是個好的開始。


    長長的隊伍一直到午後時分才結束,而不到傍晚,店裏鹵菜還是全部賣完了。再來的人,隻能點打鹵麵。


    這第一天,算是開門紅了。等關門,春瓊和麗清親自把賬算出來,這一天,收入二十一兩。


    “沒想到這麽小的一個鋪麵,一天竟然能賺二十一兩銀子!在村裏我們一家四口,一年最多也才賺這麽多,這還是咱們給楊大人幹活,夫人工錢給的高,村裏除了裏正家人多,在外務工的多,一年才能賺個十幾兩銀子,其他家,一年到頭,能賺個幾兩銀子,睡覺都要笑醒了。”


    徐嬸看著櫃台上堆著的各種銅板、散銀,神情激動。自從這幾年給楊家做活了,他們家就擺脫了村裏貧困戶,成為村裏最能賺錢的人家。但她也沒有一次見過這麽多銅板啊!


    “一天賣二十兩,那一個月不就有六百兩了?咱家靠這個食肆就能發財了?”麗清抓著一捧銅板,也一臉興奮。


    “這是第一天開業,大家被味道吸引,圖新鮮,湊熱鬧的居多。過幾天新鮮勁過了就沒這麽多人了。”春瓊忍不住給眾人潑涼水。


    大多數不可能頓頓吃鹵菜,最多幾天換個口味,打打牙祭。


    “好吧。”


    聽了春瓊的話,眾人心裏的熱火勁稍降。


    春瓊見她一句話讓大家都蔫了又鼓勵道,“大家也不用悲觀,咱們隻要保持住好味道,再根據季節時常推出些新菜,就不必擔心收入。”


    徐嬸站起來,向春瓊保證,“大姑娘放心,我和翠兒一定嚴格把控味道,保證讓味道不打折扣!”


    “好,大家一起努力,新菜式就交給我和清清了。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我們的鹵菜和鹵麵一定能打出口碑,讓食光裏在鄖鄉縣穩定地屹立下去!”春瓊給眾人打氣。


    食肆連著紅火了近十天,人慢慢少下來,也漸漸培養了一批穩定的客流,除了一些路過的被香味吸引進來的,大多都是熟客,早餐時間,食肆幾乎成了周邊商戶的固定早餐店。食肆打鹵麵做得好,價格也不貴,商戶們也就懶得去別處了。


    楊縣令在五月初十的時候才從府城迴來,初六之後還沒見到人,家裏不放心,派杜師傅去接應。在忙碌與擔憂中,一行人總算迴來,倒是沒什麽事,趙知府帶著各縣令到下轄的大縣考察學習去了。


    春瓊腹誹,想不到這時代的當官的也流行搞考察學習這一套。


    見春瓊終於不用每天讓食肆跑,稍微閑下來,楊縣令將她叫到書房,“瓊兒,趙知府騙你去驗屍,你怎麽不告訴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