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莊子裏好幾頭豬在生產,其中有一頭感覺難產了。”張盼兒神色惶急,額頭滿是汗珠,不知是因奔跑抑或焦急所致。


    “……”


    春瓊聞言,霍然起身,匆匆邁出兩步,卻又猛地頓住。這可如何是好?接生之事,她一竅不通啊!這可完全超出她知識範圍了!至於獸醫,這小小牛頭村,連個尋常大夫都難尋,何況獸醫?


    “小波,宋嬸在何處?”春瓊腦海中靈光一閃,宋嬸似乎懂些醫術。


    “宋嬸跟砍樹的村民一起進山了。”小波迴複,也一臉焦急。


    春瓊猜測,宋嬸大抵是入山采藥去了,前些時日時常聽聞她念叨山中草藥頗為豐盛。


    “小波,你即刻順著大路進山,沿途仔細找尋宋嬸,一刻也莫要耽擱,務必要將莊子裏的危急情形告知於她。”春瓊語速飛快地吩咐完,旋即同張盼兒匆忙折返莊子。


    “張姐,這村裏可有接生婆?”春瓊腳下不停,腦海裏仍在不停思索著應對之策,心急如焚地問道。


    “專門的接生婆沒有,不過裏正家的嬸娘會接生。我當初生產就是她幫忙接生的。”說到此,張盼兒情緒低落下來,嫁入牛頭村的這兩年,裏正一家給了她很多家人般的溫暖。如今和離,她不再是劉家婦,再見到裏正一家,都不知以何種情緒麵對了。


    兩人趕到莊子門口,春瓊對張盼兒道,“你先去豬圈守著,防止發生其他情況,我這去請英嬸。”


    春瓊匆匆趕到裏正家,見到英嬸後忙將莊子裏母豬難產之事告知。英嬸聽完二話不說,拿上她接生用的幹淨布巾和一些簡單工具,便隨著春瓊快步往莊子趕去。


    此時,豬圈裏的張盼兒心急如焚,那頭難產的母豬躺在地上,不停地哼哼著,肚子也因用力而微微顫抖。張盼兒在一旁輕輕撫著母豬的腦袋,一麵祈禱春瓊她們快點迴來。


    春瓊帶著英嬸一路小跑來到豬圈。英嬸經驗豐富,她先是仔細觀察了母豬的狀況,輕輕按壓母豬的腹部,然後眉頭微微皺起。“這豬崽的胎位有些不正,不太好生。”英嬸一邊說著,一邊洗手,準備動手調整胎位。


    春瓊和張盼兒在一旁緊張地看著,大氣都不敢出。英嬸小心翼翼地將手伸進母豬體內,試圖將胎位扶正。母豬似乎感受到了疼痛,掙紮了一下,張盼兒趕緊上前按住母豬,輕聲安撫。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英嬸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終於,在英嬸的努力下,胎位被成功扶正。緊接著,在母豬又一陣用力後,一隻小豬崽順利地生了出來。春瓊和張盼兒臉上露出一絲驚喜,可英嬸卻並未放鬆,她知道還有可能會有其他狀況。


    果不其然,後麵又有幾隻豬崽出生時有些困難,但在英嬸的幫助下,都平安降臨世間。


    春瓊和張盼兒都鬆了一口氣,她們感激地向英嬸道謝,“辛苦英嬸了。”


    英嬸笑著擦了擦汗,說道:“總算是都平安了,這一窩生的還不少呢!這母豬這次恐怕傷了元氣,要好好照料。”


    “是,您放心,我一定悉心照料。”張盼兒恭敬地應道。


    春瓊吩咐張盼兒,“張姐,家裏之前磨的有玉米磣,一會兒給豬窩換上幹草後就去煮一鍋,加點糖,喂給它。這幾天,生產的母豬都吃玉米磣。”


    玉米磣前段時間新收的玉米磨的,春瓊見莊子裏好幾頭豬快要生產了,專門讓劉伯給母豬準備的。當時劉伯還舍不得呢!這年頭,人都吃不飽,哪有糧食給豬吃!


    但春瓊想著,母豬剛生產完需要恢複,需要下奶喂養小豬,要給它們吃點好的。春瓊勸說了好久,劉伯才同意。


    春瓊對英嬸道,“英嬸,我送您迴去。”


    走到門口,碰上匆忙趕迴來的宋嬸和小波,兩人跑的氣喘籲籲,“姑娘,母豬怎麽樣了?”


    “已經平安生產了。”春瓊迴道。


    “那就好,那就好!”宋嬸鬆一口氣,“都怪我,早不進山晚不進山,偏偏今天進山了,差點耽誤事!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就在莊子附近,直到剩下的母豬全部生產完。”


    “宋妹妹手上拿的是下奶藥草?”英嬸認識其中的麥藍草和通草,這兩個都有催乳的功效。


    宋嬸放下身後的背簍,裏麵已經裝了大半背簍的草藥,“是,本來想著家裏幾頭豬馬上生產,到時候肯定需要下奶,就去山裏找了些。沒想到下奶的沒用上倒先碰到難產了。”


    “下奶的也用得上,等母豬恢複些,若是奶水不足就需要催奶。辛苦宋嬸。”春瓊看出來宋嬸因為錯過給母豬接生而內疚,笑著安撫她。


    來到楊家半年,她是唯一一個還沒有被安排具體事務的人。主要是春瓊考慮到她孩子太小,王強母親年紀也大了,帶不了這麽小的孩子。


    但一直沒有具體的事做,宋嬸不是很安心。


    春瓊看出她的不安心,就讓她待莊子上幫著種些菜。


    宋嬸連連擺手,“應該的,不辛苦。我這就去熬一副調理的藥,晚點兒伴著豬食喂了。”


    “好。”


    春瓊送完英嬸,又迴到豬圈看望母豬和豬仔,看他們情況都還好,才徹底放下心來。


    春瓊這時候才想起來數這頭母豬生了幾隻崽,仔細確認了兩遍,竟然有九隻。


    之前劉伯說一頭豬仔多少銀子來著?春瓊拍著腦袋迴想,好像是四百文一隻吧?


    天呐!這一頭母豬這一窩竟能賺三兩多銀子!而且,母豬懷孕周期不像人那麽長,隻需要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二十天左右,一年至少能生產兩次。


    如此看來,養豬的利潤不低啊!難怪她們家莊子裏這幾年豬越養越多,估計她娘存下的幾千兩銀子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賣豬仔吧?


    如今家裏十三頭豬,其中待產的母豬有四頭。要不了多久,家裏就會多出三十多隻小豬仔。


    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哼哼聲,春瓊又琢磨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