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買背簍
七零知青下鄉,我有空間和靈泉 作者:爆炒填餡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了知青點走了沒一會兒,鍾情就遠遠看見有幾個小孩正在玩跳房子,走近之後她隨手攔住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小朋友,你能不能告訴姐姐宋建東家在哪裏啊?”
其他小孩子都不想搭理鍾情,隻有那個瘦弱的羊角辮小女孩低怯地開口:“我知道,他是我四爺爺,你們是要去找他買東西嗎?我帶你們去吧。”
“別呀二丫,現在剛好輪到你來玩兒了!”
“是啊,我奶都說了,讓我們離這些知青遠一點,他們都不是好人!”
“快點!二丫!”
“......”
麵對著夥伴們的催促,二丫慌張得不知該怎麽辦,隻能悄悄地看了一眼鍾情,鍾情也不催促她,沒過多久,她就聽見二丫說:“大寶,小草,你們先玩吧,我先帶這幾個知青姐姐去我四爺爺家,馬上就迴來......”
“二丫,都跟你說了別理她們了!”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一聽就不樂意了,“你敢不聽我的?”
“可是她們是去四爺爺家買東西的......”
二丫雖然小,但是也知道每次知青剛來的時候都會去四爺爺家買一些背簍之類的東西,賣了背簍就有錢,四爺爺家的成濤叔就有藥喝了,四爺爺一直都盼著他們村裏多來點知青好多賣點背簍換錢。
現在知青姐姐來問路,她怎麽能不帶他們去呢?要是知青姐姐去了保全爺爺那裏買怎麽辦?那成濤叔不就沒有藥喝了嗎......
想到成濤叔,二丫堅定地看著鍾情,“知青姐姐,我帶你們去!”
“真乖,姐姐給你糖吃。”鍾情從兜裏抓出來幾粒水果糖。
“這......真的是給我的嗎?”二丫的眼神有些不敢置信,就是帶個路而已,她就有這麽多糖吃?
“嗯,給你的,謝謝你給我們帶路。”
“我也要吃糖!我也要吃糖!”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看到水果糖之後兩眼放光,頓時就想衝過來搶走鍾情手中的糖。
鍾情把手往迴一縮,“這是給她的。”
有鍾情攔著,這次二丫把糖拿到手了,她直接收進褲子兜裏了,“知青姐姐,我們走吧。”
“好。”
“宋二丫,你不準去,你把糖留下來!”
“大寶你別這樣,那是知青姐姐給二丫的。”
“我才不管呢,反正我就要吃!”宋大寶一把揮開攔住他的宋小草,瞪著鍾情,“我也知道建東爺爺家在哪裏,我也可以帶你們去!不過你們也得給糖!”
管月看不慣這熊孩子,一看就知道他平時肯定沒少欺負二丫他們,“二丫給我們帶路就行了,你們就算跟去也沒糖!”
“哇!”宋大寶直接大聲哭了出來,“我要吃糖,我就要吃糖,我不管!你們知青欺負人,我要告訴我奶去,讓她把你們都趕出去!”
說著他就哭著跑走了。
宋二丫小小的臉上有著些不符合年齡的憂愁,“知青姐姐,大寶他奶很不講道理,她肯定會來找你們的......”
“沒事的,你先帶我們去你四爺爺家吧。”
“那好吧......”
......
槐樹村本就不大,各家各戶離得也都不遠,沒花多長時間鍾情和管月就被宋二丫帶到了一戶人家。
是土坯房,屋頂上蓋著厚厚的茅草,院子裏有一塊菜地,種著些鄉下常見的蔬菜,菜地旁邊還有一個大籠子,籠子裏麵墊著一些草,草上還有雞屎,雞屎旁邊放著一個髒兮兮的破碗。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雞窩,但是這個窩是用藤條編織成的,一看就知道編雞窩的人編織手藝很不錯。
除了這些,平整的土地上還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編織成品,有篩子、簸箕、背簍、籃子,還有席子等,非常齊全。
“四爺爺!有知青姐姐來找你買背簍了!”宋二丫衝著門裏喊了一聲。
“哎,來了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從門內傳出,接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就從裏屋出來了。
門被打開,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中藥味兒。
看見二丫,宋建東走過來笑嗬嗬地摸了摸二丫的頭,“是二丫啊,你帶知青姐姐來四爺爺家的?真是好孩子。”
“來,四爺爺給你拿點好吃的。”
“不要,四爺爺我先迴家了!”二丫說完就一溜煙地跑了,生怕宋建東給她拿東西吃。
“這孩子......”宋建東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而看向鍾情三人,“你們要些什麽東西就挑挑吧,我家有的都在地上了。”
“行,那我們自己挑。”
鍾情先拿了一床編織得細細密密的草席,之後又拿了一個大背簍、一個小背簍、一個簸箕、一把掃帚、一個草帽還有一個小籮。
“你們挑好了沒有?”
“好了好了。”管月直接跟鍾情學,她拿什麽就跟著拿,反正她倆要的東西也都差不多。
“我也好了。”溫繡手上拿著一張草席、一個大背簍和一個草帽。
知青點的每個房間裏其實都有掃帚和簸箕,是老知青們買的,這東西不值錢,大家也就沒讓新知青攤錢,隻是商量好了等下次這兩樣東西壞了,新知青要出錢再去買新的迴來。
看到鍾情和管月兩人都買了掃帚和簸箕,溫繡也沒問什麽。
“您看看,我的要多少錢?”鍾情先問。
宋建東掃了一眼她手裏的東西,“草席編起來很費時間,所以要貴一點,一毛錢,大背簍八分,小背簍四分,簸箕三分,掃帚兩分,草帽兩分,小籮四分,一共是三毛三分錢。”
“叔,我跟她的一樣,也是三毛三分錢是吧?”管月問。
“對的。”
溫繡也算了一下,“我的是兩毛。”
“對對對,都沒錯。”
三個人的東西加起來還不到一塊錢,這但是他做這些恐怕需要好幾天時間吧。
鍾情三人把錢結給了宋建東之後,老人臉上有著肉眼可見的高興,又想到裏屋飄出來的藥味,三人都猜到這個老人的家裏估計是有難事兒。
其他小孩子都不想搭理鍾情,隻有那個瘦弱的羊角辮小女孩低怯地開口:“我知道,他是我四爺爺,你們是要去找他買東西嗎?我帶你們去吧。”
“別呀二丫,現在剛好輪到你來玩兒了!”
“是啊,我奶都說了,讓我們離這些知青遠一點,他們都不是好人!”
“快點!二丫!”
“......”
麵對著夥伴們的催促,二丫慌張得不知該怎麽辦,隻能悄悄地看了一眼鍾情,鍾情也不催促她,沒過多久,她就聽見二丫說:“大寶,小草,你們先玩吧,我先帶這幾個知青姐姐去我四爺爺家,馬上就迴來......”
“二丫,都跟你說了別理她們了!”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一聽就不樂意了,“你敢不聽我的?”
“可是她們是去四爺爺家買東西的......”
二丫雖然小,但是也知道每次知青剛來的時候都會去四爺爺家買一些背簍之類的東西,賣了背簍就有錢,四爺爺家的成濤叔就有藥喝了,四爺爺一直都盼著他們村裏多來點知青好多賣點背簍換錢。
現在知青姐姐來問路,她怎麽能不帶他們去呢?要是知青姐姐去了保全爺爺那裏買怎麽辦?那成濤叔不就沒有藥喝了嗎......
想到成濤叔,二丫堅定地看著鍾情,“知青姐姐,我帶你們去!”
“真乖,姐姐給你糖吃。”鍾情從兜裏抓出來幾粒水果糖。
“這......真的是給我的嗎?”二丫的眼神有些不敢置信,就是帶個路而已,她就有這麽多糖吃?
“嗯,給你的,謝謝你給我們帶路。”
“我也要吃糖!我也要吃糖!”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看到水果糖之後兩眼放光,頓時就想衝過來搶走鍾情手中的糖。
鍾情把手往迴一縮,“這是給她的。”
有鍾情攔著,這次二丫把糖拿到手了,她直接收進褲子兜裏了,“知青姐姐,我們走吧。”
“好。”
“宋二丫,你不準去,你把糖留下來!”
“大寶你別這樣,那是知青姐姐給二丫的。”
“我才不管呢,反正我就要吃!”宋大寶一把揮開攔住他的宋小草,瞪著鍾情,“我也知道建東爺爺家在哪裏,我也可以帶你們去!不過你們也得給糖!”
管月看不慣這熊孩子,一看就知道他平時肯定沒少欺負二丫他們,“二丫給我們帶路就行了,你們就算跟去也沒糖!”
“哇!”宋大寶直接大聲哭了出來,“我要吃糖,我就要吃糖,我不管!你們知青欺負人,我要告訴我奶去,讓她把你們都趕出去!”
說著他就哭著跑走了。
宋二丫小小的臉上有著些不符合年齡的憂愁,“知青姐姐,大寶他奶很不講道理,她肯定會來找你們的......”
“沒事的,你先帶我們去你四爺爺家吧。”
“那好吧......”
......
槐樹村本就不大,各家各戶離得也都不遠,沒花多長時間鍾情和管月就被宋二丫帶到了一戶人家。
是土坯房,屋頂上蓋著厚厚的茅草,院子裏有一塊菜地,種著些鄉下常見的蔬菜,菜地旁邊還有一個大籠子,籠子裏麵墊著一些草,草上還有雞屎,雞屎旁邊放著一個髒兮兮的破碗。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雞窩,但是這個窩是用藤條編織成的,一看就知道編雞窩的人編織手藝很不錯。
除了這些,平整的土地上還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編織成品,有篩子、簸箕、背簍、籃子,還有席子等,非常齊全。
“四爺爺!有知青姐姐來找你買背簍了!”宋二丫衝著門裏喊了一聲。
“哎,來了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從門內傳出,接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就從裏屋出來了。
門被打開,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中藥味兒。
看見二丫,宋建東走過來笑嗬嗬地摸了摸二丫的頭,“是二丫啊,你帶知青姐姐來四爺爺家的?真是好孩子。”
“來,四爺爺給你拿點好吃的。”
“不要,四爺爺我先迴家了!”二丫說完就一溜煙地跑了,生怕宋建東給她拿東西吃。
“這孩子......”宋建東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而看向鍾情三人,“你們要些什麽東西就挑挑吧,我家有的都在地上了。”
“行,那我們自己挑。”
鍾情先拿了一床編織得細細密密的草席,之後又拿了一個大背簍、一個小背簍、一個簸箕、一把掃帚、一個草帽還有一個小籮。
“你們挑好了沒有?”
“好了好了。”管月直接跟鍾情學,她拿什麽就跟著拿,反正她倆要的東西也都差不多。
“我也好了。”溫繡手上拿著一張草席、一個大背簍和一個草帽。
知青點的每個房間裏其實都有掃帚和簸箕,是老知青們買的,這東西不值錢,大家也就沒讓新知青攤錢,隻是商量好了等下次這兩樣東西壞了,新知青要出錢再去買新的迴來。
看到鍾情和管月兩人都買了掃帚和簸箕,溫繡也沒問什麽。
“您看看,我的要多少錢?”鍾情先問。
宋建東掃了一眼她手裏的東西,“草席編起來很費時間,所以要貴一點,一毛錢,大背簍八分,小背簍四分,簸箕三分,掃帚兩分,草帽兩分,小籮四分,一共是三毛三分錢。”
“叔,我跟她的一樣,也是三毛三分錢是吧?”管月問。
“對的。”
溫繡也算了一下,“我的是兩毛。”
“對對對,都沒錯。”
三個人的東西加起來還不到一塊錢,這但是他做這些恐怕需要好幾天時間吧。
鍾情三人把錢結給了宋建東之後,老人臉上有著肉眼可見的高興,又想到裏屋飄出來的藥味,三人都猜到這個老人的家裏估計是有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