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始演戲
七零知青下鄉,我有空間和靈泉 作者:爆炒填餡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情走到那眼清澈的泉水麵前,這就是傳說中的靈泉了。
長期服用靈泉水可以緩慢地改善身體素質,雖然比不上其他小說裏那樣能夠快速治療傷勢,但鍾情已經知足了。
鍾情喝了一口靈泉水,感覺乏力的四肢好像又有了一點力氣,頭暈也緩解了一些,不過頭上疼痛還存在,看來這個靈泉的效果果然是緩慢的。
其實這樣也好,要是她頭上的傷立刻就好了,別人還以為她是妖怪呢,而且她也沒法拿這件事做文章了。
鍾情走進竹屋,驚訝的發現這竹屋從外麵看起來小,但裏麵一點都不小。
裏麵是一室兩廳一衛的格局,但沒有家具,四處空蕩蕩的。
廚房裏倒是有一個簡易的灶台,但沒有鍋。
鍾情很滿意,等她再弄口鍋進來就可以在裏麵做飯了。
心中默念“我要出去”,下一秒鍾情就出現在了她的房間裏。
鍾情看著手中的青玉葫蘆,不知道這玩意兒能不能放進空間?放在外麵終歸還是不太保險。
她心念一動,手中的青玉葫蘆就在鍾情震驚的目光中融入了她的皮膚裏。
“當”
一聲清脆的聲音從地上傳來。
鍾情低頭一看,是一枚小巧的金色鑰匙,好像是從青玉葫蘆裏麵掉出來的。
鍾情把鑰匙拿到手中,這好像還是金子做的!
這青玉葫蘆是原主的外婆送給她的,原主一直很珍惜地戴在脖子上。
鍾情不禁有些懷疑,這不會是沈家外公外婆留給原主的財物吧?
原主的媽媽沈宛華是滬市沈家的小女兒。
沈家家大業大,產業遍布整個滬市,而且在建國的時候,沈家還上交了大半的身家支持國家。
所以沈家在滬市那可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
但是原主爸爸鍾建華隻是滬市周邊的一個鄉下小夥子。
在原主的記憶裏,她的外公外婆對鍾建華一直都是客氣有餘,親近不足的模樣。
就連沈宛華結婚也沒有給多少嫁妝,鍾家給了多少彩禮沈家就還了多少迴去,婚後也沒有給過鍾建華任何的幫助。
所以原主的奶奶王翠芬對沈宛華一直橫挑鼻子豎挑眼,連帶著對原主也不好。
沈家在建國的時候就已經交出了大半身家,後來情況不好的時候,沈家又上交了不少,隻是沒想到還是被人舉報了。
沈家下放的時間比原主爸媽下放的時間要早幾年,那時候原主年紀還小,隻知道外婆離開之前把這枚青玉葫蘆交給了她,說給她留個念想。
鍾情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其實很多人都不相信沈家真的一點錢都沒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
王翠芬和方愛蓮就經常跟原主打聽沈家有沒有給她留下什麽東西。
隻是原主除了那個青玉葫蘆之外確實也沒什麽其他的東西。
而且那個青玉葫蘆看上去也實在不像是什麽好東西,不然他們早就搶去了。
鍾琳今天那麽緊張這個青玉葫蘆倒是有些反常,好像是知道這青玉葫蘆的不尋常一樣。
不過鍾情覺得她應該也不知道這具體是什麽東西,不然她的表現應該會更加的瘋狂,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出門。
鍾情將金鑰匙放進空間,就不再管它。
鍾建國他們馬上就要下班了,她一會兒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
鍾琳去皮鞋廠找了方愛蓮和鍾建國,迴家的路上她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跟他們同路迴家的鄰居忍不住問:“鍾情這孩子看著很乖巧,不像是會搶人東西的樣子啊,會不會是有什麽誤會?”
鍾琳擠出一滴眼淚,垂下眼簾,不說話。
方愛蓮也歎了一口氣,一股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鄰居們被勾起了好奇心,正想再問問,就看到一堆人圍在一處,似乎有什麽熱鬧。
“媽,那不是我們家門口嗎?”鍾琳扯了扯方愛蓮的袖子,不知道為什麽她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事實證明,女人的直覺確實很準。
“幹什麽?都堵在我家門口幹什麽?”方愛蓮一向不好惹,看著這麽多人都堵在這兒,直接扯開嗓子吼道。
一個容長臉,穿著褐色棉布衣裳的中年女人幸災樂禍地開口:“方愛蓮,你可算迴來了,再不迴來,你侄女兒就要不行了!”
“周春玲,你胡說八道些什麽呢?”方愛蓮罵道,卻看見其他的鄰居都用複雜和厭惡的表情看著她,還夾雜著一些竊竊私語。
方愛蓮心中一沉,連忙扒開這群礙事的人,眼前的場景讓她渾身都僵硬了。
隻見鍾情正躺在一個女人懷裏,巴掌大的臉蒼白不已,更吸引人注目的是她額頭上的鮮血。
“這是怎麽迴事?小情啊,你這是怎麽了?”
不知道怎麽的,方愛蓮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見她躲閃的目光,更加確定是她幹的了。
她急切地想把鍾情拉過來,“小情,趕緊跟大伯母迴家去,這麽重的傷得好好休息休息,大伯母給你燉點肉補補!”
“嗤”
周春玲毫不客氣地發出一聲嘲笑,“方愛蓮,你別裝了,鍾情頭上的傷就是你的好女兒鍾琳幹的好事!還有鍾情身上的傷,我不信你們一點都不知道!”
讓鍾情靠在自己懷裏的章玉蘭也緊緊皺著眉頭,“雖然鍾情不是你們的女兒,但她好歹也叫你們一聲大伯、大伯母,你們怎麽能這麽對她?”
“這孩子身上沒有一塊好皮,都是傷痕,還有頭上的傷,留了這麽多血,鍾琳把她打成這樣就跑了,留她一個人在家裏,要不是她跑出來求救,我們還不知道她在你家過得是這樣的日子!”
“是啊,建華兩口子以前對他們多好啊?鍾建國、方愛蓮、鍾飛龍的工作都是建華幫忙找的吧?費錢費力的。”
“何止啊,鍾建國一家能在滬市立足都是建華兩口子幫襯著的,他們剛來那段時間,建華兩口子隔三岔五就拎著大包小包接濟他們,不然他們家日子能有那麽好過?”
“對,我還記得當時建華兩口子還送了不少東西給我們這些鄰居,讓我們多多照顧他們家。”
“我也記得。”
“沒想到他們出事了,鍾建國就這樣對建華的女兒......”
“真是人心隔肚皮......”
“簡直是白眼狼,絲毫不知道感恩!”
也有人不相信:“建國不是這種人,會不會有什麽誤會?”
“這麽多傷痕還不能說明什麽嗎?”
“......”
長期服用靈泉水可以緩慢地改善身體素質,雖然比不上其他小說裏那樣能夠快速治療傷勢,但鍾情已經知足了。
鍾情喝了一口靈泉水,感覺乏力的四肢好像又有了一點力氣,頭暈也緩解了一些,不過頭上疼痛還存在,看來這個靈泉的效果果然是緩慢的。
其實這樣也好,要是她頭上的傷立刻就好了,別人還以為她是妖怪呢,而且她也沒法拿這件事做文章了。
鍾情走進竹屋,驚訝的發現這竹屋從外麵看起來小,但裏麵一點都不小。
裏麵是一室兩廳一衛的格局,但沒有家具,四處空蕩蕩的。
廚房裏倒是有一個簡易的灶台,但沒有鍋。
鍾情很滿意,等她再弄口鍋進來就可以在裏麵做飯了。
心中默念“我要出去”,下一秒鍾情就出現在了她的房間裏。
鍾情看著手中的青玉葫蘆,不知道這玩意兒能不能放進空間?放在外麵終歸還是不太保險。
她心念一動,手中的青玉葫蘆就在鍾情震驚的目光中融入了她的皮膚裏。
“當”
一聲清脆的聲音從地上傳來。
鍾情低頭一看,是一枚小巧的金色鑰匙,好像是從青玉葫蘆裏麵掉出來的。
鍾情把鑰匙拿到手中,這好像還是金子做的!
這青玉葫蘆是原主的外婆送給她的,原主一直很珍惜地戴在脖子上。
鍾情不禁有些懷疑,這不會是沈家外公外婆留給原主的財物吧?
原主的媽媽沈宛華是滬市沈家的小女兒。
沈家家大業大,產業遍布整個滬市,而且在建國的時候,沈家還上交了大半的身家支持國家。
所以沈家在滬市那可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
但是原主爸爸鍾建華隻是滬市周邊的一個鄉下小夥子。
在原主的記憶裏,她的外公外婆對鍾建華一直都是客氣有餘,親近不足的模樣。
就連沈宛華結婚也沒有給多少嫁妝,鍾家給了多少彩禮沈家就還了多少迴去,婚後也沒有給過鍾建華任何的幫助。
所以原主的奶奶王翠芬對沈宛華一直橫挑鼻子豎挑眼,連帶著對原主也不好。
沈家在建國的時候就已經交出了大半身家,後來情況不好的時候,沈家又上交了不少,隻是沒想到還是被人舉報了。
沈家下放的時間比原主爸媽下放的時間要早幾年,那時候原主年紀還小,隻知道外婆離開之前把這枚青玉葫蘆交給了她,說給她留個念想。
鍾情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其實很多人都不相信沈家真的一點錢都沒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
王翠芬和方愛蓮就經常跟原主打聽沈家有沒有給她留下什麽東西。
隻是原主除了那個青玉葫蘆之外確實也沒什麽其他的東西。
而且那個青玉葫蘆看上去也實在不像是什麽好東西,不然他們早就搶去了。
鍾琳今天那麽緊張這個青玉葫蘆倒是有些反常,好像是知道這青玉葫蘆的不尋常一樣。
不過鍾情覺得她應該也不知道這具體是什麽東西,不然她的表現應該會更加的瘋狂,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出門。
鍾情將金鑰匙放進空間,就不再管它。
鍾建國他們馬上就要下班了,她一會兒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
鍾琳去皮鞋廠找了方愛蓮和鍾建國,迴家的路上她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跟他們同路迴家的鄰居忍不住問:“鍾情這孩子看著很乖巧,不像是會搶人東西的樣子啊,會不會是有什麽誤會?”
鍾琳擠出一滴眼淚,垂下眼簾,不說話。
方愛蓮也歎了一口氣,一股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鄰居們被勾起了好奇心,正想再問問,就看到一堆人圍在一處,似乎有什麽熱鬧。
“媽,那不是我們家門口嗎?”鍾琳扯了扯方愛蓮的袖子,不知道為什麽她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事實證明,女人的直覺確實很準。
“幹什麽?都堵在我家門口幹什麽?”方愛蓮一向不好惹,看著這麽多人都堵在這兒,直接扯開嗓子吼道。
一個容長臉,穿著褐色棉布衣裳的中年女人幸災樂禍地開口:“方愛蓮,你可算迴來了,再不迴來,你侄女兒就要不行了!”
“周春玲,你胡說八道些什麽呢?”方愛蓮罵道,卻看見其他的鄰居都用複雜和厭惡的表情看著她,還夾雜著一些竊竊私語。
方愛蓮心中一沉,連忙扒開這群礙事的人,眼前的場景讓她渾身都僵硬了。
隻見鍾情正躺在一個女人懷裏,巴掌大的臉蒼白不已,更吸引人注目的是她額頭上的鮮血。
“這是怎麽迴事?小情啊,你這是怎麽了?”
不知道怎麽的,方愛蓮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見她躲閃的目光,更加確定是她幹的了。
她急切地想把鍾情拉過來,“小情,趕緊跟大伯母迴家去,這麽重的傷得好好休息休息,大伯母給你燉點肉補補!”
“嗤”
周春玲毫不客氣地發出一聲嘲笑,“方愛蓮,你別裝了,鍾情頭上的傷就是你的好女兒鍾琳幹的好事!還有鍾情身上的傷,我不信你們一點都不知道!”
讓鍾情靠在自己懷裏的章玉蘭也緊緊皺著眉頭,“雖然鍾情不是你們的女兒,但她好歹也叫你們一聲大伯、大伯母,你們怎麽能這麽對她?”
“這孩子身上沒有一塊好皮,都是傷痕,還有頭上的傷,留了這麽多血,鍾琳把她打成這樣就跑了,留她一個人在家裏,要不是她跑出來求救,我們還不知道她在你家過得是這樣的日子!”
“是啊,建華兩口子以前對他們多好啊?鍾建國、方愛蓮、鍾飛龍的工作都是建華幫忙找的吧?費錢費力的。”
“何止啊,鍾建國一家能在滬市立足都是建華兩口子幫襯著的,他們剛來那段時間,建華兩口子隔三岔五就拎著大包小包接濟他們,不然他們家日子能有那麽好過?”
“對,我還記得當時建華兩口子還送了不少東西給我們這些鄰居,讓我們多多照顧他們家。”
“我也記得。”
“沒想到他們出事了,鍾建國就這樣對建華的女兒......”
“真是人心隔肚皮......”
“簡直是白眼狼,絲毫不知道感恩!”
也有人不相信:“建國不是這種人,會不會有什麽誤會?”
“這麽多傷痕還不能說明什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