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跟趙明芳打聽消息
七零知青下鄉,我有空間和靈泉 作者:爆炒填餡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情直接拿起一塊綠豆糕塞到她的嘴邊,“快吃吧,難道還要我帶迴去嗎?可重了,我這次來真的有重要的事要問你。”
趙明芳紅著臉張嘴把綠豆糕咬進嘴裏,“什麽事啊?”
鍾情向門口看了一眼,趙明芳懂了她的意思,坐得近了些,把耳朵朝鍾情貼了過去。
“你認不認識李翠萍?”
“認識啊。”趙明芳驚訝道,“你怎麽知道她的?哦對,你在槐樹村大隊下鄉對不對?我記得她之前好像跟槐樹村的一個男的定親了,隻不過後來被退親了,你問她幹什麽啊?”
“你跟她關係怎麽樣?”
“一般,她年齡比我要大一些,我跟她基本上沒怎麽說過幾句話。”
鍾情點點頭,這就好辦了,“對於她之前退親的那件事,你知道多少啊?”
趙明芳雖然對鍾情問的這個問題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她還是如實迴答了,“我跟她接觸很少,知道的不多,還都是我娘和我嫂子聊天的時候我聽見的。”
“聽說她之前和一個姓宋的男人定了親,然後那個男人看上了別人就設計和她退婚了,她還病倒了進了醫院,住了幾天院之後又在家裏養了十幾天,從那以後她的身體就一直不太好,也一直沒嫁出去,哦對,我還聽說那個姓宋的男人為了補償她還每個月都給她兩塊錢呢。”
“鍾情,你問這些幹什麽?”
“明芳,你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李翠萍長什麽樣?等看完了我就告訴你我為什麽要問你這些問題。”
對於曾經幫過自己的鍾情,趙明芳自然不會拒絕,“走,我帶你去她家,她身體不好,不用下地,這個時候她應該在家裏。”
“這麽說她家裏人對她還挺好的?”
趙明芳搖搖頭,“也不是,她嫂子不是個好相與的,她就算不用下地,家裏的家務活肯定也是要幹的,不過她這麽大了沒嫁出去還不能下地,不幹點活別人也會說閑話的。”
李翠萍家離趙明芳家不遠,她家條件不是很好,沒有圍院牆,隻有一層低矮的籬笆,鍾情看到一個女人正在打掃雞圈。
“就是她。”
鍾情看到了她的臉,終於確定了她就是那天她看到的那個年輕女人。
“我們迴去吧。”
看著鍾情和趙明芳剛出去沒一會兒又迴來了,王愛娣臉上充滿了狐疑,這兩人神神秘秘地幹什麽呢?在門口偷聽也一句話都沒聽到,聊天需要那麽小聲音嗎?
“鍾情,你問這些到底是要幹什麽啊?”趙明芳有些好奇。
鍾情解釋:“你知道我在槐樹村大隊下鄉,我恰好認識你說的那個姓宋的男人,還認識他娶的那個媳婦,她也是知青,不過這兩個人在我們大隊的名聲很不好。”
“就是因為這件事?”
“嗯。”鍾情點點頭,“我和那個知青接觸過,我雖然也覺得她不像是那種人,但是我畢竟不了解事情的經過,但是那天我從公社迴來,在你們村口的那棵大柳樹下休息乘涼,聽到了......”
“啊......”趙明芳捂住嘴巴,眼中滿是震驚,“不會吧......”
“所以我才讓你帶我去認人,那天說話的人就是李翠萍,絕對沒錯!”
聽著鍾情信誓旦旦的話語,趙明芳也仿佛觸及了什麽迴憶,她開口:“我記得她那時候剛從醫院迴來的時候,馬嬸子還來我家買過雞蛋,李翠萍的嫂子知道之後還在家裏大罵,說做出了這種不要臉的事情還有臉吃雞蛋,怎麽不讓她去死之類的話,當時我們都覺得她嫂子實在是太沒有人性了,沒想到......”
“對了,那些日子他們家還熬過......中藥,我娘當時還說他們家的藥味很熟悉,我嫂子在生小寶之前也打過一胎,養身體的藥就是我娘熬的,她還開玩笑說李翠萍不像是生病倒像是......坐小月子......”
趙明芳說著就倒吸了一口涼氣,“不會是真的吧......如果真是這樣,那你說的那個宋老四和馮知青也太可憐了吧!”
“應該錯不了。”鍾情又問,“你娘給你嫂子熬的藥是在哪裏開的?”
“我們村裏窮,連赤腳醫生都沒有,我們看病要麽就是去公社要麽就是去附近的村裏,當初我嫂子懷的那胎,有經驗的老人說肯定是丫頭,我嫂子就......村裏人愛八卦,她不敢在附近找,就去了公社,對外就說是不小心掉了胎。”
“你知不知道她在公社哪裏抓的藥?”
趙明芳搖搖頭,“我娘應該知道。”
她猶豫了一會兒,神色堅定地道:“鍾情,我會跟我娘打聽這件事的。”
“謝謝你明芳。”鍾情有些感動,因為李翠萍說到底也是他們柳樹村的人,這時候的人團體意識很強,很多都是不願意幫著外麵的人對付自己村裏人的。
“我隻是覺得那個馮知青很可憐而已,她什麽錯都沒有,卻背負了那麽多的罵名,如果我是她,我肯定早就崩潰了......”
“鍾情,你這麽看著我做什麽......”
鍾情笑,“沒什麽,我就是覺得你很善良。”
“你才善良呢,你跟那個馮知青也不是很熟,卻願意為了她專門打聽這件事,還有,你之前還幫了我,所以我也決定在別人有難的時候,我一定要幫力所能及的忙!”
“嗯,沒錯,我們女孩子都很善良!”鍾情想了想,又道,“這件事暫時不要讓別人知道比較好,以免打草驚蛇,你跟你娘最好也不要都交代了。”
趙明芳點點頭,“我知道,這叫旁敲側擊對不對?我上初中的時候學過呢!”
“沒錯。”
“那你什麽時候再過來?還是我打聽了消息再去槐樹村找你?”趙明芳道,“我娘最近比較忙,中午都在地裏吃飯,所以今天肯定是問不到消息了。”
“那三天之後我過來一趟吧。”
“行。”
“......”
趙明芳紅著臉張嘴把綠豆糕咬進嘴裏,“什麽事啊?”
鍾情向門口看了一眼,趙明芳懂了她的意思,坐得近了些,把耳朵朝鍾情貼了過去。
“你認不認識李翠萍?”
“認識啊。”趙明芳驚訝道,“你怎麽知道她的?哦對,你在槐樹村大隊下鄉對不對?我記得她之前好像跟槐樹村的一個男的定親了,隻不過後來被退親了,你問她幹什麽啊?”
“你跟她關係怎麽樣?”
“一般,她年齡比我要大一些,我跟她基本上沒怎麽說過幾句話。”
鍾情點點頭,這就好辦了,“對於她之前退親的那件事,你知道多少啊?”
趙明芳雖然對鍾情問的這個問題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她還是如實迴答了,“我跟她接觸很少,知道的不多,還都是我娘和我嫂子聊天的時候我聽見的。”
“聽說她之前和一個姓宋的男人定了親,然後那個男人看上了別人就設計和她退婚了,她還病倒了進了醫院,住了幾天院之後又在家裏養了十幾天,從那以後她的身體就一直不太好,也一直沒嫁出去,哦對,我還聽說那個姓宋的男人為了補償她還每個月都給她兩塊錢呢。”
“鍾情,你問這些幹什麽?”
“明芳,你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李翠萍長什麽樣?等看完了我就告訴你我為什麽要問你這些問題。”
對於曾經幫過自己的鍾情,趙明芳自然不會拒絕,“走,我帶你去她家,她身體不好,不用下地,這個時候她應該在家裏。”
“這麽說她家裏人對她還挺好的?”
趙明芳搖搖頭,“也不是,她嫂子不是個好相與的,她就算不用下地,家裏的家務活肯定也是要幹的,不過她這麽大了沒嫁出去還不能下地,不幹點活別人也會說閑話的。”
李翠萍家離趙明芳家不遠,她家條件不是很好,沒有圍院牆,隻有一層低矮的籬笆,鍾情看到一個女人正在打掃雞圈。
“就是她。”
鍾情看到了她的臉,終於確定了她就是那天她看到的那個年輕女人。
“我們迴去吧。”
看著鍾情和趙明芳剛出去沒一會兒又迴來了,王愛娣臉上充滿了狐疑,這兩人神神秘秘地幹什麽呢?在門口偷聽也一句話都沒聽到,聊天需要那麽小聲音嗎?
“鍾情,你問這些到底是要幹什麽啊?”趙明芳有些好奇。
鍾情解釋:“你知道我在槐樹村大隊下鄉,我恰好認識你說的那個姓宋的男人,還認識他娶的那個媳婦,她也是知青,不過這兩個人在我們大隊的名聲很不好。”
“就是因為這件事?”
“嗯。”鍾情點點頭,“我和那個知青接觸過,我雖然也覺得她不像是那種人,但是我畢竟不了解事情的經過,但是那天我從公社迴來,在你們村口的那棵大柳樹下休息乘涼,聽到了......”
“啊......”趙明芳捂住嘴巴,眼中滿是震驚,“不會吧......”
“所以我才讓你帶我去認人,那天說話的人就是李翠萍,絕對沒錯!”
聽著鍾情信誓旦旦的話語,趙明芳也仿佛觸及了什麽迴憶,她開口:“我記得她那時候剛從醫院迴來的時候,馬嬸子還來我家買過雞蛋,李翠萍的嫂子知道之後還在家裏大罵,說做出了這種不要臉的事情還有臉吃雞蛋,怎麽不讓她去死之類的話,當時我們都覺得她嫂子實在是太沒有人性了,沒想到......”
“對了,那些日子他們家還熬過......中藥,我娘當時還說他們家的藥味很熟悉,我嫂子在生小寶之前也打過一胎,養身體的藥就是我娘熬的,她還開玩笑說李翠萍不像是生病倒像是......坐小月子......”
趙明芳說著就倒吸了一口涼氣,“不會是真的吧......如果真是這樣,那你說的那個宋老四和馮知青也太可憐了吧!”
“應該錯不了。”鍾情又問,“你娘給你嫂子熬的藥是在哪裏開的?”
“我們村裏窮,連赤腳醫生都沒有,我們看病要麽就是去公社要麽就是去附近的村裏,當初我嫂子懷的那胎,有經驗的老人說肯定是丫頭,我嫂子就......村裏人愛八卦,她不敢在附近找,就去了公社,對外就說是不小心掉了胎。”
“你知不知道她在公社哪裏抓的藥?”
趙明芳搖搖頭,“我娘應該知道。”
她猶豫了一會兒,神色堅定地道:“鍾情,我會跟我娘打聽這件事的。”
“謝謝你明芳。”鍾情有些感動,因為李翠萍說到底也是他們柳樹村的人,這時候的人團體意識很強,很多都是不願意幫著外麵的人對付自己村裏人的。
“我隻是覺得那個馮知青很可憐而已,她什麽錯都沒有,卻背負了那麽多的罵名,如果我是她,我肯定早就崩潰了......”
“鍾情,你這麽看著我做什麽......”
鍾情笑,“沒什麽,我就是覺得你很善良。”
“你才善良呢,你跟那個馮知青也不是很熟,卻願意為了她專門打聽這件事,還有,你之前還幫了我,所以我也決定在別人有難的時候,我一定要幫力所能及的忙!”
“嗯,沒錯,我們女孩子都很善良!”鍾情想了想,又道,“這件事暫時不要讓別人知道比較好,以免打草驚蛇,你跟你娘最好也不要都交代了。”
趙明芳點點頭,“我知道,這叫旁敲側擊對不對?我上初中的時候學過呢!”
“沒錯。”
“那你什麽時候再過來?還是我打聽了消息再去槐樹村找你?”趙明芳道,“我娘最近比較忙,中午都在地裏吃飯,所以今天肯定是問不到消息了。”
“那三天之後我過來一趟吧。”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