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發去公社
七零知青下鄉,我有空間和靈泉 作者:爆炒填餡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掰樹枝的時候,鍾情突然覺得她還需要去鐵匠那裏買一把斧頭,以後上山的時候可以帶上。
管月也抱怨,“我的手都疼了。”
“我們兩個沒問人就直接跑來了,應該借一把斧頭再來的。”
“下次去鐵匠那裏買一把,快十一點半了,我們趕緊迴去吃點東西吧,吃完下午還要去公社呢。”
“行。”
兩人迴來的時候,知青點已經燃起了炊煙。
今天是溫繡、方曉雲還有周錦川三個人做飯,鍾情一迴來就聽到方曉雲在廚房裏鬼哭狼嚎。
“啊!我真的不會燒火!這煙嗆死了!”
“川哥哥,我真的不會嗚嗚嗚......”
“溫繡,既然你會做飯,那你就自己做好了,為什麽非要我們也跟著一起呢?你這不是為難我們嗎?”
“曉雲,別說了,這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就應該自己動手,難道要別人一直遷就我們嗎?”
“川哥哥,你竟然為她說話!你是不是喜歡上她了?這個狐狸精,我就知道......”
“閉嘴!”
“川哥哥,你竟然為了她吼我!你變了!自從來到這個破地方之後你就變了!”
“溫繡,不好意思啊,曉雲她就是小孩子脾氣。”
“川哥哥,你不準跟她道歉!”
“......”
鍾情和管月:“......”
她們倆就感覺整個耳朵都縈繞著方曉雲的哥哥哥哥......
溫繡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隻是沉默地做飯。
“媽呀,跟這兩個人搭檔,溫繡也太倒黴了吧?”管月一邊說著一邊探尋地看著鍾情。
鍾情自然知道管月的意思,其實跟不跟溫繡搭夥她倒是無所謂,反正等房子建好了她就搬走了,搭夥也就隻會搭很短的一段時間,而且溫繡人確實還不錯。
但是她覺得溫繡估計不會同意。
因為今天才是她剛跟老知青搭夥做飯的第一天,而且鍾情知道她的家境不好,如果分出來以後她還要自己單買不少東西。
最重要的是,等鍾情和管月搬出去了,她就是一個人了。
每天上工迴來還要自己做飯,其實也挺累的,還不如和老知青一起比較方便。
鍾情和管月願意分出來是因為她倆想自己開小灶而已,而且鍾情有空間,她需要一個私密一點的地方。
“你可以問問她願不願意跟我們搭夥。”
“好!”管月眼睛一亮。
因為還沒有鍋,所以鍾情和管月中午還是吃的糕點。
兩人吃完了,那些老知青才剛下工迴來。
“咦,這裏怎麽多了一個灶?”王曼香問。
“這是鍾情和管月找人搭的。”溫繡答道。
“哦。”
吃飯的時候,老知青們本來也沒對這幾個新知青的手藝抱多大希望,但嚐了一口之後發現味道竟然還不錯。
“今天的飯是誰做的啊?”趙玲看向溫繡,“三個人都一起幫忙了嗎?”
“我做的飯,周錦川挑的水,還幫忙洗了菜切了菜,方曉雲燒的火,一會兒碗也是她洗。”
“這樣分工倒也行。”
“什麽?憑什麽我都燒火了還要我洗碗?”方曉雲一聽就不樂意了。
今天的菜是燒茄子和豆角,主食是雜糧飯,王曼香剛夾了一塊茄子塞進嘴裏,聞言嗤笑,“你倒是聰明,燒火多輕鬆啊,你要是不想洗碗那下個星期就你來做飯或者挑水洗菜唄。”
“可是......我不會洗碗......”
“不會就學,這還不簡單?”
趙玲也說了句公道話,“分工合作也要公平,不能讓某些人做的太多,也不能讓某些人做的太少。”
是個人都能聽出來後麵這個有些人說的就是方曉雲,燒火能費多少功夫?雖然這對於從來都沒有燒過火的方曉雲來說還真的挺難的。
“你們都欺負我!”方曉雲生氣了,把筷子往桌子上一砸,就跑迴房間了。
“不吃正好,我還嫌菜少了呢。”王曼香又夾了滿滿一筷子豆角放到碗裏,吃得很香,“對了,你碗裏這些雜糧飯還吃嗎?”
“不吃!”
“那我就不客氣了。”王曼香眼疾手快地把還沒動過的雜糧飯往自己空了一半的碗裏一倒,看得幾個沒好意思問的男知青暗中咬牙。
周錦川也懶得管方曉雲,她的脾氣確實該好好改改了,而且她自己還有吃的,也不會餓著。
桌上本來就沒幾個菜,知青們很快就吃完了。
溫繡叫方曉雲出來洗碗,方曉雲在房間裏死活不出來。
周錦川用十分無奈的目光看向溫繡,“溫繡同誌,你也看見了,曉雲她就是這麽小孩子脾氣,你看能不能......”
溫繡還沒等周錦川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可以,你要幫她洗我沒意見。”
周錦川:“......”
他不是這個意思......
還沒等他再次開口,溫繡又道:“快點洗吧,我們一會兒要去村口了。”
說完她就迴了自己的房間,留下周錦川一個人在那裏進退兩難。
最後周錦川還是洗了碗,不過在方曉雲出來要去村口的時候,他臉色難看地開口,“晚上的碗你自己洗,既然你都下了鄉,就不能老是要別人幫你。”
方曉雲還想反駁,但見到周錦川難看的臉色也不敢再說什麽。
......
他們到村口的時候,就遠遠看見一輛驢車在大槐樹底下,驢旁邊站著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在那裏抽旱煙,絲絲縷縷的煙氣飄到了坐在驢車上的幾個婦人。
一個長臉的長了年紀的婦人捂著鼻子,嫌棄道:“宋大英,你能不能別抽了,這煙全飄到我們後麵了!”
宋大英卻絲毫不為所動,“那你就別坐我車唄。”
“你!”老婦人想罵他,但是他是村裏唯一一個有驢車的,大家出門都還要靠他呢。
“誒,那是不是昨天剛來的那一批知青?”
“是吧,也就剛來的時候臉才這麽白嫩,你看那些老知青,一個個的和我們這些鄉下人有什麽區別?”一個穿著深灰色衣服的老婦人撇了撇嘴,“都要不了一個月,他們也會跟我們一樣了。”
管月也抱怨,“我的手都疼了。”
“我們兩個沒問人就直接跑來了,應該借一把斧頭再來的。”
“下次去鐵匠那裏買一把,快十一點半了,我們趕緊迴去吃點東西吧,吃完下午還要去公社呢。”
“行。”
兩人迴來的時候,知青點已經燃起了炊煙。
今天是溫繡、方曉雲還有周錦川三個人做飯,鍾情一迴來就聽到方曉雲在廚房裏鬼哭狼嚎。
“啊!我真的不會燒火!這煙嗆死了!”
“川哥哥,我真的不會嗚嗚嗚......”
“溫繡,既然你會做飯,那你就自己做好了,為什麽非要我們也跟著一起呢?你這不是為難我們嗎?”
“曉雲,別說了,這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就應該自己動手,難道要別人一直遷就我們嗎?”
“川哥哥,你竟然為她說話!你是不是喜歡上她了?這個狐狸精,我就知道......”
“閉嘴!”
“川哥哥,你竟然為了她吼我!你變了!自從來到這個破地方之後你就變了!”
“溫繡,不好意思啊,曉雲她就是小孩子脾氣。”
“川哥哥,你不準跟她道歉!”
“......”
鍾情和管月:“......”
她們倆就感覺整個耳朵都縈繞著方曉雲的哥哥哥哥......
溫繡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隻是沉默地做飯。
“媽呀,跟這兩個人搭檔,溫繡也太倒黴了吧?”管月一邊說著一邊探尋地看著鍾情。
鍾情自然知道管月的意思,其實跟不跟溫繡搭夥她倒是無所謂,反正等房子建好了她就搬走了,搭夥也就隻會搭很短的一段時間,而且溫繡人確實還不錯。
但是她覺得溫繡估計不會同意。
因為今天才是她剛跟老知青搭夥做飯的第一天,而且鍾情知道她的家境不好,如果分出來以後她還要自己單買不少東西。
最重要的是,等鍾情和管月搬出去了,她就是一個人了。
每天上工迴來還要自己做飯,其實也挺累的,還不如和老知青一起比較方便。
鍾情和管月願意分出來是因為她倆想自己開小灶而已,而且鍾情有空間,她需要一個私密一點的地方。
“你可以問問她願不願意跟我們搭夥。”
“好!”管月眼睛一亮。
因為還沒有鍋,所以鍾情和管月中午還是吃的糕點。
兩人吃完了,那些老知青才剛下工迴來。
“咦,這裏怎麽多了一個灶?”王曼香問。
“這是鍾情和管月找人搭的。”溫繡答道。
“哦。”
吃飯的時候,老知青們本來也沒對這幾個新知青的手藝抱多大希望,但嚐了一口之後發現味道竟然還不錯。
“今天的飯是誰做的啊?”趙玲看向溫繡,“三個人都一起幫忙了嗎?”
“我做的飯,周錦川挑的水,還幫忙洗了菜切了菜,方曉雲燒的火,一會兒碗也是她洗。”
“這樣分工倒也行。”
“什麽?憑什麽我都燒火了還要我洗碗?”方曉雲一聽就不樂意了。
今天的菜是燒茄子和豆角,主食是雜糧飯,王曼香剛夾了一塊茄子塞進嘴裏,聞言嗤笑,“你倒是聰明,燒火多輕鬆啊,你要是不想洗碗那下個星期就你來做飯或者挑水洗菜唄。”
“可是......我不會洗碗......”
“不會就學,這還不簡單?”
趙玲也說了句公道話,“分工合作也要公平,不能讓某些人做的太多,也不能讓某些人做的太少。”
是個人都能聽出來後麵這個有些人說的就是方曉雲,燒火能費多少功夫?雖然這對於從來都沒有燒過火的方曉雲來說還真的挺難的。
“你們都欺負我!”方曉雲生氣了,把筷子往桌子上一砸,就跑迴房間了。
“不吃正好,我還嫌菜少了呢。”王曼香又夾了滿滿一筷子豆角放到碗裏,吃得很香,“對了,你碗裏這些雜糧飯還吃嗎?”
“不吃!”
“那我就不客氣了。”王曼香眼疾手快地把還沒動過的雜糧飯往自己空了一半的碗裏一倒,看得幾個沒好意思問的男知青暗中咬牙。
周錦川也懶得管方曉雲,她的脾氣確實該好好改改了,而且她自己還有吃的,也不會餓著。
桌上本來就沒幾個菜,知青們很快就吃完了。
溫繡叫方曉雲出來洗碗,方曉雲在房間裏死活不出來。
周錦川用十分無奈的目光看向溫繡,“溫繡同誌,你也看見了,曉雲她就是這麽小孩子脾氣,你看能不能......”
溫繡還沒等周錦川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可以,你要幫她洗我沒意見。”
周錦川:“......”
他不是這個意思......
還沒等他再次開口,溫繡又道:“快點洗吧,我們一會兒要去村口了。”
說完她就迴了自己的房間,留下周錦川一個人在那裏進退兩難。
最後周錦川還是洗了碗,不過在方曉雲出來要去村口的時候,他臉色難看地開口,“晚上的碗你自己洗,既然你都下了鄉,就不能老是要別人幫你。”
方曉雲還想反駁,但見到周錦川難看的臉色也不敢再說什麽。
......
他們到村口的時候,就遠遠看見一輛驢車在大槐樹底下,驢旁邊站著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在那裏抽旱煙,絲絲縷縷的煙氣飄到了坐在驢車上的幾個婦人。
一個長臉的長了年紀的婦人捂著鼻子,嫌棄道:“宋大英,你能不能別抽了,這煙全飄到我們後麵了!”
宋大英卻絲毫不為所動,“那你就別坐我車唄。”
“你!”老婦人想罵他,但是他是村裏唯一一個有驢車的,大家出門都還要靠他呢。
“誒,那是不是昨天剛來的那一批知青?”
“是吧,也就剛來的時候臉才這麽白嫩,你看那些老知青,一個個的和我們這些鄉下人有什麽區別?”一個穿著深灰色衣服的老婦人撇了撇嘴,“都要不了一個月,他們也會跟我們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