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濁浪翻西北風雲
水滸:和八戒尋找三國來客 作者:途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江要帶著武鬆投種師道,做一番保國安民的事業,途經延安府,宋江向當地人詢問此地風貌時得知範仲淹曾經在這裏戍邊抗西,特地與武鬆來此地憑吊感懷,算是給武鬆這個江湖漢子洗洗腦,加強愛國教育。
與展平、青鸞的意外重逢,並不改變各自原來的行程,宋江記得在長安時與三藏在種家做客,適逢聖旨宣種師道知環州,所以環州是他的目的地。
展平去給馬超助力,走環州去西涼也沒毛病,隻是展平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他能給馬超幫什麽忙,完全是被青鸞支使著去應付差事。
青鸞要帶著轉世真身梁紅玉留下修煉,一行人就在清涼山分別了。
一路上宋江少不得對展平也施加影響,忠君愛國的理論從他嘴裏一套套說出來,堪比後世的傳教士。但展平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又洞悉了宋江的毛病,盛讚宋大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對他的君卻極是鄙薄。
宋江與他討教,若不忠君怎算為國盡忠?
展平告訴他這是兩碼事,因為皇帝他就是一個人,一個靠著老輩英雄霸了個皇帝位置,一輩一輩傳到他,不管是賢是愚,是智是昏,隻要沒人推翻他他就能受萬人朝拜。
而國是立身根本,不管你是大宋子民還是大漢子民,就是這片土地生長了你,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保護好他。所以很多造反的人不是非要當皇帝,而是那個皇帝不稱職讓他的國不好了,人家為自己的立身之地與皇位上那個敗家子抗爭,你憑啥說人家是反賊?
受三綱五常教育長大的宋江對這番論調很迷惑,他陷入沉思,考慮再搬出哪些理論來駁斥展平的謬論。
武鬆卻聽得大對脾胃,說鳥皇帝砍就砍了,江山萬古長青是砍不死的,憑啥他皇帝就可唯我獨尊,別人都得彎腰撅腚拜他?憑啥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百姓一個媳婦還被人搶來搶去?
武大的家庭故事一直是武二的意難平,凡事皆可導引。
就這樣三人一路探討著哲學問題來到了環州,向人打聽環州府衙所在,可巧遇到的是一位直脾氣的人,開口就說:“你們活得嫌長了嗎,去那個鬼地方,小心被征兵去送死!”
宋江不以為意:“當兵為國而戰,死不足惜,何況是在種老大人麾下,這位兄台為何如此介意?”
那人說:“跟著種大人當然沒錯,可惜現在不是種大人主事,他被免職了!”
“啊?為何啊?”
“我一個老百姓哪知道為河為江,就是聽說種大人削職為民,來了個奸臣蔡京的門生當環州知府,第一件事就是征兵,給西夏當狗子。”
那人發泄完,再也不肯多說,匆匆隱入人群之中。
宋江呆在那裏,一頭霧水地問:“兩位賢弟可聽清楚是怎麽迴事?”
武鬆說:“好像老種經略相公遭了暗算,這邊的天又變了!”
展平道:“一個路人的話不足為憑,我們還是找到官方的人問個清楚吧。”
剛進入環州時,宋江興高采烈的像是來投奔一個有頭有臉的親戚,他和種師道在長安有過兩天的相處,雖然實質上是三藏與老種的相處,他在旁作陪,但說出來就是兩人相交莫逆的關係。
而今,經過又一番打聽,老種確實已經從環州首席位置上被擼下來了,宋江已經六神無主。
接近府衙門口時,他們被官兵截住,說前麵有重要客人來訪,知府大人要親自迎接,路人不能通行。
隻見官府大門張燈結彩,一班鑼鼓樂手候在兩邊,有如大富人家的娶親場麵,很多官員模樣的人肅立在門口,向著路的一端張望,那邊已經隱隱出現一隊馬車,前麵有官兵引領著,氣派十足。
宋江討好地問阻住他們的官兵:“這位都頭,來的是什麽貴客啊,要知府大人大門迎接。”
那名官兵當然不是都頭,聽得很是愜意,好言相告道:“算你開眼了,那是紅樓城的客人,咱家大人與紅樓城甚有淵源,當然要親自出迎!”
衙門口的鼓樂已經響起,門口那位身著紅衣的當頭大人,迅速整理一下衣襟,像新郎官一樣喜氣洋洋地迎到馬車車隊前,高聲說道:
“門生賈雨村恭迎太君蒞臨,環州上下軍民倍感榮幸。”
一位丫鬟替老太君說道:“感謝賈知府盛意,太君說,不須多禮,府裏敘話便是!”
賈雨村應承著把車隊讓進衙門,車隊裏的女子嫋嫋婷婷地下了車,進了府衙的客室。
王熙鳳和王夫人攙著史太君在首席上坐了,其餘女子有坐有站的滿滿一室,霎時讓肅穆的官府光彩照人。
黛玉在賈府兩年已出落成大姑娘,這時先上前向賈雨村行禮:“之前在運河上遇賊,以為先生遇難,甚是感懷,前些日子得知先生到過紅樓,卻未得相見,黛玉正以為憾,不想卻在此得見先生!”
說著話已是清淚盈盈。
賈雨村也百感交集:“那日為師受傷昏迷,為岸邊漁人所救,心中惦念你的安危,奈何一場重病幾乎西去,幸得老天有眼,林家有福,才讓姑娘平安到了紅樓,若非如此為師百死難解內疚啊!”
王熙鳳笑道:“賈先生和黛玉妹妹都是有福之人,現在不都是好好的,可不要再抹淚了,一會兒再招得老太君難受,我們可都有罪了!”
賈雨村連連點頭:“門生得榮國府蔭庇,有了這份官職,感激涕零,一直想迴報一二,但人微力薄,今天幸得老太君和各位貴戚路經環州,賈雨村喜不自勝啊!”
史太君走得有些疲憊,搖搖手說:“賈知府無須多想,你有此位置是你自己的能力,可不是全靠什麽門路,盡心做好你的官事,不要讓人說賈赦薦人不明就是!”
賈雨村忙說不敢,王熙鳳讓他先安頓老太君休息,賈雨村說都已經把客房收拾停當,請大家去歇息。
賈雨村十分用心,為了護得賈府一行人安全,他讓住在府衙內的官吏們都把房子騰出來,著意清理裝飾一番,雖與富可敵國的榮國府沒法相比,但旅途上能達成這個樣子,已是難能可貴了!
當初賈雨村和仆人駕著小船,隨在賈府接黛玉的大船之後,名為護送,實際是林如海給他寫了封薦書,意圖借賈府之勢,到京中謀個官職。
不想運河之上,遇到林衝帶梁山嘍囉打劫,賈雨村被嘍囉打下水,幸得仆人護著逃到岸上,但隨身衣物包括薦書都不得保存。
賈雨村以為林黛玉等不是遇害也得被擄上山寨不得保全,心中愧怕,哪敢再去賈府,隻能躲在鄉下艱難度日,直到一年前,偶然的機會得知林黛玉很是安全,已在賈府居住,這才敢露麵。
他了解到榮國府中承襲榮國公爵位的賈赦最敢賣官鬻爵,就費盡心力從鄉下淘到一件古董,再以林如海故舊之名找到賈赦,請求拔擢。
賈赦與當朝太師蔡京私交甚好,便把賈雨村引薦給蔡京。
賈雨村曾經當過知府,因為貪腐被革職,但才學卻是有的,尤其寫得一手好字,深得蔡京的賞識,收為門生。
西夏如今日子不好過,西有馬超步步相逼,東有鍾繇漸漸勢大,阻其東進之路。西夏為此向大宋遞交國書,希望與大宋交好,共同消滅馬超等漢匪,並警告說,西夏不保,馬超漢匪將長驅直入進兵中原,到時大宋的江山將被大大壓縮。
朝廷同意西夏的建議,責令種師道配合西夏打馬超,但種師道遲遲不動,讓朝廷極為不滿。
蔡京看到安插自己人的機會,上本參種師道不作為,有通匪之嫌,應削職為民,並保薦賈雨村接任環州知府,操持聯合西夏消除漢匪一事。
趙佶當即準奏,才有了種師道黯然下崗,賈雨村走馬上任。
與展平、青鸞的意外重逢,並不改變各自原來的行程,宋江記得在長安時與三藏在種家做客,適逢聖旨宣種師道知環州,所以環州是他的目的地。
展平去給馬超助力,走環州去西涼也沒毛病,隻是展平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他能給馬超幫什麽忙,完全是被青鸞支使著去應付差事。
青鸞要帶著轉世真身梁紅玉留下修煉,一行人就在清涼山分別了。
一路上宋江少不得對展平也施加影響,忠君愛國的理論從他嘴裏一套套說出來,堪比後世的傳教士。但展平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又洞悉了宋江的毛病,盛讚宋大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對他的君卻極是鄙薄。
宋江與他討教,若不忠君怎算為國盡忠?
展平告訴他這是兩碼事,因為皇帝他就是一個人,一個靠著老輩英雄霸了個皇帝位置,一輩一輩傳到他,不管是賢是愚,是智是昏,隻要沒人推翻他他就能受萬人朝拜。
而國是立身根本,不管你是大宋子民還是大漢子民,就是這片土地生長了你,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保護好他。所以很多造反的人不是非要當皇帝,而是那個皇帝不稱職讓他的國不好了,人家為自己的立身之地與皇位上那個敗家子抗爭,你憑啥說人家是反賊?
受三綱五常教育長大的宋江對這番論調很迷惑,他陷入沉思,考慮再搬出哪些理論來駁斥展平的謬論。
武鬆卻聽得大對脾胃,說鳥皇帝砍就砍了,江山萬古長青是砍不死的,憑啥他皇帝就可唯我獨尊,別人都得彎腰撅腚拜他?憑啥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百姓一個媳婦還被人搶來搶去?
武大的家庭故事一直是武二的意難平,凡事皆可導引。
就這樣三人一路探討著哲學問題來到了環州,向人打聽環州府衙所在,可巧遇到的是一位直脾氣的人,開口就說:“你們活得嫌長了嗎,去那個鬼地方,小心被征兵去送死!”
宋江不以為意:“當兵為國而戰,死不足惜,何況是在種老大人麾下,這位兄台為何如此介意?”
那人說:“跟著種大人當然沒錯,可惜現在不是種大人主事,他被免職了!”
“啊?為何啊?”
“我一個老百姓哪知道為河為江,就是聽說種大人削職為民,來了個奸臣蔡京的門生當環州知府,第一件事就是征兵,給西夏當狗子。”
那人發泄完,再也不肯多說,匆匆隱入人群之中。
宋江呆在那裏,一頭霧水地問:“兩位賢弟可聽清楚是怎麽迴事?”
武鬆說:“好像老種經略相公遭了暗算,這邊的天又變了!”
展平道:“一個路人的話不足為憑,我們還是找到官方的人問個清楚吧。”
剛進入環州時,宋江興高采烈的像是來投奔一個有頭有臉的親戚,他和種師道在長安有過兩天的相處,雖然實質上是三藏與老種的相處,他在旁作陪,但說出來就是兩人相交莫逆的關係。
而今,經過又一番打聽,老種確實已經從環州首席位置上被擼下來了,宋江已經六神無主。
接近府衙門口時,他們被官兵截住,說前麵有重要客人來訪,知府大人要親自迎接,路人不能通行。
隻見官府大門張燈結彩,一班鑼鼓樂手候在兩邊,有如大富人家的娶親場麵,很多官員模樣的人肅立在門口,向著路的一端張望,那邊已經隱隱出現一隊馬車,前麵有官兵引領著,氣派十足。
宋江討好地問阻住他們的官兵:“這位都頭,來的是什麽貴客啊,要知府大人大門迎接。”
那名官兵當然不是都頭,聽得很是愜意,好言相告道:“算你開眼了,那是紅樓城的客人,咱家大人與紅樓城甚有淵源,當然要親自出迎!”
衙門口的鼓樂已經響起,門口那位身著紅衣的當頭大人,迅速整理一下衣襟,像新郎官一樣喜氣洋洋地迎到馬車車隊前,高聲說道:
“門生賈雨村恭迎太君蒞臨,環州上下軍民倍感榮幸。”
一位丫鬟替老太君說道:“感謝賈知府盛意,太君說,不須多禮,府裏敘話便是!”
賈雨村應承著把車隊讓進衙門,車隊裏的女子嫋嫋婷婷地下了車,進了府衙的客室。
王熙鳳和王夫人攙著史太君在首席上坐了,其餘女子有坐有站的滿滿一室,霎時讓肅穆的官府光彩照人。
黛玉在賈府兩年已出落成大姑娘,這時先上前向賈雨村行禮:“之前在運河上遇賊,以為先生遇難,甚是感懷,前些日子得知先生到過紅樓,卻未得相見,黛玉正以為憾,不想卻在此得見先生!”
說著話已是清淚盈盈。
賈雨村也百感交集:“那日為師受傷昏迷,為岸邊漁人所救,心中惦念你的安危,奈何一場重病幾乎西去,幸得老天有眼,林家有福,才讓姑娘平安到了紅樓,若非如此為師百死難解內疚啊!”
王熙鳳笑道:“賈先生和黛玉妹妹都是有福之人,現在不都是好好的,可不要再抹淚了,一會兒再招得老太君難受,我們可都有罪了!”
賈雨村連連點頭:“門生得榮國府蔭庇,有了這份官職,感激涕零,一直想迴報一二,但人微力薄,今天幸得老太君和各位貴戚路經環州,賈雨村喜不自勝啊!”
史太君走得有些疲憊,搖搖手說:“賈知府無須多想,你有此位置是你自己的能力,可不是全靠什麽門路,盡心做好你的官事,不要讓人說賈赦薦人不明就是!”
賈雨村忙說不敢,王熙鳳讓他先安頓老太君休息,賈雨村說都已經把客房收拾停當,請大家去歇息。
賈雨村十分用心,為了護得賈府一行人安全,他讓住在府衙內的官吏們都把房子騰出來,著意清理裝飾一番,雖與富可敵國的榮國府沒法相比,但旅途上能達成這個樣子,已是難能可貴了!
當初賈雨村和仆人駕著小船,隨在賈府接黛玉的大船之後,名為護送,實際是林如海給他寫了封薦書,意圖借賈府之勢,到京中謀個官職。
不想運河之上,遇到林衝帶梁山嘍囉打劫,賈雨村被嘍囉打下水,幸得仆人護著逃到岸上,但隨身衣物包括薦書都不得保存。
賈雨村以為林黛玉等不是遇害也得被擄上山寨不得保全,心中愧怕,哪敢再去賈府,隻能躲在鄉下艱難度日,直到一年前,偶然的機會得知林黛玉很是安全,已在賈府居住,這才敢露麵。
他了解到榮國府中承襲榮國公爵位的賈赦最敢賣官鬻爵,就費盡心力從鄉下淘到一件古董,再以林如海故舊之名找到賈赦,請求拔擢。
賈赦與當朝太師蔡京私交甚好,便把賈雨村引薦給蔡京。
賈雨村曾經當過知府,因為貪腐被革職,但才學卻是有的,尤其寫得一手好字,深得蔡京的賞識,收為門生。
西夏如今日子不好過,西有馬超步步相逼,東有鍾繇漸漸勢大,阻其東進之路。西夏為此向大宋遞交國書,希望與大宋交好,共同消滅馬超等漢匪,並警告說,西夏不保,馬超漢匪將長驅直入進兵中原,到時大宋的江山將被大大壓縮。
朝廷同意西夏的建議,責令種師道配合西夏打馬超,但種師道遲遲不動,讓朝廷極為不滿。
蔡京看到安插自己人的機會,上本參種師道不作為,有通匪之嫌,應削職為民,並保薦賈雨村接任環州知府,操持聯合西夏消除漢匪一事。
趙佶當即準奏,才有了種師道黯然下崗,賈雨村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