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下,一位道士負手而立,似在欣賞寶塔,又似百無聊賴。


    太史青鸞匆匆趕到,看到此人在七步外停住腳步:“寮房外對我傳音入密者是你?”


    “驚擾太史居士啦!”道士拱手行禮。


    “你是什麽人,對我有何話講?”


    “貧道一清,想對居士說‘西涼鬧的也夠了,不要再去鬧長安啦’,居士不要動氣啊,貧道隻是把本師原話轉述過來!”


    公孫勝見青鸞柳眉立起,忙做了解釋。


    “一清道長,你我素無淵源,卻來管我閑事,最好把話說清楚,不要讓我一句一問!”青鸞手扶上腰間寶劍,冷眼相對。


    “本師羅真人差遣貧道來,隻讓把話傳帶給你,貧道也不知其涵義啊,如果居士想問個清楚,到二仙山紫虛觀拜見本師,自會知道根底。”


    “你們師徒還真是修道修得走火入魔,我倒是真想看看,若執意鬧這長安,你們又有何法兒,你攔得住我嗎?”


    “貧道攔不住!”


    “對嘛,我看你也不禁打,換你師父來與我對話!”青鸞來到大宋後,自以為奇奇怪怪的人見過不少,但上趕著找虐的還真不多,這無疑是老天怕自己膩煩特地送來的解悶角色。


    “本師早已不肯下山理事,他也料得居士輕易說服不得,讓我再送一句話,‘想想你八歲那年餓了三天的事’。”


    青鸞動容道:“你師多大年紀,樣貌如何?”


    被她問及,公孫勝才想起自己連師父的年紀都不知道:“本師是得道真人,自是生得麵如冠玉、道骨仙風,年紀嘛貧道上山學藝時本師就是四旬的樣子,如今仍然四旬左右,歲月在他老人家身上沒甚變化。”


    青鸞暗想,這羅真人竟然知道自己八歲時的事情,那是隻有師父才知道的,連父兄都不曾說過,但師父左慈的相貌太過平常,甚至有些醜,不是羅真人那般,他與師父有什麽淵源呢?


    那年青鸞在山上學藝,先天的疾病已經醫得七七八八,開始修煉武術,師父門下冷清,也沒人與她對練,左慈又常常出山遊戲人間,青鸞就自己找對手打發日子過。


    山上無他,惟有野獸,那些猛獸平時畏懼左慈,他的小屋方圓二裏內不敢靠近,反而是小動物們不怕,小山羊、小兔都把這裏當成了避難所。


    自從八歲的青鸞將一隻追兔子過了界的狼徒手打跑,自信心就爆棚了,她開始趁著師父不在家時出去找大獸們尋釁。


    老虎被她氣得搬了家,豹子在樹上不下來,灰狼更是餓得骨瘦如柴,大獸們哀鴻遍野。


    但青鸞畢竟學藝不精,在黑熊家受了挫。


    黑熊剛生了三隻熊寶寶,一家五口其樂融融,熊爸熊媽雖然知道對方人類小孩兒難纏,但為了熊寶寶退避不得,夫婦同心,一起迎戰青鸞。


    一番惡戰後青鸞雖然重挫熊爸,也被發了瘋的熊媽打得筋骨離位,勉強掙紮著迴了小屋。


    左慈迴來後,責她不自量力挑戰群鄰,幾乎把自己的治療效果又還迴去,三天不許吃飯。


    三天後,青鸞依舊不服,左慈無奈開了飯禁,隻是警告她:“黑熊家鬧夠了,不要再去鬧紅猿家啦!”


    這與今天羅真人的話“西涼鬧的也夠了,不要再去鬧長安啦”何其相似!


    紅猿是個暴戾的大猩猩,左慈擔心她莽撞尋釁再搭上小命,當年的青鸞聽了話沒去惹紅猿,而今的長安,青鸞決定還是去見見羅真人弄清他與師父的淵源再說。


    “帶我去見你師父!”


    “本師在幽州薊縣二仙山,距此還遠,太史居士是要與貧道一路同行嗎?”公孫勝見太史青鸞年紀不大卻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委實不想像個引路童子一樣供她驅策。


    西涼的事,師父後來也不曾過問,馬超也不曾離開西涼與幽州有甚接觸,這個羅真人是何等樣人,不出山卻全知自己的行蹤?


    太史青鸞好奇心被勾了起來,一聲唿嘯,小白馬不知從哪裏跑了過來,見到主人歡快地跳躍。


    “你不許跟著我,本姑娘自己去見你那牛鼻子師父!”青鸞甩下話,也不理公孫勝是何表情,上馬揚長而去。


    這個風一樣的女子剛剛來到長安,轉瞬又出了長安。


    公孫勝一頭霧水呆立在那裏,不知師父傳話給這女子有何用意,而且這女子的所為與師父所料一點沒錯。


    先去看看那個人吧,公孫勝又轉迴了慈恩寺。


    方才給太史青鸞傳信時,他看到了宋江,確切地說,是看到了宋江腦袋上那道金箍。


    猶記那年與晁蓋、吳用、劉唐、阮家三兄弟一起做賊,黃泥崗上劫生辰綱,白勝錯將唐僧師徒給迷昏了,一場智取生辰綱的計劃落空。


    當時幾個人不識那些佛門寶貝,隻看中了悟空頭上的金箍,阮小二想割頭取箍,被吳用攔下,讓公孫勝使了咒語,但公孫勝火候沒掌握好,把金箍給驅飛不知落到何處。


    如今驟然見到那物在此人腦袋上出現,公孫勝起了疑心,莫非這個戴金箍的人當時在黃泥崗上目睹到了一切?


    當年的一場劫掠是公孫勝的黑曆史,如今已悟正道的他不願意再被人提及,尤其是這知情人曾和太史青鸞一同出現在慈恩寺的寮房外,而太史青鸞和師父又不知有何淵源。


    須提早做些防範!


    宋江別過展平,惦記著師父的囑托,想要去街麵上找找江湖中人,為北地之行做些信息準備。


    出了寺門,迎頭碰上公孫勝,正笑吟吟地看著他,兩人目光相對後公孫勝行禮說道:“居士安好!”


    宋江頭一次被道士稱作居士,也不知合不合規矩,愕了一下,雙手合十:“貧僧見過施主!”


    公孫勝已細細打量了頭箍,確信是猴子腦袋上跑掉的那個,但戴箍的人似乎對自己並無印象,遂問道:“禪師出家好像不久哦,能否請教俗家名字?”


    宋江審慎地看著公孫勝:“道長也不像個純粹修道之人,莫非與宋江一樣是誤入空門?”


    宋江?公孫勝咂摸著名字,忽然想起一人,急問道:“可是山東及時雨宋公明?”


    熟悉的劇情來了!宋江心頭振奮,挺了挺腰肢:“正是小可,請問閣下是哪位英雄好漢?”


    “啊呀呀,小道是薊州公孫勝,前陣子還去鄆城,與晁保正、吳學究相聚,聽到說起哥哥,正遺憾不能相見,沒想到在這裏遂了心願!”


    宋江腦子裏急劇地翻查著江湖詞典,口中卻不遲疑,也親近地說:“原來是公孫賢弟,早聞大名,能一睹道長風姿,宋江幸甚啊!”


    箍兒戴在宋江頭上,公孫勝放了心,此人風評甚佳,又有共同的朋友,相信不會胡亂搬弄口舌。


    心情大暢之下相邀道:“哥哥要給小弟個麵子,我們去一醉方休吧!”


    “甚合吾意,但是要當哥哥的做東才是!”宋江想起昔日與晁蓋、吳用、朱仝雷橫等人時常嘯聚一處酒肉橫流的場麵,也是逸興遄飛,渾然忘了今日是何身份。


    幸得有人當頭棒喝:“悟身師弟,你要幹啥去?”


    兩人迴過頭來,見八戒和展平從寺門裏出來,二師兄正在發問。


    八戒長得太有個性,公孫勝一眼認出來了,正是當日黃泥崗上被迷昏的客人之一,不由暗暗心驚,手腳上提起了戒備。


    宋江卻是興高采烈地說:“我遇到一個江湖上出名的好漢,正要去喝個暢快,不如我們一起吧!”


    八戒聽得心動,剛喝了一聲好,展平小聲提醒道:“二師兄,他們要去喝酒,你也要破戒嗎?”


    八戒猛地省起:“對呀,悟身你們去吧,我和展平還有事做!”


    宋江也不再勉強,拱了拱手和公孫勝大步離去。


    “還是你腦子好,要不我就跟著去了!”八戒讚著展平,忽然又拍了一下腦袋:“不對呀,悟身師弟也是和尚,他能做得我為什麽不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和八戒尋找三國來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途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途暮並收藏水滸:和八戒尋找三國來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