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江東事赤壁尚安
水滸:和八戒尋找三國來客 作者:途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一座門口吊著燈籠的大帳前,眾人停住腳步,領頭的長矛兵進去報信,少頃出來一揮手,兩個長矛兵押著展平進了大帳。
一位戎裝軍官坐在案幾之後,虎視眈眈看著展平,沉聲發問:“不速客,你是漢人還是宋人?”
對方如此發問,展平斷定這應該是三國部分的人,宋人做為原住民不會有區分漢宋的意識,目光轉盼間瞥見大帳一角斜立著一麵旗子,上書“三軍大都督”及一個鬥大的“周”字,不由暗驚:難道這位是周瑜?
軍官一部絡腮胡須添了粗豪氣質,左臉頰有條刀痕更顯其狠厲,無論如何不像那位風流儒雅的名將。
“快說!”後背被長矛頂了一下,讓展平收迴遐思,答:“非漢也非宋,在下是華人,請問閣下是東吳大都督周公瑾嗎?”
軍官一愕:“果然有備而來,來此何事?”
展平走前一步,想離得長矛遠一點,但長矛如影隨形,讓脊背上始終存著一股涼意:“我是要去廬山才路過此地,遇到閣下純屬意外,周都督,你讓他們把那紅纓槍收起來好嗎,以閣下的文韜武略還怕我這小人物不成?”
軍官把手一揮,長矛移離展平脊背,但還被兵士端著不離左近,教人不敢擅動。
“你說的越發不對,去廬山怎麽走到這裏?莫非是打豫章郡來的?”軍官皺眉道。
“趕水牛的大爺也是這麽說,我實是第一次來,走錯路而已,請明察秋毫啊大都督!”
“既是路人,你且解釋怎知大都督之名?”
“那旗子上寫的明明白白呀,我有個朋友太史青鸞,就是太史慈將軍之女,沒事閑談時沒少聽她說江東掌故,鄱陽湖是大都督練兵之地,故此猜出閣下身份!”青鸞又一次被展平當了擋箭牌。
軍官揚了揚眉毛:“可是幫著我家主公取了建康城的太史姑娘?”
“正是啊,她說江東人才,周瑜屬第一,對大都督你讚不絕口呢!”
軍官驕傲地說:“說的不錯,我家都督若是稱第二,天下誰人還敢稱第一?太史姑娘眼光好得很!”
“慢著,你不是周都督?”
軍官大笑:“某正是天下無雙三軍大都督周公瑾——帳下徐盛!”
曆史又有準頭了,展平驚喜道:“原來是琅琊徐盛將軍!”
“不敢,隻是校尉!”
“徐將軍不必過謙,曆史終將證明徐將軍乃是名垂千古的東吳幹將!”
“你這番花言巧語,我倒是不敢信你了!”
徐盛收斂笑容,先對手下吩咐一聲看座,長矛兵搬來一把竹凳放在徐盛對麵,請展平坐下,自己又退到帳門口,讓展平緊繃的肌肉總算鬆弛下來。
“徐盛常年駐外,對中樞所知不多,太史姑娘既是同你說了我江東的事,不妨說來聽聽,讓徐某也長長見識!”
展平明白人家是要甄別他,好在雖然真實情況是太史青鸞逢麵就要提劍打殺,人卻遠在大西北不怕求證,自己仗著讀過三國,蒙混個徐盛還是有把握的。
從孫家三代掌門人,到吳國太、大小喬,從程普韓當到張昭魯肅,從孫堅跨江擊劉表到小霸王一統江東,差點說到赤壁大戰,幸好及時刹車,曹操還在東北吃酸菜燉五花肉呢,這火燒赤壁的事怕是沒戲了。
“太史姑娘跟你是什麽關係呀,家底給你抖落到這般程度,顯見是不一般啊!”徐盛饒有深意地看著展平,心中卻想:這廝普普通通的相貌,也不像是武技高人,被呂蒙將軍誇成天人的太史姑娘這算啥眼神呢?
“這......她不讓我說啊!”展平做出一副扭捏之態,心中暗道,讓你猜去吧,想的越複雜越好。
“明白,明白!”徐盛諱莫如深地擠擠眼睛,威猛漢子平添兩分猥瑣氣質。
說完故事,仿佛肚子也倒的更空了,發出一聲咕嚕。
徐盛會意,吩咐手下置辦幾樣酒食上來,展平忙說:“有饅頭包子之類的給我來點就行了,這一天貪著趕路,忘了吃東西,讓徐將軍見笑了!”
“正常的很,誰肚子餓了不叫喚,莫急啊,軍中廚子做飯很快的。”
軍廚確實麻利,四個小菜很快端到帳中,並告知大餅馬上烙好。
徐盛拿出一壇酒,展平推說還要趕路就不喝酒了,徐盛道:“趕路也不急在一時,湖邊入夜濕氣重,要喝點花雕才睡個安穩覺。”
徐盛本來是吃過飯了,但稱和展平一見如故,又是喝了幾碗花雕,和展平隨意地聊天,展平也才知道徐盛駐兵於此的因由。
鄱陽湖本來就是周瑜操練水師的基地,“漢穿宋”發生以後,發現基地不複存在,戰船也沒了蹤跡,整個東吳都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於是周瑜率部去東征西討幫孫權攻城略地,撲騰開一片天地後,考慮到東吳以水師為重,這方麵也不能耽誤,便重啟鄱陽湖基地,安排徐盛在此負責操練和製作戰船。
“丁奉那小子有福氣,被都督帶在身邊,再見麵能耐又該大了!”徐盛欣羨地說。
“徐將軍,經年湖邊宿營辛苦,為何不就近取下一城,勢力豈不是更加穩固,我看江州就不錯啊!”展平循循善誘,想著徐盛如果起意,正好搬去打江州,要救甘興霸、張順這撥人就十拿九穩了。
“都督隻讓我練兵造船,打城是別人的事,我就算想打也不敢擅動啊!”徐盛悻悻地深吸一口氣,哪個當兵的不想在沙場上博取功名?
展平知道周瑜軍紀嚴明,徐盛既如此說就真不會動,便知趣地沒再說下去。
當夜宿在軍營,就著蛙鳴酣睡無話。
次日用過早飯,徐盛說沿著湖岸走去廬山還要一千多裏路,其間難保不會再走錯路,安排手下撐一葉扁舟,取最近水路將展平一人一馬渡到鄱陽湖的西北角,又指明了陸上途徑,得此相助,展平在一天一夜後的下午,騎著小黑龍抵達廬山蓮花峰下。
逶迤向上又走二十裏許,一座黃牆黑瓦的佛寺愈見清晰,上山下山的路上人群絡繹,僧俗皆有。
其中卻有兩位卓爾不群的,讓人想不注意都難,一個特征明顯,正是展平繞著大湖來尋的二師兄豬八戒,另一個卻是身著青衣長衫貌似書生,兩人在山門前的青石小路上呈對峙狀。
八戒豬眼獠牙,對著書生做出要吃人的樣子,書生不知什麽來頭,麵對此怪凜然不懼,一雙清秀眉目也射出咄咄逼人之光。
一位戎裝軍官坐在案幾之後,虎視眈眈看著展平,沉聲發問:“不速客,你是漢人還是宋人?”
對方如此發問,展平斷定這應該是三國部分的人,宋人做為原住民不會有區分漢宋的意識,目光轉盼間瞥見大帳一角斜立著一麵旗子,上書“三軍大都督”及一個鬥大的“周”字,不由暗驚:難道這位是周瑜?
軍官一部絡腮胡須添了粗豪氣質,左臉頰有條刀痕更顯其狠厲,無論如何不像那位風流儒雅的名將。
“快說!”後背被長矛頂了一下,讓展平收迴遐思,答:“非漢也非宋,在下是華人,請問閣下是東吳大都督周公瑾嗎?”
軍官一愕:“果然有備而來,來此何事?”
展平走前一步,想離得長矛遠一點,但長矛如影隨形,讓脊背上始終存著一股涼意:“我是要去廬山才路過此地,遇到閣下純屬意外,周都督,你讓他們把那紅纓槍收起來好嗎,以閣下的文韜武略還怕我這小人物不成?”
軍官把手一揮,長矛移離展平脊背,但還被兵士端著不離左近,教人不敢擅動。
“你說的越發不對,去廬山怎麽走到這裏?莫非是打豫章郡來的?”軍官皺眉道。
“趕水牛的大爺也是這麽說,我實是第一次來,走錯路而已,請明察秋毫啊大都督!”
“既是路人,你且解釋怎知大都督之名?”
“那旗子上寫的明明白白呀,我有個朋友太史青鸞,就是太史慈將軍之女,沒事閑談時沒少聽她說江東掌故,鄱陽湖是大都督練兵之地,故此猜出閣下身份!”青鸞又一次被展平當了擋箭牌。
軍官揚了揚眉毛:“可是幫著我家主公取了建康城的太史姑娘?”
“正是啊,她說江東人才,周瑜屬第一,對大都督你讚不絕口呢!”
軍官驕傲地說:“說的不錯,我家都督若是稱第二,天下誰人還敢稱第一?太史姑娘眼光好得很!”
“慢著,你不是周都督?”
軍官大笑:“某正是天下無雙三軍大都督周公瑾——帳下徐盛!”
曆史又有準頭了,展平驚喜道:“原來是琅琊徐盛將軍!”
“不敢,隻是校尉!”
“徐將軍不必過謙,曆史終將證明徐將軍乃是名垂千古的東吳幹將!”
“你這番花言巧語,我倒是不敢信你了!”
徐盛收斂笑容,先對手下吩咐一聲看座,長矛兵搬來一把竹凳放在徐盛對麵,請展平坐下,自己又退到帳門口,讓展平緊繃的肌肉總算鬆弛下來。
“徐盛常年駐外,對中樞所知不多,太史姑娘既是同你說了我江東的事,不妨說來聽聽,讓徐某也長長見識!”
展平明白人家是要甄別他,好在雖然真實情況是太史青鸞逢麵就要提劍打殺,人卻遠在大西北不怕求證,自己仗著讀過三國,蒙混個徐盛還是有把握的。
從孫家三代掌門人,到吳國太、大小喬,從程普韓當到張昭魯肅,從孫堅跨江擊劉表到小霸王一統江東,差點說到赤壁大戰,幸好及時刹車,曹操還在東北吃酸菜燉五花肉呢,這火燒赤壁的事怕是沒戲了。
“太史姑娘跟你是什麽關係呀,家底給你抖落到這般程度,顯見是不一般啊!”徐盛饒有深意地看著展平,心中卻想:這廝普普通通的相貌,也不像是武技高人,被呂蒙將軍誇成天人的太史姑娘這算啥眼神呢?
“這......她不讓我說啊!”展平做出一副扭捏之態,心中暗道,讓你猜去吧,想的越複雜越好。
“明白,明白!”徐盛諱莫如深地擠擠眼睛,威猛漢子平添兩分猥瑣氣質。
說完故事,仿佛肚子也倒的更空了,發出一聲咕嚕。
徐盛會意,吩咐手下置辦幾樣酒食上來,展平忙說:“有饅頭包子之類的給我來點就行了,這一天貪著趕路,忘了吃東西,讓徐將軍見笑了!”
“正常的很,誰肚子餓了不叫喚,莫急啊,軍中廚子做飯很快的。”
軍廚確實麻利,四個小菜很快端到帳中,並告知大餅馬上烙好。
徐盛拿出一壇酒,展平推說還要趕路就不喝酒了,徐盛道:“趕路也不急在一時,湖邊入夜濕氣重,要喝點花雕才睡個安穩覺。”
徐盛本來是吃過飯了,但稱和展平一見如故,又是喝了幾碗花雕,和展平隨意地聊天,展平也才知道徐盛駐兵於此的因由。
鄱陽湖本來就是周瑜操練水師的基地,“漢穿宋”發生以後,發現基地不複存在,戰船也沒了蹤跡,整個東吳都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於是周瑜率部去東征西討幫孫權攻城略地,撲騰開一片天地後,考慮到東吳以水師為重,這方麵也不能耽誤,便重啟鄱陽湖基地,安排徐盛在此負責操練和製作戰船。
“丁奉那小子有福氣,被都督帶在身邊,再見麵能耐又該大了!”徐盛欣羨地說。
“徐將軍,經年湖邊宿營辛苦,為何不就近取下一城,勢力豈不是更加穩固,我看江州就不錯啊!”展平循循善誘,想著徐盛如果起意,正好搬去打江州,要救甘興霸、張順這撥人就十拿九穩了。
“都督隻讓我練兵造船,打城是別人的事,我就算想打也不敢擅動啊!”徐盛悻悻地深吸一口氣,哪個當兵的不想在沙場上博取功名?
展平知道周瑜軍紀嚴明,徐盛既如此說就真不會動,便知趣地沒再說下去。
當夜宿在軍營,就著蛙鳴酣睡無話。
次日用過早飯,徐盛說沿著湖岸走去廬山還要一千多裏路,其間難保不會再走錯路,安排手下撐一葉扁舟,取最近水路將展平一人一馬渡到鄱陽湖的西北角,又指明了陸上途徑,得此相助,展平在一天一夜後的下午,騎著小黑龍抵達廬山蓮花峰下。
逶迤向上又走二十裏許,一座黃牆黑瓦的佛寺愈見清晰,上山下山的路上人群絡繹,僧俗皆有。
其中卻有兩位卓爾不群的,讓人想不注意都難,一個特征明顯,正是展平繞著大湖來尋的二師兄豬八戒,另一個卻是身著青衣長衫貌似書生,兩人在山門前的青石小路上呈對峙狀。
八戒豬眼獠牙,對著書生做出要吃人的樣子,書生不知什麽來頭,麵對此怪凜然不懼,一雙清秀眉目也射出咄咄逼人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