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立字碑漢家血脈
水滸:和八戒尋找三國來客 作者:途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伯等人和李俊已聊過場麵話,彼此表達了善意,黃伯正擔心倭賊的報複,見來人都是精壯的好漢,便與沢鱸等人商量了一下,力邀李俊等入村。
李俊見諸葛三人還在船上敘話,揚聲喚道:“諸葛兄弟、張清兄弟,黃伯好意相請,我等去島上走一遭吧!”
之前,見到這一片連綿的群島時,正是抵近門頭村的位置,在海上漂泊的久了,大家也想上岸停靠一下,李俊說:“不知這裏有沒有人煙,是不是我夢中的樣子。”
諸葛雖然憂心劉備等人的下落,但此時此地也別無他法,隨著說道:“無妨,李兄誌向遠大,若不是龍興之地,再尋其他所在便是。”
幸好,島上還有百姓,有通漢語之人,諸葛又起了希望,皇叔能否也漂到了這裏呢?
他迴應著李俊,又和緩了口氣對展平說:“我們且下船邊走邊說,你既知我等底細,可有劉皇叔的消息?”
“確實不知,門頭村肯定是沒有。”
“這島甚是綿長,會不會在其他地方獲救呢?”
“先生,我也隻早來一天啊,足跡未曾出村。”
諸葛遺憾地說:“是啊,你那‘上帝視角’若是還在就好了。”
海神廟旁邊有座簡陋的祠堂,是村中有事商量時聚會的地方,此時黃伯、沢鱸等五個村裏頭麵人物引著李俊、童家兄弟、諸葛、張清、展平坐在裏麵喝水,船工夥計們在外麵尋了塊樹蔭歇息,門頭村百姓大多聚在祠堂門口,抻長了脖子和耳朵,很久沒來過這麽多島外人啦,都想看個稀罕。
村人當務之急是倭賊禍患,所以客套話沒說幾句就主動進入正題,門頭村五人中隻有黃伯是通漢話的,當仁不讓地充當了翻譯,他雖然生長於門頭村,沒離開過琉虯島,但祖上從東土帶來的傳承還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說些彎彎繞的話。
沢鱸的原話是:“你問問他們,倭賊大隊人馬要來了,他們能不能幫咱們保護村子。”
黃伯翻譯:“各位遠道而來,門頭村十分榮幸,本該大擺酒席,與貴客同樂,奈何村裏正有大難臨頭,不敢連累各位,因此請各位客人歇上一會兒就速速離島吧!”
上來就逐客,讓客人們不解,剛才不是還熱情相邀呢,李俊不悅,沉聲道:“若是嫌我等騷擾,在下這就離開也未為不可,若是真有難事,也休要提連累,我等江湖客,素來不怕麻煩!”
黃伯傳譯時,門頭村人焦急地說著什麽,催黃伯翻譯,黃伯點著頭,又看著李俊等人沉吟,似在組織語言。
諸葛看著都替他著急,對展平說:“這裏究竟有什麽古怪,你若知道不妨照實說與我們,免教村人為難。”
展平應了,把倭賊來村裏搶劫殺人的事描述了一遍,並預測後續還有大隊倭賊要來對村子報複。
黃伯見展平把倭賊的惡行渲染的到位,對麵客人已經聽得麵帶慍色,暗想自己也不見得說這麽清楚,不由感激地連連點頭:“就是這樣啊,那些倭賊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小村不幸也就罷了,不敢連累客人遭難啊,一會兒客人離開時,多拿些肉米食物吧,省得被倭賊搶走。”
李俊哈哈一笑:“老丈是把我等也當成海盜了嗎,來島上一趟,就是來拿食物的?”
黃伯忙說:“不是的不是的,小老兒是想,倭賊再來時恐怕就要洗劫一空,我們這些人也難說能不能活下來,還留著東西有什麽用啊?”
展平看向諸葛:“諸葛先生足智多謀,對此有何見解?”
李俊本以為諸葛張清隻是落難的商人,雖然在後來相處也覺諸葛談吐不俗,也未過多思考,自從上島後,見展平竟然與他們相識,對諸葛又極是恭敬重視,不免暗暗稱奇。
看到李俊探究的目光,諸葛微微點了下頭,轉向黃伯問:“老丈,剛才來時,見村口有塊石碑,刻著‘琉虯’二字,這可是地界名稱?”
黃伯道:“這是我們先人從大唐來了以後立的碑,門頭村在琉虯島,而琉虯島可是老大老大,不止一處,先人們來了以後,在島上定居,也把這碑立到了各處,就是為了讓以後來這兒的唐人都看到,這裏有唐人的血脈,唉,說這話已經有兩百餘年啦!”
諸葛在滄州府衙時,已通過翻閱古籍讀了一些曆史,不像當初來時那樣懵懂,知道三國之後,又有了魏晉隋唐等諸朝,感慨道:“現在已經不叫大唐,是大宋,但唐宋隻是國號而已,不管唐人的血脈還是宋人的血脈,終究都是漢人,漢人有事,豈有迴避之理!李兄,對這琉虯島可屬意否?”
他的意思是問李俊此地是否夢過的地方,能實現他的皇帝夢嗎?
李俊捋著頜下短髯道:“李某雖不是讀書斷字的人,卻也知道這‘虯’就是‘龍’,莫非琉虯島的意思,是要‘留’我這條‘混江龍’?有意思,有意思啊!哈哈哈哈!”
門頭村人麵麵相覷,不知這廝發了什麽失心瘋,看了李俊,又看了展平,再看諸葛,互相嘀咕著。
諸葛明白了李俊的心意,便對眾人說:“這位李先生是有大誌向也有大本事的人,區區倭賊在他看來就是螻蟻,不值得擔心,他和幾位兄弟正想找個落腳之處,各位鄉親可有考慮?”
黃伯把諸葛的話譯給眾人,門頭村幾位頭麵人物一通緊張的竊竊私語後,目光灼灼地看著李俊,黃伯代大家說道:“李英雄若能驅逐倭賊,保我一村平安,願奉李英雄為門頭村的村長。”
對方幾人聽了,沒忍住都笑起來,尤其童猛,抓著童威的肩膀笑撲在哥哥後背上:“村長?大哥在揭陽嶺時,知縣也做得,沒想到這裏能搞個村長當當。”
諸葛笑問:“李先生之才,村長確是有些玩笑了,琉虯島可有皇帝?”
黃伯尷尬地說:“島中倒是有個國王,離這裏甚遠小老兒也接觸不到,李英雄要是想找國王要個官職,我們怕是幫不上忙。”
李俊大手一擺:“那些事以後再講,既是村裏願留我等,就找幾間屋子住下來,等著倭賊來了,打跑就是。”
“好說好說,小村子雖然不算富庶,吃住物事卻是不缺!”黃伯應承道。
門口傳來一個不忿的聲音:“話既是這樣說,怎麽還不開飯?老豬好不容易找到這裏,已經要餓死啦!”
八戒撅著長嘴滿臉不高興地立在門口。
童威驚道:“這不是天上那頭......豬!”
李俊見諸葛三人還在船上敘話,揚聲喚道:“諸葛兄弟、張清兄弟,黃伯好意相請,我等去島上走一遭吧!”
之前,見到這一片連綿的群島時,正是抵近門頭村的位置,在海上漂泊的久了,大家也想上岸停靠一下,李俊說:“不知這裏有沒有人煙,是不是我夢中的樣子。”
諸葛雖然憂心劉備等人的下落,但此時此地也別無他法,隨著說道:“無妨,李兄誌向遠大,若不是龍興之地,再尋其他所在便是。”
幸好,島上還有百姓,有通漢語之人,諸葛又起了希望,皇叔能否也漂到了這裏呢?
他迴應著李俊,又和緩了口氣對展平說:“我們且下船邊走邊說,你既知我等底細,可有劉皇叔的消息?”
“確實不知,門頭村肯定是沒有。”
“這島甚是綿長,會不會在其他地方獲救呢?”
“先生,我也隻早來一天啊,足跡未曾出村。”
諸葛遺憾地說:“是啊,你那‘上帝視角’若是還在就好了。”
海神廟旁邊有座簡陋的祠堂,是村中有事商量時聚會的地方,此時黃伯、沢鱸等五個村裏頭麵人物引著李俊、童家兄弟、諸葛、張清、展平坐在裏麵喝水,船工夥計們在外麵尋了塊樹蔭歇息,門頭村百姓大多聚在祠堂門口,抻長了脖子和耳朵,很久沒來過這麽多島外人啦,都想看個稀罕。
村人當務之急是倭賊禍患,所以客套話沒說幾句就主動進入正題,門頭村五人中隻有黃伯是通漢話的,當仁不讓地充當了翻譯,他雖然生長於門頭村,沒離開過琉虯島,但祖上從東土帶來的傳承還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說些彎彎繞的話。
沢鱸的原話是:“你問問他們,倭賊大隊人馬要來了,他們能不能幫咱們保護村子。”
黃伯翻譯:“各位遠道而來,門頭村十分榮幸,本該大擺酒席,與貴客同樂,奈何村裏正有大難臨頭,不敢連累各位,因此請各位客人歇上一會兒就速速離島吧!”
上來就逐客,讓客人們不解,剛才不是還熱情相邀呢,李俊不悅,沉聲道:“若是嫌我等騷擾,在下這就離開也未為不可,若是真有難事,也休要提連累,我等江湖客,素來不怕麻煩!”
黃伯傳譯時,門頭村人焦急地說著什麽,催黃伯翻譯,黃伯點著頭,又看著李俊等人沉吟,似在組織語言。
諸葛看著都替他著急,對展平說:“這裏究竟有什麽古怪,你若知道不妨照實說與我們,免教村人為難。”
展平應了,把倭賊來村裏搶劫殺人的事描述了一遍,並預測後續還有大隊倭賊要來對村子報複。
黃伯見展平把倭賊的惡行渲染的到位,對麵客人已經聽得麵帶慍色,暗想自己也不見得說這麽清楚,不由感激地連連點頭:“就是這樣啊,那些倭賊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小村不幸也就罷了,不敢連累客人遭難啊,一會兒客人離開時,多拿些肉米食物吧,省得被倭賊搶走。”
李俊哈哈一笑:“老丈是把我等也當成海盜了嗎,來島上一趟,就是來拿食物的?”
黃伯忙說:“不是的不是的,小老兒是想,倭賊再來時恐怕就要洗劫一空,我們這些人也難說能不能活下來,還留著東西有什麽用啊?”
展平看向諸葛:“諸葛先生足智多謀,對此有何見解?”
李俊本以為諸葛張清隻是落難的商人,雖然在後來相處也覺諸葛談吐不俗,也未過多思考,自從上島後,見展平竟然與他們相識,對諸葛又極是恭敬重視,不免暗暗稱奇。
看到李俊探究的目光,諸葛微微點了下頭,轉向黃伯問:“老丈,剛才來時,見村口有塊石碑,刻著‘琉虯’二字,這可是地界名稱?”
黃伯道:“這是我們先人從大唐來了以後立的碑,門頭村在琉虯島,而琉虯島可是老大老大,不止一處,先人們來了以後,在島上定居,也把這碑立到了各處,就是為了讓以後來這兒的唐人都看到,這裏有唐人的血脈,唉,說這話已經有兩百餘年啦!”
諸葛在滄州府衙時,已通過翻閱古籍讀了一些曆史,不像當初來時那樣懵懂,知道三國之後,又有了魏晉隋唐等諸朝,感慨道:“現在已經不叫大唐,是大宋,但唐宋隻是國號而已,不管唐人的血脈還是宋人的血脈,終究都是漢人,漢人有事,豈有迴避之理!李兄,對這琉虯島可屬意否?”
他的意思是問李俊此地是否夢過的地方,能實現他的皇帝夢嗎?
李俊捋著頜下短髯道:“李某雖不是讀書斷字的人,卻也知道這‘虯’就是‘龍’,莫非琉虯島的意思,是要‘留’我這條‘混江龍’?有意思,有意思啊!哈哈哈哈!”
門頭村人麵麵相覷,不知這廝發了什麽失心瘋,看了李俊,又看了展平,再看諸葛,互相嘀咕著。
諸葛明白了李俊的心意,便對眾人說:“這位李先生是有大誌向也有大本事的人,區區倭賊在他看來就是螻蟻,不值得擔心,他和幾位兄弟正想找個落腳之處,各位鄉親可有考慮?”
黃伯把諸葛的話譯給眾人,門頭村幾位頭麵人物一通緊張的竊竊私語後,目光灼灼地看著李俊,黃伯代大家說道:“李英雄若能驅逐倭賊,保我一村平安,願奉李英雄為門頭村的村長。”
對方幾人聽了,沒忍住都笑起來,尤其童猛,抓著童威的肩膀笑撲在哥哥後背上:“村長?大哥在揭陽嶺時,知縣也做得,沒想到這裏能搞個村長當當。”
諸葛笑問:“李先生之才,村長確是有些玩笑了,琉虯島可有皇帝?”
黃伯尷尬地說:“島中倒是有個國王,離這裏甚遠小老兒也接觸不到,李英雄要是想找國王要個官職,我們怕是幫不上忙。”
李俊大手一擺:“那些事以後再講,既是村裏願留我等,就找幾間屋子住下來,等著倭賊來了,打跑就是。”
“好說好說,小村子雖然不算富庶,吃住物事卻是不缺!”黃伯應承道。
門口傳來一個不忿的聲音:“話既是這樣說,怎麽還不開飯?老豬好不容易找到這裏,已經要餓死啦!”
八戒撅著長嘴滿臉不高興地立在門口。
童威驚道:“這不是天上那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