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兮兮姐?”
“嗯?學姐,你倆認識?”
“那可不嘛,當年我大三的時候,還是學生會的部門主席,月月就是在我部門下麵的部員,當時才剛剛大一,月月就直接被大家公認為了t大校花,沒想到大美女被你給泡上了啊。”
“當時我剛進學校,報了學生會之後就分到了兮兮姐手下,兮兮姐幫了我很多,有一些生活上的問題也都是問的兮兮姐。”
“啊啊啊啊啊我心愛的花就被你這麽摘走了,我就說你到底找了個什麽樣的女朋友,能夠直接充當門麵招牌,結果是咱們學校的大美女,啊啊啊啊不行,你倆以後必須給我幸福,我要磕磕磕!”
說著,胡若兮端起了一碗楊枝甘露,剛吃完第一勺,眼睛裏就冒出了光。
“啊啊啊啊好好吃!!!月月,這是你做的麽!!”
得到了陸昕月的肯定答複之後,胡若兮看著洛以墨的眼神瞬間不對了。
“男人,拔劍吧,我要和你決鬥!”
嗯,看樣子是中二之魂複蘇了。
周小剛看著胡若兮傻傻的樣子,也是沒忍住笑出了聲。
“好了,別鬧了,人家好歹是你學弟學妹,有點學姐的樣子。”說著,還摸了摸胡若兮的頭。
胡若兮被這麽一摸,也瞬間老實了。
“小洛,能讓你女朋友教教我這甜品怎麽做麽,到時候我迴去也試著學一下做給若兮吃。”
“行,到時候我讓學姐把流程發給你。”
一陣交談之後,胡若兮提出要帶著周小剛再到學校裏轉轉,同時還要帶他去音樂係看看老師,洛以墨也就沒有說什麽,將兩人送到門口就走了。
……
時間過得更快,一眨眼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洛以墨等人也迎來了一項重要的任務——期中考試。
t大的傳統特色是大一有高數和線代的月考期中考,大二開始就隻有期末考試,目的自然也就是為了更好的和高中模式接軌。
但洛以墨所在的數學學院則是直接把月考給免掉了,隻保留了期中考試,原因自然是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的難度要高於高數和線代不少,高數和線代的掛科率一般也就在10-20%左右,但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的掛科率能達到50%。
考試時間是11月13號下午,考前一周大家都在緊張地複習,寢室裏麵都安靜了下來。
但417寢室完全是另一番場景。
梁大寶這人壓根不在乎成績,他的目標就是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所以隻需要考試不掛科就行。
而t大的考試又是典型的高分難及格易,所以梁大寶看了兩天書覺得沒什麽問題就開始玩起了遊戲。
而洛以墨和趙以琛也沒有複習,並不是因為他們也開始擺,而是因為他們平時都已經學明白了,沒什麽問題。
這兩人前天約著做了兩套往年題,結果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他們倆都是一個小時出頭就做完了,洛以墨直接滿分,趙以琛也隻是算錯了一個地方,但知識點上並沒有什麽問題。
t大的考試就是這樣,隻要你平時作業認真做,把作業都弄明白,考試就至少能拿到80分。
如果自己再平時稍微學一下,把知識點給串通,拿高分也不是很難。
此時的洛以墨正寫著文章,上周有一家報社聯係到他,說看到了他之前寫過的時評,覺得很不錯,並且願意和他合作。
200千字的稿費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少的外快了,但對於洛以墨來說算不上什麽錢。
但洛以墨寫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錢,更多是把這種東西當做一種愛好,當做一種義務。
當下國家的國民素質不得不說還有待提高,而文字就是最具有傳播力和感染性的東西。
這次他想的主題是“‘造梗’出圈,各地文旅真的喪失獨特性了嗎?”
可能也是受到淄博燒烤,南方小土豆等一係列熱點的影響,近些日子來各地文旅也想搭上這班旅遊經濟的順風車,紛紛開始了他們的“造梗”行動。山東文旅在線喊麥,河南山西河北爭當卷王,各地文旅局長整活cos,官方抖音下場圈粉聽勸、喊麥、跳舞、變裝、接站……什麽流行來什麽,什麽好玩搞什麽。
適當的“梗”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但當大家都在千篇一律地玩梗,慢慢地也就對梗厭煩了。
但其實文旅造梗不是近幾年才出現,早有“不到長城非好漢”、“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家喻戶曉的“梗”,靠“梗”宣傳隻不過是各地文旅的基本操作而已。
隻不過當代快餐式文化背景下,傳統的宣傳模式效率波及麵較少,很難引起大眾的關注與興趣,而“造梗”則更加符合當今短視頻宣傳時代,更容易吸引遊客的興趣,因此各地文旅將重心轉移,在“造梗玩梗”上開始下大功夫。
互聯網平台的造梗實質上是對地區特色與網絡文化的一次結合,初衷是為了利用新媒體手段吸引遊客,這不僅符合短視頻時代的流量規律,更有助於各地完成網絡宣傳與現實體驗的優秀結合。
不得不說,造梗一方麵利用互聯網平台“造梗”可以提高公眾對該地區的認識和興趣,從而吸引更多的遊客,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另一方麵“造梗”也可以推動當地文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城市名片,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當地的文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文化發展。
文旅要創收更應在自身硬實力上下苦功夫,哈爾濱不能隻靠“小土豆”不能隻靠“我姓哈”,更要靠冰雪資源,要靠美食資源,要靠大家的熱情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
隻有造梗與文化相融合,才能讓遊客們有不一樣的體驗。正是這些有地方辨識度的文化梗幫助更多的人接觸當地特色的曆史文化,進一步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從而提高城市的文化知名度,推動文化的傳承。
(以上並不是老登水文,隻是想起了以前朋友寫過的一篇文章,正好拿過來用了用,後麵也會有劇情與之相關)
文章寫完,洛以墨將文件發給了編輯,關上電腦,就看到趙以琛好像在準備著什麽。
“嗯?學姐,你倆認識?”
“那可不嘛,當年我大三的時候,還是學生會的部門主席,月月就是在我部門下麵的部員,當時才剛剛大一,月月就直接被大家公認為了t大校花,沒想到大美女被你給泡上了啊。”
“當時我剛進學校,報了學生會之後就分到了兮兮姐手下,兮兮姐幫了我很多,有一些生活上的問題也都是問的兮兮姐。”
“啊啊啊啊啊我心愛的花就被你這麽摘走了,我就說你到底找了個什麽樣的女朋友,能夠直接充當門麵招牌,結果是咱們學校的大美女,啊啊啊啊不行,你倆以後必須給我幸福,我要磕磕磕!”
說著,胡若兮端起了一碗楊枝甘露,剛吃完第一勺,眼睛裏就冒出了光。
“啊啊啊啊好好吃!!!月月,這是你做的麽!!”
得到了陸昕月的肯定答複之後,胡若兮看著洛以墨的眼神瞬間不對了。
“男人,拔劍吧,我要和你決鬥!”
嗯,看樣子是中二之魂複蘇了。
周小剛看著胡若兮傻傻的樣子,也是沒忍住笑出了聲。
“好了,別鬧了,人家好歹是你學弟學妹,有點學姐的樣子。”說著,還摸了摸胡若兮的頭。
胡若兮被這麽一摸,也瞬間老實了。
“小洛,能讓你女朋友教教我這甜品怎麽做麽,到時候我迴去也試著學一下做給若兮吃。”
“行,到時候我讓學姐把流程發給你。”
一陣交談之後,胡若兮提出要帶著周小剛再到學校裏轉轉,同時還要帶他去音樂係看看老師,洛以墨也就沒有說什麽,將兩人送到門口就走了。
……
時間過得更快,一眨眼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洛以墨等人也迎來了一項重要的任務——期中考試。
t大的傳統特色是大一有高數和線代的月考期中考,大二開始就隻有期末考試,目的自然也就是為了更好的和高中模式接軌。
但洛以墨所在的數學學院則是直接把月考給免掉了,隻保留了期中考試,原因自然是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的難度要高於高數和線代不少,高數和線代的掛科率一般也就在10-20%左右,但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的掛科率能達到50%。
考試時間是11月13號下午,考前一周大家都在緊張地複習,寢室裏麵都安靜了下來。
但417寢室完全是另一番場景。
梁大寶這人壓根不在乎成績,他的目標就是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所以隻需要考試不掛科就行。
而t大的考試又是典型的高分難及格易,所以梁大寶看了兩天書覺得沒什麽問題就開始玩起了遊戲。
而洛以墨和趙以琛也沒有複習,並不是因為他們也開始擺,而是因為他們平時都已經學明白了,沒什麽問題。
這兩人前天約著做了兩套往年題,結果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他們倆都是一個小時出頭就做完了,洛以墨直接滿分,趙以琛也隻是算錯了一個地方,但知識點上並沒有什麽問題。
t大的考試就是這樣,隻要你平時作業認真做,把作業都弄明白,考試就至少能拿到80分。
如果自己再平時稍微學一下,把知識點給串通,拿高分也不是很難。
此時的洛以墨正寫著文章,上周有一家報社聯係到他,說看到了他之前寫過的時評,覺得很不錯,並且願意和他合作。
200千字的稿費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少的外快了,但對於洛以墨來說算不上什麽錢。
但洛以墨寫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錢,更多是把這種東西當做一種愛好,當做一種義務。
當下國家的國民素質不得不說還有待提高,而文字就是最具有傳播力和感染性的東西。
這次他想的主題是“‘造梗’出圈,各地文旅真的喪失獨特性了嗎?”
可能也是受到淄博燒烤,南方小土豆等一係列熱點的影響,近些日子來各地文旅也想搭上這班旅遊經濟的順風車,紛紛開始了他們的“造梗”行動。山東文旅在線喊麥,河南山西河北爭當卷王,各地文旅局長整活cos,官方抖音下場圈粉聽勸、喊麥、跳舞、變裝、接站……什麽流行來什麽,什麽好玩搞什麽。
適當的“梗”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但當大家都在千篇一律地玩梗,慢慢地也就對梗厭煩了。
但其實文旅造梗不是近幾年才出現,早有“不到長城非好漢”、“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家喻戶曉的“梗”,靠“梗”宣傳隻不過是各地文旅的基本操作而已。
隻不過當代快餐式文化背景下,傳統的宣傳模式效率波及麵較少,很難引起大眾的關注與興趣,而“造梗”則更加符合當今短視頻宣傳時代,更容易吸引遊客的興趣,因此各地文旅將重心轉移,在“造梗玩梗”上開始下大功夫。
互聯網平台的造梗實質上是對地區特色與網絡文化的一次結合,初衷是為了利用新媒體手段吸引遊客,這不僅符合短視頻時代的流量規律,更有助於各地完成網絡宣傳與現實體驗的優秀結合。
不得不說,造梗一方麵利用互聯網平台“造梗”可以提高公眾對該地區的認識和興趣,從而吸引更多的遊客,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另一方麵“造梗”也可以推動當地文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城市名片,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當地的文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文化發展。
文旅要創收更應在自身硬實力上下苦功夫,哈爾濱不能隻靠“小土豆”不能隻靠“我姓哈”,更要靠冰雪資源,要靠美食資源,要靠大家的熱情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
隻有造梗與文化相融合,才能讓遊客們有不一樣的體驗。正是這些有地方辨識度的文化梗幫助更多的人接觸當地特色的曆史文化,進一步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從而提高城市的文化知名度,推動文化的傳承。
(以上並不是老登水文,隻是想起了以前朋友寫過的一篇文章,正好拿過來用了用,後麵也會有劇情與之相關)
文章寫完,洛以墨將文件發給了編輯,關上電腦,就看到趙以琛好像在準備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