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首歌唱哭數萬人
三國:讓你救關羽,沒讓你滅孫權 作者:隴東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男兒都有上進心,沒人願意被自己的戰友兄弟比下去,男人不能說自己不行。
因此剛宣布解散,眾將士便迫不及待的找屯長報名,申請進入漢軍講武堂學習。
能不能學成是以後的事情,先進入學堂把位置占了再說。
關將軍又沒收學費,免費的幹嘛不去?
將士們的情緒很是穩定,關興卻開始頭疼。
因為漢軍講武堂的成立目前隻是口頭上的,實際上沒校社沒老師沒教材,要啥沒啥,連草台班子都不如。
人家草台班子還有個草台呢,你關興有啥,那張舌燦蓮花的嘴嗎?
從零到一真的太難了,一根粉筆都得讓你費盡心力。
可話已經放出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將士們在哪上課,先教什麽,怎麽教,總得拿出個章程啊,你不能今天宣布成立,明天下令解散吧?
想到開學後的工作,關興才意識到自己草率了,迴到帥帳坐到自己位置上狂薅頭發,開始發愁明天教啥?
教具倒是好搞,逼急了拿塊土疙瘩都能寫,但教材呢,不能上來就教《論語》吧,那難度也太大了。
要知道學習是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先從最簡單的開始,你不能乘法口訣都沒搞懂就整微積分吧。
那該教什麽呢,這個時代可沒有《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聖書,能用來啟蒙的貌似隻有《論語》,可那玩意關興自己都在等別人教呢,怎麽教學生啊?
更讓關興感到絕望的是,大漢既沒《三字經》這樣的啟蒙聖書,也沒有阿拉伯數字,漢語拚音這樣的輔助工具,學的還特麽都是繁體字,這難度光是想想就感覺頭大。
怪不得讀書是士族的專利呢,就這入門條件,哪個庶民能進去啊?
讓學生們從哪入手,關興想了整整一個下午,最後決定幹個狠的。
天亮關興命大軍再次集結,讓新招收的千名學生坐在校場中間,其餘大軍以學生為中心繼續向外擴展,圍成了一個大圓。
然後命人抬著一個丈許寬的大木箱放到學生中間,學生抬頭一看,木箱的四麵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大字,可惜他們都不認識。
學生不認識但有人認識,謝衝盯著箱子上的字詫異念道:“《精忠報國》,這是什麽,詩詞嗎?”
關興大聲喊道:“確切的說是歌詞,是可以跟歌一樣唱出來的。”
“同學們,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漢軍講武堂雖然成立了,你們也都加入進來,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了,但從哪開始學呢,不管幹什麽都得有個頭啊。”
“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整整一天,最後決定采用娛樂的方式教學,先唱歌,歌唱會了就寫歌詞,將唱歌與學習相結合,這樣學起來就不枯燥了對吧。”
“讀書識字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不難,就拿木箱上的歌詞來說吧,一首歌詞也就二三百個字,每個字抄個成千上萬遍自然會將它的讀音和筆畫順序牢牢記在心裏,以後遇見一眼就能認出。”
“所以咱們先唱歌,唱會之後就抄歌詞,抄完再唱,唱完繼續抄,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會將上麵的字記在心裏,你們說對不對?”
眾學生相互對視一眼,齊齊揮拳吼道:“將軍英明。”
他們原以為上課跟傳說中的夫子教書一樣,學不會肯定是要挨打的,所以對於上課這事多少有些畏懼心理,現在關將軍卻說不著急識字,而是先唱歌,這就讓他們的畏懼心理少了許多。
關興見他們集體同意頓時笑道:“那就開始吧,我先唱你們先聽,聽完之後再教你們唱。”
此話一出學生們全都坐正身體側耳細聽,甚至連外圍的將士都目視前方豎起耳朵,聽關將軍唱歌的機會不多,說什麽也不能錯過。
關興見將士們這麽給麵子也不再矯情,捏著喉嚨清了清嗓子,大聲唱道:“狼煙起……江山北望……”
學生和將士們都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傾聽的,但沒聽幾句臉上的笑容便開始凝固了,有些甚至眼含熱淚了,因為這首《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太強烈了。
除強烈的家國情懷之外,這首歌還特別符合漢中王劉備的心境,身為漢中王的兵,將士們聽到歌的刹那,自然而然就將自己代入到了漢中王的視角之中。
站在漢中王劉備的角度去聽,這首歌帶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漢中王心懷報國之誌,南征北戰數十載,能與之相抗的除了曹操還有幾人?
“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何惜百死報家國,人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
漢中王征戰多年,征戰路上埋葬了無數兄弟手足,雖不怕死卻報國無路,拚盡一切卻隻換來無奈歎息,讓人忍不住流下熱淚。
“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漢中王被曹操一路砍殺,從中原打到江南,人雖在江南卻不斷北望中原,時刻想著收複河山,那種百折不撓的堅毅態度令人迷醉,不由自主的想要追隨。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大漢要讓四方來賀……”
高祖定鼎至今,大漢立國已四百餘載,立國以來有過白登之圍的恥辱,也有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壯舉,如今雖不複往昔,但身為大漢子民,誰不懷念那個縱馬揚鞭,馳騁祁連山的少年,誰不想再次揮師北上勒石燕然?
大漢隻是亂了不是亡了,身為大漢子民大漢將士,大漢的榮耀他們感同身受,大漢的恥辱他們痛心疾首,但再痛心,他們依然有著大漢子民特有的傲骨,這份傲骨不允許他們向任何敵人低頭。
大漢的將士就該所向披靡,大漢的旗幟就該永遠飄揚,大漢百姓就該永遠頭顱高昂,大漢皇帝的旨意就該威震四海八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才是真正的從來如此……
如今天子蒙塵,漢中王舉義旗討伐叛賊,我等身為大漢子民理應追隨,牽馬墜蹬,為大漢盡份心力。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關興終於唱完,定睛一看好家夥,包括謝衝紀傑在內,所有人的臉上全掛著淚痕,看的他當場愣神,忍不住暗忖道:“一首歌唱哭數萬人,想不到我竟有這實力,早知道前世就混娛樂圈了。”
他愣神了謝衝卻沒有,抹著眼淚語氣哽咽的說道:“將軍,能再唱一遍嗎,我還想聽。”
眾將士紛紛呐喊道:“將軍,再唱一遍吧,太好聽了,嗚嗚……”
他們的喊聲都帶著顫音,有些更是帶著哭腔,像滿臉渴求的孩子似的讓人無法拒絕。
(剛過完年狀態還沒恢複,容我緩緩,今天就先一章了。)
因此剛宣布解散,眾將士便迫不及待的找屯長報名,申請進入漢軍講武堂學習。
能不能學成是以後的事情,先進入學堂把位置占了再說。
關將軍又沒收學費,免費的幹嘛不去?
將士們的情緒很是穩定,關興卻開始頭疼。
因為漢軍講武堂的成立目前隻是口頭上的,實際上沒校社沒老師沒教材,要啥沒啥,連草台班子都不如。
人家草台班子還有個草台呢,你關興有啥,那張舌燦蓮花的嘴嗎?
從零到一真的太難了,一根粉筆都得讓你費盡心力。
可話已經放出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將士們在哪上課,先教什麽,怎麽教,總得拿出個章程啊,你不能今天宣布成立,明天下令解散吧?
想到開學後的工作,關興才意識到自己草率了,迴到帥帳坐到自己位置上狂薅頭發,開始發愁明天教啥?
教具倒是好搞,逼急了拿塊土疙瘩都能寫,但教材呢,不能上來就教《論語》吧,那難度也太大了。
要知道學習是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先從最簡單的開始,你不能乘法口訣都沒搞懂就整微積分吧。
那該教什麽呢,這個時代可沒有《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聖書,能用來啟蒙的貌似隻有《論語》,可那玩意關興自己都在等別人教呢,怎麽教學生啊?
更讓關興感到絕望的是,大漢既沒《三字經》這樣的啟蒙聖書,也沒有阿拉伯數字,漢語拚音這樣的輔助工具,學的還特麽都是繁體字,這難度光是想想就感覺頭大。
怪不得讀書是士族的專利呢,就這入門條件,哪個庶民能進去啊?
讓學生們從哪入手,關興想了整整一個下午,最後決定幹個狠的。
天亮關興命大軍再次集結,讓新招收的千名學生坐在校場中間,其餘大軍以學生為中心繼續向外擴展,圍成了一個大圓。
然後命人抬著一個丈許寬的大木箱放到學生中間,學生抬頭一看,木箱的四麵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大字,可惜他們都不認識。
學生不認識但有人認識,謝衝盯著箱子上的字詫異念道:“《精忠報國》,這是什麽,詩詞嗎?”
關興大聲喊道:“確切的說是歌詞,是可以跟歌一樣唱出來的。”
“同學們,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漢軍講武堂雖然成立了,你們也都加入進來,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了,但從哪開始學呢,不管幹什麽都得有個頭啊。”
“這個問題我昨天想了整整一天,最後決定采用娛樂的方式教學,先唱歌,歌唱會了就寫歌詞,將唱歌與學習相結合,這樣學起來就不枯燥了對吧。”
“讀書識字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不難,就拿木箱上的歌詞來說吧,一首歌詞也就二三百個字,每個字抄個成千上萬遍自然會將它的讀音和筆畫順序牢牢記在心裏,以後遇見一眼就能認出。”
“所以咱們先唱歌,唱會之後就抄歌詞,抄完再唱,唱完繼續抄,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會將上麵的字記在心裏,你們說對不對?”
眾學生相互對視一眼,齊齊揮拳吼道:“將軍英明。”
他們原以為上課跟傳說中的夫子教書一樣,學不會肯定是要挨打的,所以對於上課這事多少有些畏懼心理,現在關將軍卻說不著急識字,而是先唱歌,這就讓他們的畏懼心理少了許多。
關興見他們集體同意頓時笑道:“那就開始吧,我先唱你們先聽,聽完之後再教你們唱。”
此話一出學生們全都坐正身體側耳細聽,甚至連外圍的將士都目視前方豎起耳朵,聽關將軍唱歌的機會不多,說什麽也不能錯過。
關興見將士們這麽給麵子也不再矯情,捏著喉嚨清了清嗓子,大聲唱道:“狼煙起……江山北望……”
學生和將士們都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傾聽的,但沒聽幾句臉上的笑容便開始凝固了,有些甚至眼含熱淚了,因為這首《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太強烈了。
除強烈的家國情懷之外,這首歌還特別符合漢中王劉備的心境,身為漢中王的兵,將士們聽到歌的刹那,自然而然就將自己代入到了漢中王的視角之中。
站在漢中王劉備的角度去聽,這首歌帶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漢中王心懷報國之誌,南征北戰數十載,能與之相抗的除了曹操還有幾人?
“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何惜百死報家國,人歎息更無語血淚滿眶……”
漢中王征戰多年,征戰路上埋葬了無數兄弟手足,雖不怕死卻報國無路,拚盡一切卻隻換來無奈歎息,讓人忍不住流下熱淚。
“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漢中王被曹操一路砍殺,從中原打到江南,人雖在江南卻不斷北望中原,時刻想著收複河山,那種百折不撓的堅毅態度令人迷醉,不由自主的想要追隨。
“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大漢要讓四方來賀……”
高祖定鼎至今,大漢立國已四百餘載,立國以來有過白登之圍的恥辱,也有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壯舉,如今雖不複往昔,但身為大漢子民,誰不懷念那個縱馬揚鞭,馳騁祁連山的少年,誰不想再次揮師北上勒石燕然?
大漢隻是亂了不是亡了,身為大漢子民大漢將士,大漢的榮耀他們感同身受,大漢的恥辱他們痛心疾首,但再痛心,他們依然有著大漢子民特有的傲骨,這份傲骨不允許他們向任何敵人低頭。
大漢的將士就該所向披靡,大漢的旗幟就該永遠飄揚,大漢百姓就該永遠頭顱高昂,大漢皇帝的旨意就該威震四海八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才是真正的從來如此……
如今天子蒙塵,漢中王舉義旗討伐叛賊,我等身為大漢子民理應追隨,牽馬墜蹬,為大漢盡份心力。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關興終於唱完,定睛一看好家夥,包括謝衝紀傑在內,所有人的臉上全掛著淚痕,看的他當場愣神,忍不住暗忖道:“一首歌唱哭數萬人,想不到我竟有這實力,早知道前世就混娛樂圈了。”
他愣神了謝衝卻沒有,抹著眼淚語氣哽咽的說道:“將軍,能再唱一遍嗎,我還想聽。”
眾將士紛紛呐喊道:“將軍,再唱一遍吧,太好聽了,嗚嗚……”
他們的喊聲都帶著顫音,有些更是帶著哭腔,像滿臉渴求的孩子似的讓人無法拒絕。
(剛過完年狀態還沒恢複,容我緩緩,今天就先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