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諸葛亮預判曹操的預判
三國:讓你救關羽,沒讓你滅孫權 作者:隴東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對孫權這位舅哥恨的後槽牙都是癢的。
這舅哥不厚道啊,當年借著為吳國太奔喪的名義攛掇孫尚香擄走劉禪不說,現在又在關鍵時刻背刺關羽,害的關羽北伐功敗垂成,甚至還差點丟了性命。
若非關興提議奔襲建業,關羽現在會變成什麽樣他根本不敢想。
舅哥如此坑自己,自己借機惡心他一把不應該嗎,不應該嗎?
黃權同樣對孫權有怨,見此便沒再勸,躬身拜道:“臣迴頭就寫,對了軍師,你有何要事,非要跑到夷陵來商談?”
劉備張飛聞言同時向諸葛亮望了過去,漢中到夷陵可不近,諸葛亮卻等不到他們過去,反而要獨自跑這一趟,可見此事之急。
諸葛亮本能的想要揮舞羽扇,卻發現手裏隻剩個杆,隻好扔掉鄭重說道:“我懷疑曹操已經看穿了咱們北伐的意圖,所以想跟大王商議調整一下策略。”
劉備聞言臉色大變,忍不住驚唿道:“什麽,確定嗎?”
他跟曹操的實力有著本質上的差距,想快速拿下長安隻能靠偷襲,趁曹操不注意偷偷發起攻擊,一旦偷襲不成改為正麵強攻,他那點可憐的兵力別說攻下長安,怕是連長安的護城河都靠近不了。
老子為了這次偷襲連二弟都不管了,結果你告訴我曹操識破咱們的意圖了?
那還打個屁啊,趁早迴家睡覺吧。
張飛黃權同樣被這個消息驚的不輕,卻沒著急發言,而是死死盯著諸葛亮等他下文。
諸葛亮說道:“大王您跟曹操打了這麽多年交道,應該知道此人性格多疑,最喜歡刨根問底,想要騙過他很難,但咱們最近的表現卻很值得懷疑。”
“最大的懷疑點在於,關將軍遭到孫權背刺全軍覆沒,您跟孫權仇深似海應該立刻發起反擊才對,再不濟也得跟孫權談判,先把關將軍換迴來成全兄弟情義才符合常理。”
“但這兩件事咱們都沒做,而是待在夷陵幹耗著,雖然對外的說法是攻不破夷道城,導致大軍無法繼續前進,但這個理由您覺得曹操會信嗎?”
“大王您縱橫天下數十年,對麵的陸遜孫桓卻名不見經傳,說您衝不破他倆的防線,別說曹操,鬼都不信啊。”
雖然曆史上夷陵之戰,劉備確實沒衝破陸遜孫桓的防線,但那是戰後才知道的,戰前所有人都一致認為劉備絕不會輸。
就像官渡戰前沒人想到袁紹會輸,赤壁戰前沒人想到曹操會輸一樣,幹實事說真話的人總是不被信任。
劉備蹙眉道:“這確實是個很大的漏洞,曹操若抓住這點深究的話確實有可能看穿咱們的意圖,看來長安暫時與咱們無緣了,那就幹脆攻破夷道城,直接攻打江陵如何?”
長安既然有了防範就沒必要去了,明知道打不下來還浪費精力幹什麽。
但數萬大軍不能閑著,打不了曹操就打孫權,奪迴江陵,將荊州和江東連成一片。
諸葛亮搖頭道:“不可,現在最不能打的就是孫權,理由很簡單,打孫權的話曹操肯定會介入,但打曹操,孫權八成會站旁邊看。”
“而且隨著呂蒙撤退,江陵目前集結了近十萬大軍,加上關將軍親自督造的堅固城防,咱們這點兵力短期內不可能攻下,一旦在江陵陷入膠著,魏軍又及時南下,極有可能把咱們和孫權都收拾了,那樣的話咱們就是為曹賊徒作嫁衣了,所以還是得打曹操。”
以劉備的實力,應付曹孫一個都很吃力,同時對付兩人那是找死。
劉備蹙眉道:“可曹賊既然識破了咱們的意圖,就肯定會派兵加固關中防線,再不濟也會提醒長安嚴加防範,咱們沒機會了啊。”
諸葛亮卻搖頭道:“長安雖沒機會其他地方卻是未必,打不了長安咱們就打隴西。”
“說實話臣對攻打長安這事一直有顧慮,長安就像一朵嬌豔的花,看著美麗卻渾身帶刺,隻可遠觀不可褻玩,否則會被紮傷的。”
“要知道長安可是大城,就算曹操沒看穿咱們的意圖,讓咱們順利兵臨城下,短期內也攻不破啊,屆時長安守將隻需發動百姓守城,就能輕鬆堅持到援軍趕來。”
“但隴西就不同了,首先曹操才拿下涼州不久,對隴西的統治很薄弱,其次隴西距離太遠,曹操就算想支援也需要時間,加上漫長的補給線,曹操在隴西發揮的實力跟在長安絕對不可同日而語,隴西才是魏軍目前的薄弱點。”
“更重要的是隴西高地屬於戰略要衝,地勢比關中高出太多,拿下隴西咱們就可以站在山頂上西望長安,進可攻退可守也。”
隴西對關中的威脅跟襄陽對荊州的威脅一樣致命,劉備拿下隴西就等於拿下了與曹魏戰爭的主動權,想退守就退守,想進攻就進攻,讓曹魏毫無脾氣。
黃權接茬道:“我同意軍師的意見,咱們就算順利拿下長安也會遭到關東與隴西的東西夾擊,很可能還沒站穩就被趕出去,但拿下隴西就不一樣了,咱們可以在隴西屯田屯兵,等待時機隨時東進。”
“而且隴西還有冠軍侯霍去病修建的山丹軍馬場呢,那座軍馬場若能到手,好處顯而易見啊。”
聽到山丹軍馬場,劉備激動的眼睛都開始放光,捋須思忖道:“打長安確實不保險,那就依軍師所言先打隴西,軍師說說你的計劃。”
君王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果斷,說幹就幹絕不拖延,在這點上劉備是合格的。
諸葛亮說道:“咱們先前的計劃是沿著褒斜道直撲眉縣,拿下武功直奔長安,在魏軍反應過來之前奪下長安城。”
“這次還得這麽幹,由臣率領漢中大軍沿褒斜道北上吸引魏軍注意,大王則親自率領精兵進入祁山道攻打隴西。”
漢中進入關中雖有好幾條道,常用的卻隻有陳倉道和褒斜道兩條,至於儻駱道和子午道,地形太過險峻,根本不適合大部隊行軍,五千人以下還可以試試,五千人以上的大軍走這兩條道等同找死,別的不說單是補給就能整死你。
確切的說隻有褒斜道適合行軍,因為陳倉道受河流改道影響,同樣不太適合大軍通行了。
所以能讓劉備數萬大軍快速趕到關中的隻有褒斜道一條路。
劉備思忖片刻說道:“聲東擊西不是不可以,但褒斜道得我去,隻有寡人親自率軍進入褒斜道才能將更多的魏軍吸引過來。”
“所以由我率領漢中大軍吸引魏軍注意,你率夷陵精兵出祁山,打隴西。”
這舅哥不厚道啊,當年借著為吳國太奔喪的名義攛掇孫尚香擄走劉禪不說,現在又在關鍵時刻背刺關羽,害的關羽北伐功敗垂成,甚至還差點丟了性命。
若非關興提議奔襲建業,關羽現在會變成什麽樣他根本不敢想。
舅哥如此坑自己,自己借機惡心他一把不應該嗎,不應該嗎?
黃權同樣對孫權有怨,見此便沒再勸,躬身拜道:“臣迴頭就寫,對了軍師,你有何要事,非要跑到夷陵來商談?”
劉備張飛聞言同時向諸葛亮望了過去,漢中到夷陵可不近,諸葛亮卻等不到他們過去,反而要獨自跑這一趟,可見此事之急。
諸葛亮本能的想要揮舞羽扇,卻發現手裏隻剩個杆,隻好扔掉鄭重說道:“我懷疑曹操已經看穿了咱們北伐的意圖,所以想跟大王商議調整一下策略。”
劉備聞言臉色大變,忍不住驚唿道:“什麽,確定嗎?”
他跟曹操的實力有著本質上的差距,想快速拿下長安隻能靠偷襲,趁曹操不注意偷偷發起攻擊,一旦偷襲不成改為正麵強攻,他那點可憐的兵力別說攻下長安,怕是連長安的護城河都靠近不了。
老子為了這次偷襲連二弟都不管了,結果你告訴我曹操識破咱們的意圖了?
那還打個屁啊,趁早迴家睡覺吧。
張飛黃權同樣被這個消息驚的不輕,卻沒著急發言,而是死死盯著諸葛亮等他下文。
諸葛亮說道:“大王您跟曹操打了這麽多年交道,應該知道此人性格多疑,最喜歡刨根問底,想要騙過他很難,但咱們最近的表現卻很值得懷疑。”
“最大的懷疑點在於,關將軍遭到孫權背刺全軍覆沒,您跟孫權仇深似海應該立刻發起反擊才對,再不濟也得跟孫權談判,先把關將軍換迴來成全兄弟情義才符合常理。”
“但這兩件事咱們都沒做,而是待在夷陵幹耗著,雖然對外的說法是攻不破夷道城,導致大軍無法繼續前進,但這個理由您覺得曹操會信嗎?”
“大王您縱橫天下數十年,對麵的陸遜孫桓卻名不見經傳,說您衝不破他倆的防線,別說曹操,鬼都不信啊。”
雖然曆史上夷陵之戰,劉備確實沒衝破陸遜孫桓的防線,但那是戰後才知道的,戰前所有人都一致認為劉備絕不會輸。
就像官渡戰前沒人想到袁紹會輸,赤壁戰前沒人想到曹操會輸一樣,幹實事說真話的人總是不被信任。
劉備蹙眉道:“這確實是個很大的漏洞,曹操若抓住這點深究的話確實有可能看穿咱們的意圖,看來長安暫時與咱們無緣了,那就幹脆攻破夷道城,直接攻打江陵如何?”
長安既然有了防範就沒必要去了,明知道打不下來還浪費精力幹什麽。
但數萬大軍不能閑著,打不了曹操就打孫權,奪迴江陵,將荊州和江東連成一片。
諸葛亮搖頭道:“不可,現在最不能打的就是孫權,理由很簡單,打孫權的話曹操肯定會介入,但打曹操,孫權八成會站旁邊看。”
“而且隨著呂蒙撤退,江陵目前集結了近十萬大軍,加上關將軍親自督造的堅固城防,咱們這點兵力短期內不可能攻下,一旦在江陵陷入膠著,魏軍又及時南下,極有可能把咱們和孫權都收拾了,那樣的話咱們就是為曹賊徒作嫁衣了,所以還是得打曹操。”
以劉備的實力,應付曹孫一個都很吃力,同時對付兩人那是找死。
劉備蹙眉道:“可曹賊既然識破了咱們的意圖,就肯定會派兵加固關中防線,再不濟也會提醒長安嚴加防範,咱們沒機會了啊。”
諸葛亮卻搖頭道:“長安雖沒機會其他地方卻是未必,打不了長安咱們就打隴西。”
“說實話臣對攻打長安這事一直有顧慮,長安就像一朵嬌豔的花,看著美麗卻渾身帶刺,隻可遠觀不可褻玩,否則會被紮傷的。”
“要知道長安可是大城,就算曹操沒看穿咱們的意圖,讓咱們順利兵臨城下,短期內也攻不破啊,屆時長安守將隻需發動百姓守城,就能輕鬆堅持到援軍趕來。”
“但隴西就不同了,首先曹操才拿下涼州不久,對隴西的統治很薄弱,其次隴西距離太遠,曹操就算想支援也需要時間,加上漫長的補給線,曹操在隴西發揮的實力跟在長安絕對不可同日而語,隴西才是魏軍目前的薄弱點。”
“更重要的是隴西高地屬於戰略要衝,地勢比關中高出太多,拿下隴西咱們就可以站在山頂上西望長安,進可攻退可守也。”
隴西對關中的威脅跟襄陽對荊州的威脅一樣致命,劉備拿下隴西就等於拿下了與曹魏戰爭的主動權,想退守就退守,想進攻就進攻,讓曹魏毫無脾氣。
黃權接茬道:“我同意軍師的意見,咱們就算順利拿下長安也會遭到關東與隴西的東西夾擊,很可能還沒站穩就被趕出去,但拿下隴西就不一樣了,咱們可以在隴西屯田屯兵,等待時機隨時東進。”
“而且隴西還有冠軍侯霍去病修建的山丹軍馬場呢,那座軍馬場若能到手,好處顯而易見啊。”
聽到山丹軍馬場,劉備激動的眼睛都開始放光,捋須思忖道:“打長安確實不保險,那就依軍師所言先打隴西,軍師說說你的計劃。”
君王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果斷,說幹就幹絕不拖延,在這點上劉備是合格的。
諸葛亮說道:“咱們先前的計劃是沿著褒斜道直撲眉縣,拿下武功直奔長安,在魏軍反應過來之前奪下長安城。”
“這次還得這麽幹,由臣率領漢中大軍沿褒斜道北上吸引魏軍注意,大王則親自率領精兵進入祁山道攻打隴西。”
漢中進入關中雖有好幾條道,常用的卻隻有陳倉道和褒斜道兩條,至於儻駱道和子午道,地形太過險峻,根本不適合大部隊行軍,五千人以下還可以試試,五千人以上的大軍走這兩條道等同找死,別的不說單是補給就能整死你。
確切的說隻有褒斜道適合行軍,因為陳倉道受河流改道影響,同樣不太適合大軍通行了。
所以能讓劉備數萬大軍快速趕到關中的隻有褒斜道一條路。
劉備思忖片刻說道:“聲東擊西不是不可以,但褒斜道得我去,隻有寡人親自率軍進入褒斜道才能將更多的魏軍吸引過來。”
“所以由我率領漢中大軍吸引魏軍注意,你率夷陵精兵出祁山,打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