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江東人人罵呂蒙
三國:讓你救關羽,沒讓你滅孫權 作者:隴東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治雖然全力救援,但也隻能救迴雲梯上的少部分人,至於城下那群尚未攀爬雲梯的,漢軍一個衝鋒就全嚇跑了。
兩刻鍾後鄧芝趕到,立刻下令將俘虜送到三裏之外安營紮寨,同時派人給朱治送了封信約他麵談。
又兩刻鍾後,鄧芝在親兵的護衛下出現在了護城河邊,仰頭朝朱治抱拳笑道:“新野鄧芝拜見朱太守。”
社會是呈金字塔結構的,越往上人越少,彼此就算沒見過也聽過,因此鄧芝與朱治並不陌生。
朱治朝鄧芝抱拳道:“久仰鄧太守大名,鄧太守今天怎麽有空來我吳縣?”
鄧芝笑道:“朱兄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呢,呂蒙張昭已經撤了,你們已經被吳軍拋棄了,朱兄還打算為孫權繼續效忠嗎?”
朱治搖頭道:“抱歉,我並未收到大都督撤軍的消息,鄧兄若想勸我投降還請免開尊口,省的傷了咱們彼此的情誼,若想攻城,隨意。”
他倆之間有個屁的情誼?
鄧芝心中吐槽卻不著惱,而是繼續笑道:“呂蒙確實已經撤走,隻是消息還沒傳到吳縣而已,太守若是不信可派斥候出城探查,鄧某保證絕不為難。”
“另外鄧某承諾七日之內不會攻城,請朱太守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考慮一下自身的處境。”
“吳軍退守荊州,江東光複已成定局,留給朱兄的隻剩降魏降漢兩條路而已,曹魏雖強卻遠在天邊,漢中王雖弱卻近在眼前,如何抉擇我相信朱兄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告辭。”
說完轉身離去,留下朱治在城上蹙眉。
朱治確實沒收到呂蒙撤退的消息,但張祗攻城足以證明許多事情,呂蒙若沒撤退,張祗絕不敢打吳縣的主意,所以他相信鄧芝的話。
那麽問題來了,呂蒙撤退之後自己確實隻剩投降一條路了,但是降誰呢?
他傾向於降漢,原因很簡單,關羽在麥城都被打成那個熊樣了還能極限翻盤,足以證明天命在漢啊。
而且關羽近在眼前,當著關羽的麵降魏那不是隔著灶台上炕,找死嗎?
真降魏的話估計沒等魏軍趕到自己就先被關羽幹死了,張祗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治略一思忖便決定降漢,但不能現在就降,好歹給我遞個台階啊,俺老朱不要麵子的嗎?
鄧芝順利返迴營地,沒等站穩李鋒便趕來問道:“將軍,我看剛才張祗大軍都登上城牆了,咱們幹嘛不一鼓作氣直接攻上去?”
鄧芝解釋道:“沒用的,吳縣也是擁有二三十萬人的大城,咱們這點人不可能攻下來。”
“而且也沒必要攻,因為朱治隻有投降一個選擇,之所以沒投降隻是缺個台階而已,等關將軍趕到親自勸說一番,朱治也就降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鄧芝開始安營紮寨靜等關羽到來,結果沒等來關羽本人卻等來了關羽的喜訊。
這天中午數匹快馬趕到營地,給鄧芝送來王甫的密信。
鄧芝拆開一看差點驚掉下巴,愣神許久才滿臉愕然的驚唿道:“什麽玩意,關將軍竟把小喬給娶了,小喬沒跟呂蒙撤往江陵?”
跟信使簡單了解了下情況,鄧芝激動道:“台階到了,隨我去見朱治。”
很快鄧芝便再次出現在吳縣城下,朱治收到消息火速趕來,朝鄧芝抱拳說道:“鄧太守,七日之期好像還沒到吧?”
鄧芝揚著手中書信說道:“朱太守,這是王甫王治中剛剛送來的書信,給我們送來一個好消息,我想你會感興趣。”
說完命人將信送到城下,朱治放下吊籃將信拉上城牆,展開一看當場就火了,氣急敗壞的咆哮道:“該死的呂蒙,竟將周老夫人扔在了建業?”
朱治雖比周瑜年長,卻也非常尊敬那個後生,對呂蒙扔掉周瑜家人的做法很是不滿。
況且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台階,所以拿著書信對著天空狂罵呂蒙,罵的那叫一個髒。
朱治罵了足足半刻鍾才將書信狠狠砸在地上,氣急敗壞的吼道:“他呂子明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老子降漢了,打開城門,迎漢軍入城。”
很快城門打開,朱治獨自出城朝鄧芝拜道:“罪將朱治拜見鄧太守。”
鄧芝連忙伸手攙扶並熱情笑道:“朱太守快請起,太守棄暗投明,漢中王得知肯定會萬分欣慰。”
朱治順勢起身卻並未邀請鄧芝入城,而是繼續閑扯靜等漢軍趕到接收。
鄧芝是來送信的,因此隻帶了十幾個人,這種情況下肯定不敢輕易入城,貿然邀請會惹的鄧芝反感甚至懷疑。
朱治人老成精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跟鄧芝聊到漢軍趕到,然後親自帶路,將城牆交給漢軍防守,這才拉著鄧芝趕往太守府。
郡治吳縣拿下,其他縣城就沒必要跑了,讓朱治寫封信通知一聲就行。
完成接收之後鄧芝便在城中住了下來,一邊清查吳郡各縣的土地人口,一邊靜等關羽到來,卻不知道他在吳縣忙碌的時候,濡須口也在發生著大事。
濡須口吳軍大營。
最近魏軍頻繁向居巢方向調動,大有再次南征的架勢,因此幾位吳軍將領皆不敢怠慢,全都待在自己崗位上嚴防死守。
這天中午朱桓跟往常一樣親自檢查各處防線,忙完迴到營帳剛剛坐下,親兵朱勇便送來封信說道:“將軍,這是大都督派人送來的。”
朱桓拆開一看蹙眉問道:“大都督竟在魏軍即將南征的時候調我迴建業,瘋了吧他?”
朱勇答道:“確實有些令人意外,而且咱們已經半個月沒收到家族的消息了,莫不是建業出了什麽意外?”
士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朱桓身為族長,更是會不定期的跟家族互通消息,平時六七天就能收到家族信件,但最近已經半個月沒收到了,這讓他很是焦慮。
朱桓蹙眉道:“派迴建業的信使迴來了嗎?”
朱勇搖頭道:“哪有那麽快,現在怎麽辦,要不我親自迴去一趟?”
朱桓正要答應,帳簾突然被掀開,兩名傳令兵扶著一名傷兵進入帳中。
看見傷兵朱桓當即驚唿出聲,不可思議的問道:“朱勝,你不是在建業嗎,怎麽來濡須口了,還受傷了,誰傷的你?”
眼前傷兵是他們朱氏族人,也是朱桓的堂侄,朱桓自然認識。
朱勝艱難說道:“稟家主,這些日子大都督封鎖了通往濡須口的所有道路,我們什麽消息都送不過來。”
“十天前張承再次被關興打的全軍覆沒,大都督收到噩耗之後帶兵軟禁了所有士族將領,然後下令放棄江東撤往江陵。”
“事關重大家族不敢怠慢,讓我務必要將消息送到家主手中,但通往濡須口的道路還被大都督封鎖著,所以就……”
兩刻鍾後鄧芝趕到,立刻下令將俘虜送到三裏之外安營紮寨,同時派人給朱治送了封信約他麵談。
又兩刻鍾後,鄧芝在親兵的護衛下出現在了護城河邊,仰頭朝朱治抱拳笑道:“新野鄧芝拜見朱太守。”
社會是呈金字塔結構的,越往上人越少,彼此就算沒見過也聽過,因此鄧芝與朱治並不陌生。
朱治朝鄧芝抱拳道:“久仰鄧太守大名,鄧太守今天怎麽有空來我吳縣?”
鄧芝笑道:“朱兄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呢,呂蒙張昭已經撤了,你們已經被吳軍拋棄了,朱兄還打算為孫權繼續效忠嗎?”
朱治搖頭道:“抱歉,我並未收到大都督撤軍的消息,鄧兄若想勸我投降還請免開尊口,省的傷了咱們彼此的情誼,若想攻城,隨意。”
他倆之間有個屁的情誼?
鄧芝心中吐槽卻不著惱,而是繼續笑道:“呂蒙確實已經撤走,隻是消息還沒傳到吳縣而已,太守若是不信可派斥候出城探查,鄧某保證絕不為難。”
“另外鄧某承諾七日之內不會攻城,請朱太守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考慮一下自身的處境。”
“吳軍退守荊州,江東光複已成定局,留給朱兄的隻剩降魏降漢兩條路而已,曹魏雖強卻遠在天邊,漢中王雖弱卻近在眼前,如何抉擇我相信朱兄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告辭。”
說完轉身離去,留下朱治在城上蹙眉。
朱治確實沒收到呂蒙撤退的消息,但張祗攻城足以證明許多事情,呂蒙若沒撤退,張祗絕不敢打吳縣的主意,所以他相信鄧芝的話。
那麽問題來了,呂蒙撤退之後自己確實隻剩投降一條路了,但是降誰呢?
他傾向於降漢,原因很簡單,關羽在麥城都被打成那個熊樣了還能極限翻盤,足以證明天命在漢啊。
而且關羽近在眼前,當著關羽的麵降魏那不是隔著灶台上炕,找死嗎?
真降魏的話估計沒等魏軍趕到自己就先被關羽幹死了,張祗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治略一思忖便決定降漢,但不能現在就降,好歹給我遞個台階啊,俺老朱不要麵子的嗎?
鄧芝順利返迴營地,沒等站穩李鋒便趕來問道:“將軍,我看剛才張祗大軍都登上城牆了,咱們幹嘛不一鼓作氣直接攻上去?”
鄧芝解釋道:“沒用的,吳縣也是擁有二三十萬人的大城,咱們這點人不可能攻下來。”
“而且也沒必要攻,因為朱治隻有投降一個選擇,之所以沒投降隻是缺個台階而已,等關將軍趕到親自勸說一番,朱治也就降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鄧芝開始安營紮寨靜等關羽到來,結果沒等來關羽本人卻等來了關羽的喜訊。
這天中午數匹快馬趕到營地,給鄧芝送來王甫的密信。
鄧芝拆開一看差點驚掉下巴,愣神許久才滿臉愕然的驚唿道:“什麽玩意,關將軍竟把小喬給娶了,小喬沒跟呂蒙撤往江陵?”
跟信使簡單了解了下情況,鄧芝激動道:“台階到了,隨我去見朱治。”
很快鄧芝便再次出現在吳縣城下,朱治收到消息火速趕來,朝鄧芝抱拳說道:“鄧太守,七日之期好像還沒到吧?”
鄧芝揚著手中書信說道:“朱太守,這是王甫王治中剛剛送來的書信,給我們送來一個好消息,我想你會感興趣。”
說完命人將信送到城下,朱治放下吊籃將信拉上城牆,展開一看當場就火了,氣急敗壞的咆哮道:“該死的呂蒙,竟將周老夫人扔在了建業?”
朱治雖比周瑜年長,卻也非常尊敬那個後生,對呂蒙扔掉周瑜家人的做法很是不滿。
況且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台階,所以拿著書信對著天空狂罵呂蒙,罵的那叫一個髒。
朱治罵了足足半刻鍾才將書信狠狠砸在地上,氣急敗壞的吼道:“他呂子明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老子降漢了,打開城門,迎漢軍入城。”
很快城門打開,朱治獨自出城朝鄧芝拜道:“罪將朱治拜見鄧太守。”
鄧芝連忙伸手攙扶並熱情笑道:“朱太守快請起,太守棄暗投明,漢中王得知肯定會萬分欣慰。”
朱治順勢起身卻並未邀請鄧芝入城,而是繼續閑扯靜等漢軍趕到接收。
鄧芝是來送信的,因此隻帶了十幾個人,這種情況下肯定不敢輕易入城,貿然邀請會惹的鄧芝反感甚至懷疑。
朱治人老成精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糊塗,跟鄧芝聊到漢軍趕到,然後親自帶路,將城牆交給漢軍防守,這才拉著鄧芝趕往太守府。
郡治吳縣拿下,其他縣城就沒必要跑了,讓朱治寫封信通知一聲就行。
完成接收之後鄧芝便在城中住了下來,一邊清查吳郡各縣的土地人口,一邊靜等關羽到來,卻不知道他在吳縣忙碌的時候,濡須口也在發生著大事。
濡須口吳軍大營。
最近魏軍頻繁向居巢方向調動,大有再次南征的架勢,因此幾位吳軍將領皆不敢怠慢,全都待在自己崗位上嚴防死守。
這天中午朱桓跟往常一樣親自檢查各處防線,忙完迴到營帳剛剛坐下,親兵朱勇便送來封信說道:“將軍,這是大都督派人送來的。”
朱桓拆開一看蹙眉問道:“大都督竟在魏軍即將南征的時候調我迴建業,瘋了吧他?”
朱勇答道:“確實有些令人意外,而且咱們已經半個月沒收到家族的消息了,莫不是建業出了什麽意外?”
士族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朱桓身為族長,更是會不定期的跟家族互通消息,平時六七天就能收到家族信件,但最近已經半個月沒收到了,這讓他很是焦慮。
朱桓蹙眉道:“派迴建業的信使迴來了嗎?”
朱勇搖頭道:“哪有那麽快,現在怎麽辦,要不我親自迴去一趟?”
朱桓正要答應,帳簾突然被掀開,兩名傳令兵扶著一名傷兵進入帳中。
看見傷兵朱桓當即驚唿出聲,不可思議的問道:“朱勝,你不是在建業嗎,怎麽來濡須口了,還受傷了,誰傷的你?”
眼前傷兵是他們朱氏族人,也是朱桓的堂侄,朱桓自然認識。
朱勝艱難說道:“稟家主,這些日子大都督封鎖了通往濡須口的所有道路,我們什麽消息都送不過來。”
“十天前張承再次被關興打的全軍覆沒,大都督收到噩耗之後帶兵軟禁了所有士族將領,然後下令放棄江東撤往江陵。”
“事關重大家族不敢怠慢,讓我務必要將消息送到家主手中,但通往濡須口的道路還被大都督封鎖著,所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