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讓他們撤案
小巷人家:重生吳珊珊的逆襲之路 作者:北地紅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重症監護室裏,小軍與死神整整纏鬥了一個漫長的星期。每一分每一秒,對他而言都是生死考驗,對守在外麵的家人朋友來說,更是煎熬。
終於,小軍的病情有了一絲轉機,醫生決定將他轉到普通病房。轉病房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病床上,為小軍蒼白的臉鍍上一層微弱的金色。
醫生神情凝重,站在病床邊,對著吳珊珊千叮嚀萬囑咐:“小軍的情況雖有好轉,但他的肺部受損極為嚴重。今後,千萬不能讓他從事任何體力勞動,哪怕是輕微的體力活動,都可能引發肺部的嚴重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醫生的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敲在吳珊珊的心上。
小軍轉到普通病房後的第一時間,派出所的兩名警察便匆匆趕到了醫院。他們身著警服,神色嚴肅,腳步急促,身上帶著一股幹練的氣息。
帶頭的張警官向吳珊珊簡單說明了來意,他們希望能從小軍這裏獲取更多案件相關的線索。
這幾天,警方通過戶籍係統,排查出了一大串叫愛華的人:張愛華、李愛華、王愛華…… 人數多得超乎想象。麵對如此龐大的名單,警方根本無法做到一一傳喚問話。
到底該如何篩選出真正的嫌疑人,成了擺在他們麵前的一道難題。警察們陷入了困境,會議室裏常常煙霧繚繞,大家都在為這個案子絞盡腦汁,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好在小軍醒了。
張警官和同事走到病床前,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關切。“小朋友,你好。我們是負責調查你被傷害案件的警察。你現在感覺好點了嗎?能不能和我們說說,你記不記得傷害你的人有什麽特征?” 張警官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試圖讓小軍放鬆下來。
小軍努力迴想著,眉頭微微皺起,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 我記得他的聲音有點粗,個子很高,手臂上有一條疤。” 小軍的話,讓警察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張警官和同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這可是關鍵線索,有了這個,排查範圍就能大大縮小。他們立刻開始在眾多叫愛華的人中,篩選手臂上有疤的人。
小軍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恍然,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至關重要的事情,緊接著說道:“而且??????他還說我擋了別人的路!”
吳珊珊聽到這句話,腦海中瞬間閃過張阿妹和小敏的身影。她的眼神驟然一凜,心中暗自思忖,要說擋路的話,小軍確實是擋了小敏的路。
在爭奪棉紡廠子弟名額這件事上,小軍的存在無疑是小敏最大的阻礙。
想到這裏,吳珊珊的心跳陡然加快。
“警察同誌,” 吳珊珊語氣急切,神色凝重地看向張警官,“我繼妹在和小軍競爭棉紡廠子弟的名額。小軍被襲擊,會不會和她有關?”
張警官和同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重視。這極有可能是案件偵破的重大轉折點,他們迅速掏出筆記本,詳細記錄下吳珊珊提供的信息。
“非常感謝你提供的線索,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會立刻展開調查。” 張警官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與決心。
——
沒過多久,兩名警察便來到了小敏家門前。此時正值午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片片細碎的光影。警察抬手敲響了小敏家的門,“咚咚咚” 的敲門聲在寂靜的小巷中格外清晰。
小敏打開門,看到身著警服的警察,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她很快便強裝鎮定。“請問有什麽事嗎?” 她故作鎮定地問道,聲音卻微微有些顫抖。
“張敏是嗎?我們正在調查一起傷害案件,想問你幾個問題。” 張警官表情嚴肅,目光緊緊盯著小敏的眼睛。“你身邊有沒有一個叫愛華的人?”
小敏毫不猶豫地矢口否認:“沒有,我不認識叫這個名字的人。” 她的眼神遊移不定,不敢與警察對視。
這時,張阿妹聽到動靜,從屋內匆匆走了出來。看到警察,她立刻警覺起來,快步走到小敏身邊,將小敏護在身後。“我家小敏這麽乖巧,怎麽會殺人?你們肯定找錯人了!” 張阿妹雙手叉腰,大聲說道。
“我們隻是在調查取證,並沒有認定誰是兇手。” 張警官耐心解釋道,“希望你們能配合我們的工作。”
盡管警察再三詢問,小敏和張阿妹依舊堅稱不認識叫愛華的人。警察無奈,隻能暫時離開,繼續尋找其他線索。
就在警察從吳家出來的時候,王愛華恰好來找小敏。遠遠看到警察,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慌亂地環顧四周,然後迅速躲到了一棵大樹後麵。他的身體緊緊貼著樹幹,大氣都不敢出。
等警察走遠,王愛華才從樹後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確認安全後,他馬不停蹄地朝著家的方向狂奔。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唿嘯,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警察嚴肅的麵容,心中懊悔不已。
迴到家,王愛華看到父母正在客廳,他雙腿發軟,緩緩走到父母麵前,“撲通” 一聲跪在地上。“爸,媽,我闖大禍了。” 他聲音顫抖,淚水奪眶而出。
王愛華將那天晚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父母坦白。王家父母聽完,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父親怒目圓睜,猛地一拍桌子,“你怎麽能做出這種事!”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
母親則心疼地看著王愛華,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這可怎麽辦啊……” 她喃喃自語道。
盡管王家父母很生氣,但王愛華是他們的獨苗苗,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這件事擺平,不讓王愛華受到牽連。
王愛華的姑姑王彩霞,是和李一鳴同一批辦的營業執照。憑借著出色的商業頭腦,她用手裏的鋪子賺得盆滿缽滿。王彩霞非常疼愛王愛華這個侄子,當她得知此事後,立刻趕到了王家。
“不能讓愛華就這麽毀了。” 王彩霞皺著眉頭,一臉嚴肅地說道。她從包裏拿出三千塊錢,“啪” 的一聲拍在桌上,“哥,嫂子,你們拿這錢去吳家協商,讓他們撤案。”
王父看著桌上的錢,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件事並非用錢就能輕易解決,但為了兒子,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去試一試。
終於,小軍的病情有了一絲轉機,醫生決定將他轉到普通病房。轉病房那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病床上,為小軍蒼白的臉鍍上一層微弱的金色。
醫生神情凝重,站在病床邊,對著吳珊珊千叮嚀萬囑咐:“小軍的情況雖有好轉,但他的肺部受損極為嚴重。今後,千萬不能讓他從事任何體力勞動,哪怕是輕微的體力活動,都可能引發肺部的嚴重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醫生的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敲在吳珊珊的心上。
小軍轉到普通病房後的第一時間,派出所的兩名警察便匆匆趕到了醫院。他們身著警服,神色嚴肅,腳步急促,身上帶著一股幹練的氣息。
帶頭的張警官向吳珊珊簡單說明了來意,他們希望能從小軍這裏獲取更多案件相關的線索。
這幾天,警方通過戶籍係統,排查出了一大串叫愛華的人:張愛華、李愛華、王愛華…… 人數多得超乎想象。麵對如此龐大的名單,警方根本無法做到一一傳喚問話。
到底該如何篩選出真正的嫌疑人,成了擺在他們麵前的一道難題。警察們陷入了困境,會議室裏常常煙霧繚繞,大家都在為這個案子絞盡腦汁,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好在小軍醒了。
張警官和同事走到病床前,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關切。“小朋友,你好。我們是負責調查你被傷害案件的警察。你現在感覺好點了嗎?能不能和我們說說,你記不記得傷害你的人有什麽特征?” 張警官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試圖讓小軍放鬆下來。
小軍努力迴想著,眉頭微微皺起,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 我記得他的聲音有點粗,個子很高,手臂上有一條疤。” 小軍的話,讓警察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張警官和同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這可是關鍵線索,有了這個,排查範圍就能大大縮小。他們立刻開始在眾多叫愛華的人中,篩選手臂上有疤的人。
小軍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恍然,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至關重要的事情,緊接著說道:“而且??????他還說我擋了別人的路!”
吳珊珊聽到這句話,腦海中瞬間閃過張阿妹和小敏的身影。她的眼神驟然一凜,心中暗自思忖,要說擋路的話,小軍確實是擋了小敏的路。
在爭奪棉紡廠子弟名額這件事上,小軍的存在無疑是小敏最大的阻礙。
想到這裏,吳珊珊的心跳陡然加快。
“警察同誌,” 吳珊珊語氣急切,神色凝重地看向張警官,“我繼妹在和小軍競爭棉紡廠子弟的名額。小軍被襲擊,會不會和她有關?”
張警官和同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重視。這極有可能是案件偵破的重大轉折點,他們迅速掏出筆記本,詳細記錄下吳珊珊提供的信息。
“非常感謝你提供的線索,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會立刻展開調查。” 張警官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與決心。
——
沒過多久,兩名警察便來到了小敏家門前。此時正值午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片片細碎的光影。警察抬手敲響了小敏家的門,“咚咚咚” 的敲門聲在寂靜的小巷中格外清晰。
小敏打開門,看到身著警服的警察,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她很快便強裝鎮定。“請問有什麽事嗎?” 她故作鎮定地問道,聲音卻微微有些顫抖。
“張敏是嗎?我們正在調查一起傷害案件,想問你幾個問題。” 張警官表情嚴肅,目光緊緊盯著小敏的眼睛。“你身邊有沒有一個叫愛華的人?”
小敏毫不猶豫地矢口否認:“沒有,我不認識叫這個名字的人。” 她的眼神遊移不定,不敢與警察對視。
這時,張阿妹聽到動靜,從屋內匆匆走了出來。看到警察,她立刻警覺起來,快步走到小敏身邊,將小敏護在身後。“我家小敏這麽乖巧,怎麽會殺人?你們肯定找錯人了!” 張阿妹雙手叉腰,大聲說道。
“我們隻是在調查取證,並沒有認定誰是兇手。” 張警官耐心解釋道,“希望你們能配合我們的工作。”
盡管警察再三詢問,小敏和張阿妹依舊堅稱不認識叫愛華的人。警察無奈,隻能暫時離開,繼續尋找其他線索。
就在警察從吳家出來的時候,王愛華恰好來找小敏。遠遠看到警察,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慌亂地環顧四周,然後迅速躲到了一棵大樹後麵。他的身體緊緊貼著樹幹,大氣都不敢出。
等警察走遠,王愛華才從樹後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確認安全後,他馬不停蹄地朝著家的方向狂奔。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唿嘯,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警察嚴肅的麵容,心中懊悔不已。
迴到家,王愛華看到父母正在客廳,他雙腿發軟,緩緩走到父母麵前,“撲通” 一聲跪在地上。“爸,媽,我闖大禍了。” 他聲音顫抖,淚水奪眶而出。
王愛華將那天晚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父母坦白。王家父母聽完,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父親怒目圓睜,猛地一拍桌子,“你怎麽能做出這種事!”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
母親則心疼地看著王愛華,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這可怎麽辦啊……” 她喃喃自語道。
盡管王家父母很生氣,但王愛華是他們的獨苗苗,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這件事擺平,不讓王愛華受到牽連。
王愛華的姑姑王彩霞,是和李一鳴同一批辦的營業執照。憑借著出色的商業頭腦,她用手裏的鋪子賺得盆滿缽滿。王彩霞非常疼愛王愛華這個侄子,當她得知此事後,立刻趕到了王家。
“不能讓愛華就這麽毀了。” 王彩霞皺著眉頭,一臉嚴肅地說道。她從包裏拿出三千塊錢,“啪” 的一聲拍在桌上,“哥,嫂子,你們拿這錢去吳家協商,讓他們撤案。”
王父看著桌上的錢,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件事並非用錢就能輕易解決,但為了兒子,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