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珊與張阿妹在前一日激烈爭吵之後,次日卻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一般,神色如常地準備去上學。


    臨出門之際,她輕輕將那個已然破損的餅幹盒子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書包。


    礙於吳珊珊出門的時候吳建國也在家中,張阿妹不得不強壓下內心的情緒,收斂著自己的表情。她冷著一張臉,目光緊緊追隨著吳珊珊離去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


    等三個孩子全都出門上學後,吳建國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阿妹,珊珊還小,不懂事,你不要總是想著找她麻煩。她畢竟還是個孩子,很多時候可能並不是有意要與你作對。”


    吳建國的語氣平和,帶著一絲勸解的意味。他微微皺著眉頭,眼神中流露出對家庭和睦的渴望。


    吳建國是這個家的頂梁柱,他一直努力維持著家庭的和諧。他深知吳珊珊和張阿妹之間的矛盾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他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來化解她們之間的隔閡,可好像一直徒勞無功。


    張阿妹一聽吳建國的話,立馬就炸了毛。她的情緒瞬間如同火山爆發一樣,不可遏製。


    手上的碗筷被她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 “砰” 的一聲巨響。她怒視著吳建國,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


    “什麽叫做我找珊珊的麻煩?從我進門的第一天起,不是她明裏暗裏的看我不順眼嗎?” 張阿妹的聲音因憤怒而微微顫抖,她的臉色漲得通紅,胸口劇烈地起伏著。


    張阿妹覺得自己十分委屈,明明是結婚之前說好的,吳建國把入棉紡廠的名額給小敏,她幫他照顧這幾個孩子。


    小敏的學習成績不怎麽好,再加上她實在是很難獨自帶著小敏生活,為了小敏的以後,也為了她以後得生活能輕鬆一點,在有媒人給她介紹吳建國之後她同意了。


    沒想到婚後的生活滿是雞毛。


    吳建國本來就沉默寡言,讓張阿妹說了幾句後又變成了悶葫蘆,彎腰坐在凳子上擰著眉不說話,看的張阿妹直來氣。


    張阿妹看著吳建國這副模樣,心中的怒火更盛。她猛地站起身來,雙手叉腰,對著吳建國大聲說道:“你倒是說話啊!每次一有事你就變成個悶葫蘆,這日子還怎麽過下去?”


    吳建國依舊沉默著,隻是微微抬起頭,看了張阿妹一眼,又低下頭去。他的心裏也很無奈,一邊是妻子,一邊是女兒,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張阿妹見吳建國還是不說話,氣得在屋裏來迴踱步。轉身衝進臥室,“砰” 的一聲關上了門。


    爭吵過後,日子似乎又被一隻無形的手撥迴到了往常的軌道。時光悄然流轉,仿佛那場激烈的爭吵隻是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插曲,被迅速淹沒在了瑣碎的日常之中。


    夏天的風依舊不知疲倦地吹著,帶著絲絲溫熱的氣息,也吹向了吳家門口的柳樹,枝葉在風中輕輕搖曳,柳葉原本的翠綠在時光的洗禮下漸漸染上了一抹微黃。


    “小敏,小軍,來幫我把雞放進籠子裏!” 吳建國的聲音在門口陡然響起,打破了午後的寧靜。推開門,隻見吳建國的手裏緊緊握著幾隻被繩子綁著腳的母雞。那些母雞不停地撲騰著翅膀,發出 “咯咯” 的叫聲。


    小敏和小軍聽到父親的唿喊,立刻從屋裏跑了出來。他們的臉上帶著好奇和興奮,看著父親手中的母雞,眼中閃爍著光芒。


    小敏乖巧地走到吳建國身邊,伸手輕輕地摸了摸母雞的羽毛,感受著那份柔軟。小軍則迫不及待地想要幫忙,他伸手去拿母雞,卻差點被母雞啄到。


    雞全都被關進籠子裏後,張阿妹微微皺著眉,滿臉嫌棄地看著籠子裏的雞。她微微蹙起鼻子,仿佛那股雞的味道讓她難以忍受。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滿,嘀咕著:“這臭烘烘的雞弄迴來做什麽?”


    “阿妹,過來搭把手!等雞生了蛋能吃也能拿去賣了!” 吳建國一邊忙碌著安置雞籠,一邊大聲唿喊著張阿妹。他深知生活的不易,他希望通過這些雞為家庭帶來一些額外的收入,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


    “廠子裏不景氣,建議年輕的工人們停薪留職出去,可在廠子裏多安穩,醫療什麽的都有保障,我也不敢冒險,咱們總得過活兒啊!” 吳建國一邊把一隻隻雞全都關進籠子裏,一邊迴頭跟張阿妹解釋著。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和擔憂,工廠的現狀讓他感到不安。


    張阿妹聽了吳建國的話,心裏也明白他說的是事實。她雖然心裏再嫌棄這些雞,但也知道家庭的處境艱難。她默默地走到吳建國身邊,伸出手幫忙整理雞籠。


    自從發生了張阿妹私自打開她盒子的事情,吳珊珊的內心便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她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裏仿佛失去了最後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土,那被侵犯的隱私感如影隨形,讓她對這個家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感。


    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吳珊珊毅然決然地把所有的錢全都拿了出來,毫不猶豫地交給了李一鳴,當做了給李一鳴的投資,也給自己留了一條路。


    李一鳴本就有著自身對於經濟敏感的觸覺,他仿佛是一個天生的獵手,總能敏銳地嗅到經濟浪潮中那稍縱即逝的機遇。


    再加上吳珊珊時不時的提醒,她以自己先一步的上帝視角視角和見解,為李一鳴提供著寶貴的建議。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順利地讓李一鳴趕上了八十年代的經濟大潮。


    那個時代,處處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李一鳴憑借著自己的果敢和吳珊珊的支持,勇敢地投身於經濟的洪流之中。


    終於,在八十年代那波瀾壯闊的經濟大潮中,李一鳴成功地站穩了腳跟,為自己和吳珊珊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冬天的風依舊跟往年一樣刺骨,那凜冽的寒風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子,無情地刮過大街小巷,讓人忍不住裹緊身上的棉衣。


    街道上行人匆匆,都在努力抵禦著這嚴寒的侵襲。而在這一年,李一鳴卻如同在寒冬中綻放的一朵奇葩,成為了巷子裏第一批拿到個體工商業執照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巷人家:重生吳珊珊的逆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地紅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地紅蕊並收藏小巷人家:重生吳珊珊的逆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