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成公主聽了矣今這番話,心頭一顫,抬起頭來,隻見他那幅斬釘截鐵模樣,直教自己心中揣揣不安。此時矣今又緩緩俯下身子,撩手拭去義成公主麵頰上兩行熱淚,說道:“公主再耐心待些時日,等我下次迴來,定讓你安心隨我同去。”說罷身子一閃,躍出帳外,待義成公主迴過神來,早已不見蹤影。
矣今走出義成公主帳來,已是深夜三更,獨自一人正迴自己營帳而去,走至一半,忽覺身後一陣微風輕動,矣今猛然間停下腳步,雙足一踮,迴身躍去,半空中舉手一揚,長劍出鞘,直指漆漆深夜中一個朦朧黑影而去。矣今這起落身形隻在一瞬眼間,那黑影正欲躲閃,已被青劍寒鋒籠住,逼得無處可去,而此刻矣今也看清了那黑影模樣,竟是龜茲商人史屬胡悉。
史屬胡悉眼見矣今這劍鋒逼住自己,倒也不顯得慌張,哼嗬一聲,從容說道:“突厥第一劍客的劍法,果然名不虛傳啊!”矣今啐地一聲,長劍仍將他牢牢攝住,冷冷說道:“軍師深夜尾隨而來,有何指教?”史屬胡悉睨眼看著矣今,一麵抬起手來,撥開他手中長劍青刃,一麵壞笑著說道:“侍衛長大人既然已與可賀敦纏綿親熱過了,想必葉護大人交代的事也該去辦了吧。”矣今收起長劍,哼著說道:“你去轉告葉護大人,此事我定會辦妥,不必再著人來催。”史屬胡悉笑道:“如此甚好,由可汗扈從侍衛長出手,此事想必也不會辦砸了。況且可賀敦這後半輩子,也同在侍衛長大人手中吧。”矣今聽罷怒從心起,驟然舉起長劍,指著史屬胡悉叱道:“事成之後,若汝等不信守諾言,即便玉石俱焚,我手中這柄長劍,也必會取你二人性命!”史屬胡悉說道:“侍衛長大人這話嚴重了,葉護大人怎會是如此言而無信之人。”矣今聽罷,收迴長劍,也不再理他,自顧轉身而去,史屬胡悉見狀,猶在他背後說道:“過幾日大汗就要出兵了,侍衛長大人可得要抓緊時日了。”
矣今撇下史屬胡悉獨自離去,適才帳中義成公主那傷心憔悴模樣又時時縈繞心頭,著人心煩意亂,神浮氣躁。矣今神智恍惚之間,不覺走到始畢可汗臥榻帳前,恰逢此夜乃是都速親自率人值守。都速見矣今深夜巡來,立時畢恭畢敬說道:“侍衛長大人深夜找大汗有急事相商嗎?”矣今心亂如麻,並未把他的話聽在心裏,隻是隨手一揚,淡淡嗯了一聲。都速也是心粗之人,矣今一反常態,竟也未瞧出來,便說道:“大汗已經就寢了,若非十萬火急之事,還請侍衛長大人明日再來吧。”矣今聽罷,猛若驚醒,再看都速,一人背弓持刀立在帳前,他身後帳內悄無聲息,想是始畢可汗早已睡熟,適才史屬胡悉之言仿佛又在耳邊想起,便厲聲說道:“今日是你輪值嗎?”也是往日矣今一貫嚴淩神氣逼人,又有一手驚世劍法追魂奪命,即便扈從百夫長四附離,見之也是誠惶誠恐,此刻都速忽見矣今說話口氣犀利,禁不住心中暗自膽顫,趕緊答道:“正是卑職,侍衛長大人有何吩咐?”矣今點頭恩了一聲,嚴肅說道:“如今大軍出征在即,我汗國與大隋即將開戰,此正值多事之秋,營中還需加強戒備,故此我特來巡視一番,看看有無紕漏。”說著一望四周,訓營衛隊早已巡弋他處,營帳四角哨崗衛士又相距甚遠,如今可汗帳前隻剩他與都速二人,便問道:“大汗臥帳之周,隻有你一人站崗嗎?”都速緊張說道:“迴侍衛長大人,今夜正是卑職一人值守,另有兩路巡帳分隊在附近巡視,每隔半個時辰變會巡邏至此一次。”矣今嗯了一聲,冷冷說道:“大汗臥帳甚大,此時若有刺客從背麵帳頂天窗翻入,你如何知曉?”都速一聽,愕然愣怔,麵如土灰,杜口結舌,無言以對,額上鬥大冷汗直滲下來。矣今見狀,又說道:“罷了,此處尚得增派人手,防患未然。對了,適才路過那兩個中原來客營帳,卻未見他二人,深夜不歸,恐另有企圖,此處有我守著,你再去瞧瞧他二人情況。”都速聽罷,俯首稱諾,正要離去,矣今又喚住他說道:“他二人畢竟遠來是客,你去瞧瞧即可,莫要驚動他二人。”都速說道:“卑職記下了。”說罷即刻轉身便往獨孤彥雲、楊玄瑛二人營帳而去。
矣今支走了都速,獨自立在始畢可汗帳前,困心衡慮,卻又進退維穀,徘徊許久,義成公主那兩句“你我此生注定無緣無果,又何苦相見,徒增彼此傷心。”“怪隻怪你我生不逢地,命運終不能握在自己手中,隻盼若有來世,你我能投生尋常人家,再聚這份前緣。”總在腦中揮之不去,終於忍不住輕輕將帳簾撩開一道縫隙,貼上身去順著簾隙向內張望,隻見始畢可汗摟著一名年輕貌美的胡女,正自熟睡之中,瞧這模樣應是剛剛巡幸歡快過後樣子。想義成公主雖身為可賀敦,但畢竟也是啟民可汗遺孀,依俗改嫁始畢可汗時韶華已逝,容顏漸老,始畢可汗又怎放在心上,兩人雖有夫妻之名,卻少有夫妻之實。義成公主遭遇始畢可汗冷落,按說也是意料中事,可如今始畢可汗摟著年輕女子同榻,瞧在矣今眼裏,此時再想起義成公主那番淒苦神情,矣今猝起激忿填膺,怒目切齒,頓失一如既往的冷靜,提足一躍,縱身閃入帳內。
矣今那身法起落無聲,來去無痕,自然驚不醒始畢可汗,隻見他眨眼間已飄至始畢可汗塌首一隻錦盒之前,幹淨利落地打開錦盒,從中取出一枚金鏑,揣入懷中,又自懷中取出一枚與之形似的金鏑,放入錦盒之中,將錦盒蓋迴原狀,一個起身又翻出了帳去,前後一番動作,猶若阪上走丸,一氣嗬成。矣今這一來一迴,藏蹤躡跡,神鬼不知,始畢可汗尤在深夢之中,怎知彈指之間,那枚可在情急時刻代替可汗之令指揮調度扈從親衛部隊的鳴鏑,竟會教自己的貼身帶刀侍衛長給悄無聲息地偷梁換柱盜去。
再說楊玄瑛與獨孤彥雲在五原待了數日,這一日晨間兩人出帳一同走在營內之時,忽見數路聯盟部落藩王帶著大隊精騎入營而來,聚往校場,再想數日前曾聞言隋帝大軍早已抵達了太原汾陽宮,打算由此出塞北巡,知道必是叱吉設業已說服始畢可汗出兵,打算半路截殺王師了。瞧著那些突厥騎兵一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樣子,楊玄瑛說道:“隋帝北巡王師看似十餘萬眾,卻帶著文武百官,後宮眷屬,魚龍百戲,僧尼道士這些閑雜人士,那樣混雜編隊,若是在塞外一馬平川之地遇著這些精騎,恐怕連跑都跑不了。”獨孤彥雲說道:“不錯,始畢可汗這番出兵,看來那楊廣也是在劫難逃了。前些日虯髯大哥也有密函送來,讓咱兩一旦等到始畢可汗出兵,即刻想辦法脫身,迴平城去,看來待在這五原的日子也不會長了。”楊玄瑛輕歎了口氣說道:“可惜如今中原也是兵荒馬亂,義成公主與我等立場又有不同,不然若能帶她一同離開塞外迴中原去,也可免得公主淒涼孤苦在此度日如年。”也是三人時常相聚,難免心生感情,獨孤彥雲亦黯然說道:“身逢亂世,公主身不由己,你我亦沒得選擇,隻盼此次事成,還天下一個太平,也就不負我等所做出的這些取舍了。”人生在世,總無兩全其美之事,取舍之間,又總教人左右為難,楊玄瑛聽了獨孤彥雲這番話,心中甚是沮喪失落,垂下頭去,默然不語。
兩人走著走著,楊玄瑛又說道:“虯髯大哥既然如此囑咐,應是想著法子對付葉護叱吉設了吧。”獨孤彥雲說道:“那史屬胡悉本是大汗軍師,如今被叱吉設給拉攏過去,看來叱吉設多半有取代始畢可汗之意,若以此入手,待始畢可汗截殺楊廣之後,挑唆始畢可汗除了此人應是不難。”楊玄瑛思索了片刻,又說道:“不過小妹卻有些擔心,看那葉護大人如此助我等遊說大汗出兵,大汗此番兵出五原,小妹思來想去,總覺得多半是有去無迴。如若教叱吉設做了突厥可汗,塞北恐怕永無寧日了。”獨孤彥雲眉頭微皺,說道:“楊姑娘言之有理,始畢可汗雖然兇暴,亦不乏野心,但畢竟不是個藏頭露尾之人,與之相比,葉護叱吉設笑裏藏刀,鬼胎暗懷,的確更難應付。”楊玄瑛蹢躅片晌,說道:“不若趁你我還在五原,設法除去史屬胡悉,先斷叱吉設一隻臂膀再說。”楊玄瑛這一語出驚人,教獨孤彥雲禁不住佇思起來,許久才說道:“這也未嚐不是個辦法。”二人正說道此處,忽然一名突厥軍士追上前來,喊住二人說道:“大汗有要事請兩位尊客前往金帳相商。”自那日五原比武,始畢可汗私會虯髯客之後,便未再找過他們,如今出兵在即,各種事宜都已敲定,始畢可汗忽來找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出乎意外,教人著實不安,楊玄瑛隱隱有些擔憂,小聲對獨孤彥雲說道:“始畢可汗此番來邀,總覺得蹊蹺突然,難免其中會有隱情,你我當小心為上。”獨孤彥雲一點頭說道:“不錯,一會見了可汗,還當謹慎說話,走吧。”
楊玄瑛與獨孤彥雲隨著那名突厥軍士行至可汗牙庭金帳之外,隻見金帳之外已是戒備森整,戍守軍士,個個嚴陣以待,直透肅氣殺殺。楊玄瑛正待猶豫,那引路軍士說道:“大汗正在帳內,請二位入帳議事。”事以至此,已不容楊玄瑛與獨孤彥雲有暇兼權熟計,兩人既來之則安之,隻得暗自警惕,小心翼翼邁步齊入帳而去。
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剛剛入帳,帳簾背後阿史那四附離齊聲一喝,猛然迎麵湧上一群刀斧手來,猝不及防,不及兩人各取兵刃招架,數十把明晃晃的銀刀已架在兩人脖子上,教其無法動彈。楊玄瑛見這突如其來,心中一驚,而獨孤彥雲在身旁卻猶然臨危不懼,鎮靜問道:“大汗這是什麽意思?”始畢可汗橫眉怒目,呯地一聲將手中一隻錦盒重重砸在地上,蹦出一支金鏑膺品赫然映入眾人眼簾。始畢可汗暴跳如雷,大聲嗬斥道:“汝等枉自稱什麽英雄,居然是來朕汗國做這些雞鳴狗盜之事!”獨孤彥雲哼了一聲說道:“大汗都不將這話說清楚,教我等如何明白?”話音剛落,都速揚起長刀,咬牙切齒罵道:“枉我敬汝等為英雄,那夜竟然趁著可汗臥榻防備空虛,自後帳天窗翻入盜去大汗的鳴鏑,真是教我亮瞎了眼!”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同是一愣,矣今已衝著都速喝道:“住口,這裏怎有你說話的份!”都速聽罷心中一凜,不敢再有言語,而此時始畢可汗啐地一聲,厲聲質問道:“朕的那支鳴鏑何在?”獨孤彥雲知道這鳴鏑類似於大隋的麟符,乃是突厥可汗傳承下來調取扈從衛隊的信物,如今聽了始畢可汗與都速如此說來,心中已明白了十之八九,想必是有人盜取了鳴鏑,嫁禍於他兩個外族人,於是哈哈笑道:“這鳴鏑乃是大汗調度扈從衛隊之用,即便是在下與楊姑娘拿了鳴鏑,想必侍衛長矣今大人及大汗的親衛隊也不會跟著在下這個外人而去吧。試問這鳴鏑在下盜去又有何用?”始畢可汗一愣,隨後又罵道:“死到臨頭,還詭言狡辯,還不快把朕的鳴鏑給拿出來!”獨孤彥雲說道:“鳴鏑根本不在我等手中。”說罷,忽瞥見坐在始畢可汗身旁的叱吉設,再想此事前因後果,頓時似有所悟,於是冷笑著說道:“大汗要找這鳴鏑,恐怕還得問葉護大人吧。”
獨孤彥雲話音未落,叱吉設已將其打斷,搶著對始畢可汗說道:“大汗,此人說的也不無道理,其中恐怕另有隱情。明日大軍即將出征,不可教此事誤了軍情,不若先將他二人收押,由微臣來調查此事吧,大汗隻管安心南征去即可。”始畢可汗思量再三,點頭說道:“好吧,此事就交與你去辦吧。”叱吉設稱了一聲諾,命矣今收了獨孤彥雲與楊玄瑛二人兵刃後,又對其說道:“你二人放心,此事若真於你們無關,在下必會還你們一個公道。”這便不由分說,著刀斧手將他二人押出帳去,打入牙庭大營外西山之中狼荒洞死囚大牢之內。
可汗鳴鏑被盜之事一經五原傳開,立刻鬧的五原牙庭內外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獨孤彥雲與楊玄瑛兩個漢人,順理成章成了疑犯,亦是百辭莫辯。義成公主次日聞之此事,也是暗自吃驚,私下喚來王婉兒說起這事,細細想來,其中來龍去脈確實值得推敲,兩人議來議去,均覺得龜茲商人史屬胡悉與此事脫不了幹係,無奈狼荒洞死囚大牢乃是關押重犯之處,戒備森嚴,一般人連接近也是困難,義成公主雖身為可賀敦,可無始畢可汗之令亦不能隨意探監,這就無法尋他兩人問個清楚了。
恰兩人在帳中幹瞪眼空捉急之時,又有女婢來報,始畢可汗正率著各個部落藩王,集合了十餘萬精騎,氣勢洶洶,浩浩蕩蕩出五原往南而去。義成公主早得知隋帝自太原汾陽宮出塞北巡消息,可始畢可汗與諸藩王數次商議南征,卻一直將她蒙在鼓裏,如今突然聽說始畢可汗率眾南去,義成公主大驚失色,問王婉兒道:“當年聖上北巡,我隨啟民大汗去往榆林,帶的隻是扈從與儀仗,此番大汗集聚汗國精銳南去,又不曾知會於我,莫非是要去截殺聖上嗎?”王婉兒想了一想說道:“的確有這個可能,多半是隨楊妹子一同來五原的那個紫發虯髯的家夥,勾結可汗,想要一同截殺聖上。”義成公主聽罷霎時方寸大亂,失驚說道:“若真是如此,這可如何是好?”王婉兒說道:“為今之計,已攔不住大汗,隻有趕快遣人趕往隋營,報於聖上知曉,也好讓聖上有所防備。不過......”王婉兒欲言又止,義成公主心中更是急切,催促說道:“此事有何不妥?”王婉兒蹙起柳眉,鄭重其事說道:“大汗既然瞞著公主胸有成竹地出征,想必對此應會有所防備,此五原去隋營,九死一生,若非找個智勇雙全之人,恐怕根本到不了隋營。不知公主身邊,可有這樣的親信?”
說到智勇雙全之人,義成公主自然首當其衝地想起了侍衛長矣今,可此事乃是大隋與突厥之間的國事,以矣今的身份立場,找他隻會讓其陷入難堪,義成公主又於心何忍。可除矣今之外,想義成公主本是孤身一人來塞外大漠,遠嫁番邦異族,身邊時常往來的,除了可汗便是幾個女仆,這緊要關頭又去何處找個智勇雙全的人來擔此大任,王婉兒這一席話,立刻叫義成公主啞然無言,直愣在那,冥思苦索起來。
義成公主好一番殫精竭慮,可心思費勁,也想不出可遣誰往隋營過去,心焦火燎之間抬起頭來,忽見坐在對麵的王婉兒,如瞧著救星一般,引頸切盼。也是當初王婉兒潛入劉元進寨中,分化管崇與劉元進內鬥致死,雖是奉命行事,可畢竟管崇自刎情形太過可怖駭人,教她始終難以揮去,再加上目睹了父親王世充在黃亭澗坑殺三萬手無寸鐵的降兵,令人發指,王婉兒這才一人夜奔出走,而她離開吳會後,也算過了一番自在逍遙,無拘無束的日子,時日好不容易有些衝淡了那些不堪迴首的過往,可如今又要她再卷入紛爭,王婉兒不禁猶豫起來,底下頭去,默默避開了義成公主的目光。
義成公主見王婉兒並不答話,忽然起身拜倒在地,聲淚俱下哭訴道:“此事思來想去,也隻有王姑娘足以勝任,還請王姑娘解囊相助。”王婉兒見狀如此,頓然手足無措,趕緊起身去扶義成公主,說道:“公主如此,可是折殺小妹啊。”義成公主涕淚雨下,怨聲說道:“我自知王姑娘並非漢人,如此相求甚是冒昧,可如今乃是我大隋存亡絕續之時,情急之下別無他法,還懇請王姑娘答應此事。”王婉兒左右為難,無所適從,隻得慌亂說道:“公主還請起身再說話。”義成公主好不容易抓著一根救命稻草,又豈肯輕易鬆手,依舊伏在地上,懇切說道:“據聞令尊也在朝中為官,在江南平叛有功,被聖上封為鄭公,還請王姑娘看在令尊麵上,出手相助。”義成公主提起江南平叛之事,又隱隱戳著王婉兒心中痛處,自己在江南的那些作為,曾誆瞞過這麽多人,可不知何時起,連自己似乎也給一帶騙了進去,王婉兒如今再想起那些人那些事來,亦分不清這其中感情,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尤其是廣陵過江,焦山夜宿,延陵闖寨,總教人意惹情牽,又催人心生愧疚,不禁自言自語般地哀聲說道:“小妹若是走了,留下楊妹子一人在這大牢之中,又該如何是好。”義成公主一聽這話,便知此事有了轉機,趕忙說道:“王姑娘若是願意去隋營報信,我在此亦會不遺餘力設法助楊姑娘脫身。王姑娘請放心南去,若楊姑娘在汗國有個三長兩短,我必會以死謝罪。”王婉兒聽罷,又見義成公主這番殷切,至此終還是耐不住義成公主所迫,歎了一口氣說道:“公主請起,事不宜遲,小妹這就啟程往隋營去麵見聖上。”眼見王婉兒應承此事,義成公主立刻破涕為笑,說道:“王姑娘這恩德,來世為牛為馬,我也定當迴報。”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塊玉佩,又言道:“王姑娘此去隋營,一路險阻重重,還當自己小心。這是當年我出塞時先帝禦賜的雲紺琉璃佩,當今聖上也會認得,王姑娘將這玉佩帶在身上,危難之時,或許會有些幫助。”王婉兒苦笑一聲,接過玉佩,便辭了義成公主而去。
王婉兒出了義成公主帳來,在牙庭大營著人一打聽,知道如今隋帝北巡大軍已出雁門,正往樓煩而去,這便收拾行囊,挑了一匹快馬,急匆匆地星夜往營外奔去。而此刻牙庭大營外西山之中,陰風饕嘯,腐氣蓬勃,突厥汗國關押欽犯死囚的大牢,即在山中一麵峭壁之上的狼荒洞內。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被關入兩個相鄰石室鑿成的囚室之內,各自倚著冰涼的石壁,仰望著青黑室頂,冥思苦想,卻都苦無脫身之法。
北地嚴冷山風自洞口唿唿勁灌入內,掠過囚室前的鐵柵欄,教楊玄瑛不禁打了一個寒戰,耐不住這淒涼寒氣,楊玄瑛隻得蜷在石室一角哆嗦。正此時忽聞獨孤彥雲在石壁那頭喚著她的名字,楊玄瑛應了一聲,又聽獨孤彥雲問道:“楊姑娘可無恙?”這語帶關切,帶著一股暖意,忽自陰冷風中而來,教楊玄瑛禁不住順著聲音摸去,卻隻觸著潮濕冰冷的石壁,霎時教她覺得這番溫情,近在咫尺,遠在天涯,依舊如此渴望而不可及,始終不屬於自己,心中頓生淒苦悲切,隻得輕輕歎了一口氣。
獨孤彥雲見楊玄瑛不曾答話,更是擔憂,又急切喚了她數聲,終於聽她說道:“獨孤公子放心,小妹無恙。”獨孤彥雲這才放心下來,繼續說道:“楊姑娘不必擔心,葉護叱吉設既然攬下此事,如今又有需於虯髯大哥,應該不會為難我二人。”楊玄瑛怨聲說道:“這偷鳴鏑之人,多半是叱吉設指使,就怕虯髯大哥沒有防備,教叱吉設趁此次可汗南征之機取而代之,以叱吉設的脾性,事成之後必會來滅口。都怪小妹執意留在五原,卻又沒早看破叱吉設的詭計,連累了獨孤公子。”獨孤彥雲說道:“虯髯大哥與李靖兄弟都是心思慎密之人,定然不會讓叱吉設得逞,楊姑娘不必胡思亂想,空自擔心。”話雖如此,可獨孤彥雲明白楊玄瑛所說不無道理,心中亦無底氣,無非覺得此時若是自己再露出怯意慌亂,兩人更是死路一條,獨孤彥雲也隻得強自鎮定,沿著石室查探一圈,又思索起脫身之法來。
獨孤彥雲正想的出神,忽然又聽楊玄瑛說道:“聽說曹子建那篇''洛神賦'',原名''感甄賦'',乃是後來魏明帝曹叡為避母諱,才改成''洛神賦''的,獨孤公子博學多聞,可知是否確有其事?”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教人摸不著頭緒,獨孤彥雲一愣,如今兩人間隔著一層石壁,他看不出楊玄瑛此刻神情,自然也不敢隨意揣度這句話其中含義,思來想去,隻得小心翼翼說道:“在下才疏學淺,也不知此事真偽,楊姑娘不必胡思亂想,在下定會想出個讓你我安然脫身的法子。”可獨孤彥雲又怎知楊玄瑛獨處深黑囚穴,驟生孤苦寂寞的感覺,催人惶恐萬狀,竟遠勝於對生死境況的擔憂。此時楊玄瑛摸著石壁,聽了獨孤彥雲這番迴答,隻覺一股寒流自手心湧入,頃刻注滿全身,教人通體冰涼,恍若董杜原上孤立無助的情形再現腦海,一時間,那些強壓在心底深處的過往又俄然映入眼簾,揪心酸鼻,催人欲淚。
正這時遙遙傳來一陣腳步聲打碎大牢寂靜,顯然有人正走近過來,竟是葉護叱吉設與軍師史屬胡悉兩人。他二人走到囚禁獨孤彥雲的牢籠門口,停下腳步,史屬胡悉走上前去對獨孤彥雲說道:“葉護大人來探望你了。”獨孤彥雲哼了一聲說道:“葉護大人明知大汗的鳴鏑下落何處,為何如此故弄玄虛?”叱吉設一本正經說道:“兩位貴客稍安勿躁,如今隻需二位修書一封前往馬邑,在下定可保證二位平安離開此處。”獨孤彥雲冷冷說道:“即使葉護大人有我書信在手,恐怕虯髯大哥也未必會按著葉護大人的意思去做吧。”史屬胡悉在一旁插嘴說道:“兩位放心,隻管修書,葉護大人有你二人性命在手,料虯髯客不會不從。”叱吉設佯叱史屬胡悉說道:“瞧軍師這話說的,二位都是貴客,如今隻是委屈一下暫居在此而已,莫要嚇著兩位貴客了。”說著一揮手示意下人端上筆墨,遞入牢內,轉頭又對獨孤彥雲說道:“大汗有吞並中原之心,此事若成,大汗與隋帝兩敗具亡,與你我都是有利之事,獨孤公子何樂不為。獨孤公子隻需在信上寫明,如今深陷囹囫,大汗對你二人竊符之事深信不疑,隻有他借著大汗與隋帝交戰之機,趁亂斬殺大汗,你二人方有活路,如此即可,其餘之事,不勞二位費心了。”
獨孤彥雲聽了叱吉設這番話尚未作答,隔壁囚室的楊玄瑛已然按耐不住,憤憤說道:“葉護大人以此卑劣手段得到汗位,又怎能容我等詳知內情之人活在世上,此書修與不修,都是死路一條,還修它作何?”史屬胡悉聽罷一陣淫笑說道:“楊姑娘花容月貌,沉魚落雁,在我汗國,可是有諸多軍士垂涎已久啊!”楊玄瑛聽罷惱羞成怒,啐地一聲罵道:“你這兩個無恥之徒,必然不得好死。獨孤公子不必忌憚,若他再如此相逼,小妹定然咬舌自盡,以死守節!”史屬胡悉裝腔作勢說道:“楊姑娘如此剛烈,隻怕孤獨公子心中會有不舍吧。”說罷與叱吉設兩人同是仰天狂笑起來,隻教楊玄瑛氣的火冒三丈,恨不得衝破牢籠,將他二人千刀萬剮。而獨孤彥雲聽到此處,亦是發指眥裂,咬牙切齒,卻也無奈綆短汲深,束手無策,猶豫了好一陣,獨孤彥雲終於忍氣吞聲說道:“幾位不必說了,這信在下現在就寫。”這正是:
亂禍起蕭牆,同室掄刀槍。
莫歎人情冷,自古成者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矣今走出義成公主帳來,已是深夜三更,獨自一人正迴自己營帳而去,走至一半,忽覺身後一陣微風輕動,矣今猛然間停下腳步,雙足一踮,迴身躍去,半空中舉手一揚,長劍出鞘,直指漆漆深夜中一個朦朧黑影而去。矣今這起落身形隻在一瞬眼間,那黑影正欲躲閃,已被青劍寒鋒籠住,逼得無處可去,而此刻矣今也看清了那黑影模樣,竟是龜茲商人史屬胡悉。
史屬胡悉眼見矣今這劍鋒逼住自己,倒也不顯得慌張,哼嗬一聲,從容說道:“突厥第一劍客的劍法,果然名不虛傳啊!”矣今啐地一聲,長劍仍將他牢牢攝住,冷冷說道:“軍師深夜尾隨而來,有何指教?”史屬胡悉睨眼看著矣今,一麵抬起手來,撥開他手中長劍青刃,一麵壞笑著說道:“侍衛長大人既然已與可賀敦纏綿親熱過了,想必葉護大人交代的事也該去辦了吧。”矣今收起長劍,哼著說道:“你去轉告葉護大人,此事我定會辦妥,不必再著人來催。”史屬胡悉笑道:“如此甚好,由可汗扈從侍衛長出手,此事想必也不會辦砸了。況且可賀敦這後半輩子,也同在侍衛長大人手中吧。”矣今聽罷怒從心起,驟然舉起長劍,指著史屬胡悉叱道:“事成之後,若汝等不信守諾言,即便玉石俱焚,我手中這柄長劍,也必會取你二人性命!”史屬胡悉說道:“侍衛長大人這話嚴重了,葉護大人怎會是如此言而無信之人。”矣今聽罷,收迴長劍,也不再理他,自顧轉身而去,史屬胡悉見狀,猶在他背後說道:“過幾日大汗就要出兵了,侍衛長大人可得要抓緊時日了。”
矣今撇下史屬胡悉獨自離去,適才帳中義成公主那傷心憔悴模樣又時時縈繞心頭,著人心煩意亂,神浮氣躁。矣今神智恍惚之間,不覺走到始畢可汗臥榻帳前,恰逢此夜乃是都速親自率人值守。都速見矣今深夜巡來,立時畢恭畢敬說道:“侍衛長大人深夜找大汗有急事相商嗎?”矣今心亂如麻,並未把他的話聽在心裏,隻是隨手一揚,淡淡嗯了一聲。都速也是心粗之人,矣今一反常態,竟也未瞧出來,便說道:“大汗已經就寢了,若非十萬火急之事,還請侍衛長大人明日再來吧。”矣今聽罷,猛若驚醒,再看都速,一人背弓持刀立在帳前,他身後帳內悄無聲息,想是始畢可汗早已睡熟,適才史屬胡悉之言仿佛又在耳邊想起,便厲聲說道:“今日是你輪值嗎?”也是往日矣今一貫嚴淩神氣逼人,又有一手驚世劍法追魂奪命,即便扈從百夫長四附離,見之也是誠惶誠恐,此刻都速忽見矣今說話口氣犀利,禁不住心中暗自膽顫,趕緊答道:“正是卑職,侍衛長大人有何吩咐?”矣今點頭恩了一聲,嚴肅說道:“如今大軍出征在即,我汗國與大隋即將開戰,此正值多事之秋,營中還需加強戒備,故此我特來巡視一番,看看有無紕漏。”說著一望四周,訓營衛隊早已巡弋他處,營帳四角哨崗衛士又相距甚遠,如今可汗帳前隻剩他與都速二人,便問道:“大汗臥帳之周,隻有你一人站崗嗎?”都速緊張說道:“迴侍衛長大人,今夜正是卑職一人值守,另有兩路巡帳分隊在附近巡視,每隔半個時辰變會巡邏至此一次。”矣今嗯了一聲,冷冷說道:“大汗臥帳甚大,此時若有刺客從背麵帳頂天窗翻入,你如何知曉?”都速一聽,愕然愣怔,麵如土灰,杜口結舌,無言以對,額上鬥大冷汗直滲下來。矣今見狀,又說道:“罷了,此處尚得增派人手,防患未然。對了,適才路過那兩個中原來客營帳,卻未見他二人,深夜不歸,恐另有企圖,此處有我守著,你再去瞧瞧他二人情況。”都速聽罷,俯首稱諾,正要離去,矣今又喚住他說道:“他二人畢竟遠來是客,你去瞧瞧即可,莫要驚動他二人。”都速說道:“卑職記下了。”說罷即刻轉身便往獨孤彥雲、楊玄瑛二人營帳而去。
矣今支走了都速,獨自立在始畢可汗帳前,困心衡慮,卻又進退維穀,徘徊許久,義成公主那兩句“你我此生注定無緣無果,又何苦相見,徒增彼此傷心。”“怪隻怪你我生不逢地,命運終不能握在自己手中,隻盼若有來世,你我能投生尋常人家,再聚這份前緣。”總在腦中揮之不去,終於忍不住輕輕將帳簾撩開一道縫隙,貼上身去順著簾隙向內張望,隻見始畢可汗摟著一名年輕貌美的胡女,正自熟睡之中,瞧這模樣應是剛剛巡幸歡快過後樣子。想義成公主雖身為可賀敦,但畢竟也是啟民可汗遺孀,依俗改嫁始畢可汗時韶華已逝,容顏漸老,始畢可汗又怎放在心上,兩人雖有夫妻之名,卻少有夫妻之實。義成公主遭遇始畢可汗冷落,按說也是意料中事,可如今始畢可汗摟著年輕女子同榻,瞧在矣今眼裏,此時再想起義成公主那番淒苦神情,矣今猝起激忿填膺,怒目切齒,頓失一如既往的冷靜,提足一躍,縱身閃入帳內。
矣今那身法起落無聲,來去無痕,自然驚不醒始畢可汗,隻見他眨眼間已飄至始畢可汗塌首一隻錦盒之前,幹淨利落地打開錦盒,從中取出一枚金鏑,揣入懷中,又自懷中取出一枚與之形似的金鏑,放入錦盒之中,將錦盒蓋迴原狀,一個起身又翻出了帳去,前後一番動作,猶若阪上走丸,一氣嗬成。矣今這一來一迴,藏蹤躡跡,神鬼不知,始畢可汗尤在深夢之中,怎知彈指之間,那枚可在情急時刻代替可汗之令指揮調度扈從親衛部隊的鳴鏑,竟會教自己的貼身帶刀侍衛長給悄無聲息地偷梁換柱盜去。
再說楊玄瑛與獨孤彥雲在五原待了數日,這一日晨間兩人出帳一同走在營內之時,忽見數路聯盟部落藩王帶著大隊精騎入營而來,聚往校場,再想數日前曾聞言隋帝大軍早已抵達了太原汾陽宮,打算由此出塞北巡,知道必是叱吉設業已說服始畢可汗出兵,打算半路截殺王師了。瞧著那些突厥騎兵一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的樣子,楊玄瑛說道:“隋帝北巡王師看似十餘萬眾,卻帶著文武百官,後宮眷屬,魚龍百戲,僧尼道士這些閑雜人士,那樣混雜編隊,若是在塞外一馬平川之地遇著這些精騎,恐怕連跑都跑不了。”獨孤彥雲說道:“不錯,始畢可汗這番出兵,看來那楊廣也是在劫難逃了。前些日虯髯大哥也有密函送來,讓咱兩一旦等到始畢可汗出兵,即刻想辦法脫身,迴平城去,看來待在這五原的日子也不會長了。”楊玄瑛輕歎了口氣說道:“可惜如今中原也是兵荒馬亂,義成公主與我等立場又有不同,不然若能帶她一同離開塞外迴中原去,也可免得公主淒涼孤苦在此度日如年。”也是三人時常相聚,難免心生感情,獨孤彥雲亦黯然說道:“身逢亂世,公主身不由己,你我亦沒得選擇,隻盼此次事成,還天下一個太平,也就不負我等所做出的這些取舍了。”人生在世,總無兩全其美之事,取舍之間,又總教人左右為難,楊玄瑛聽了獨孤彥雲這番話,心中甚是沮喪失落,垂下頭去,默然不語。
兩人走著走著,楊玄瑛又說道:“虯髯大哥既然如此囑咐,應是想著法子對付葉護叱吉設了吧。”獨孤彥雲說道:“那史屬胡悉本是大汗軍師,如今被叱吉設給拉攏過去,看來叱吉設多半有取代始畢可汗之意,若以此入手,待始畢可汗截殺楊廣之後,挑唆始畢可汗除了此人應是不難。”楊玄瑛思索了片刻,又說道:“不過小妹卻有些擔心,看那葉護大人如此助我等遊說大汗出兵,大汗此番兵出五原,小妹思來想去,總覺得多半是有去無迴。如若教叱吉設做了突厥可汗,塞北恐怕永無寧日了。”獨孤彥雲眉頭微皺,說道:“楊姑娘言之有理,始畢可汗雖然兇暴,亦不乏野心,但畢竟不是個藏頭露尾之人,與之相比,葉護叱吉設笑裏藏刀,鬼胎暗懷,的確更難應付。”楊玄瑛蹢躅片晌,說道:“不若趁你我還在五原,設法除去史屬胡悉,先斷叱吉設一隻臂膀再說。”楊玄瑛這一語出驚人,教獨孤彥雲禁不住佇思起來,許久才說道:“這也未嚐不是個辦法。”二人正說道此處,忽然一名突厥軍士追上前來,喊住二人說道:“大汗有要事請兩位尊客前往金帳相商。”自那日五原比武,始畢可汗私會虯髯客之後,便未再找過他們,如今出兵在即,各種事宜都已敲定,始畢可汗忽來找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出乎意外,教人著實不安,楊玄瑛隱隱有些擔憂,小聲對獨孤彥雲說道:“始畢可汗此番來邀,總覺得蹊蹺突然,難免其中會有隱情,你我當小心為上。”獨孤彥雲一點頭說道:“不錯,一會見了可汗,還當謹慎說話,走吧。”
楊玄瑛與獨孤彥雲隨著那名突厥軍士行至可汗牙庭金帳之外,隻見金帳之外已是戒備森整,戍守軍士,個個嚴陣以待,直透肅氣殺殺。楊玄瑛正待猶豫,那引路軍士說道:“大汗正在帳內,請二位入帳議事。”事以至此,已不容楊玄瑛與獨孤彥雲有暇兼權熟計,兩人既來之則安之,隻得暗自警惕,小心翼翼邁步齊入帳而去。
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剛剛入帳,帳簾背後阿史那四附離齊聲一喝,猛然迎麵湧上一群刀斧手來,猝不及防,不及兩人各取兵刃招架,數十把明晃晃的銀刀已架在兩人脖子上,教其無法動彈。楊玄瑛見這突如其來,心中一驚,而獨孤彥雲在身旁卻猶然臨危不懼,鎮靜問道:“大汗這是什麽意思?”始畢可汗橫眉怒目,呯地一聲將手中一隻錦盒重重砸在地上,蹦出一支金鏑膺品赫然映入眾人眼簾。始畢可汗暴跳如雷,大聲嗬斥道:“汝等枉自稱什麽英雄,居然是來朕汗國做這些雞鳴狗盜之事!”獨孤彥雲哼了一聲說道:“大汗都不將這話說清楚,教我等如何明白?”話音剛落,都速揚起長刀,咬牙切齒罵道:“枉我敬汝等為英雄,那夜竟然趁著可汗臥榻防備空虛,自後帳天窗翻入盜去大汗的鳴鏑,真是教我亮瞎了眼!”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同是一愣,矣今已衝著都速喝道:“住口,這裏怎有你說話的份!”都速聽罷心中一凜,不敢再有言語,而此時始畢可汗啐地一聲,厲聲質問道:“朕的那支鳴鏑何在?”獨孤彥雲知道這鳴鏑類似於大隋的麟符,乃是突厥可汗傳承下來調取扈從衛隊的信物,如今聽了始畢可汗與都速如此說來,心中已明白了十之八九,想必是有人盜取了鳴鏑,嫁禍於他兩個外族人,於是哈哈笑道:“這鳴鏑乃是大汗調度扈從衛隊之用,即便是在下與楊姑娘拿了鳴鏑,想必侍衛長矣今大人及大汗的親衛隊也不會跟著在下這個外人而去吧。試問這鳴鏑在下盜去又有何用?”始畢可汗一愣,隨後又罵道:“死到臨頭,還詭言狡辯,還不快把朕的鳴鏑給拿出來!”獨孤彥雲說道:“鳴鏑根本不在我等手中。”說罷,忽瞥見坐在始畢可汗身旁的叱吉設,再想此事前因後果,頓時似有所悟,於是冷笑著說道:“大汗要找這鳴鏑,恐怕還得問葉護大人吧。”
獨孤彥雲話音未落,叱吉設已將其打斷,搶著對始畢可汗說道:“大汗,此人說的也不無道理,其中恐怕另有隱情。明日大軍即將出征,不可教此事誤了軍情,不若先將他二人收押,由微臣來調查此事吧,大汗隻管安心南征去即可。”始畢可汗思量再三,點頭說道:“好吧,此事就交與你去辦吧。”叱吉設稱了一聲諾,命矣今收了獨孤彥雲與楊玄瑛二人兵刃後,又對其說道:“你二人放心,此事若真於你們無關,在下必會還你們一個公道。”這便不由分說,著刀斧手將他二人押出帳去,打入牙庭大營外西山之中狼荒洞死囚大牢之內。
可汗鳴鏑被盜之事一經五原傳開,立刻鬧的五原牙庭內外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獨孤彥雲與楊玄瑛兩個漢人,順理成章成了疑犯,亦是百辭莫辯。義成公主次日聞之此事,也是暗自吃驚,私下喚來王婉兒說起這事,細細想來,其中來龍去脈確實值得推敲,兩人議來議去,均覺得龜茲商人史屬胡悉與此事脫不了幹係,無奈狼荒洞死囚大牢乃是關押重犯之處,戒備森嚴,一般人連接近也是困難,義成公主雖身為可賀敦,可無始畢可汗之令亦不能隨意探監,這就無法尋他兩人問個清楚了。
恰兩人在帳中幹瞪眼空捉急之時,又有女婢來報,始畢可汗正率著各個部落藩王,集合了十餘萬精騎,氣勢洶洶,浩浩蕩蕩出五原往南而去。義成公主早得知隋帝自太原汾陽宮出塞北巡消息,可始畢可汗與諸藩王數次商議南征,卻一直將她蒙在鼓裏,如今突然聽說始畢可汗率眾南去,義成公主大驚失色,問王婉兒道:“當年聖上北巡,我隨啟民大汗去往榆林,帶的隻是扈從與儀仗,此番大汗集聚汗國精銳南去,又不曾知會於我,莫非是要去截殺聖上嗎?”王婉兒想了一想說道:“的確有這個可能,多半是隨楊妹子一同來五原的那個紫發虯髯的家夥,勾結可汗,想要一同截殺聖上。”義成公主聽罷霎時方寸大亂,失驚說道:“若真是如此,這可如何是好?”王婉兒說道:“為今之計,已攔不住大汗,隻有趕快遣人趕往隋營,報於聖上知曉,也好讓聖上有所防備。不過......”王婉兒欲言又止,義成公主心中更是急切,催促說道:“此事有何不妥?”王婉兒蹙起柳眉,鄭重其事說道:“大汗既然瞞著公主胸有成竹地出征,想必對此應會有所防備,此五原去隋營,九死一生,若非找個智勇雙全之人,恐怕根本到不了隋營。不知公主身邊,可有這樣的親信?”
說到智勇雙全之人,義成公主自然首當其衝地想起了侍衛長矣今,可此事乃是大隋與突厥之間的國事,以矣今的身份立場,找他隻會讓其陷入難堪,義成公主又於心何忍。可除矣今之外,想義成公主本是孤身一人來塞外大漠,遠嫁番邦異族,身邊時常往來的,除了可汗便是幾個女仆,這緊要關頭又去何處找個智勇雙全的人來擔此大任,王婉兒這一席話,立刻叫義成公主啞然無言,直愣在那,冥思苦索起來。
義成公主好一番殫精竭慮,可心思費勁,也想不出可遣誰往隋營過去,心焦火燎之間抬起頭來,忽見坐在對麵的王婉兒,如瞧著救星一般,引頸切盼。也是當初王婉兒潛入劉元進寨中,分化管崇與劉元進內鬥致死,雖是奉命行事,可畢竟管崇自刎情形太過可怖駭人,教她始終難以揮去,再加上目睹了父親王世充在黃亭澗坑殺三萬手無寸鐵的降兵,令人發指,王婉兒這才一人夜奔出走,而她離開吳會後,也算過了一番自在逍遙,無拘無束的日子,時日好不容易有些衝淡了那些不堪迴首的過往,可如今又要她再卷入紛爭,王婉兒不禁猶豫起來,底下頭去,默默避開了義成公主的目光。
義成公主見王婉兒並不答話,忽然起身拜倒在地,聲淚俱下哭訴道:“此事思來想去,也隻有王姑娘足以勝任,還請王姑娘解囊相助。”王婉兒見狀如此,頓然手足無措,趕緊起身去扶義成公主,說道:“公主如此,可是折殺小妹啊。”義成公主涕淚雨下,怨聲說道:“我自知王姑娘並非漢人,如此相求甚是冒昧,可如今乃是我大隋存亡絕續之時,情急之下別無他法,還懇請王姑娘答應此事。”王婉兒左右為難,無所適從,隻得慌亂說道:“公主還請起身再說話。”義成公主好不容易抓著一根救命稻草,又豈肯輕易鬆手,依舊伏在地上,懇切說道:“據聞令尊也在朝中為官,在江南平叛有功,被聖上封為鄭公,還請王姑娘看在令尊麵上,出手相助。”義成公主提起江南平叛之事,又隱隱戳著王婉兒心中痛處,自己在江南的那些作為,曾誆瞞過這麽多人,可不知何時起,連自己似乎也給一帶騙了進去,王婉兒如今再想起那些人那些事來,亦分不清這其中感情,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尤其是廣陵過江,焦山夜宿,延陵闖寨,總教人意惹情牽,又催人心生愧疚,不禁自言自語般地哀聲說道:“小妹若是走了,留下楊妹子一人在這大牢之中,又該如何是好。”義成公主一聽這話,便知此事有了轉機,趕忙說道:“王姑娘若是願意去隋營報信,我在此亦會不遺餘力設法助楊姑娘脫身。王姑娘請放心南去,若楊姑娘在汗國有個三長兩短,我必會以死謝罪。”王婉兒聽罷,又見義成公主這番殷切,至此終還是耐不住義成公主所迫,歎了一口氣說道:“公主請起,事不宜遲,小妹這就啟程往隋營去麵見聖上。”眼見王婉兒應承此事,義成公主立刻破涕為笑,說道:“王姑娘這恩德,來世為牛為馬,我也定當迴報。”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塊玉佩,又言道:“王姑娘此去隋營,一路險阻重重,還當自己小心。這是當年我出塞時先帝禦賜的雲紺琉璃佩,當今聖上也會認得,王姑娘將這玉佩帶在身上,危難之時,或許會有些幫助。”王婉兒苦笑一聲,接過玉佩,便辭了義成公主而去。
王婉兒出了義成公主帳來,在牙庭大營著人一打聽,知道如今隋帝北巡大軍已出雁門,正往樓煩而去,這便收拾行囊,挑了一匹快馬,急匆匆地星夜往營外奔去。而此刻牙庭大營外西山之中,陰風饕嘯,腐氣蓬勃,突厥汗國關押欽犯死囚的大牢,即在山中一麵峭壁之上的狼荒洞內。楊玄瑛與獨孤彥雲二人被關入兩個相鄰石室鑿成的囚室之內,各自倚著冰涼的石壁,仰望著青黑室頂,冥思苦想,卻都苦無脫身之法。
北地嚴冷山風自洞口唿唿勁灌入內,掠過囚室前的鐵柵欄,教楊玄瑛不禁打了一個寒戰,耐不住這淒涼寒氣,楊玄瑛隻得蜷在石室一角哆嗦。正此時忽聞獨孤彥雲在石壁那頭喚著她的名字,楊玄瑛應了一聲,又聽獨孤彥雲問道:“楊姑娘可無恙?”這語帶關切,帶著一股暖意,忽自陰冷風中而來,教楊玄瑛禁不住順著聲音摸去,卻隻觸著潮濕冰冷的石壁,霎時教她覺得這番溫情,近在咫尺,遠在天涯,依舊如此渴望而不可及,始終不屬於自己,心中頓生淒苦悲切,隻得輕輕歎了一口氣。
獨孤彥雲見楊玄瑛不曾答話,更是擔憂,又急切喚了她數聲,終於聽她說道:“獨孤公子放心,小妹無恙。”獨孤彥雲這才放心下來,繼續說道:“楊姑娘不必擔心,葉護叱吉設既然攬下此事,如今又有需於虯髯大哥,應該不會為難我二人。”楊玄瑛怨聲說道:“這偷鳴鏑之人,多半是叱吉設指使,就怕虯髯大哥沒有防備,教叱吉設趁此次可汗南征之機取而代之,以叱吉設的脾性,事成之後必會來滅口。都怪小妹執意留在五原,卻又沒早看破叱吉設的詭計,連累了獨孤公子。”獨孤彥雲說道:“虯髯大哥與李靖兄弟都是心思慎密之人,定然不會讓叱吉設得逞,楊姑娘不必胡思亂想,空自擔心。”話雖如此,可獨孤彥雲明白楊玄瑛所說不無道理,心中亦無底氣,無非覺得此時若是自己再露出怯意慌亂,兩人更是死路一條,獨孤彥雲也隻得強自鎮定,沿著石室查探一圈,又思索起脫身之法來。
獨孤彥雲正想的出神,忽然又聽楊玄瑛說道:“聽說曹子建那篇''洛神賦'',原名''感甄賦'',乃是後來魏明帝曹叡為避母諱,才改成''洛神賦''的,獨孤公子博學多聞,可知是否確有其事?”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教人摸不著頭緒,獨孤彥雲一愣,如今兩人間隔著一層石壁,他看不出楊玄瑛此刻神情,自然也不敢隨意揣度這句話其中含義,思來想去,隻得小心翼翼說道:“在下才疏學淺,也不知此事真偽,楊姑娘不必胡思亂想,在下定會想出個讓你我安然脫身的法子。”可獨孤彥雲又怎知楊玄瑛獨處深黑囚穴,驟生孤苦寂寞的感覺,催人惶恐萬狀,竟遠勝於對生死境況的擔憂。此時楊玄瑛摸著石壁,聽了獨孤彥雲這番迴答,隻覺一股寒流自手心湧入,頃刻注滿全身,教人通體冰涼,恍若董杜原上孤立無助的情形再現腦海,一時間,那些強壓在心底深處的過往又俄然映入眼簾,揪心酸鼻,催人欲淚。
正這時遙遙傳來一陣腳步聲打碎大牢寂靜,顯然有人正走近過來,竟是葉護叱吉設與軍師史屬胡悉兩人。他二人走到囚禁獨孤彥雲的牢籠門口,停下腳步,史屬胡悉走上前去對獨孤彥雲說道:“葉護大人來探望你了。”獨孤彥雲哼了一聲說道:“葉護大人明知大汗的鳴鏑下落何處,為何如此故弄玄虛?”叱吉設一本正經說道:“兩位貴客稍安勿躁,如今隻需二位修書一封前往馬邑,在下定可保證二位平安離開此處。”獨孤彥雲冷冷說道:“即使葉護大人有我書信在手,恐怕虯髯大哥也未必會按著葉護大人的意思去做吧。”史屬胡悉在一旁插嘴說道:“兩位放心,隻管修書,葉護大人有你二人性命在手,料虯髯客不會不從。”叱吉設佯叱史屬胡悉說道:“瞧軍師這話說的,二位都是貴客,如今隻是委屈一下暫居在此而已,莫要嚇著兩位貴客了。”說著一揮手示意下人端上筆墨,遞入牢內,轉頭又對獨孤彥雲說道:“大汗有吞並中原之心,此事若成,大汗與隋帝兩敗具亡,與你我都是有利之事,獨孤公子何樂不為。獨孤公子隻需在信上寫明,如今深陷囹囫,大汗對你二人竊符之事深信不疑,隻有他借著大汗與隋帝交戰之機,趁亂斬殺大汗,你二人方有活路,如此即可,其餘之事,不勞二位費心了。”
獨孤彥雲聽了叱吉設這番話尚未作答,隔壁囚室的楊玄瑛已然按耐不住,憤憤說道:“葉護大人以此卑劣手段得到汗位,又怎能容我等詳知內情之人活在世上,此書修與不修,都是死路一條,還修它作何?”史屬胡悉聽罷一陣淫笑說道:“楊姑娘花容月貌,沉魚落雁,在我汗國,可是有諸多軍士垂涎已久啊!”楊玄瑛聽罷惱羞成怒,啐地一聲罵道:“你這兩個無恥之徒,必然不得好死。獨孤公子不必忌憚,若他再如此相逼,小妹定然咬舌自盡,以死守節!”史屬胡悉裝腔作勢說道:“楊姑娘如此剛烈,隻怕孤獨公子心中會有不舍吧。”說罷與叱吉設兩人同是仰天狂笑起來,隻教楊玄瑛氣的火冒三丈,恨不得衝破牢籠,將他二人千刀萬剮。而獨孤彥雲聽到此處,亦是發指眥裂,咬牙切齒,卻也無奈綆短汲深,束手無策,猶豫了好一陣,獨孤彥雲終於忍氣吞聲說道:“幾位不必說了,這信在下現在就寫。”這正是:
亂禍起蕭牆,同室掄刀槍。
莫歎人情冷,自古成者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