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禽類養殖,先在後山腳下的籠子房裏養著。等新的籠子房建好了,就抓三分之二過去,剩下的留給阿奶她們養來吃。還有就是村裏誰家想養的,等野雞蛋孵出來,就可以抓小野雞和小兔子迴去養。總之,村裏要公私經濟一起發展。


    村裏的這個活兒我接了,畢竟研究新物種是我的老本行。這些年村裏沒少幫襯咱們這些老家夥,既能研究新東西,又能給村裏做點貢獻,我心裏別提多樂意了。陳教授爺爺也是爽快地答應了。


    “對啊,還有我們這些老家夥呢,有啥需要盡管吩咐!”白爺爺、老毒物他們幾個也跟著附和道。


    “老陳啊,你可算是要圓夢了。”老毒物爺爺看著陳爺爺,眼裏滿是羨慕。


    其他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咿呀,”看著他們羨慕的樣子,我心裏那叫一個美,因為我壓根兒就沒打算讓他們迴城。以後的研究和項目製造,還得靠這些老教授呢。不過,第一步得先從他們中間培養出各行各業的人才,這樣才能帶著大家繼續搞科研。


    “昊昊啊,建房子這事兒,村裏還得準備些啥?”老村長笑眯眯地問道。


    “咿呀,刷刷……”我拿過本子,叫喚一聲刷刷地寫了起來。


    阿媽看著念道:“村裏得準備泥土、木薯粉、草木灰、炭,還有做窗戶、門和家具的木材。錢的事兒,等會兒讓大山伯來找我一趟,我這兒有些山裏找的東西,拿去賣了換錢。”


    “還有啊,村裏得組建個施工隊,教建築和土木工程的老師帶隊,村裏人幫忙。我還得多做些巨型馬車,給村裏用。”


    阿媽念完了,我眨巴眨巴眼睛,笑著說:“暫時就這些啦,其他事兒你們自己商量吧。”


    牛爺爺一把把我從阿媽懷裏抱過來,寵溺地摸了摸我的頭。


    “哈哈……”客廳裏的大夥兒見狀,都笑了起來。


    “咯咯……”我也跟著傻笑,然後安靜地聽太叔公主持會議。


    會議上,大家又把細節商量了一遍。我躺在牛爺爺懷裏,靜靜地聽著。商量得差不多了,大家就到外麵召集村裏人,把工作細分安排下去,還選出了各個小隊的小隊長。


    “咿呀,”不一會兒,大山伯進來了。我笑著帶他進房間,然後打開櫃門假裝拿東西,直接從空間戒裏掏出十幾塊大人拳頭粗的黃金。


    “昊昊,這是……”大山伯好奇地看著地上的黃金問道。


    “咿呀……啊呀……”我叫喚一聲爬上書櫃,拿起鉛筆在紙上寫了我需要采購的東西和村裏施工需要的物資,遞給大山伯。


    “嗯,”大山伯一邊看著我寫字,一邊點頭。


    “咯咯……”寫完後,我抬頭笑著看向大山伯,比劃著小手丫,示意他小心行事,畢竟地方上抓私人做生意抓得緊。


    “哈哈……好……”也不知道大山伯有沒有明白我的意思,他微笑著疼抱起我,用臉蹭了蹭我的腦袋,然後心虛地看看門口,見沒人才鬆了口氣。他拿起幾張舊報紙,把黃金包起來,又抱著我來到客廳,找了個木桶放進去。


    大山伯提著木桶估量了一下重量,又鋪了幾張舊報紙,然後單手提著木桶走到外麵,把我交給阿媽後,又叫了二十來個沒被安排任務的年輕小夥一起走了。


    阿媽笑著把我抱在懷裏,帶著我去看阿奶和陳爺爺他們指揮村裏的年輕人把野雞、兔子、鵪鶉連同籠子一起抬到後山的禽舍大房間去。


    我們來到禽舍,就看見大家把野雞、兔子、鵪鶉分別關進三個大房間裏。這些小動物被放出來後,在大房間裏歡快地跑來跑去。


    “真涼爽啊!”大家抬頭看著鏤空的建築,高興地說。


    哈哈...陳爺爺等人聞言,笑著滿意的點頭,然後繼續帶領大家挑選出正在發情孵蛋的母野雞。它們處於發情期,那籮筐裏的野雞蛋正好可以交給它們孵化。


    待發情期的母野雞被分出來後,陳爺爺又安排年輕人抱來稻草;然後與大家一起動手,用稻草做成一個個半圓形的野雞窩,並把這些做好的野雞窩有規律的固定在大籠子裏。


    當雞窩做好,陳爺爺又帶人朝每個窩放進二三十個雞蛋,再把發情野雞的抱進雞窩裏,讓它們繼續孵化野雞蛋;同時,也在大籠子空餘的地方放進去一些切碎的青草沫跟一盤清水。


    給野雞建準備好孵蛋工作,陳爺爺又帶著大家來到兔子大房間;直接挑選出懷孕的野兔,然後把它們關在小籠子裏,再給她們每隻安排一個草窩;接著,又繼續做了一批草窩擺放在牆根遮蓋的屋子裏。


    弄好兔子大房間,陳爺爺繼續帶著大家到鵪鶉鳥大房間一頓操作,一下子就把我原本打算用來吃掉的鵪鶉蛋全部分配給了發情的母鵪鶉。


    另外三個大房間裏,村裏剝皮毛的老師傅帶人把刮幹淨,並弓好的野兔皮毛搬到其中一間大房間晾了起來;皮草需要自然晾幹,不能曬的,不然不軟也容易爛,所以禽舍大房間正是合適晾曬的地方。


    陳爺爺安排大家給野雞、鵪鶉、野兔安頓好,還順便帶人把阿奶養的雞鴨也搬了下來,安頓在中間那個大房間裏。


    同時...村民們還找來木板、鋸子直接給房間安了個木門。


    此時...一些暫時沒有被安排到任務的村民,帶著孩子們好奇的參觀起了禽舍,跟旁邊新建的石材房子;看著漂亮的石材房,大家臉上露出羨慕的表情。不過聽說不久後他們也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大家臉上的笑容就更甚了。


    “啊呀...”弄好禽舍,陳爺爺教授安排了幾個學生在此打理,自己則是帶著大家返迴山頂院子;迴到院子,我從阿媽身上滑到地麵,邁著小步來到棗樹下,解開綁在棗樹上的豬繩,牽起繩子,帶著一群巨型野豬以及小豬與陳爺爺他們一起來到豬舍。


    初到此地的眾人,又是暗暗驚奇起我的能力,一個人不聲不響造了這麽個大工程。


    大家驚奇過後,在陳爺爺的安排下,把野豬趕進豬舍小房間內;其中公豬一頭住一間,母豬兩頭到三頭住一間,懷有身孕的母豬獨自住一間;至於小豬安排在三樓,最小的那批關在同一間豬舍房間內,大一些的小野豬,則是五到十隻關一間。


    “啊呀...”陳爺爺帶人安排好野豬後,我把一張紙交到陳爺爺手裏:上麵用圖形簡單的刻畫出整個豬舍的基礎設施,以及研究樓、住宿樓、倉庫樓的使用;同時,還具體記錄了要陳爺爺帶著大家建造的一些設備等。


    豬舍這裏住的地方跟倉庫,還有供陳爺爺研究豬苗的研究場地都有了;不過生活物資還沒有,煮豬食的灶台跟工作人員做飯的工具也沒有,這些都需要陳爺爺他們去安排;因為山腳附近那幾棟別墅還沒有建起來,我隻是把材料堆積在那邊而已。


    安排好這裏...陳爺爺跟他的學生以及挑選出來在這裏工作的村民都留下,剩下的村民全部迴村;待迴到村裏,教建設土木工程的老師已經帶著學生出村選泥土材料,或者製作木炭等材料去了;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搞泥土跟炭灰,至於選擇哪一種泥土,以及怎麽燒炭都是他們要做的事。


    此時...家裏太姑婆等親戚們看到我迴來,也依依不舍的跟我與囡囡告別,然後趁早走路出村;阿奶給太姑婆、姑婆、姑姑她們每家送了三十來斤昨晚熏好的豬肉以及抹上鹽醃製起來的豬骨頭;各家都有一大家子人,這點豬肉跟骨頭也不多,迴去省著吃也隻能吃幾頓而已。


    陳爺爺精心製作了野雞窩,並將它們有規律地固定在大籠子裏。一旦雞窩準備就緒,他便帶領人員向每個窩裏放入二三十個雞蛋,隨後將發情的野雞抱進窩裏,讓它們承擔起孵化野雞蛋的任務。同時,在大籠子剩餘的空間裏,他們鋪設了一些切碎的青草沫和一盤清水,以供野雞使用。


    完成野雞的孵蛋準備工作後,陳爺爺一行人轉戰兔子的大房間。他們直接挑選出懷孕的野兔,將它們安置在小籠子裏,並為每隻兔子準備了一個草窩。接著,他們又製作了一批新的草窩,擺放在牆根遮蓋的屋子裏備用。


    隨後,陳爺爺帶著大家來到鵪鶉鳥的大房間,迅速將我原本打算食用的鵪鶉蛋全部分配給了發情的母鵪鶉。


    與此同時,在另外三個大房間裏,村裏的皮毛師傅帶領團隊將刮淨並整理好的野兔皮毛搬入其中一間大房間進行晾曬。皮草需要自然晾幹,而禽舍的大房間正好提供了合適的晾曬環境。


    陳爺爺不僅妥善安排了野雞、鵪鶉和野兔,還順道將阿奶養的雞鴨也搬了下來,安置在中間的大房間裏。與此同時,村民們找來木板和鋸子,為房間安裝上了結實的木門。


    此時,一些暫時沒有任務的村民帶著孩子們好奇地參觀禽舍和旁邊新建的石材房子。他們看著漂亮的石材房,臉上露出羨慕的神情。當聽說不久後他們也能住上這樣的房子時,大家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完成禽舍的整理後,陳爺爺安排了幾個學生在此打理,自己則帶著大家返迴山頂的院子。迴到院子後,我從阿媽身上滑落到地麵,邁著小步走到棗樹下,解開綁在棗樹上的豬繩,牽起一群巨型野豬以及小豬,與陳爺爺他們一同前往豬舍。


    初到此地的人們對我的能力感到暗暗驚奇,一個人竟然能悄無聲息地建造出如此龐大的工程。在驚奇過後,按照陳爺爺的安排,他們將野豬趕進豬舍的小房間內:公豬單獨一間,母豬兩到三頭共住一間,懷孕的母豬則獨自享用一間。至於小豬們,則被安排在三樓,最小的那批被關在同一間豬舍內,而大一些的小野豬則是五到十隻共住一間。


    安排好野豬後,我將一張紙遞給陳爺爺,上麵用簡單的圖形刻畫了整個豬舍的基礎設施布局,以及研究樓、住宿樓、倉庫樓的使用規劃。同時,還詳細記錄了需要陳爺爺帶領團隊建造的一些設備。


    豬舍這裏的生活住宿區域、倉庫以及供陳爺爺研究豬苗的研究場地都已齊備。然而,生活物資尚未到位,煮豬食的灶台和工作人員做飯的工具也尚未安排。這些都需要陳爺爺他們去籌備,因為山腳附近的別墅尚未建成,我隻是將材料堆積在那邊。


    安排妥當後,陳爺爺和他的學生以及挑選出來的在這裏工作的村民都留了下來,其餘的村民則返迴村裏。迴到村裏後,教授建設土木工程的老師已經帶著學生出村去選取泥土材料或製作木炭等材料了。他們的工作主要是采集合適的泥土和燒製炭灰,而選擇哪種泥土以及如何燒炭都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時,家裏的太姑婆等親戚們看到我迴來,也依依不舍地與我們告別,然後趁早步行出村。阿奶給太姑婆、姑婆、姑姑她們每家贈送了三十來斤昨晚熏好的豬肉以及抹上鹽醃製的豬骨頭。由於各家都有一大家子人,這些豬肉和骨頭並不多,省著吃也隻能維持幾頓飯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魂重生中華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純潔的上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純潔的上官並收藏帝魂重生中華崛起之路最新章節